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同理心對孩子不管用?可能是語言與情緒頻率及強度不一致

2020-08-25 安靜的蒹葭

當孩子有強烈的情緒時,我們都知道同理心可以有效的使其快速平靜下來。如果你想對你的孩子使用同理心,產生共鳴是關鍵。有時候會碰到再怎麼同理心,孩子依然不領情該哭哭該鬧鬧,完全不管用的情況。可能是忽略了這個:你的語言與孩子的情緒頻率、強度沒有保持一致。

風靡歐洲的暢銷書作家、西班牙權威神經心理學家Dr.Alvaro Bilbao在他的書中把這種語言與情緒的一致比喻成超大型收音機。不同的情緒被不同的頻道收聽。

難過和悲傷在同一個情感頻率,但難過的強度較低;高興和愉悅也是同樣的頻率,但愉悅的強度更高。

比起我們經常用開心和不開心來表達情緒,現實情況是大概有一百多個表達不同情感的詞彙。就拿愉快的情緒來說,它可以有平靜、喜悅、愛、激勵、滿意等等。其中愛這個情緒,根據強度由弱到強有愛、喜愛、喜歡、親密、友誼、共情等。

因此,如果要準確的使用同理心,一定要豐富自己的情緒詞彙庫。

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感受孩子不同的情緒並給予準確的回應。

1、把握正確的情緒頻率。

比如說,你的孩子在如廁訓練期間,沒忍住尿褲子了,於是哇哇哇的大哭起來。如果你訓斥他怎麼又尿褲子了,這不是同理心。如果你輕輕的走過去說,寶寶尿褲子了,沒事的,這個是在弱化情緒體驗。如果跟寶寶說,寶寶尿褲子了,所以不開心了對不對?這個同理心沒有產生共鳴。因為此刻寶寶的情緒更加偏向緊張和不安,因為沒忍住小便並且尿在褲子裡了,感到失控,感到不安和緊張。

2、感受情緒的程度強弱。

再比如說,孩子吃到了一款新口味的蛋糕,興高採烈的跟你講了起來,你高興的回應:你真開心。這個程度是不夠的,你可以同樣興高採烈的對孩子說,今天吃到了新口味的蛋糕,你很興奮對不對?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理解並且拉近距離,讓他感受到媽媽不僅允許自己吃蛋糕,而且非常理解自己。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要用心的陪伴觀察你的孩子。

這樣你才能準確的洞察孩子的情緒,在他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從情緒詞庫中調用相同頻率及強度的語言來建立聯結產生共鳴。

我是喜歡閱讀和寫字的全職媽媽,安靜的蒹葭,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的育兒經驗和心得。

