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八屆花博會花落常州,給武進帶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後花博時代,如何將「花博紅利」轉換為內生動力,武進正以創新之智爭發展之先,釋放發展變量。「大常州新高度」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訪談,今天請看武進篇。
在素有中國花木之鄉美稱的嘉澤鎮中心鎮區,我們絲毫感受不到鄉土氣息,花博之後這裡煥發新的生機,新型城鎮化大幕在這裡開啟。
剛剛過去的2013年,對於嘉澤的花木種植戶潘建華來說,是豐收的一年,他種植的80多畝紅葉石楠、金邊黃楊等十分俏銷,粗略算算,二三十萬的銷售額,比往年同期至少增長了15%左右。
嘉澤村委塘東村民小組花木種植戶潘建華介紹:「都體現了花博會的優勢,原來靠自產自銷,現在的知名度高了,經紀人多了,上門來求購的人也多了。」
從花博會開始籌辦到現在,短短3年內,嘉澤已撬動百億資金,吸引全國各類精英向這個江南小鎮集聚,嘉澤在發展理念上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做到了同頻共振。現在嘉澤已成功躋身中國第三批小城鎮試點鎮。
嘉澤鎮鎮長戴志華表示:「我們走了一條沒有通過工業化來實現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發揮花木產業的特色和我們的產業優勢來推進產業與小城鎮建設的高度融合。」
就在春節前,嘉澤鎮居民湯志堅一大家子歡歡喜喜地搬進了大名嘉園的安置新房,200多平房米的新房內,有線電視、天然氣等一應俱全。
嘉澤鎮居民湯志堅表示:「把小區弄好點,大家舒適,下去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嘉澤去年有3000多戶兩萬多名拆遷群眾「洗腳上樓」。嘉澤相繼臨湖建設了茶澤人家、嘉澤新苑等七個拆遷安置小區,把好地段和好風景留給拆遷群眾,留住嘉澤發展的根。
嘉澤鎮居民王燕婉告訴記者:「 看到這個新房子,真的喜歡得不得了,政府真正兌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城鄉真是一樣的了。」
花博召開是武進的契機,後花博才是武進真正的夢想。武進區委區政府認識到,「花博紅利」只有轉換為內生動力,轉換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發展共識、激發改革活力。
武進區委書記周斌表示:「我們提出實幹領先、大氣和諧,就是我們的武進精神, 現在全國上下對改革充滿期待,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改革也吹響了集結號,今後一段時間,要加快發展必須加大力度來推進改革,通過改革來釋放紅利,推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改革要成功,就要有落腳點,在武進區委書記周斌看來,首先要讓更多老百姓得到實惠,武進提出,今後兩年武進要全力實現兩個「加」,也就是加力城鄉一體、加速生態文明。
2013年,武進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0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5.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6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蘇南保持前列。同時蟬聯「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第1名,在「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區」評比中取得第3名。
2014年,武進將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弘揚「花博精神」為代表的新時期「武進精神」,全面打響產業培育、城鄉一體、生態文明和改革創新「四大戰役」。
產業培育上,著力補鏈強鏈,做大做強新材料、軌道交通、新醫藥、新光源和太陽能光伏等,確保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目前,在武進的國內首個綠色建築產業集聚示範區內,已有東南大學、中國建科院等二十多家科研院所成功入駐,美國諾森建築、瑞典山特維克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元。新年伊始,藉助重大項目突破年的東風,武進首批4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平均投資規模超過5億元。
武進區委書記周斌表示:「大企業培育,龍頭企業的帶動、產業鏈的完整,尤其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項目突破年,我們要在重大項目的突破、重點企業的培育、要在終端產品、整機整車這些方面要求得突破,而且要強調轉型、升級,以前講是平推式增長、現在講提升式。」
城鄉一體上,武進將協調發展東、西、中部區域,推進快速路網、城鄉居民便捷公交等。2014年,武進力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5萬畝,所有行政村集體收入超過100萬元。
生態文明上,深化以PM2.5防控為重點的「藍天行動」、以水環境治理為核心的「清水工程」,大力推進工業企業環境、重汙染行業、太湖水環境、重點汙染河道和小流域綜合整治。
改革創新上,積極創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加快制定民生保障三年發展規劃,持續做好城鄉社保、低保的擴面提標,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建設和供給,啟動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力打造「武進效能」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