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8種急症早掌握 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3 網易親子

生育一個健康的寶貝是每個孕媽咪的心願,但如果不足月寶貝就提前出生了,此時因為器官發育不成熟,呼吸窘迫症候群、壞死性小腸炎、高膽紅素血症等一系列問題將隨之產生,這是每個家庭都不願接受的,那早產的原因有哪些?能否避免呢?

早產的原因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後至不滿37周間分娩者。雖然30%的早產無明顯原因,但仍有一些病因會誘發早產,例如:

{C}1.孕媽咪生感染因素:某些生殖道感染如衣原體、細菌性陰道病和滴蟲等會增加發生早產的風險。細菌產生的一些物質會削弱羊膜囊周圍的羊膜,使羊膜提早破裂或者引起絨毛膜羊膜炎,30%~40%的早產與此有關。

{C}2.子宮異常:子宮體積過大(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子宮頸鬆弛、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肌瘤。

{C}3.合併內外科疾病:如糖尿病、嚴重的哮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症、急性腎盂腎炎等,一方面由於某些內科合併症可引起母親全身缺血缺氧,胎盤灌注量不足易誘發早產;另一方面,疾病的嚴重性給母親健康帶來危險,有時為了母親生命安全醫生不得不提前終止妊娠,造成醫源性早產。

{C}4.胎盤因素: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

{C}5.其它:吸菸、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不良會增加早產的可能。另外,由於目前流動人口增多,這些人群平日的自我保健意識差,懷孕後更不會重視健康問題,往往很少產檢,因此早產發生率較高。再有孕期活動量劇烈或腹部直接的外傷、孕晚期的性生活都會增加早產的機率。

對母嬰的影響

早產兒出生體重低,分娩發動後,產程進展通常會很快,易發生急產,此時因為產婦的軟產道沒有充分擴張,會導致宮頸及軟產道裂傷,產後出血的風險也會增加。另外早產是新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現有的多項研究均提示胎齡越小、新生兒體重越輕其死亡比越高。

症狀表現

孕媽咪在妊娠晚期,隨著子宮的脹大,可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其特點是沒有疼痛感,且沒有規律性,時而明顯時而又消失,常在夜間頻繁出現,稱之為生理性宮縮,不會引起早產。但如果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間下腹部反覆變軟、變硬,間隔5~6分鐘,持續30秒,檢查時有宮頸管縮短消失、宮口擴張,有些甚至有陰道出血或流液,就是早產的表現。

診斷

在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出現規律宮縮(20分鐘內4次以上或60分鐘內8次以上),同時宮頸管縮短(宮頸管消退75%以上)、宮頸進行性擴張2cm以上者,診斷為早產臨產。

自我觀察監測

因此提醒各位孕媽咪要監測是否存在規律性的子宮收縮,具體方法可將手指放在腹部,如果感覺到子宮有一陣陣的放鬆和收緊,每隔10分鐘左右一次,而且即使躺下休息也是如此,就要立刻找醫生了。

緊急處理措施

當出現上述提及的徵兆時,全家人應該保持鎮定,尤其要穩定孕媽咪緊張的情緒,並讓孕媽咪立即臥床休息,儘可能左側躺在床上,若宮縮仍沒有緩解應儘快前往醫院就診。

藥物治療

若胎兒存活,無胎兒窘迫,胎膜未破,應儘可能使延長妊娠。保胎藥物可抑制宮縮,改變子宮對刺激的反應,常用的藥物有硫酸鎂、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如沙丁胺醇、利託君)、鈣拮抗劑、前列腺素抑制劑(如吲哚美辛)等,當然每一種藥物都會有不良反應,例如硫酸鎂過量會中毒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前列腺素抑制劑在34周後使用會引起胎兒動脈導管提前關閉,因此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藥物。在這段延長的時間裡,同時要積極爭取時間使用特定的藥物加速寶貝肺部及其他器官的成熟。需要強調的是用藥期間不能一味單純的延長孕周,而要嚴密觀察,對宮內環境不良有胎死宮內危險的孕媽咪,應結束治療,儘早終止妊娠。

其它治療

在用藥期間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C}1.左側臥位,以提高子宮胎盤血流量,使子宮肌鬆弛,從而減少自發性宮縮。可以間斷吸氧。

{C}2.作肛查或陰道檢查以了解子宮頸容受及擴張情況,但次數不能過於頻繁以免刺激陰道、子宮頸,激發宮縮。

{C}3.{C}對於有胎膜破裂的孕媽咪最好要進行宮頸分泌物的檢查以明確有無感染存在。

{C}4.{C}隨時了解宮縮,依此調整藥物劑量,並且要定期通過胎心監護、B超關注宮內寶貝的狀況。

預防措施

正如上文所述部分早產還是有誘因可循,因此提示我們在孕期要儘可能避免上述誘因,具體的注意事項包括:

{C}1.{C}孕期應加強營養,多吃一些魚類、肉類和豆類食品、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不飲酒,不吸菸,更要避免被動吸菸。對於有子宮有畸形或有子宮肌瘤的孕婦,或有早產史者應該特別注意增加營養,同時禁止性生活。

