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聚焦:
「你發現了沒?最近咱們雙流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節假日都有人值班辦事。」「是啊,我國慶大假才去辦了事,很方面。」
而這樣的變化正是來自於紫東閣社區從香港引入的「OSM現場管理」經驗。
這套管理理念給整個社區帶來了徹底的改頭換面,對空間功能區域和配套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強化居委會服務能力、服務精神和服務創新,最大程度地排查居委會現有的安全隱患,完善各類安全應急預案,實現基層精細化管理。
到底什麼是「OSM現場管理」呢?
OSM現場管理系統全稱叫On Site Management,是香港現場管理學會創建的一套科學管理方法,對人力、空間、物品、設備、信息、廢物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織的動態過程,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和控制等管理職能,實現「場所整潔、管理規範、運行有序、服務高效」效果,展現良好的政府窗口形象。
鏡頭一
歷時5個月 「OSM現場管理」影響力已初露光芒
昨天(10月30)下午,家住雙流區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的劉桂芳要為自己的母親列印一份醫保繳費明細,3分鐘後,穿過小區的院子她來到社區服務站。
在一臺社保自助繳費一體機前,她拿出母親的身份證,掃描後,選擇電子證明列印,機器自動吐出一張詳細的繳費清單。
「非常方便,社保、醫保是老百姓最關注的,現在這一臺機器全部搞定,最貼心的是即使不熟悉機器操作,看一眼旁邊的貼紙提醒也能明白。」劉桂芳告訴雙雙,最近她發現在每臺機器上又多了幾張標籤,詳細描述了「個人社保證明列印流程」以及「個人繳費流程」,對於不熟悉機器操作的居民來說,有了這樣小小的兩張紙,省去了等待工作人員幫忙的時間。
而這樣細小的變化,在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遍地開花。社區工作人員葉欣告訴雙雙,從今年5月份開始,群眾辦事大廳裡處處是巧思。
在雙雙伸手可觸及之處,是一個方形的玻璃魔方,上面印著「紫東閣社區」、「蓉城先鋒」、「清廉蓉城」等幾個微信公眾號。「真正的玄機是魔方下面,桌子上貼著藍色的正方形標籤,表示這是這塊魔方的正確位置,不得亂動亂放。」
在魔方旁邊,有一盆綠植,綠植上面有一張標籤,上面寫著「綠公主」,並標註著綠植的責任人是張秀英。「以前,我們這裡的花花草草是哪個想起來就澆澆水,沒有人專門負責。」而現在,這盆「綠公主」有了認養人,有了精細化的「生活」。
葉欣說,「OSM現場管理」系統讓他們的工作環境更加環保安全、整潔有序。「你看我們的很多收納盒都是用廢紙箱做的,用白紙貼一下,再畫一些簡單的logo就變廢為寶了。」
經過5個多月的改造升級,現在的紫東閣社區的便民服務大廳裡,檯面上統一的藍色桌牌,有「創業服務窗口」、「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等,各種辦公用品整齊擺放,這樣和諧的窗口文化環境,無形中提升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整體服務水平。
「下一步,將繼續升級改造,強化居委會的服務能力、服務精神和服務創新。」葉欣告訴雙雙,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會鼓勵社區居民參與進來,團結黨員、社區志願者、普通居民的力量,為社區和諧群策群力。
在東升街道,Osm吹來的清新之風,也飄到了其他社區。
10月17日,東升街道「OSM現場管理」專家組到長興社區現場進行第五階段指導工作。所到之處, 按照定人、定位、定品、定量、定容的「五定」原則,社區對各類資源進行管理,大到電腦、小到茶杯,在辦公區內,臺帳、辦公用品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
如今關於「OSM之變」,雙流區東升街道作為全川正式全面導入香港「OSM現場管理」理念的首個鎮(街),從今年5月開始,持續14個月在街道智慧治理中心、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和12個社區進行試點導入,著力提升街道和社區精細化管理、規範化政務服務水平。
鏡頭二
全員參與 「OSM現場管理」推動社區治理「蝶變」
