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會議雲課堂爆紅背後:「新基建」火了,國產伺服器賺瘋

2020-12-22 智東西

在疫情「黑天鵝」的突襲下,「新基建」站上了風口,被各大機構一致看好。

不同於修路修橋修鐵道的傳統基建,「新基建」是結合基建和科技所誕生的新概念,包括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新能源充電樁等代表未來轉型升級方向的新興科技基礎設施。

其中,伺服器作為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背後的關鍵設備,在疫情期間強勢高漲。

這廂閒著沒事的遊戲玩家和追劇愛好者們,搞崩了steam、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小米電視、芒果TV、愛奇藝、韓劇TV等遊戲和視頻平臺。

那廂各大企業和高校線上開工開課,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華為WeLink、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慕課、雨課堂、網易雲課堂、學習通等各大軟體也都在系統崩盤的邊緣徘徊。

玩命擴容、抗住壓力的釘釘都挺起胸脯準備迎接潮水般的好評了,萬萬沒想到被一群痛恨加作業的小學生們怒刷一星,只得可憐巴巴地發鬼畜視頻,求「各位少俠五星一次性付清」。

▲釘釘發布求五星好評的鬼畜視頻

網友調侃說:「中國人閒起來,真是檢驗伺服器終極抗壓能力的工具人。」

應對持續暴漲的流量,「擴容」已經成各大廠商的關鍵詞,雲計算板塊也從底層基礎設施到上遊服務迎來全面開花,一個個國產伺服器股票紅到發紫。

▲國產伺服器龍頭浪潮信息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雲辦公、雲課堂、遠程醫療會診以及各種大數據疫情防控系統引爆的雲伺服器需求,是一時熱度,還是會催化中國伺服器市場的新一輪增長?

一、在線流量暴漲,帶動伺服器需求

2008年,雲計算剛剛興起,從那時起,人們為雲計算暢想了一系列藍圖,其中就包括雲會議、雲教育、雲經濟等等。

▲疫情衝擊下或帶來新的行業變革

雲會議在海外發展歷史悠久。早在21世紀初美國企業全球化浪潮中,WebEx抓住機遇,憑藉網絡視頻會議拔地而起,成長為雲會議第一龍頭。隨後Zoom和微軟Teams迎頭追趕,和WebEx並稱為海外雲會議三大巨頭。

相對國外雲辦公激烈的競爭態勢,國內這一市場則發展相對緩慢,許多中小型企業沒有線上會議的剛需和習慣,而大公司往往有內部使用的遠程辦公軟體。

誰能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雲會議、雲課堂等服務吹來了春風。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免費提供的雲辦公產品

疫情爆發後,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隨著開課時間臨近,很多學校均將課堂搬到網上。

以阿里、騰訊、華為為代表的 ICT 巨頭以及億聯、會暢、好視通、小魚易連等雲會議企業紛紛宣布開放其免費產品,爭奪用戶資源。

▲截至2月17日,釘釘和騰訊會議位列蘋果App下載量榜單前兩名

在線流量持續暴漲,各線上會議和課堂軟體都陸續面臨宕機危機。擴容已成為多家企業最緊急的作業任務。

據公開報導,阿里雲作為釘釘背後的技術支撐,春節以來已連續擴容了10萬臺雲伺服器;

騰訊會議從1月29日至2月6日,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投入超100萬核的計算資源。

▲阿里雲公眾號匯報這幾天的主要工作:擴容擴容擴容……

大年初一前後,金山WPS表單伺服器擴容了5倍,到2月3日後,金山文檔遠程會議伺服器擴了3倍,金山文檔office也擴了1倍的機器。

還有叮噹快藥,在2月12日連崩兩次,當日其官微發文稱,已將伺服器擴容30倍,同時盡最大努力保障疫情商品供應。

2月17日,教育部宣布整合全國優質教學資源,正式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工信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宿、華為等企業全面提供技術保障支持,協調7000個伺服器、90T帶寬,可供5000萬學生同時在線使用。

