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的患者你們知道有一個新的詞彙稱呼這種病嗎?她的別稱就是「富貴病」,同時也是三太太(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的第四太太(高尿酸),高尿酸的產生不是突然出現了,是我們長期以往有一些不健康的行為才導致高尿酸的出現,通常痛風尿酸高的人應該多飲用隨低食物,隨低食物 具有降低尿酸和防止痛風發作的作用,每天堅持喝 隨低食物 可以極大的降低尿酸,從而控制痛風不再復發。所以尿酸高痛風的朋友一定要記住多喝隨低食物,才能防止痛風不再發作。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是去醫院進行檢查很多高尿酸的患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尿酸。因為在前期的高尿酸中,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徵兆的,甚至連一絲的疼痛都沒有,所以普通人什麼都察覺不到,即便是有,也會當作是小毛病來看待忽略掉它,這就給高尿酸有了很大的成長空間。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沉默的殺手!
通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產生的尿酸量與尿酸排洩量之間,能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一旦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洩減少,就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在正常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420mol/L、非絕經期女性>360mol/L,即為高尿酸血症。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也已超過正常值,只是由於尿酸鹽沒有沉積到關節或軟組織裡,因此沒有發生痛風關節炎、痛風石或尿酸結石等表現。只有在尿酸鹽在機體組織中沉積下來造成了損害後,患者才會出現痛風。而且,無論是否出現關節疼痛等痛風症狀,高尿酸血症對人體的損害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沒有症狀而不會引起注意,反而更具危險性,就像沉默殺手。
尿酸太高,會出現這5種表現
如果出現下面幾種情況,那麼,說明尿酸已經很高了,千萬不要忽視!
1、關節疼痛、紅腫
大量尿酸結晶沉積關節腔內,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往往在深夜突然出現關節疼痛,如刀割般疼痛,嚴重時會影響走路,伴關節紅腫,局部皮膚溫度升高的症狀。
首次發作以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與腳掌連接的關節)最常見,佔90%左右,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間關節等也會受累。
2、痛風石
如果尿酸控制不好,痛風反覆發作,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皮下、關節腔內,會形成痛風石,造成關節骨質破壞、畸形。一旦出現痛風石,體內尿酸已經非常高了。
3、突然少尿或無尿
尿酸結晶沉積於腎臟,可導致急、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腎小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會突然出現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症狀,所以,一旦出現這類情況,也要警惕尿酸高了。
患高尿酸血症10~2O年的患者,由於結晶長期沉積於腎間質,導致慢性間質性腎炎,可出現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輕到中度蛋白尿,也就是慢性尿酸性腎病的表現。
4、血糖異常
尿酸高,會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發揮,進而尿酸鹽結晶會損傷胰島細胞,還會降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血糖上升,增加發生ll型糖尿病的風險。
5、血壓異常升高
如果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就會導致血管失去舒縮功能,而高尿酸水平可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做好這4件事,改善高尿酸
1.每天堅持喝隨低食物
多喝隨低食物,可以促進體內的尿酸排洩,有利於調控尿酸。每天喝2—3升,增加尿酸排洩。
2.防止超重、肥胖
有研究指出,超重人群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往往偏高,減重之後,血尿酸含量可明顯降低。因此,運動減肥,合理控制體重,可幫助減少尿酸含量,防止痛風發生。建議:堅持適量有氧運動,如健步走、慢跑,每周5次以上。
3、控制血糖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使血糖控制達標,防止脂代謝,嘌呤尿酸代謝紊亂。
4.管住嘴,少吃這些食物
選擇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主食、新鮮果蔬),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湯、肉湯、海鮮等),避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