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內容出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編碼研究團隊,艾登病案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病案編碼是疾病分類學的主要內容,病案編碼員作為疾病分類學家,對各類住院病歷的編碼都要進行全面掌握,學習編碼也就成為編碼員的畢生事業。
今天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的相關編碼問題。
O00-O08流產結局的妊娠
臨床上對於流產的定義:
流產: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
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前;晚期流產:妊娠12周或之後者。
流產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
ICD-10中,流產分類中O00-O08流產結局的妊娠編碼有:
O00 異位妊娠
O01 葡萄胎[水皰狀胎塊]
O02 受孕的其他異常產物
O03 自然流產
O04 醫療性流產
O05 其他流產
O06 未特指原因的人工流產
O07 企圖流產失敗
O08 流產、異位妊娠和葡萄胎妊娠後的併發症
需要注意
O06 未特指原因的人工流產,不應用於醫院。此類目在醫院不可以使用,尤其是住院病人,如果連流產原因都不清楚,會被認為是醫院的管理出現了嚴重問題。
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併發症的分類。首先需要判斷併發症的類型及區分併發症是即時的併發症還是過時併發症。即時併發症又稱為近期併發症,指對一種疾病或損傷所引起的併發症或者臨床表現一起進行治療的醫療事件,即時併發症的關鍵詞「一起進行治療」。過時併發症又稱為隨後併發症,指對以前治療疾病或損傷的併發症或者臨床表現進行治療的醫療事件。即時併發症和過時併發症的判斷標準:看流產和併發症是否處在同一個治療期間。
O00-O08中併發症的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O00-O02,當發生可以編碼於O00到O02的疾病的併發症時,不論是即時併發症還是過時併發症,均應採用O08分類。
O03-O06,這部分的併發症採用的是共用亞目,共用亞目是雙軸心的分類,第一個軸心是流產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第二個軸心是併發症。亞目的.0-.4是不完全性,亞目.5-.9分類是完全性或者未特指,每個亞目在分類不同的併發症。
哪些情況屬於不完全性流產呢?
第一種是自然流產不完全在住進醫院後進行人工流產的;第二個是流產出院後發生了未完全流產再次住院進行流產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臨床上第一種情況自然流產不完全在進行人工流產的情況相對較多。
O03-O06的即時併發症有共用亞目,但是這些亞目分類都比較粗,需要使用O08進行細緻的補充。對於O03-O06的過時併發症直接用O08來分類。
O07,企圖流產失敗,本身的亞目就已經可以表明併發症的情況了,這個編碼一般都不會用到,因為如果流產沒有成功的話,一般在醫院都會進行再次處理直至成功;除非流產沒有成功,但是病人卻出院然後再到另外一家醫院進行處理,這種情況才會用到O07企圖流產失敗這個類目。
O08,流產異位妊娠和葡萄胎妊娠後的併發症,此類目作為即時併發症時只能作為附加編碼,作為過時併發症時可以作為主要編碼。
案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年齡:37歲。性別:女。在婦產科住院七天。主要診斷為異位妊娠。其他診斷為輸卵管積水和貧血。
編碼問題
這個病人是因為異位妊娠前往婦產科就診的,編碼員給的編碼是O00.9,核對卷一發現這個編碼是未特指的異位妊娠,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病人的手術操作。
首頁操作顯示患者在入院當日行腹腔鏡下的輸卵管病損切除術,從首頁的操作上面可以看出這個病人的異位妊娠是發生在輸卵管的,那麼編碼員給的主要編碼O00.9未特指的異位妊娠編碼錯誤,正確的編碼為O00.1輸卵管妊娠。
