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博主在網上發布的視頻讓眾多寶爸寶媽揪心不已: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使用了帶激素的抑菌霜之後,出現了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大頭娃娃現象」。嬰幼兒童的飲食、用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陰影猶在,現在又爆出的嬰幼兒護膚用品摻加激素的問題,面對這些琳琅滿目的產品,我們如何選擇才能夠儘量避開問題產品呢?
當前很多寶爸寶媽為了給寶寶買到質量放心的產品,寧肯自己少花一點,也要去母嬰專賣店、海外代購店去買,認為從這些地方買到的東西雖然貴一些,但在質量上都是有保障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太迷信這些專賣店,有些無良商家,就憑著大家對母嬰專賣店的信任,從中搗鬼,賣一些不合格的產品給我們,或者誇大其詞某些商品的功能。作為消費者我們要理性消費,不要盲目的聽宣傳,要理性地選擇商品。
當我們選擇嬰幼兒產品時,最好選擇一些我們經常使用的比較知名的大品牌,不要隨意選擇店家推薦的未聽說過的不知名的品牌。一般來說,大品牌的生產工藝、原材料把控、產品質控等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各類產品也經歷了較多人群的試用,出現問題的機率比較小。
當我們選擇產品時,不要被產品包裝上面的各種文字介紹所迷惑,不要選擇三無產品,要選擇有各種生產標誌的產品,產品的材質、生產企業、生產標準都要清晰明了,要選擇無添加色素、激素、香精、酒精等物質的產品。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隨意給嬰幼兒選擇帶有功效性的產品,凡是有宣稱治療疾病、減輕或緩解疾病症狀的寶寶產品,不管是治溼疹還是治美白、祛痘一類的,都要謹慎購買,因為這類產品大多都會違規添加一些激素的成分,不要輕信他們宣稱的草本、天然無激素。
大部分寶爸寶媽對嬰兒產品是缺乏鑑別能力的,要做好嬰兒產品的挑選,源頭上還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加強執法檢查力度,讓不合格的產品沒有機會進入市場,這樣才能真正讓大家買的放心、用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