相關焦點

  • 家長的同理心對孩子沒用?也許是語言與情緒頻率及強度不一致
    當孩子的情緒開始大幅度波動時,家長都懂得同理心可以讓孩子恢復冷靜和理智。如果家長想對你的孩子使用同理心,產生共情是很重要的。有時候會碰到再怎麼使用同理心,孩子還是不給面子,還是在大哭、大鬧,怎麼都沒有用,可能是忽略了這個:你的語言與孩子的情緒頻率以及強度沒有保持一致。
  • 快速提高你的情商——同理心
    在情商的學習和認知中,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感知和掌控別人情緒的能力,是打開自己社交大門的一把鑰匙。 同理心在人生很多競技場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能感知別人的感受,從銷售和管理,到談情說愛和養兒看女,再到同情關愛和政治行動,沒有同理心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甚至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只能自閉,悲哀的活著。
  • 提高孩子的情商,從控制情緒做起,從同理心開始
    最近看到一些有關孩子情緒容易失控,應該怎麼做的提問。想到我們家那個小傢伙也是有過易怒易暴、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的時期。當時我閱讀了不少相關的文章書籍,學到了運用同理心幫助孩子控制情緒、提高情商。也許我分享出來,可以幫助到有類似困惑的家長。
  • 同理心: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別人
    同理心是能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它在人際交往、養育子女等生活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對於別人的情緒狀態能很好的理解,甚至是被他人的情緒感染,這是因為我們大腦具有相同的情緒回應表達機制,有時看到別人笑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笑;看到別人哭,我們也會感到很難受。
  • 同理心被高估了嗎?
    同理心是一種幻覺你可能聽說過,對同理心的定義是「感受別人的感受」。即使在心理學領域,我們也經常這樣解釋同理心。當別人悲傷時,有同理心的人也會感到悲傷。當你目睹他人被打時,同理心可能會讓你自己的大腦被疼痛激活。這幾乎就像擁有通靈能力似的,是吧?
  • 同理心被高估了嗎?
    同理心是一種幻覺你可能聽說過,對同理心的定義是「感受別人的感受」。即使在心理學領域,我們也經常這樣解釋同理心。當別人悲傷時,有同理心的人也會感到悲傷。當你目睹他人被打時,同理心可能會讓你自己的大腦被疼痛激活。這幾乎就像擁有通靈能力似的,是吧?
  • 同理心很重要,但我們可能理解錯了!
    本文將以「同理心」為關鍵論點,從「什麼是同理心」、「為何擁有正確的同理心這麼難」以及「如何建立同理心」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與你一起探討、體悟「同理心」的深刻含義。01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是什麼?
  • 那些愛打擊孩子的父母,自己卻不接受任何批評,你的心缺少同理心
    同理心是這幾年的熱詞兒,育兒專家建議養育孩子要他有同理心,職場大咖說同理心是職場的制勝法寶,同理心這麼重要,那麼,什麼是同理心呢?網上這樣釋義:同理心,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
  • 《同理心的力量》:語言不是工具,愛己比愛人更重要
    說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在這裡面,有個關鍵要素:同理心。來看幾個細節:1.因為我開著車,所以她沒和我解釋,怕解釋不好,更加生氣,危害兩人和他人的安全。2.下車之後,她不讓我走,而是哄我,撒嬌。並和我解釋原因。從同理心的實際目的出發,其實這兩個細節很有意思。
  • 想要小孩有同理心 大人先同理他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位替他人著想、體貼懂事、具有同理心的人,最好還要能同理大人的辛勞,不要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會自動發生,必須透過後天的模仿與學習才會發展;關鍵在於家長提供什麼樣的學習環境,以及選擇用什麼方式與孩子互動,畢竟「沒有被同理過的孩子,不可能會同理他人」。
  • 同理心、同情心傻傻分不清?自閉兒需要的是...
    比如:在寒冷的天氣裡,我們看到小孩因為穿的太單薄在街上一直發抖,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很可憐,但卻不一定會伸出援手,這是有同情心的一種表現。那麼對於自閉症患者來說同理心很重要嗎?很重要,因為同理心可以讓我們理解對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受,也可以讓我們理解他人的需求,進而回應他人的需求,此外,同理心還關係著是否能做好自我情緒的掌控與傾聽他人的能力。但是對於自閉症患者來說,因為難於識別他人情緒、表達困難、缺乏察言觀色的能力,所以難以感受他人的情緒與感受,因此在社交情境中難以做出適當的回應。
  • 關於產品經理的同理心
    需要注意的是,同理心不等於換位思考。因為同理心是用心去感受對方在特定情境下所面臨的問題和情緒,而換位思考只是將你置身於對方的立場,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性以及個體差異性,你表達的依舊是自我的感受。用語言表述出來就是「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就xxx了」(事實上,你永遠不會是他,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個句子在英文中要用虛擬語氣了),很多時候因為你目前並沒有真正在那個處境下,在未經深度調研和同理心思考的情況下,會被認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此外,同理心也不等於同情心。
  • 培養孩子(和我們自己)的同理心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理解另一個人可能會相信一些不真實的事情,或者他們可能會表達一種情緒並感受另一種情緒。此外,對群體內成員的同理心甚至會導致對群體外成員的同理心減少(例如,Bruneau, Cikara,和 Saxe, 2017),這甚至可能打開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大門(Bloom, 2017)。拋開這些潛在的負面影響,同理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件好事。事實上,它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親社會情緒,因為同理心的體驗與親社會行為有關,比如幫助或分享。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EQ),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心理學家對「情商」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 培養孩子同理心,鋪就健康幸福人生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情商,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 心理學家對情商(EQ)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研究表明,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對培養健康人際關係,成就事業和學習目標至關重要。同理心也會讓孩子明白欺凌危害,並主動拒絕參與欺凌。
  • 你知道同理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嗎?
    小女孩的爸爸走到對方跟前說:「這位女士,你看你家小男孩行為有些粗魯,你要引導一下……」話還沒說完,孩子的媽媽就說:「別小題大做!小孩自個玩自個的,你一個大人參和啥呀?」旁邊一些大人對她的回答表現出驚訝。最後,誰也沒再出聲,而是牽著各自的孩子離開了。從此,每當這小男孩一出現,其他小朋友總會避開,到別的地方玩去了。大人沒有同理心,他們的孩子也難逃缺乏同理心的命運。
  • 同理心能力探究?
    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話題,源於自己再次看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觸動,在回顧自己成長的痕跡中,很多時候的言行或許就是因為缺乏同理心而帶來的選擇,這使得我非常想深入思考下為何自己沒有形成這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是否存在某種培養模型。
  • 同理心不僅能體現個人素質,也能有助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
    同理心溝通應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感同身受;二是用對方習慣的模式來表達,以讓其順利接收,做到同理須同步。同理須同步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心理情緒同步。心理情緒同步就是溝通時和對方保持同樣的心理情緒,對方快樂你也要高興,對方悲傷你也要難過,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他的認同和好感,更加容易溝通。二是語言文字同步。語言文字同步就是雙方有共同語言和說話特點。相信每一個人都喜歡同與自己有相同觀點的人交朋友、聊天、溝通、工作等。誰都不喜歡和沒有共同語言的人一起工作、相處或溝通。
  • 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
    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時間:2016-10-21 11:0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曾經不惜與最親密的人絕裂,痛徹心扉。 如果,你曾經一次又一次地吶喊:為什麼沒有人了解我。
  • 霸道孩子VS同理心:不停不住、不聽管教、超調皮的孩子怎麼教?
    如果你有一個同理心發展很好的孩子,那真是太棒了。很多父母都把同理心,也就是共情能力當成是社交發展健康的標誌。確實,良好的同理心帶來良好的溝通,而良好的溝通,也能給孩子帶來更心滿意足的人際關係,讓孩子更容易獲得真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