在實際的臨床中異位妊娠中有95%都是輸卵管妊娠,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部位,比如說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子宮角妊娠等,分類至O00不同的亞目,因此編碼員在編碼的時候應該注意異位妊娠的部位,本例應將異位妊娠O00.9調整至輸卵管妊娠O00.1。
繼續看這個手術編碼,腹腔鏡下輸卵管病損切除編碼為66.61,細目指的是輸卵管病腎切除或者破壞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病人是一個異位妊娠的患者,那我們來查找一下:
首先確定主導詞去除,一級修飾詞為異位胎兒,二級修飾詞為輸卵管。查到這裡,我們會得到一個編碼66.02,如果該病人的輸卵管妊娠是經輸卵管造口去除的,那么正確的編碼就應該為66.02。
再往下查,如果去除妊娠囊的同時還伴有輸卵管切除,應該編碼66.62,如果經過輸卵管切開去除妊娠囊的話就應該編碼為66.01。
本例編碼員給的編碼是66.61,輸卵管病損切除或者是破壞術顯然不對,這是一個合併手術編碼的問題,需要我們編碼員詳細地查看病歷,完善手術的具體信息,然後才能編到準確的編碼,將輸卵管病損切除術或破壞術66.61編碼至66.01或66.02或66.62。
如果編碼員只是根據醫生寫的診斷和手術名稱直接編碼,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編碼員,只能算是錄入員。現在要求醫生在庫裡去選擇疾病或者手術名稱,很多臨床醫生也沒有很認真的去選,這樣帶來的疾病和手術名稱不一定是準確的,而且此類情況很多,所以需要編碼員仔細查看病歷資料來補充細緻信息。非常熟練地查看病歷必須要成為編碼員的紮實基本功之一。
其它診斷中,輸卵管積水編碼於N70.1,這個編碼的類目是輸卵管炎和卵巢炎。
N70這個類目屬於女性盆腔炎性的疾病,這個小節下面有明確的不包括提示:並發流產異位妊娠或者葡萄胎妊娠的應該分類於O00-O07和O8.0。此案例看起來屬於輸卵管妊娠並發輸卵管炎的情況,在案例分析之前我們講到,O00-O02疾患的即時併發症應該編碼於O08。
此案例中輸卵管積水就應當編碼於O08.0,涉及到是否為異位妊娠後併發症的問題。輸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是由於輸卵管的炎症,也就是說由於存在輸卵管炎症,使得輸卵管管腔狹窄,然後纖毛功能受損,從而導致受精卵運行受阻而在該處著床,這種情況的輸卵管積水不應編碼於O08;但是若是由於輸卵管妊娠流產後繼發的感染導致的輸卵管積水,這個時候就應該根據流產的編碼原則編碼至O08。
因此對於本案例的輸卵管積水,應查看病歷,確定是否為異位妊娠後的併發症。若是,則將N70.0編碼至O08.0流產、異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後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案例二
患者基本信息
一位由於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來院做引產的患者。主要診斷為胎兒畸形。其它診斷為引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孕23周。
編碼問題
開始案例解析之前,先介紹一下關於臨床上對於引產的含義。
臨床上的引產通常包含兩層含義,一種是分娩性質的引產,這種引產是在不危及胎兒和母親的前提下,使用人工的方法促進分娩的過程,其目的是幫助分娩產下活胎;另一種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流產性質的引產,是為了致死胎兒性的引產。
引產是指妊娠12周後,因母體或胎兒方面的原因,須用人工方法誘發子宮收縮而結束妊娠。引產包含分娩性質的引產和流產性質的引產,但在臨床上一般只會寫引產,因此我們在分類中一定要注意區分是分娩性質還是流產性質。
對於分娩性質的引產,需要按照分娩的分類原則來進行。孕周小於37周的分娩應該編碼早產O60,O60亞目的選擇應根據早產的性質分類於自發性的早產.1或.2,或是治療性的早產.3。凡是分娩性質的引產均應編碼分娩結局Z37。
對於流產性質的引產,應該使用人工流產的編碼O04或O05。這種情況一般無需編碼Z37,除外有生命證據的活產嬰兒。
對於流產性質的引產還應注意主要編碼的選擇,按照是否進入了圍產期而有所區別。如果是在28周以前的流產,那麼流產應作為主要編碼;28周之後的流產要以流產的原因編碼為主要編碼,流產編碼作為副加編碼。
回到這個案例:
