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0-12-16 遼寧頻道

中新網遼寧新聞11月17日電 (楊毅 王雪菲 曾慧)11月14日,「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和大連工業大學聯合主辦,由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南安普頓國際學院承辦。

大連工業大學副校長任文東教授、國家民委原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傑、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副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吳金光、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色音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民族學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祁進玉教授主持。

此次研討會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內蒙古大學、黑龍江省社科院、吉林省社科院、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師範大學、長春師範大學、大連民族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大連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全國27所高校、研究機構和協會的6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東北及其他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相關內容,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主題發言。

任文東副校長代表大連工業大學對與會嘉賓及各位專家學者致以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希望藉此次研討會加強我校新文科和雙一流高校建設,推動東北地區歷史文化與設計藝術研究,推動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

李紅傑副主任表示,東北地區文化豐富多彩、底蘊深厚,期待會議能深挖細研東北文化,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偉大事業中做出貢獻。

色音教授在致辭中感謝大連工業大學主辦此次研討會,本次會議的召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希望會議能結合大連工業大學設計學學科強項,推動民族文化和設計藝術史研究與多學科協同創新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進入主旨發言環節,主旨發言由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曾慧教授主持,七位專家作了主旨發言。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色音教授以《東北地區蒙古族薩滿的造型藝術探析—以科爾沁薩滿為例》為題,從繪畫、舞蹈、音樂等多角度對薩滿藝術進行研究,將其中各個藝術要素與文化整體結合,並在各個要素的關聯中分析和闡述薩滿藝術的功能。廈門大學人文學院董建輝教授以《外促與內生:臺灣高山族部落復振的途徑與啟示》為題,運用臺灣高山族其中四個部落文化復振的案例進行分析,就其復振發展脈絡及部落文化活力計劃的實施以及啟示等內容進行了分享。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副司長吳金光以《淺析赫哲族與那乃族文化交流互鑑的積極作用》為題,探討中國赫哲族與俄羅斯那乃族的文化交流,探索民族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的途徑。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蘇日娜教授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民族傳統袍服工藝的傳承和創新》為題,以蒙古族服飾裁剪工藝、縫製工藝、鑲邊工藝、刺繡工藝、扣袢兒工藝等為例,探討在新型城鎮化及傳統工藝振興的背景下如何傳承與創新。國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傑以《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格局下對東北地區民族文化的觀察》為題,從辯證思維觀察東北地區文化,建立東北文化自信,打造東北文化品牌等問題角度進行了分享。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馬丹教授以《近代以來東北城市廣場的設計形態與演化研究》為題,從清代末期開始對東北城市設計的廣場元素、空間形態、類型、功能、規劃歷史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北方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張景明教授以《從考古學角度論草原文化的多樣性與民族融合》為題,以大量考古文物為例,介紹了北方草原地區的文化發展歷史、與其他文化的交流、各民族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內容。

主持人曾慧教授在本環節總結中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從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振興、交流融合、設計藝術的發展演化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格局等幾個方面為大家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14日下午,研討會分為兩組進行討論,共有近50餘位來自各研究所、高校、協會的專家學者作了主題發言。

第一會場第一組發言由長春師範大學呂萍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方徵教授主持,專家學者分別就「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思想指引下民族健康文化產業扶貧、東北非遺文化特徵理念與實踐、東北地區傳統文化特點及創新設計、鄂溫克族民歌發展變遷、衛拉特人與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傳播、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文化產業發展、服飾文化表述與現代設計應用研究等內容進行了主題發言。第二組由大連民族大學黑龍教授、吉林省社科院朱立春所長主持,專家學者從薩滿服飾與審美藝術、遼東地區風俗變遷、傳統建築藝術與傳統服飾元素、東北少數民族傳統生態文化創新性發展、邊疆民族地區文化傳承與發展、民族紋樣文化解析、東北地區文化中的信仰與儀式研究等角度進行了探討。

第二會場第一組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湯洋副研究員、大連工業大學丁瑋教授主持,專家學者分別就少數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民族文化在文創產品上的創新應用、民間美術在社會轉型中的活態傳承、非遺保護現狀與路徑、滿族生活文化探討與文創產品設計、高校助力非遺傳承與創新、漆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等內容進行了探討。第二組由安徽大學湯奪先教授、通化師範學院王紀教授主持,專家學者分別從非物質文化視角的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非遺概念和內涵再認識、東北地區非遺保護與技藝傳承研究、東北工業文化遺產分析、民族服飾文化藝術保護傳承、遼寧地區考古出土飾品研究、新鄉村振興建設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角度進行了探討。

結束全天分組討論後研討會舉行了閉幕式。大連工業大學曾慧教授做了大會總結髮言,她在發言中說到,今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對中國民族學學會的信任和學校領導與各部門的全力支持以及與會嘉賓克服困難參加會議表示感謝,並對專家學者的主旨發言、分組討論內容進行了總結。

