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梯、裝地暖!邳州這個鎮農民集中居住小區不比城裡差!

2020-12-20 邳州銀杏甲天下

改善農村居住條件

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當前

我市各鎮正有序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

邢樓鎮先行一步

加快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建設

一起去現場看看

邢樓鎮在推進農村集中居住過程中,採用先建設後拆遷的模式,新建鎮區、大堌兩個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其中鎮區東方御景小區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大堌村祥和苑小區建築面積是1.2萬平方米,目前這兩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鎮區東方御景小區

在邢樓鎮鎮區,一處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東方御景小區,建設場面熱火朝天,這片60畝的土地上,共建設9棟住宅,其中6棟6+2層、3棟9+2層,分為114平方米和119平方米兩個戶型,可滿足420戶居民的居住需求

項目自1月份開工以來,已有2棟住宅即將封頂,預計今年5月底,一期的6棟住宅將全部封頂。東方御景小區項目總經理劉猛介紹:「小區將建設一個3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並配套有電梯、天然氣,每戶還配有地暖,車庫和儲藏室跟住房是1:1配比。」

此外,在小區東側,邢樓鎮正在打造一個佔地50畝的遊園廣場和運女河風光帶,邢樓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戶磊介紹:「做成一條景觀河,再加上廣場遊園,給這裡的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

村民蔡先生看到新居的規劃圖紙後表示:「原先村裡很多人都想去城裡買房子,可城裡房價太高了,現在這裡一建成小區,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大堌村祥和苑小區

而另一處居住小區——大堌村祥和苑小區,位於大堌村街道上,計劃建3棟6+2層的住宅。年底建成後,大堌村3組的69戶居民將搬遷到這裡。

目前,大堌村祥和苑小區的3號樓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項目負責人張保軍介紹,「這裡不光配有車庫和閣樓,面積分別是120平米和60平米,都有電梯直達。」

在安置過程中,邢樓鎮採取先建設後拆遷的方式。「讓百姓們搬過來以後有現房居住,這樣一個能省去中間安置的費用,另一個也是給群眾吃顆定心丸,切實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戶磊說。

挪舊窩,搬新家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百姓的生活更有盼頭!!!