在入院記錄中的診療經過一欄寫到: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於9月29日予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引產,9月30日19:00出現不規律宮縮,21:25掉出一死男嬰。從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這是流產性質的引產,因此我們應該按照流產的規則來進行編碼。
首先明確患者的孕周為23周,小於28周,也就是說尚未進入圍產期,因此應該選擇流產編碼為主要編碼,胎兒畸形作為附加編碼。此案例中引產的編碼為O06.9,而O06的編碼是不應該被使用的。應將O06.9調整至O04.9醫療性流產,並作為主要編碼,O35.8為其他胎兒異常和損害給予的孕產婦醫療作為附加編碼。
除此以外,此案例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編碼為B18.1,醫生的診斷為B肝病毒攜帶者,因此應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18.1編碼至Z22.5病毒性肝炎病原攜帶者。
案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主要診斷為G2P237+4周孕引產已產。其它診斷為死胎。
編碼問題
死胎編碼員給的編碼是Z37.1,我們結合病歷的內容再來看一下。
在診斷依據處寫到,37周孕胎死宮內,在我院行B超檢查示胎心、胎動無,宮內單死胎。從這段記錄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產婦為胎死宮內,編碼應為O36.4,但是編碼員給的為分娩結局的編碼Z37.1單胎死產。
我國對於死胎和死產的定義:妊娠20周後胎兒在子宮內死亡,稱為死胎;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死亡,稱為死產。
從上面的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死產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的死亡,也就是說在產程開始之前胎兒是活的,但是分娩下來是死亡的,這個指標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醫院的醫療水平,是市婦幼保健部門非常關注的指標之一,因此要慎用!
胎死宮內屬於病理的情況,不屬於分娩的範疇,不應該有分娩結局的編碼Z37,因此應將單胎死產Z37.1調整至O36.4胎兒宮內死亡給予的孕產婦醫療,並且作為主要的編碼。
這裡也提醒編碼員尤其要注意,死產對醫院來說是一個負性的指標,越少越好。
另外前面也反覆提出,O06不應該在醫院使用,本案例應將O06.9調整至O04.9,作為附加編碼。
對於O00-O08流產結局的妊娠患者,不必採用二步法將可分類於其他章節的編碼再轉碼至O98或O99,這也是編碼員在日常的編碼過程中容易疑惑的情況。
早產及妊娠期高血壓
臨床上關於早產的相關定義及分類:
早產: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日)間分娩者。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體重為1000-2499g。
隨著早產兒的治療和監護手段的不斷進步,生存率明顯提高,傷殘率也在下降,有些國家已經將早產時間的定義下限定義為妊娠24周或20周了。
早產按原因可分為三類:自發性早產、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和治療性早產。
自發性早產是最常見的類型,大約佔了45%;治療性早產是指由於母體或者胎兒的健康原因不允許再繼續妊娠,在未足37周時採取引產或剖宮產終止妊娠,治療性早產終止妊娠的常見組織包括子癇前期,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多或過少,胎盤早剝妊娠的一些合併症,前置胎盤出血,其他不明原因的產前出血,血型不合溶血及胎兒先天性缺陷等。
早產按臨床表現可分為先兆早產和早產臨產兩個階段。
先兆早產:是指有規則或者不規則宮縮,伴有宮頸管的進行性縮短。
早產臨產:需符合下列條件①出現規則宮縮(20分鐘≥4次,或60分鐘≥8次),伴有宮頸進行性改變;②宮頸擴張1cm以上;③宮頸展平大於等於80%。
在ICD中,早產主要分類於O60,凡是開始於37整周以前的分娩均應編碼早產。