2018年,雙流區東升街道按照市委、區委社區發展治理工作要求,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委託香港OSM現場管理學會從現場管理的資源管理、安全管理、服務管理、黨建社工管理四個方面135項指標,分別對街道25個社區進行了系統評估。
今年5月16日,東升街道組織召開香港OSM現場管理系統導入動員大會,東升街道全體機關幹部、25個社區「兩委」幹部、街道智慧治理中心和街道綜合便民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參加。在前期評估的基礎上,東升街道全面啟動了「OSM現場管理」系統導入,分別從資源管理、服務管理、安全管理、智慧管理、社會責任五個板塊進行導入和標準手冊的制定,推動東升街道服務理念、資源增值、環境優化、能力水平的「四個提升」,推動東升城市功能、城市顏值、城市品質、城市治理水平的「蝶變」。
啟動之初到如今,為期14個月的實施過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在紫東閣社區、長興社區等地方,變化悄然而至。之前,社區物品的定位與存放不規範,擠佔了大量的空間,造成財產資源和空間資源的雙重浪費;現在,精細化管理要求隨時隨地都有相應的制度來制約,保證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都有「章」可循。
在居民們看不見的居委會辦公空間裡,細枝末節的變化也讓居委幹部們受益良多。他們的辦公區域、文件櫃都重新安排、重新編號,表面看起來像是收納小技巧,實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社區工作人員紛紛表示,進一個乾淨整潔的空間,連思維也清爽了不少。
對於老百姓而言,辦事時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環境的清爽和舒心,而在細微之處也能感受到工作人員的有條不紊以及整體服務水平的提高。
一起聽聽相關部門怎麼說
▼▼▼
第一個吃螃蟹的鎮街,雙流區東升街道為何當選?雙流區東升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光濤介紹,東升街道是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作為成都「中優」重要承載區,按照市委、區委社區發展治理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經實地對標學習借鑑上海、廣州等沿海發達地區經驗做法,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基層服務理念、服務現場、服務標準、服務機制的提升,實現服務理念轉變提升、服務資源增值提升、服務環境優化提升、服務水平質量提升以及服務標準機制建立。
談及引入「OSM現場管理」系統的難點,雙流區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黨委書記謝桂芳說,「OSM現場管理」系統,不像引進一臺智能機器,或者舉行一場講座,能夠讓老百姓體會到這個系統的好處,需要前期大量的工作鋪墊,如何讓居民參與進來,讓他們切身體會到「OSM現場管理」系統帶來的利好之處,還需要繼續探索努力。
另外,關於「OSM」系統引進,謝桂芳表示,雙流區與上海普陀、長寧區,東升與萬裡、新華路街道相比,從區域位置、管理規模、經費保障、人口素質等方面對標,在一定程度存在差距,必須科學引入「OSM」系統避免出現「水土不服,腸胃不適」的現象。
一起聽聽社區居民又怎麼說
▼▼▼
東升街道紫東閣社區居民王天福:「社區服務越來越來到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下一步可以提升的地方,能不能讓居民也來學習這個『OSM現場管理』系統,有一些收納、歸類、整理的技巧分享一下,讓我們老百姓自己的家也變得整齊乾淨,那我們的生活就更舒心了。」
東升街道長興社區居民張守強:「我是最近發現社區服務站有變化的,現在很整潔。另外,我有一些疑慮,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現在整理歸納的特別好,過段時間呢?希望這個『OSM現場管理』系統能夠持續下去。」
協和街道長順社區居民劉蘭芝:「我有親戚在東升住,前幾天正巧跟著她去辦事,到紫東閣社區居委會,看到辦事大廳很大氣。二樓辦公空間雖然很小,但是東西擺放得很規矩、很細緻,工作人員的服務也到位,希望我們協和也儘快實施,讓我們的社區變得越來越好。」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許冬琳 編輯:劉婷 審核:劉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