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專家西財論劍 共同把脈創新創業教育事業發展

2020-12-27 國際在線

活動現場(攝影 楊莎)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楊莎):7月15日至7月16日,第七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研討會在西南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召開。來自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以及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170名批判性思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西財,探討批判性思維對於我國供給側改以及創新發展的重要性。

  本次研討會由西南財經大學、中山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教育指導委員會批判性思維分指導委員會(籌)聯合舉辦。

  據介紹,本次會議設置了八個分論壇,分別是「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係」、「批判性思維高校教學」、「核心素養時代的基礎教育與高階思維」、「批判性思維的社會化推廣」、「兒童思維教育」、「境外專場」和「批創思維導論」。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臺灣陽明大學、臺灣東吳大學、香港大學、四川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的170多名批判性思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多加企業,全國各大知名中學教師等出席會議。

  批判性思維是以培養人的理性和思維開放性,以及形成相關思維習慣與掌握相關思維技能為目標的系統研究及其應用學科;因其與鼓勵開創性、發散性為目標的創造性思維有密切關係而受到學術界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當前,我國經濟建設正值轉型關鍵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有賴於「創新」這個重大引擎的帶動。而創新思維並非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而是有的放矢的規範性思考,它需要批判性思維的理性約束方可事半功倍。而批判性思維也需要創新思維的開拓引領方可彰顯重大價值。

  如何提高人的思維質量和鍛鍊人的思維技巧以適應創新過程中對人的思維素質的需求,不單是學界同時也是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重大議題。而這樣的思維能力和思考習慣需教育界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科學培養,這也是我國基礎教育界以及高考命題改革的思索方向。高思維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是我國當前全社會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共同訴求。它需要從教育、科研、企業等各個領域的共同孵化。

  大會當天,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曾道榮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維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創新潛力挖掘的重要性之所在,也介紹了西南財經大學在通識教育和學科建設方面的歷程。西南財經大學所倡導的「經世濟民,孜孜以求」的校訓要求也包含創新、批判的精神引領意義。

  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弗蘭斯·H·范愛默倫教授做主題報告「發展批判性討論能力——基於語用論辯學的方法與路徑」;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範吉爾德教授做主題報告」運用論證繪圖改善批判性思維技能」;香港大學的劉彥方副教授應邀做主題報告「批判性思維與元認知」;拿大卡普蘭諾大學的馬克·巴特斯比教授做主題報告「批判性思維的研究路徑:有中國特色的批判性思維嗎?」;臺灣陽明大學的王文方教授應邀做主題報告「論龍樹沒有結論的論證方式」;華東師範大學的晉榮東教授,應邀做主題報告「規則、判斷力和批判性思維」。