O60的分類軸心為三軸心分類,第一個軸心為早產是否伴有分娩,不伴有分娩的分類到亞目.0,伴有分娩的分類於亞目.1-.3;第二個軸心為早產的原因,在伴有分娩的早產中又根據早產的原因,分為自發性早產分類於亞目.1-.2,治療性早產分類於亞目.3。
具體來講,O60.1指產婦提前自然臨產並且早產;O60.2指產婦提前自然臨產,但是經過一系列幹預性治療得以保胎到足月再生產;O60.3指產婦沒有提前自然臨產,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再繼續妊娠至足月,採取人為幹預的方式從而提前分娩的情況。
案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年齡:27歲。在婦產科住院5天,主要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O24.4,其他診斷為妊娠35+6周孕2產1先兆早產O26.9。
編碼問題
從首頁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發生了先兆早產,但是編碼至O26.9未特指的與妊娠有關的情況下的擴展碼,也就是說此編碼表達的是妊35周的情況,並沒有表達孕婦先兆流產的情況。
病人的出院記錄如下:
在入院情況處寫到,患者因「停經35+1周,血糖升高1+月,下腹脹痛1+天」入院。入院時的專科檢查為宮高29mm,腹圍90cm,胎方位為頭,未入盆,有不規律宮縮,陰道檢查為宮口未開,宮頸管消退30%。入院診斷第2條為先兆早產。
在整個的出院記錄中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分娩的記錄,患者雖然有先兆早產,但是並沒有發生分娩。因此,這裡應新增編碼O60.0早產不伴有分娩。
在診療經過中寫到,患者入院後硫酸鎂抑制宮縮,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療,目前無明顯腹脹腹痛。
從這個診療經過中可以看出,患者主要是在促胎肺成熟和抑制宮縮,這些治療都是對於早產來進行治療的一些方法,因此這個案例的主要編碼應將主要編碼妊娠期糖尿病O24.4調整為O60.0早產不伴有分娩。
案例二
患者基本信息
年齡:23歲。住院六天,主要診斷為胎兒生長受限O36.5,其他診斷為胎膜早破O42.1,早產兒P07.3,妊娠合併貧血O99.0,頭位順產O80.0,單胎活產Z37.0,孕35+2周孕1產1 O26.9。
編碼問題
從編碼情況中一眼可以看出,早產兒P07.3的編碼有問題。在產婦的病案首頁上表達的都應該是產婦的情況,可以出現P編碼,但是這個P編碼只能是表明產婦本人曾經患有起源於圍生期的情況而影響至今,但這種情況是少見,這裡需要引起編碼員的注意。
新生兒的情況可以加新生兒首頁或附頁或在新生兒記錄中去表達,不應將生產下的新生兒情況表達在產婦的病歷首頁上。
從首頁門診診斷可以看出,這個產婦是由於34周先兆早產入院,從分娩結局來看,產婦已經分娩。早產兒的編碼也提醒我們,產婦屬於提前自然臨產且已經分娩的情況,應編碼於O60的亞目.1-.2,那究竟應選擇亞目呢?
下圖為產婦的分娩記錄:
患者於3月28日16:35宮口開全,16:53在會陰左側切保護下順利娩出一活女嬰。從分娩記錄中可以看出,產婦為陰道分娩。產婦入院時是34周,產後診斷中描述是35周孕陰道分娩,說明分娩時不滿37整周,屬於提前自然臨產伴有早產的情況,因此正確的編碼應將早產兒P07.3編碼修正至提前自然臨產伴有早產O60.1。
注意:如果產婦以34周孕先兆早產入院,但是在醫院經過保胎或是控制宮縮等處理以後,分娩時已滿37周的話,仍需編碼O60,亞目應選擇O60.2提前自然臨產伴有足月產。
同時,從分娩記錄中可以看到,產婦有I度會陰裂傷,所以應該新增加編碼O70.0。
這類診斷是產科很容易遺漏的情況,我們在對某家醫院進行調研的時候也發現,該醫院的產科從未填寫過會陰裂傷的診斷。這屬於診斷遺漏的情況,因此需要編碼員加強和產科的溝通,同時在編碼的時候應注意去補充。
案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年齡:28歲。住院8天,主要診斷為經剖宮產術分娩,其它診斷為重度子癇前期O15.9,妊娠合併貧血O99.0,系統性紅斑狼瘡M32.9,低蛋白血症E77.8,單一活產Z37.0,盆腹腔積液N94.8。
編碼問題
從首頁診斷編碼,可以看出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主要診斷選擇錯誤;第二個,可歸類於他處的疾病病發於妊娠分娩和產褥期應分類於O編碼。
具體情況我們需要仔細閱讀病歷。首先,首頁主要診斷給的是剖宮產分娩,那麼就先來看看產婦為什麼要進行剖宮產?