吳金光副司長代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對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祁進玉秘書長表示在當前疫情特殊時期,我們大家能在線下相聚,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是非常難得並值得高興的。感謝大連工業大學作為主辦方、承辦方的辛苦付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將民族文化與工大強勢學科設計學相結合進行研究探討,這與以往民族學會的研討會不太一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閉幕式由北京師範大學色音教授主持。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中緬跨境民族學術研討會在德宏召開
    12月12日,由雲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雲南省民族學會主辦,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承辦,以「跨境民族與中緬命運同體」為主題的第三屆中緬跨境民族學術研討會在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召開。
  • 顏廷亮先生敦煌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顏廷亮先生敦煌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顏廷亮先生敦煌文化研究暨《成歟齋敦煌文化叢稿》出版發行學術研討會,近日在蘭州召開。來自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餘位敦煌學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敦煌文化、敦煌文學、敦煌哲學以及顏廷亮先生學術成果的路徑趨向、貢獻價值等暢所欲言。顏廷亮,生於1938年,陝西華縣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曾任文學研究所所長兼敦煌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語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甘肅敦煌學學會常務副會長。
  • 第五屆中國收縮城市學術研討會在東北師範大學召開
    中國收縮城市研究網絡(SCRNC)、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大數據專業委員會主辦,東北師範大學城市地理學重點學科、地理科學學院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收縮城市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召開。圍繞「健康城鎮化與收縮城市精明發展」會議主題,學者們分別就城市研究中的空間尺度、核心到邊緣的逆向演替、經濟空間關係、鄉村精明增長、收縮城市社區規劃、城市空置認知與響應、外部投資與城市收縮、城市空間形態調整、快速城鎮化地區人口演變、東北地區城鎮收縮、收縮型小鎮功能空間演變、收縮城市居住與商業空間匹配等議題作了精彩報告。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
    12月7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敦煌研究院等石窟寺研究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專題研究雲岡學學科建設的任務與路徑,共同探討北魏平城在中西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 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在松桃召開
    本報訊 (郭進) 8月2日,第十七次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在松桃自治縣召開。國內80多位民族語文翻譯專家、學者,圍繞民族語文翻譯與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開展學術交流。本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各地遞交論文130多篇,涉及少數民族典籍翻譯、同聲傳譯、黨政文獻、雙語教學、翻譯實踐、機器翻譯、新詞術翻譯、文學翻譯、廣播影視翻譯,「一帶一路」翻譯服務等。據了解,近年來,松桃自治縣高度重視民族語文工作,大力推進漢語、苗語「雙語」教學,出版《苗文課本》,2006年被國家民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苗族語言環境建設示範區。
  • 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召開
    為深入探討語言學在跨學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課題,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 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召開
    12月21日至23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陳進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筱筠,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楊文法,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陳惠平,泉州富美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淑賢等50餘名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出席活動
  • 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舉報   央廣網西安11月14日消息(記者雷愷)11月14日—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
  • 雲南金平縣召開傣文規範化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 多彩金平 供圖長期以來,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故事和詩篇,記錄下了自己的歷史生活、天文曆法、農田水利、生產規律及心理學、語言學、醫藥學等方面的內容和研究成果,推動了本民族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和其他方面的發展
  • 民族宗教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市召開
    佛教在線山西訊 2009年4月24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學當代重大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山西大同市委統戰部聯合主辦的民族宗教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浩海國際酒店召開。山西省委統戰部副巡視員李雲平,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姚生平,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馬文喜出席研討會。
  • 第二屆感官、記憶與認同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5日,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多樣性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感官、記憶與認同學術研討會在中央民族大學召開(點擊查看圖片)。
  • 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芒市召開
    原標題: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芒市召開  4月10日,首屆雲南西部傣族歷史文化研討會在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和23個學術研究機構齊聚芒市,共同研究、保護、傳承和發展傣族文化,構建國內外傣學研究合作的平臺,共商傣族歷史文化發展大計。
  • ...語料資料庫建設及研究」開題報告會暨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2019年4月27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滿通古斯語言語料資料庫建設及研究」開題報告會暨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大學舉行。、中國雙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丁石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呼和,內蒙古包頭師範學院副院長、中國蒙古語文學會副會長雙山教授,遼寧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東北大學中國滿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滿學專委會副會長何曉芳,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課題組首席專家趙阿平研究員及課題組骨幹成員等20多人參加會議。
  • 弘揚川菜文化 川菜文化研究與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於昨日召開
    由四川省經濟文化協會主辦的「川菜文化研究與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昨日(25日)在成都環球中心舉行,並同時宣布川菜文化研究與國際傳播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川菜文化研究與國際傳播工作委員會由川菜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川菜行業企業家、收藏家、名師大廚、媒體及學術機構的研究人員組成。
  • 我校主辦國際音理會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
    新聞網訊 11月9日上午,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青島市花園大酒店萬象廳準時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青島市文聯、青島大學主辦,青島市音協、青島大學音樂學院承辦。
  • [學術會議報導]中國民族研究社團2020年聯合學術大會暨新時代民族研究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研討會在昆明舉辦
    程明/攝 林文勳教授在致辭中首先祝賀大會順利召開,並對與會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和感謝。他指出,本次大會是中國民族研究團體首次共同召開盛會,具有重大意義,將對我國今後的民族研究工作產生重大影響。林文勳教授追溯了雲南大學民族學的建設、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在民族研究、教學、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績。
  • ...優越性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理論中國·瀋陽論壇」在東北大學...
    9月19日,由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省馬克思主義學會主辦,《思想教育研究》編輯部、《理論視野》雜誌社、《勞動文化研究》編輯部協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理論中國·瀋陽論壇」在我校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
  • 資訊時代翻譯研究與教學研討會在南郵召開
    研討會現場4月8日,由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暨《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編輯部等聯合主辦的「語言·文化·技術:資訊時代翻譯研究與教學研討會」在南郵大召開。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周南平,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講席教授、《外語教學與研究》主編王克非,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外國語言文學系長江特聘教授王寧教授等高校學者出席。翻譯大咖齊聚,研討會實為高端學術盛會。
  • 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築召開
    人民網貴陽11月23日電(孫遠桃)11月21日,由貴陽市南明區委宣傳部、貴州師範大學、貴陽學院、貴州省史學會共同主辦的2020「李端棻與近代教育創新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李端棻教育改革思想、愛國民主精神,研究李端棻文化的當代價值。據悉,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園,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首倡者,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市)。
  • 四川大學召開統計學研究中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
    四川大學召開統計學研究中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 【字體:大 中 小】   5月9日,四川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在望江校區信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