接踵而至的雲服務需求,使得伺服器廠商接單到手軟。

其中國產伺服器市佔率第一的浪潮信息,在春節假期就接到了1500臺伺服器訂單,從2月2日起緊急復工生產伺服器等信息化產品。

從春節至今,浪潮已為多家政務系統、新冠肺炎疫情檢測系統、疫情大數據平臺等提供伺服器建設及擴容支持。

二、從零到國產伺服器之光的三個關鍵節點

根據IDC《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x86伺服器市場跟蹤報告》,該季度中國x86伺服器市場出貨量超過86萬臺,市場規模達48.33億美元。

▲IDC:2019年Q3中國x86伺服器整體市場規模(按出貨量)

浪潮、華為、新華三、聯想包攬了出貨量和銷售額的前四,前五名中僅有戴爾是外企。

▲IDC:2019年Q3中國x86伺服器整體市場份額佔比(按出貨量)

但如果回到上世紀90年代,很難想像國產伺服器廠商今日之成績。

彼時,全球高端伺服器市場,鮮有中國伺服器廠商的一席之地。國產和進口,成為基本判斷伺服器質量的固化「標籤」。

而浪潮27年前的轉型決定,國產伺服器崛起之路,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伏筆。

1、節點一:轉型做伺服器

1993年、2009年、2017年,三個關鍵節點將浪潮推到了中國伺服器市場的潮頭。

1993年,華為第一顆有名字的ASIC晶片SD509問世,並剛剛用自研交換機敲開通信世界的大門;聯想剛跨入「奔騰」時代,推出的中國第一個家用電腦品牌「聯想1+1」風靡全國。

那一年,也是浪潮轉舵駛向伺服器的起點。

如今的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當時還是浪潮集團技術副總工程師。公司採納他的建議,轉型研發伺服器,造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伺服器小型機SMP2000,打破了國外多年的壟斷。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市場推廣之路異常坎坷。當時,只有銀行之類的高端客戶有實力使用伺服器,偏偏這些客戶擔心國產不可靠,寧可多花錢買進口的,也不肯試用免費的國產伺服器。

那會兒孫丕恕帶著幾個同事,扛著伺服器天天跑銀行,軟磨硬泡地求一個試用機會,終於用產品和服務「磨」到了第一筆訂單。

之後兩年間,浪潮伺服器陸續批量進入中行、建行、工行、農行等金融領域。

屢屢碰壁的經歷令技術理想主義者孫丕恕深受打擊,這讓他意識到,技術成果一定要轉化為生產力,這一想法也融入了浪潮日後的新研發項目中去。

從1990年代中期起,浪潮陸續剝離家用PC等產品,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於發展伺服器、商用PC和存儲三大業務。

▲2007年,科技部批准建設浪潮集團「高效能伺服器和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浪潮率先打開了國產伺服器的大門,隨之而來的就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大潮,1996-1998年,搜狐、網易、新浪接連登上歷史舞臺,網際網路為伺服器行業帶來新的需求增長。

這一時期,除了浪潮、中科曙光、聯想外,紫光、方正、長城、寶德等一批企業都湧入伺服器產業,並初具規模。

但此後數年間,因核心技術受限,國產品牌主要憑藉價格優勢活躍在中低端市場。

截至2009年,70%的中國伺服器市場份額仍被三大國外品牌佔據,而利潤最為豐厚的高端伺服器市場更是被外企佔去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2、節點二:擁抱雲計算

第二個關鍵節點是2009年,雲計算開始在中國冒出萌芽。

浪潮再次展示出敏銳的市場嗅覺——投身雲計算軟硬體,率先提出「行業雲」概念,並在2010年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代融合架構雲伺服器。

浪潮對未來IT趨勢做出預判,相信網際網路市場才是未來伺服器市場的主要陣地,並認為整個IT是依靠軟體定義的融合架構,具有計算、存儲和網絡的吞吐能力,因此浪潮也更加重視軟硬一體化交付的雲伺服器形態。

2011年,浪潮全面實施向雲計算領域的戰略轉型,具備涵蓋IaaS、PaaS、SaaS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其32路高端伺服器填補了國內空白。

不止是浪潮,華為和聯想也在伺服器領域開始快速奔跑。

2010年,華為提出「雲-管-端」戰略,其中承載著計算和存儲任務的伺服器,成為華為雲計算戰略的基石。

2013年,浪潮推出中國第一款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容錯伺服器——天梭K1,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後第三個掌握新一代主機技術的國家。