上圖為產婦的術前小結,在手術指徵處,醫生描述到重度子癇前期孕34周,病重,溝通後患方同意明日剖宮產。
孕34周,不足37整周,由於重度子癇前期病重不支持繼續妊娠,因而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同時從整個記錄中沒有看到有任何臨產的描述,因此這是一個典型的治療性早產,應編碼O60.3,但是從案例的首頁診斷情況中可以看出,本案例遺漏了早產的診斷和編碼,因此應新增編碼O60.3早產不伴有自然臨產。
除此以外,根據產科主要診斷的選擇原則,剖宮產患者應選擇主要的剖宮產指徵作為主要診斷,分娩的編碼一般作為選擇性附加的編碼。因此,本案例應選擇重度子癇前期作為主要診斷,編碼員給出編碼O15.9,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O15.9這個類目。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臨床上的子癇前期和ICD分類中的先兆子癇,兩者是一樣的。
O15是分類子癇,而不是分類子癇前期的,因此將重度子癇前期分類於O15是錯誤的,這是一個典型的疾病名稱和編碼不匹配的問題。那麼重度子癇前期應該如何來編碼,需要了解一下高血壓的分類。
在ICD-10中妊娠高血壓性疾病分類於O10-O16:
O10 原有特發性高血壓並發於妊娠、分娩和產褥期
O11 原有高血壓性疾患,並發蛋白尿
O13 妊娠【妊娠引起的】高血壓,不伴有有意義的蛋白尿
O14 妊娠【妊娠引起的】高血壓,伴有有意義的蛋白尿
O15 子癇
O16 未特指的孕產婦高血壓
在ICD-10中,妊娠高血壓性疾病分類於O10-O16。
這裡第一個分類軸心為原有高血壓並發於妊娠還是妊娠期的高血壓。孕婦合併原有高血壓的類目是在O10-O11,妊娠期的高血壓類目是O13-O14,未特指的孕產婦高血壓分類於O16,編碼中應該特別注意,O16是不應被使用的。
第二個分類軸心是臨床表現,原有高血壓並發先兆子癇分類於O11,妊娠期高血壓並發先兆子癇,輕度分類於O13,重度分類於O14的。
此案例術前小結診斷依據處明確寫到,既往無高血壓病史,孕20周後發生,多次測血壓高,最高達158和91,尿蛋白3+,全身水腫。首頁的入院診斷為妊娠期短暫性高血壓,。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此患者屬於妊娠期高血壓並發重度子癇前期,因此應將O15.9子癇更正至O14.1重度先兆子癇,並作為主要編碼。
接下來再看一下分娩方式,首頁中編碼在O82.9,一起來看一下O82這個類目。
O82分為 亞目.0經選擇性剖宮產術的分娩,亞目.1經急症剖宮產術的分娩,.8經其他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9經未特指的剖宮產術分娩,可以看出O82的分類軸心為剖宮產的原因。
術前小結指徵處記錄的是重度子癇前期孕34周病重,溝通後患方同意明日剖宮產,可以看出剖宮產的原因是明確的,因此不應分類於O82.9。對於發生重度子癇而進行剖宮產也不屬於社會因素進行選擇性剖宮產的範疇,應屬於急診剖宮產或是計劃性剖宮產的範疇,對於這兩者的區別主要是看重度子癇前期對母體和胎兒是否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從術前小結的描述來看,更多的應該是屬於計劃性剖宮產的範圍,應編碼至O82.8經其他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
另外,此案例還需要進一步追蹤查看病歷,明確術前小結之後到手術前有沒有因為重度子癇前期對胎兒或母體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採取了急症手術,因此應仔細查看病歷,將O82.9編碼至O82.8經其他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或者O82.1急診剖宮產術的分娩。