{C}2.{C}孕媽咪心理壓力越大,早產發生率越高,特別是緊張、焦慮和抑鬱與早產關係密切,因此孕期要注意身心健康,保持愉悅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和不良的精神刺激。多胎妊娠或合併有慢性疾病的孕婦,更應多臥床休息,以左側臥位適宜,減少宮腔內向宮頸口的壓力

{C}3.{C}孕媽咪在整個孕期都要減輕勞動強度,即便運動也要量力而行,坐臥行走要緩慢,不要長時間持續站立或下蹲,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減少碰撞、外傷的機會。

{C}4.{C}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生殖道感染。對於宮頸內口鬆弛的孕婦,應於懷孕14~16周時,做子宮頸內口縫合術。

{C}5.{C}孕期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評估是否有早產傾向,以便儘早發現問題,採取應對措施。如果孕媽咪孕前就患有心臟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併症,更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並儘早就醫。

相關焦點

  • 產科的10種急症|胎盤早剝|產科|急症|產婦|胎兒|羊水|-健康界
    前置胎盤多發生於高齡產婦,是妊娠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前置胎盤由於大量出血,往往引起產婦貧血,並影響胎兒頭部入盆,使胎位異常,導致產婦難產,還會引起產後出血和感染。前置胎盤還可引起胎兒畸形,其發生率高於正常的3~5倍,這可能與妊娠早期血液供應不足有一定關係,嚴重的可引起胎兒缺氧和胎兒死亡。
  • 吃火鍋才不會早產!真正早產的原因是這些,孕媽一定要學會早預防
    當被問到孩子早產的原因時,原來媛媛不僅把羊水當尿液,還認為是因為自己火鍋吃太多才導致早產的。一頓火鍋倒不至於早產,究竟哪些情況會導致早產呢?以下這些情況的準媽媽迎來早產的概率要略微高一些,需儘早關注。有早產史有過早產史的寶媽,下一次懷孕時發生早產的機會明顯高於常人;2. 有流產史復發性自然流產或者在中期妊娠時自然流產早產的風險大;3.
  • 哪些因素會導致早產?
    不過這個器官發育的高峰期同樣也是導致畸形的敏感期,從這時到生下寶寶的那一刻,媽媽們一絲都不敢懈怠,盼望著足月安全誕下寶寶,那麼,關於孕期早產,都有哪些危險因素需要媽媽注意呢?醫源性早產和自發性早產早產主要分為2大類,一類為醫源性早產,即那些經過醫生判斷後存在明確的病症,需要提前終止妊娠,否則會威脅到孕婦安全。
  • 疾病分類 | 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相關編碼及案例解析
    隨著早產兒的治療和監護手段的不斷進步,生存率明顯提高,傷殘率也在下降,有些國家已經將早產時間的定義下限定義為妊娠24周或20周了。早產按原因可分為三類:自發性早產、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和治療性早產。自發性早產是最常見的類型,大約佔了45%;治療性早產是指由於母體或者胎兒的健康原因不允許再繼續妊娠,在未足37周時採取引產或剖宮產終止妊娠,治療性早產終止妊娠的常見組織包括子癇前期,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多或過少,胎盤早剝妊娠的一些合併症,前置胎盤出血,其他不明原因的產前出血,血型不合溶血及胎兒先天性缺陷等。
  • 早產兒:引起孕媽媽早產的原因有哪些?孕媽媽該如何預防?
    為了減少早產兒的出生,孕媽媽需要了解一些早產兒的常識,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了早產兒的出生,應該如何預防早產?【引起早產的原因】1、提前出現宮縮如果還沒有到足月,孕媽媽出現了強烈的宮縮,就有可能是要生了。在孕中期,如果肚子收縮過於頻繁,一小時達到3次以上,另外還伴隨有腹部發緊,有下墜感、出血等情況,都有可能是早產的跡象,要及時去醫院。
  • 我承認,這個早產的原因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比如,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包貝爾談到自家女兒是個早產兒,而早產的原因竟然是「被氣出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早產」的話題:什麼是早產?哪些人容易早產?如何才能避免早產?希望大家在正確了解「早產」後,都能科學備孕,順利迎接好孕咯。 究竟什麼是早產(preterm birth, PTB)?
  • 早產的前期徵兆有哪些?
    【摘要】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者。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體重1000~2499g。國內早產佔分娩總數的5%~15%。約15%的早產兒死於新生兒期。近年來由於早產兒治療和監護手段的進步,其生存率明顯提高,傷殘率下降。國外學者建議將早產定義時間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
  • 「早生貴子」 據說男孩易早產
    「早生貴子」 據說男孩易早產2013-07-22 07:06:00出處:PCbaby作者:方妍  預產期明明到了,可肚子裡的寶寶似乎還沒有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打算」,這讓已經歷了十月漫長等待的準媽媽超不淡定了。
  • 這幾種情況易導致寶寶早產,孕媽別心大,讓娃來得太突然