2014年,聯想收購IBM部分伺服器業務,一躍躋身全球前三、中國第一大x86伺服器廠商。

▲浪潮天梭K1

這一階段,國產伺服器廠商開始在國內市場表現強勁,並逐漸向高端伺服器市場滲透。

2015年,浪潮提出到2020年實現「從中國第一到全球前三」的小目標,結果這一目標提前在2017年實現了。

伺服器常見種類有塔式、機架、刀片和多節點伺服器。在網際網路發展成熟的北美市場,多節點雲伺服器已超越傳統機架,成為第一大伺服器形態。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的2017年Q3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塔式、刀片伺服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多節點雲伺服器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

在這一季度,浪潮不僅進入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和銷售額前三、全球出貨量增速第一,並穩居中國伺服器市場第一,而且領跑全球多節點雲伺服器出貨量和銷售額。

3、節點三:緊跟AI計算風口

多節點伺服器的增長主要由網際網路公司的採購推動,機架式伺服器的增長主要源自傳統企業採購的復甦。

而帶動網際網路需求猛增的新興技術人工智慧(AI),在2017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2017年也被稱之為中國AI元年。

AI對計算性能和吞吐量有極高要求,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撐,這給基礎架構硬體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IDC:中國人工智慧基礎架構市場規模及預測

IDC報告顯示,在我國整個AI市場中,硬體市場規模最為突出,預計到2021年前,AI硬體市場規模佔比都將在50%以上,其中伺服器市場規模佔整個硬體市場85%以上。

早在2017年初,浪潮就成立了AI部門,並確立 「智慧計算」戰略,以雲計算為平臺,以大數據為認知方法,以AI為優化手段。

據悉,浪潮已成為業界擁有最豐富AI伺服器產品線的廠商,同時也是中國AI伺服器市場份額最高的廠商。

IDC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浪潮在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的份額為51.4%,超過其他廠商份額的總和。另據浪潮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浪潮共有合作夥伴9000多家,AI百強中超過80家與浪潮建立了合作關係。

聯想、中科曙光、華為等伺服器供應商也紛紛在2018年公布AI產品或戰略布局。

2018年9月,聯想發布自主研發的全新AI伺服器家族;11月,中科曙光推出了全新AI伺服器XMachine系列;12月,華為宣布將華為伺服器產品線升級為智能計算業務部,並舉辦首屆智能計算大會。

▲IDC:2019年Q3全球伺服器市場廠商份額TOP10

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浪潮、聯想、華為、曙光分別位列全球市場份額的第三、四、五、十名。

三、伺服器全產業鏈迎來新機遇

在雲計算和AI的強勁驅動下,從晶片、整機到軟體算法,伺服器整個產業鏈都正迎來新的機遇。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伺服器市場長期低迷不振,直到最近幾個季度,伺服器市場逐漸呈現回春之態勢。

從IDC歷年數據可以看出,全球伺服器市場在2018年迎來高峰之年。專業人士認為,傳統企業基於網際網路和AI的轉型是伺服器市場復甦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大型網際網路客戶周期性採購需求調整,以及及IT宏觀環境影響,2019年全球伺服器市場和中國伺服器市場需求均有所放緩。

▲IDC:2019年Q3全球伺服器前五名的營收、市場份額和增速

從全球市場來看,出貨量前五分別是戴爾、惠與/新華三、浪潮/浪商、聯想、思科,其中浪潮的同比仍在逆勢增長。

儘管總體市場出貨量、銷售額均同比下降,但根據IDC的結論,這已經是過去十六年來出貨量排名第二的季度了。

從國內市場來看,網際網路、政府和電信佔據整體市場出貨量60%以上的份額,均呈現負增長。

IDC報告顯示,金融科技的持續布局,推動金融行業出貨量增長10%以上;全國範圍內各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項目,推動交通行業出貨量增長20%以上,該項目的落實預計也將在第四季度推動交通行業迎來高速增長。

▲IDC:2017-2023年中國x86伺服器市場規模預測

據IDC預測,2020-2023年,中國x86伺服器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1.9%,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達到292.85億美元。