除了上述的幾個問題之外,此案例還涉及到幾個需要進行轉碼的編碼問題,比如應將系統性紅斑狼瘡M32.9編碼至O99.8,應將低蛋白血症E77.8編碼至O99.2,應將盆腔積液N94.8編碼至O23.5。
本次案例全部來源為原始首頁,也就是醫生從庫內選擇診斷自帶的編碼,可以看出存在很多編碼問題,因此絕對不能將臨床醫生在庫裡調取的編碼進行直接上報。
臨床醫生的職責是規範地寫好、寫全診斷,選對主要診斷不遺漏,診斷要按照正確的排列順序,先填併發症後填合併症,然後按照由重至輕的順序來進行排列。編碼工作還是應由病案編碼員做,臨床醫生和編碼員應各司其職,共同聯動,才能保證編碼的質量。
分娩、新生兒及其他相關案例
案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門診診斷為胎兒窘迫。主要診斷為新生兒重度窒息P21.9,其他診斷依次為低體重兒P05.0;胎兒生長受限O36.5;羊水過少O41.0;臍帶繞頸O69.1;頭位順產O80.0;單胎活產Z37.0;妊娠39周孕婦O26.9。
編碼問題
從此案例的首頁,很明顯可以看出存在P編碼和O編碼混用的問題。在上期的產科案例中已經介紹過,產婦的病歷上是可以出現P編碼的,但僅用於標明產婦本身存在起源於圍生期的疾病,而新生兒的診斷應該增加新生兒首頁或附頁,或在新生兒的記錄中去體現,或是在產婦病程記錄中去描述。
此案例從門診診斷胎兒窘迫以及第三個診斷胎兒生長受限來看,很顯然這兩個P編碼不是產婦本人的。
病歷的入院記錄當中寫到,今日患者停經39周,偶感下腹脹痛,就診我科。胎心監測頻繁晚期減速,立即以「1、胎兒窘迫;2.胎兒發育異常;3.胎兒宮內生長受限;4、妊娠39周孕2產0先兆臨盆」收入我科。
從入院記錄及首頁門診診斷中可以看出,產婦的主要情況是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宮內窘迫是應在產婦首頁上面表達的重要情況。可知,此病例有重要診斷的遺漏現象!
在ICD-10中,胎兒宮內窘迫有兩個編碼,一是O36.3 為胎兒缺氧體徵給予的孕產婦醫療,另一個是O68 產程和分娩並發胎兒應激反應[窘迫]。那麼這兩個編碼應該如何去選擇?
O036.3和O68最重要的區別為胎兒宮內窘迫是否並發於產程和分娩。需要查看產婦的待產記錄和分娩記錄來了解。
在這個待產記錄中的第一排記錄12:25胎膜情況未破,處理予胎心監護;12:39胎心基線每分130次,胎心減速低至76次/分,需完善術前準備;14:15胎心監護提示晚期減速;15:05胎心監護60分鐘,晚期減速,III類胎監。12:39的記錄已經顯示考慮有胎兒宮內窘迫,後面記錄的晚期減速為明確的胎兒窘迫。
分娩記錄中,產程開始於3月31日15時,結合待產記錄和分娩記錄可以看出,產婦在產程開始之前就已經發生了胎兒宮內窘迫。因此,此病例胎兒宮內窘迫,正確的編碼應是O36.3 為胎兒缺氧體徵給予的孕產婦的醫療。同時將主要編碼P21.9修正至O36.3。
在這裡也補充一下本案例,出生的新生兒的首頁裡應編碼P20子宮內的低氧症。
P20類目的亞目分類是:在產程前發生的應分類在.0,在產程開始以後發生的分類在.1,從本例的情況來看,應分類於P20.0。因此在新生兒的首頁上應編碼P20.0子宮內的低氧症。
低體重兒P05.0也屬於新生兒編碼,對於產婦來說正確編碼應為O36.5 為胎兒生長不良給予的孕產婦醫療。因此,應將低體重兒P05.0編碼至O35.5為胎兒生長不良給予的孕產婦醫療,在國家臨床版1.1和2.0版本中,擴展碼都是O36.501 妊娠合併低體重兒。
在開始案例二的講解之前,先了解一下ICD-10中分娩(O80-O84)這一小節。
O80 單胎順產
O81 藉助產鉗和真空吸引器的單胎分娩
O82 經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
O83 其他助產的單胎分娩
O84 多胎分娩