    另一個同學說:「她是早產,孩子剛滿8個月就生了,聽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才早產的,也是萬幸,母女平安。」這早產也真是嚇人,她這是摔了一跤,被家人及時送醫院了。但那些徵兆不明顯的早產,不是更讓人防不勝防?孕媽可別心大,覺得早產沒那麼玄乎,等娃來得太突然時你就後悔了。所以,為了胎兒和自身的健康,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哪些情況容易導致寶寶早產。
  • 關於早產,沒有這5種情況,你就別擔心啦!
    早產和很多因素有關,孕媽媽的身體素質和孕期的一些護理都可能會導致早產。一般早產兒的身體相對都比較虛弱,為了避免出現早產的情況,我們要知道導致早產的原因有哪些。2,母親原因:急性傳染病、慢性病等,如心、肝、腎等疾病和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子宮畸形、胎膜早破、陰道內上行感染、產前出血、外傷、腹瀉、咳嗽等。嚴重貧血的孕婦,由於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產。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還有孕期夫妻生活不當、活動過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產。
  • 什麼原因會造成妊娠高血壓,有哪些症狀表現嗎?
    妊娠高血壓是指20周後首次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於產後12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監測陰性。妊娠高血壓是婦產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懷孕女性發生率為5%-10%,嚴重威脅母嬰的身體健康,應該引起重視。
  • ...醫院成功助早產雙胞胎孕婦生產 多胎妊娠應在孕早期進行絨毛膜...
    高齡孕婦二胎懷了雙胞胎,突然出現早產症狀,然而在求醫過程中卻因單絨毛膜單羊膜囊雙胎且孕周小遭拒,最終秦皇島市第二醫院婦產科為其急診行剖宮產術,助其順利生產,母兒平安。不久前,一位懷孕8個多月的孕婦因陰道排液和腹痛來到秦皇島市第二醫院就診。
  • 孕婦患上妊娠高血壓或致胎兒早產
    當出現小便有蛋白尿時,可以出現水腫,尤其下肢的水腫比較明顯。這個時候可以診斷為子癇前期了。所以對於高危孕婦每次產檢時都應該檢查尿蛋白。「妊娠期高血壓或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者,隨著妊娠的繼續,病情可能逐漸加重。」尤國英介紹,對孕媽媽而言,可能導致腦水腫、腦出血、胎盤早剝、腎衰、心衰、脾破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產婦死亡率明顯增高。
  • 寶寶為什麼會早產?如何預防早產?
    由於出生得早,發育不成熟,早產寶寶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都比正常足月的寶寶要弱,需要悉心呵護,了解一些早產兒的常識有助於減少早產的發生,也好讓爸爸媽媽們做好早產寶寶的日常護理。究竟什麼情況下寶寶容易早產呢?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寶寶為什麼會早產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瓜未熟蒂早落」呢?1.
  • 香港中文大學研發檢測法 可識別早產妊娠毒血症患者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22日公布,成功與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合作,開發一種篩查早產妊娠毒血症的「三重檢測方法」,可有效識別75.8%亞洲孕婦的早產妊娠毒血症患者,成功率較以往的方法高出近1倍。
  • 胎膜早破別大意,不重視會影響胎兒健康
    在產科急症中胎膜早破屬於常見急症今天我們來聊聊●妊娠達到及超過37周者稱足月胎膜早破;●未達到37周者稱為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34 周時 PPROM 的發生率不足 1%;●妊娠<37 周時 PPROM 的發生率為 2% ~3%。
  • 孕晚期謹防早產,注意4點避免羊水早破,準爸媽們要知道
    朋友小麗因為羊水早破,在孕34周的時候就早產生下了寶寶。不少孕媽媽也都知道羊水早破是一種比較危險的情況,尤其是胎兒還沒有足月的時候,這樣的情況會造成早產。  那麼為什麼羊水早破會對胎兒的影響比較大呢?我們首先來說一說羊水的作用。  對於胎兒來說,羊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雙胎妊娠的孕媽媽,早產會有多大危險?
    大家知道瓜熟蒂落,通俗講早產就是沒到該生的日子提前分娩了,也就是瓜沒熟就落地了。可能很多孕媽媽都知道,妊娠滿37周才能說是足月,但是大約 50% 的雙胎妊娠都是在 37 周前分娩的。(1)早產有哪些高危因素?
  • 胎膜早破的原因
    胎膜早破是指臨產前胎膜發生自然破裂。妊娠達到及超過37周發生者稱足月胎膜早破;未達到37周發生者稱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發生主要與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營養缺乏等因素有關。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膜早破孕周越小,圍產兒預後越差。
  • 孕晚期不少情況都易引發早產,臨產孕媽別大意,早了解早預防
    按理說,她孕期檢查一切正常,不應該早產的。但是產科醫生說,都怪她自己閒不住,大晚上整理衣物,又是踮腳又是彎腰,折騰了大半夜,這才引發了早產。所以,婦產科醫生建議,到了孕晚期,孕媽除了安心準備待產包、注意飲食,以及適當散散步之外,也要考慮生產的問題。比如,是順產還是剖腹產,以及臨床都有哪些症狀,這些都要注意。此外,還要時刻注意早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