伺服器銷量與雲服務需求密切關聯。

短期來看,疫情加速了雲辦公、雲課堂等雲服務的普及,暴增的線上流量已經為國產伺服器廠商帶來一波訂單。

但據專業人士分析,如果後續需求持續如此猛烈的爆發,浪潮等存儲量也支撐不了太久,伺服器市場可能面臨貨源緊張局面。

長期來看,國內雲計算方興未艾,資本將持續追逐零邊際成本,線上流量埠變大,上雲服務已是大勢所趨,必然會拉動以伺服器為代表的底層基礎架構能力升級需求。

據IDC預測,到2023年,中國協同軟體市場將超過10億美元,絕大部分貢獻將來自公有雲的在線協同軟體,屆時其市場佔比將超過70%。

▲IDC:2018-2023年中國協同軟體市場規模與預測

再加上AI落地仍將是各行業智能化轉型的關鍵詞,AI伺服器的需求也會只增不減,再加上未來幾年邊緣計算的興起,這些趨勢均有望帶動國內伺服器市場的新一輪增長。

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戰的僵持,以及人們對國產化替代需求的日益旺盛,均對國產伺服器品牌產生利好影響。

從伺服器質量來看,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國產品牌在高端伺服器市場的攻勢都相當迅猛。

除x86伺服器外,陸續有華為等國內玩家涉足Arm架構伺服器研發,國內伺服器類型會更加豐富。

從上遊的伺服器相關晶片供應商們最新財報業績,我們看到英特爾、AMD、NVIDIA的數據中心業務均迎來營收增長,這也間接體現數據中心和雲計算客戶的需求增長。

▲英特爾2015-2019財年數據中心業務(DCG)營收及毛利變化

仍需警惕的是,現階段國產廠商的算力供給,主要還是由伺服器廠商來實現國際廠商的解決方案產品化。

也就是說,當前國產伺服器中的關鍵組成晶片,包括x86伺服器晶片、GPU和FPGA,大都來自國際晶片公司,換句話說,國產化晶片尚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

積極的一面在於,部分國產伺服器廠商早已意識到自主可用的重要性,提前在晶片領域布陣。

例如,浪潮通過資本運作,初步建立起包括晶片設計、製造和應用在內的完整集成電路存儲器產業鏈;華為研發出Arm架構的鯤鵬伺服器晶片和自研達文西架構的專用AI晶片,算力均國際領先。

另外,伺服器行業的需求增長也帶給中國晶片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更多機會。

近兩年多家國內雲計算頭部玩家及晶片創企公布其雲端AI晶片進展,像中科曙光在2017年曾發布搭載寒武紀AI晶片的AI伺服器Phanero。隨著這些國產晶片陸續進入數據中心試用和部署,我們也期待會出現更多的好消息。

結語:國產伺服器將迎下一步挑戰

此次疫情結束後,隨著更多企業加速其數位化進程,以及網際網路、雲服務、電信、金融等各行業超大規模客戶持續擴容和升級其基礎架構,伺服器廠商在迎來更大市場容量的同時,也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

國產品牌接下來面臨的關鍵挑戰,是如何把握準戰略方向,將技術創新和客戶的轉型需求相結合,在國際競爭大潮中贏得更多話語權。

參考文獻:

[1]《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X86伺服器市場跟蹤報告》IDC

[2]《2019-2020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IDC&浪潮集團

[3]《進擊四十年:魯商風雲人物》樊力 馬翠

[4]《中國電子政務十年(2002-2012年)》杜平

[5]《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則》羅宇

[6]《萬物互聯:物聯網創新創業啟示》李曉妍

[7]《浪潮集團孫丕恕:「跟跑」之艱與「領跑」之道》中國日報網

[8]《全球伺服器市場波動,浪潮緣何「風景這邊獨好」?》科技雲報導

[9]《國產品牌領跑高端伺服器市場 雲計算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傅勇

相關焦點

  • 計算機行業:新基建拉開序幕 關注伺服器與存儲龍頭
    原標題:計算機行業:新基建拉開序幕 關注伺服器與存儲龍頭 摘要 【計算機行業:新基建拉開序幕 關注伺服器與存儲龍頭】IT新基建浪潮拉開序幕,5G 大規模商用可期
  • 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雲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日,新基建下的雲計算與開源社區新發展雲論壇在北京圓滿閉幕。本場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匯聚了雲計算和開源領域的眾多行業組織、業內專家以及產業鏈上下遊前沿科技企業。在開源生態方面,專門開設了協同辦公模塊,匯聚在線會議等五類軟體服務,為抗擊疫情和推動復工復產提供支撐,並持續發力開源許可證和規則研究。在行業服務方面,推出自有測評品牌——雲基準測評,不斷豐富測試體系和測試種類,同時深入推進雲服務能力評估工作。
  • 教育新基建
    同時,5G和AI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也可以加速新基建投資成本的回收。」同時,5G和AI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也可以加速新基建投資成本的回收。」「國家隊」順利作業,其背後雲平臺網絡建設的硬指標要求是「7000臺伺服器,90T帶寬,可供5000萬名學生同時在線使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是關鍵技術之一。
  • 百度智能雲:雲智一體,推動智能計算融入新基建
    而在12月17日的「ABC SUMMIT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又凸顯了「雲智一體」的競爭優勢。 我們知道,雲智融合是國內雲計算巨頭的共識,而百度智能雲所倡導的雲智一體,並不是簡單的將雲與智的能力相加,而是通過對雲原生與AI原生的重塑,使之變成一種真正的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並以此來融入新基建。
  • 又一款星星海伺服器問世的背後,英特爾和騰訊雲有緊密合作
    這是2020年12月20日,Techo Park騰訊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與英特爾聯合發布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時,作為騰訊雲伺服器供應鏈總經理的劉裕勳的感受。騰訊雲星星海新一代自研雙路伺服器發布2020年春節,這次準備的資源發揮了比以往都更重要的作用,面對疫情,復工復產的壓力很快就讓線上業務流量激增,例如遊戲和視頻影音類服務,特別是騰訊會議的業務量也迎來暴漲,對此,騰訊雲利用8天時間就擴容了驚人的
  • 哪些雲伺服器免費
    哪些雲伺服器免費?我們在網上找雲伺服器的時候,會看到一些商家打著免費雲伺服器的宣傳字樣,事實上,國內外的免費雲伺服器基本都是指,可以免費試用一段時間的伺服器,但永久免費是不可能的。免費雲伺服器所存在的部分陷阱申請難成功一些雲服務商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而為免費伺服器做廣告,但請求免費伺服器的信息勢必會很多,所以提交的審核不會立即通過。然後銷售人員將與你聯繫以進行促銷。而且因為是免費提供使用,所以名額很有限,最後能夠申請到的還是少數。
  • 騰訊工業雲首席架構師餘弦:做好數位化助手,布局數字經濟新基建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官紅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工業網際網路正在打開新的窗口期,在密集的政策支持下換擋加速。數位化轉型逐漸成為各界共識,但對數位化轉型成本、技術門檻缺少認識的中小企業,還在信息化浪潮的外圍踟躕。
  • 數字中國 · 雲領未來2020 數字新基建 · 中國雲體系產業年度評選...
    中國雲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孫家廣為本書隆重作序,他在序言中提到:一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數字時代正在到來,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基建國家戰略的實施將會加速推動我國全面進入數字時代,進一步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結合疫情下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挑戰的思考,新基建不是應急之策,但有應急之效;著眼長期增長,更具長久之功。