之前我們提到,此小節一般是作為選擇性的附加編碼來標明分娩的方式,但是目前在國內達成的基本共識,已經變成了必須編碼了。此小節是雙軸心分類,第一個軸心是胎數為單胎還是多胎,單胎編碼在O80-O83,多胎分類於O84;單胎中又根據分娩方式分為順產O80,藉助產鉗和真空吸引器的單胎分娩O81,經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O82,其他助產的單胎分娩O83。
多胎分娩O84的分娩方式則是用亞目.0-.8來體現,.0是多胎都是順產,.1是多胎均藉助產鉗和真空吸引器,.2是多胎均經過剖宮產術,.8是其他的多胎分娩合併方式的多胎分娩,在這裡應注意,.9不應被醫院使用。另外,O84類目下有說明:需要時,使用附加編碼(O80-O83)標明每個胎兒或嬰兒的分娩方式。也就是說,當產婦為多胎分娩時,應使用O84多胎分娩,若多個胎兒各自的分娩方式不同,需要編碼O84.8,然後可以採用O80到O83來分別補充表達各個胎兒的分娩方式。
對於分娩的編碼,除了需要注意O80-O84一般只能作為附加編碼之外,還應注意凡是分娩都應該有分娩的結局Z37。
案例二
患者基本信息
產婦住院時間為5天。門診診斷為大於37診周的假臨產。主要診斷為臀位順產O80.1。其它診斷為羊水過少O41.0;胎兒宮內窘迫O36.3;單胎活產Z37.0。
編碼問題
從案例的手術操作可以看出,這個胎兒的分娩方式是經剖宮產術的分娩。
主要的診斷為臀位順產,結合該產婦的操作情況可以看出產婦的分娩方式並非順產,而是剖宮產。分析可知,想表達的是臀位也就是臀先露的情況,卻錯誤的給了一個分娩方式O80.1的編碼,而臀先露這個重要的情況卻沒有表達。
臀先露在ICD-10有兩個不同的分類,分別是O32.1為臀先露給予的孕產婦醫療和O64.1臀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最主要的區別是是否進入產程以及是否造成了梗阻性的分娩。
本案例僅獲取了首頁信息,編碼員在實際的編碼過程中必須要查看病歷,進一步地明確產婦是否是進入了產程,如果該產婦在進入產程之前就由於胎兒的臀位行了剖宮產的話,那麼應編碼至O32.1;如果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由於臀位造成了梗阻性分娩,然後急轉為剖腹產分娩的話,那麼應編碼至O64.1。因此,應將O80.1臀位分娩修正至O32.1為臀先露給予的孕產婦醫療或O64.1臀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O32-O34中的情況,如果產程開始後並且發生了梗阻性分娩的情況,就應轉碼至O62-O64。重要區別就在於第一產程是否開始。
插播一個案例:
主要診斷為巨大兒O33.5。其它診斷為試產失敗O66.4;單胎活產Z37.0;特指剖宮單胎分娩O82.8。巨大兒的編碼O33.5是有問題的,從試產失敗的診斷就可以看出,實際上這是已經進入了產程,那麼巨大兒O33.5就應轉碼至O66.2。所以應將O33.5修正至O66.2特大胎兒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另外,從診斷的情況來看剖宮產的原因應該是巨大,但試產失敗的剖宮產是否為急症剖宮產需要查看病歷來進一步明確,因此需要查看病歷,若為急症剖宮產,應將O82.8修正至O82.1經急症剖宮產術的分娩。
這一部分是為了補充說明轉碼的問題插入的一個案例。現在回到案例二,我們再來看她的分娩方式,從剖宮產的操作結合分娩的結局Z37.0單胎活產,分娩方式的編碼應選擇O82經剖宮產術的單胎分娩。
對於O82亞目的選擇應該查看病歷,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選擇。如果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由於胎位或是胎兒宮內窘迫採取了急症手術,那麼就應選擇O82.1經急症的剖宮產術的分娩,否則應編碼至O82.8。因此,應新增編碼O82.8經其他剖宮產術的分娩或者O82.1經急症剖宮產術的分娩。