編輯:翟辛辛 融媒體記者:王穎翠 攝像:杜洋

相關焦點

  • 江蘇邳州城鄉居民住進「穩穩的幸福」
    近年來,隨著江蘇邳州安置房項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各項安居工程的持續推進,群眾住房品質日益提升,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越來越多的邳州人享受到「穩穩的幸福」。打造新型農村社區,改善農民群眾生活條件,是邳州市委市政府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舉措之一。
  • 上海各區擬定農民相對集中居住計劃,進鎮「上樓」戶數佔50%
    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是改善農民生活居住條件和農村面貌,解決村莊散、小、亂等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今天上午,市人大舉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宜居情況專項監督啟動會。農民集中居住情況是此次專項監督的重點之一。記者了解到,經綜合考慮規劃要求,上海各區已擬定了2019年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的任務計劃。
  • 六樓想裝電梯,多次找一樓商談無果,老小區裝電梯成「難題」?
    因此城市中心的配套設施可以說是很不錯的,很多名校、好的醫院都是在城市中心建設,對於居住在老小區的人來說,上學、看病都是十分方便的。而且老小區的交通也都是十分便利的,地鐵建設都是要從市中心通過,可以說交通也是十分便利的。但是老小區由於建設年代比較早,很多基礎設施都不是很完善,而「舊改」政策剛好就是為了服務老小區的基礎建設,對於住在老小區的人來說,在舊改政策下,未來住在老小區,將會更加舒適。
  • 宿遷宿豫區新莊鎮朱瓦村集中居住 讓農民更幸福
    原標題:宿豫區新莊鎮朱瓦村集中居住 讓農民更幸福   「住進這兩層小樓,條件和環境不知比過去好了多少倍,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8月30日上午,宿豫區新莊鎮朱瓦村農民集中居住區,說起如今的生活,村民張裔清樂得合不攏嘴。   張裔清原住該村紅旗組,家前屋後是土路,每到雨雪天,泥濘不堪,出行不便。
  • 長春哪個小區做裝電梯試點 老小區裝電梯要多少錢
    在很多的城市都有一些老舊小區,而這些老舊小區在建造的時候可能是沒有安裝電梯的,這種很多的小區居民感覺到生活很不方便,長春就是一個經濟繁榮發展的城市,這裡也有很多的老舊小區需要安裝電梯,那麼長春哪個小區做裝電梯試點?老小區裝電梯要多少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 之前說能裝電梯的樣板老小區又不行了 原來是為了這個
    杭州83歲的龐老師每天都看新聞,他最關心的一類新聞是和老小區裝電梯有關的:哪個省有老小區裝上電梯了、哪個城市出了什麼新政策。這些他都會記下來。另外,還有人留言,低層用戶在這個過程中,利益受損,應當得到適度補償。
  • 老舊小區裝電梯阻力大?困難來自哪?本是好事為何卻有人不同意?
    以前,在生活還不富裕的時候,能夠居住在樓房之中,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但後來改革開放來了之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提升之後,樓房成了老舊小區,大家都搬進了更加敞亮的高層住宅中,沒有電梯,線路老化,規劃也不合理的老舊小區成了人人都不喜歡的小區。
  • 松江這個鎮最後一期動遷安置房即將開工
    在外過渡的居民一定很期待 未來家的幸福模樣 這兩天 小崑山鎮農民 都在為這個好消息高興 他們鎮裡最後一期動遷安置房即將開工!
  • 久盛地板新手掃盲指南丨裝了地暖,真的不能鋪木地板?
    不過,近幾年,南方的過冬大軍也有了新的取暖方式,實木地板踩在腳下,配上地暖帶來的溫暖,冬天變得愜意很多。等一下......實木地板配地暖??但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環保的居住環境,久盛用十數年的研發經驗,創新出了一套系統的解決方案,實木地暖地板就這樣誕生了。在保留了實木地板的優勢的同時,運用高溫熱處理技術、鎖扣技術、水分封閉技術等,解決實木地板用在地暖環境尺寸穩定性差的問題。
  • 邳州這個熱門老盤,神秘二期終於來了!小區內部實景流出!
    一期、三期項目的結束,也讓盯著這個熱銷大盤的購房者們不由得不將目光轉向了其位於珠江東路北側,瑞興路東側這個神秘的二期地塊項目。 由9棟高層、小高層組成,並配建社區幼兒園一所。住宅主力戶型建築面積約120-143㎡,均為精裝修房源。 據小編項目地實探,地塊現場土地平整完畢,前期準備工作已就緒,樁基及相關施工人員已進場。房源銷售上,速度快的話,預計今年年底可首開上市。
  • 本月底前,這個農民集中居住點農戶就可進場建房啦→
    本月底前,這個農民集中居住點農戶就可進場建房啦→ 2020-12-1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老舊小區居民也能圓「電梯夢」
    「我們所住的樓棟是1991年開發建設,樓高7.5層,樓齡接近30年,我們整棟樓的業主大部分都贊成加裝電梯。」段士彥還告訴記者,裝了電梯以後對於居住在高層的住戶就會更方便,另外,也可能有出租的情況,「可能有幾戶他們是出租的,沒有電梯出租也不方便,租金也提不上去,如果裝了電梯之後,對大家也有好處。」
  • 實拍:農村合村並鎮之後,老百姓住進新樓房,竟還在小區裡燒柴火
    對於近幾年農村的合村並鎮來說,已經成為新農村的發展趨勢,很多老百姓告別了自己的村莊,經過拆遷之後住進了新樓房裡,開始了和城裡人一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新生活。按說這樣的措施可以有利於農村的建設,耕地全部集中起來更好地實現農業機械化,還可以減少空心村的存在。
  • 泗涇鎮丨加裝電梯開新「劇」,《「豪」裝小區也有「電梯夢」》,追TA
    如果要給今年泗涇鎮的「熱詞」拉一個排行榜,小編覺得除了「抗疫」、「復工復產」、「商業」等,加裝電梯也是一個「繞不開」的熱點,從全區第一部籤約到同小區兩部電梯同時開工,可以說每一部電梯籤約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個小故事,而它們的過程也伴隨著困難與溫暖。
  • 信陽老舊小區免費裝電梯?!小心有「坑」……
    」採訪中聲動890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出行,很多居住在老舊小區的業主,特別是中老年人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願望非常迫切。李老太太所居住的和諧家園小區2號樓業主們也加入到安裝電梯隊列。 據同樣居住在和諧家園2號樓的張女士介紹,去年在小區門口看到一張
  • 裝完電梯影響房價怎麼辦?上海這裡加裝電梯一年立項100...
    >  一個鎮有如此大規模的加裝電梯數量  在全市也是極少的  怎麼做到的?>  利益衝突明顯  不單單是加裝電梯的單元樓,甚至小區裡其他高層電梯房的居民心態不平衡:「當初買電梯房就比沒電梯房的貴, 憑什麼給他們裝了電梯後就拉近了房價?
  • 邳州這個鎮,「辣」出紅火致富路
    為了讓老百姓種得放心,車輻山鎮政府還早早地為村民們找好了銷路,以鎮企公司為依託,提前與老乾媽集團籤訂購銷合同,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該鎮農技中心主任邢東風介紹說:「如果市場價格高於保底價,就按照市場價格出售,反之則執行保底價,這樣老百姓既能心裡有底,也能看到希望。」 任莊村蒜椒套作種植模式的成功,讓大家增強了增收的信心。
  • 桂平木樂鎮:農村建起新小區 農民過上新生活
    原標題:桂平木樂鎮:農村建起新小區 農民過上新生活   7月15日,記者在桂平市木樂鎮看到,一棟棟外觀漂亮、設計新穎的高樓拔地而起,地下車庫、綠化空間、體育健身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讓人恍若置身於都市小區。  「我們搬進新房之前住的是村裡的平房,交通不便,生活條件也比較落後。
  • 電梯「直達」幸福生活!雲巖區這個老舊小區增設12臺電梯……
    12月8日,雲巖區八鴿巖街道天華苑小區內熱鬧非凡,小區既有住宅增設12臺電梯正式啟用,讓老舊小區的居住的人們幸福感滿滿。新增電梯,情暖民心據悉,天華苑小區位於貴陽市雲巖區北京路241號,建成於2000年,系中鐵五局職工宿舍,該小區共有12個單元,居住人口約400餘人,居住人員年齡均在60歲—80歲。
  • 《農民日報》頭版聚焦邳州這項行動:大運河畔繪新圖
    廣大群眾的所急所盼,堅定了邳州市委市政府的決心和信心,從2016年6月份起,聲勢浩大的公共空間治理就此展開。官湖鎮新華一村和二村之間,有一條數十戶村民必經的次幹道,20年間隨著村莊的不斷擴張,道路兩側的公共空間也不斷被村民擠佔,原本十餘米寬的道路,有一段近百米長的路段被擠佔的只剩不足兩米寬,形成一段「梗阻」,受到影響的村民多年來一直在村、鎮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卻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