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近日,由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遵義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承辦的全國第八屆教育倫理學術研討會在遵義召開,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與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120餘人參會。
本次會議主題為「新時代立德樹人、教師道德與教育現代化」。遵義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建國認為,深入開展中國特色教育倫理學理論研究,對於當前大力推進師德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準,培養「四有」好老師,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中國倫理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萬俊人希望廣大專家關注目前我國師德建設實踐中的熱點和突出問題,為建構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倫理學理論體系不斷努力,砥礪前行。
「教育倫理價值是人類全部教育活動的價值基礎。」中國倫理學會教育倫理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正平說,新時代教育倫理道德的根本使命在於:為我國教育現代化探究根本價值目標,為教育事業「立心鑄魂」;為教育教學活動構建科學恰當的基本道德規範和倫理邊界;為教師個體重建與時俱進的、善的道德信仰和人格長城。
「教師肩負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蘇寄宛說,「師德師風建設要從當前的師德實踐需要出發,增強每個教師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道德責任感。」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餘玉花提出,要通過制度規則建設和營造「敬重教師、信任教師」的社會氛圍來促進教師的自我修養,提升師德水平,使教師德配其位,品德修養與職業地位相一致。
與會專家積極回應了當前師德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並發表觀點。湖北大學教授靖國平針對當前師生關係中的某些突出和熱點倫理問題,提出了構建「多維師生關係」、重估教師的倫理價值、重申教師的智慧倫理、構建師生道德發展共同體、改善教育生態環境的應對之策。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錢煥琦結合當前家校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及倫理調試,認為教師與家長的關係應當在注重道德威望、社會責任、主動協調的特點上,通過雙向合作關係最終體現平等和友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張自慧談及師德建設的法律向度,認為通過底線師德立法,不僅能夠規範教師行為,而且能為教師的正當利益提供法律保護。
與會專家還就「勞動教育與立德樹人」「人工智慧、在線教育與教育倫理」「提高教師『三個地位』與師德師風建設研究」「大中小學師德評價的適宜性、科學性」等當代中國教育倫理前沿熱點議題展開研討。專家表示,新時代教育倫理的研究,應當理論與實踐結合,責任與使命並重,繼續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為教育的倫理本真發聲。(上海師德研究與評價中心 李文靜 實習生 吳田恬)
【來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