接下來看第三個診斷胎兒宮內窘迫,前面案例一已經介紹過了,這裡不再詳述。若是在產程開始之前就已經發生了宮內窘迫,那麼這個編碼是正確的;若是在產程和分娩的過程中才發生,那麼就應編碼至O68產程和分娩並發胎兒應激反應[窘迫],需要查看病歷決定。
另外強調一下,將臀位的先露異常錯誤地編碼為臀位順產或是臀位分娩的情況很多,編碼員在編碼時尤其要注意。
案例三
從首頁診斷看到,存在兩種分娩方式的編碼,一個是其他未特指的臀位分娩O83.1,一個是剖宮產分娩O82.0,但是分娩結局顯示是單胎分娩,很顯然有一個分娩編碼是錯誤的。其實這與案例二是同樣的情況,臀先露異常被錯誤地使用臀位分娩的編碼O83.1。因此,應查看病歷,將O83.1臀位分娩修正至O32.1為臀先露給予的孕產婦醫療或O64.1臀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案例四
患者基本信息
產婦34歲,住院時間為7天。主要診斷為雙胎妊娠。其他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O24.9;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E03.8;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O26.6;瘢痕子宮N85.8;選擇性剖宮分娩O82.0;特指即刻產後出血O72.1;輕度貧血D64.9。
編碼問題
從手術操作來看的話,這個產婦也是做了剖宮產術。從前面對分娩方式的介紹裡已經了解到,多胎分娩應該使用O84,當各個胎兒的分娩方式不同的時候才可以再用O80到O83來進行補充,但本案例只有一個O82.0經選擇性剖宮產術的分娩,沒有其他的分娩方式。因此,應將O82.0選擇性剖宮產術的分娩編碼至O84多胎分娩,需查看病歷明確分娩方式選擇合適的亞目。若兩個胎兒有不同的分娩方式則編碼O84.8,再按各自分娩方式用O80-O83進行補充。
另外,對於一份產科的病歷,凡是分娩均應有分娩結局的編碼Z37來說明分娩的結局,因此,應新增分娩結局編碼:Z37.2或Z37.3或Z37.4。
接下來再看一下第二個診斷,妊娠期的糖尿病編碼為O24.9。
O24這個類目是分類妊娠期糖尿病的,它的軸心是糖尿病的發病時期,妊娠合併原有的糖尿病在亞目.0-.3,妊娠期新發生的糖尿病在亞目.4,未特指的糖尿病在亞目.9,一般不會用到.9這個亞目。
本例選擇的是O24.9未特指的妊娠期糖尿病,對於妊娠期的糖尿病,我們通過查看病歷中的診斷依據、住院記錄中的過去史、現病史等等,很容易就能夠明確糖尿病的發病時期,而不應該選擇.9這個不明確的編碼。因此應查看病歷,明確糖尿病的發病時期,將妊娠期糖尿病O24.9編碼至更特異的亞目。
第五個診斷瘢痕子宮編碼給的是N85.8,實際上我們可以來查找一下卷三,確定主導詞
妊娠
- 影響處理,由於
- - 以前的
- - - 剖宮產O34.2
因此,應將N85.8修正至O34.2以前的子宮手術瘢痕給予的孕產婦醫療或者O65.5母體盆腔器官異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最後兩個編碼問題是涉及到需要利用二步法轉碼的問題,在主導詞妊娠下面沒有合適的修飾詞的時候,應採用二步法,選擇妊娠並發在下列類目中的情況。
本案例中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E03.8就可以選擇主導詞妊娠-並發--在下列類目中的情況---E00-E07,最後得出編碼是O99.2。同理,妊娠合併輕度貧血,選擇三級修飾詞D50-D64,得出編碼O99.0。因此,應將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E03.8修正至O99.2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並發於妊娠、分娩和產褥期。將輕度貧血D64.9修正至O99.0貧血並發於妊娠、分娩和產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