  • 袋鼠雲 & ZStack牽手,聯合推出一站式雲基建解決方案
    雙方將聚焦產品融合和客戶服務,充分發揮各自在IaaS、PaaS層面的產品技術優勢、客戶服務經驗,為私有雲和混合雲客戶提供從數據中心建設到數據價值挖掘的一站式雲基建解決方案,共同滿足政府、電信、能源、交通、教育、製造業、醫療、金融、廣電、網際網路等行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新基建浪潮湧動,我國的數字經濟建設即將進入新時期。
  • 科普:雲資料庫和雲伺服器的區別
    雲資料庫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有了雲伺服器還要雲資料庫嗎? 相信很多剛接觸雲計算的小夥伴都有這樣的困惑,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雲資料庫和雲伺服器的區別。
  • 你有用到冬天的第一臺雲伺服器嗎?
    仔細一想,秋天確實也是喝奶茶的季節,那現在剛剛立冬不久,奶茶也喝過了,是時候著手上「雲」了,還沒上「雲」的朋友們準備好使用冬天的第一臺雲伺服器了嗎?如今正是雲伺服器「群英薈萃」的時代,阿里雲、騰訊雲、aws、華為雲及金山雲……很多朋友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什麼意思呢,就是僅僅知道要上雲,不知道為什麼要上雲,那就更別提上「好雲」了。如何才能做到上「好雲」?先來看看為什麼要上雲。
  • 一朵雲的「乘風破浪」
    但在如此超高強度投入背後,是一群人的不眠不休。據悉,很多騰訊雲團隊成員基本都是凌晨三四點才回家、早上八九點又出門。其中有的人主動和家人隔離開,自己睡一間房。2月7日早上,「武漢戰疫」小程序上線時,一位加班多天的團隊成員聽到女兒突然發燒了。「完了,我把我女兒害了」。但好在是虛驚一場。
  • 雲伺服器如何更換語言
    雲伺服器如何更換語言?目前,國內很多雲服務商提供的windows雲伺服器默認是中文版的,有些商家在機器中添加了英文語言包,有需求的用戶可以自行修改語言。中文修改為英文1 進入時鐘語言和區域配置界面。
  • 雲伺服器英文怎麼說
    雲伺服器英文怎麼說?雲伺服器的英文是 Elastic Compute Service(彈性計算服務), 簡稱 ECS。雲伺服器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近年來被廣大企業和站長廣泛用於網絡服務。目前,大家購買雲伺服器後使用最多的就是用來放置網站。
  • 用「雲課堂」上信息技術課 比傳統機房更經濟
    但他的「舉手」動作並沒有驚動旁人,只見他在雲課堂教學軟體「學生版」界面面板上輕輕點擊一下「幫助」,他的屏幕上方的呼吸燈就由綠變紅,講臺上高老師也馬上收到他的求助,開始為他一對一地解答。   整個答疑過程也沒有幹擾到其他同學。高老師在講臺上就與張山山完成了互動,在線解決了他的疑問。
  • 阿里雲、百度雲、西部數碼的雲伺服器評測對比
    其實,現在的雲計算技術已經非常高效、節能和安全了,從事雲服務的廠商也在隨之增加,如何選擇靠譜的雲服務商,成為擺在用戶面前的一道難題。常有用戶詢問「阿里雲、百度雲、西部數碼的雲伺服器哪家好」,本文將從這三家雲廠商的產品、價格、服務、網友點評等多角度入手進行評測,可供大家在選擇時多一份參考。
  • 「雲計算」越來越火,伺服器遷移上雲很「簡單」?工程師:別鬧
    「雲服務」「雲計算」一直是這幾年的熱詞,「雲」可以理解為把伺服器集群進行虛擬化,可動態調整包括CPU,內存,存儲等「硬體」,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技術。人們可能還不太了解雲,但云服務卻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又拍雲劉亮為亮相第四屆萬物生長大會,新基建助推數字經濟
    劉亮為在《加速雲端新建,為數字經濟賦能》中認為「新基建」將大大加速雲計算在各行業的滲透,同時,數據資產的服務能力將會是未來數字世界競爭的核心能力。以下是劉亮為《加速雲端新建,為數字經濟賦能》主題演講中的精彩觀點和內容:」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堅實底座今年 4 月 20 日,國家發改委就新基建給出過「權威解釋」。
  • 年輕人「迷惑行為」大賞:直播睡覺爆紅,蹦迪也能「雲」參與
    雲蹦迪在2月8日,夜店TAXX SHANGHAI開了一場打碟直播,而本來在在直播環節中處於小眾的DJ直播,竟然意外的爆火。雲蹦迪,徹底火了。而伴隨著「雲蹦迪」的爆火,「雲演出」也逆勢而上。從「雲養貓」到雲養貓如果說上面那些直播行為主體還是人的話,那麼平時一直不溫不火的「寵物直播」,也迎來了觀看數量的爆發。就在前些天,一隻貓的直播「火了」,抖音萌寵號「大圓子」上線直播,2092萬人云擼貓,打賞數字達到了7.4萬元。
  • 計算進化加速度 華為雲全新一代雲伺服器正式商用
    日前,在華為2019「+智能,計算進化 FusionServer Pro 智能伺服器」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雲宣布,國內首個搭載新一代英特爾®至強®Cascade Lake處理器以及華為自研高性能智能網卡的全新一代雲伺服器——通用計算增強型實例C6和通用計算基礎型實例S6正式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