  與會學者們與企業代表和基礎教育一線老師們暢所欲言,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事業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聆聽外籍專家的報告後,很多先進經驗也十分具有啟發性,不少老師、同學表示都有茅塞頓開的收穫。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記者 張 宇 攝楊斌在致辭中回顧了清華大學開展素質教育、推進和參與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的經驗和歷程。他說,創新教育要依賴教育創新。清華大學所倡導的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將價值塑造放在首位,而價值塑造與批判性思維緊密相連。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實踐篇 |開卷有益
    導讀: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知識掌握上,更體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在實踐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批判性思維教育的9年曆程和清華x-lab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的5年探索,提供了從理念到行動的兩個案例。
  • 如何推動批判性思維教育-光明日報-光明網
    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認知科學系教授楊英銳、《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教材作者董毓,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汕頭大學等多所院校的專家與會,圍繞如何推動中國的批判性思維教育進行研討。
  • 清華大學|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與實踐
    【MBA中國網訊】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知識掌握上,更體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在理念上,批判性思維可分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兩個層次,而創造性思維可看做由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價值取向三個因素決定。在實踐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批判性思維教育的9年曆程和清華x-lab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的5年探索,提供了從理念到行動的兩個案例。本文還評述了技術進步的影響,並對在中國推動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提出若干建議。
  • 高校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同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將學校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產學研資源轉化為育人優勢。 創新創業可教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教學方法一定不是傳統模式,應改革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強調思維訓練,突出實踐實訓,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篇 |開卷有益
    導讀: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知識掌握上,更體現在學生的思維發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在理念上,批判性思維可分為能力(skillsets)和心智模式(mindsets)兩個層次,而創造性思維可看做由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價值取向三個因素決定。
  • 創新應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
    注重批判性思維養成可以有效涵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氣質,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有規則的判斷過程,是為決定相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品格和技能兩個方面。創新始於問題,創新是自主思考與邏輯論證相結合的過程,在創新的各個階段批判性思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創新源於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
    猶太人不僅在科學上成就非凡,在創業上也非常突出。在美國NASDAQ(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除了美國以外上市最多的國家,就是以色列。猶太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兩點相似:一是注重家庭,二是注重教育。我們中國人對教育很重視,投入也很大。但是,我們的教育方法與同樣重視教育的猶太人有所不同。中國學生回到家裡,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 忘了所謂的創新能力吧!缺乏批判性思維才是應試教育的最大缺陷!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許多人最喜歡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尤其是在每年諾貝爾獎頒布的前後那段時間,總會有不少專家學者和媒體跳出來哀嘆我國現有教育的不合理,哀嘆應試教育扼殺了祖國花朵們的創造力。不過,創新能力這東西真的是能「教育」出來嗎?我們是否已經有些走火入魔了?
  • 聊聊「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實現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在現代社會中,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被普遍認為是教育的目標之一。因為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才能夠批判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尋找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承擔社會責任,而這些人才正是現代社會所急缺的人才。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教育對於批判性思維的強調是不足的。對此,讓我們先來看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小事件。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不止於教育層面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出臺,從此中國教育進入了「核心素養」時代。在六大核心素養、十八個要點中,對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進行了詮釋,並提出了明確要求。
  • 創新驅動呼喚批判性創新思維
    創新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是批判分析問題,因此,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不僅要培養公民創新思考意識,還要使之掌握批判思考技能。批判性創新思維是批判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合稱,可稱之為「批創思維」。批判性創新思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本思維方式。創新的目標不僅要解決個人發展問題,而且要解決國家發展問題和世界複雜問題。人人都會思考,但並非人人都會批創思考。批創思維是一種認知技能。要開發這種認知能力,必須通過訓練。這種訓練包括理論學習、認真實踐和端正態度。(熊明輝/文據2017年8月7日《光明日報》)
  • 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可以理解為,為決定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正確決策的思維。一般認為,批判性思維由認知技能和情感意向構成。前者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我調控;後者又稱批判精神,包括求真、思想開放、分析性、系統性、質疑、自信和好奇等。面對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問題,人們時時需要進行正確思考並作出行動。
  • 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
    會議以「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新範式、新理念、新模式、新內容」為主題,邀請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大學校長、國內外知名創新創業教育學者,以及企業領袖、產業專家及卓越創新創業者,就創新創業教育的未來、新工科建設與創新創業發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思創融合、賽創融合、專創融合、新時代教育開放和創新創業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化建設以及社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多個議題展開演講與交流
  • 陳波: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按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維」有如下4重涵義:1.指在20世紀中後期在北美所興起的一場教學改革運動,要求從以知識傳輸為主的教育模式,改變成以人格和素質的養成以及能力培養為主的模式。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教育哲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1]: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第二,批判性思維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這兩個特徵正是分別針對「無知的確定性」和「有知的混亂性」的,因此批判性思維不同於這兩種思維方式。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以批判性思維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應成為以國家批判性思維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驗田』」,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白春禮19日在北京說。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年度獎學金、獎教金頒獎典禮暨「中國科學院學子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行,白春禮頒獎並致辭稱,「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中科院人的追求」。
  • 批判性思維:給孩子打上創新的底色
    為了培育大批創新人才,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批判性思維,並且讓它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和人們的日常性思維。在家庭中,父母發掘和呵護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對孩子來講意味深遠。   為什麼提倡批判性思維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中國千百年來道德教育的典範,這個故事在美國小學課堂上已被小朋友們批判得體無完膚。
  • 專家把脈問診,助推創客教育進一步發展
    12月6日至8日 ,受成都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區域統籌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組邀請 ,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方法研究中心創新教育示範基地負責人、實物載體創新法和《玩轉發明》教學體系創始人聶青龍一行7人蒞臨龍泉指導創客教育工作 ,區教科院黨總支書記羅登遠陪同 。
  • 重塑思維,拓寬視野!第七屆「燈湖論劍」區塊鏈設計思維訓練營成功...
    作為第七屆「燈湖論劍」的其中一場重頭戲,IBM區塊鏈設計思維的核心理念是從人的需求出發,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訓練營從升級技能、拓展團隊能力入手,讓團隊的產品和服務設計、流程、商業模式、營銷策略等部門進行思想碰撞,找到業務痛點並最終獲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