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至22日,由彭博基金會、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以「新經濟、新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創新經濟論壇」在北京盛大開幕。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界、商界、學術界近500位極具影響力的重量級嘉賓共聚一堂,針對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共商對策,探尋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共商、共享、共建」原則,使各國創新成果惠及全球、造福全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性發展難題,共迎挑戰展開討論。
圖為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現場
本次「創新經濟論壇」共分10個重要環節,分別聚焦在全球經濟治理、重構全球貿易體系、數字經濟發展、供應鏈區域化、環境氣候挑戰、包容發展與城市化、科技創新前沿議題、探索如何更好地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
關於「新數字領域—從無邊界創新到『矽幕』」,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智庫新美國網絡安全專家薩姆·薩克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加裡·迪克森;雅虎創始人、AME Cloud Venture 創始合伙人楊致遠,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參與並展開討論。他們認為:中美之間的科技博弈會產生技術世界的板塊化,導致全球科技發展存在不良競爭關係,那麼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全球創新版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突破原有的創新要求和標準,打破人才、技術和資本需求的壁壘,真正實現以科技推動全球化的無邊界社會。
關於「從4G到5G技術革命與創新驅動」議題,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李自學,美光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桑賈伊·梅赫羅特拉,Infosys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丹·尼勒卡尼共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他們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數位化新時代,尤其是對智慧城市、人工智慧、VR、全息影像、智慧醫療、大數據云平臺等各領域的推動作用,使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隨著全球技術進步,信息通訊技術將為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帶來希望。雖然華為率先推出的5G受到了來自一些國家的遏制,但全球技術革命將重新定義「競爭」與「合作」的含義,製造業和商業業態會隨之改變,全球數字鴻溝也將有效避免。
關於「老齡化社會--活到100歲的關聯經濟」議題,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張大衛的主持,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主席、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英國保誠集團執行長邁克·威爾斯參與討論。
趙白鴿博士表示,中國政府迅速意識到並充分了解了人口老齡化問題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及時規劃並提出應對方案。在中國2020到2025年的整體戰略規劃中,中國政府從人類技術、經濟資源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專門針對人口老齡化制定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相關政策。在討論中,趙白鴿博士強調了新型科學技術如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時的重要作用。當前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項重要戰略行動,全社會應當共同推進,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社會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圖為趙白鴿博士參加「關於老齡化社會:活到 100 歲的關聯經濟」的議題討論
22日中午,趙白鴿博士代表藍迪國際智庫參加了由丹格特集團邀請的合作夥伴午宴,並參與主題討論「路在前方—中國在非洲經濟轉型中的作用」。丹格特集團是非洲最大的工業集團之一,涉足農業、港口貿易、房地產、電子信息等眾多領域。丹格特集團總裁兼執行長阿里科 · 丹格特表示:網際網路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非洲大陸必須把握契機,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網際網路技能培訓,才能深入融合全球網際網路經濟鏈,更好地迎接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革命浪潮的到來。世界銀行前董事總經理、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奧孔約·伊維拉表示:「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超過兩億,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任務。「一帶一路」發展規劃幾乎遍布整個非洲,覆蓋了不同文化、政治和經濟類型的國家,涵蓋了基礎設施、科技、通信、金融、能源開發等各個層面,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與非洲在合作中,需要找到合作亮點並深入挖掘,並把更多的關注點聚焦在民生問題上」。
對此,趙白鴿博士回應道: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建設道路上的推廣,是為了通過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的模式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共同進步成長。非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國際外交關係時,曾給予我們很多幫助。所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也為很多非洲國家提供了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未來,期望可以和奈及利亞共同合作,通過政府間、企業間、智庫間的合作,尋找需求並解決問題,書寫中非人民攜手合作、共同逐夢的精彩故事。
圖為趙白鴿博士參與主題討論——「路在前方—中國在非洲經濟轉型中的作用」
22日下午,關於「先鋒-走在創新前沿的中國」議題,由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聯席執行董事長大衛·魯賓斯坦,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谷歌前董事會成員兼執行長、Alphabet 技術顧問埃裡克·施密特參與討論。他們認為:中國過去技術發展相對滯後,現今已成為了創新「先鋒」,中國在許多領域,如量子計算和基因編輯等都走在世界前列,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方面也迎頭趕上,中國新科技類企業正在從以用戶需求驅動,轉向用戶需求與核心技術的雙輪驅動,從而打破固有格局搶佔市場先機。趙白鴿博士表示,在此次會議上發現了許多出色的民營企業家代表,這些中國新生代力量,在技術鏈條和產業鏈條融合生態化發展進程中,在響應「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的號召中,以全球數字創新、互連網信息網全球化為突破口,向世界輸出自己的力量,起到了年輕一代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為:騰訊劉熾平、滴滴柳清參與討論
論壇期間,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接受了來自環球時報、央視新聞、第一財經、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網等中方媒體的採訪。
趙白鴿博士表示: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急待更新,需要讓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原因:第一:中國政府形成了對於國家經濟改革、發展和轉型等方面內容的嚴格規劃和科學體系,中國行政機構有能力執行相關政策和措施,以確保中國的經濟發展保持平穩向好增長;第二,中國積極關注以數位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第四次產業革命,不僅對於第四次產業革命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技術成果轉讓和輸出,還重點形成了系統一體化的產業發展布局。第三,各級地方政府積極執行中央政策和規劃,如珠海、青島、南寧、寧波和蘇州等地緊密聯合藍迪國際智庫,共同推動國家頂層設計的貫徹落實;第四,大力發揮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和塑造世界格局中的主體作用。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互相匹配,在深化推進經濟發展的脊梁--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提高對優秀民營企業的「挖掘、培育和推介」。
趙白鴿博士強調,中國80、90後的年輕人將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這些年輕的創新者代表著中國的未來,是會合理運用資源、組織資源和平臺來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的複合型人才,必將成為推動世界發展的動力。
圖為趙白鴿博士接受央視新聞採訪
參加第二屆「創新經濟論壇」是2019年藍迪國際智庫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重要活動。隨著大會的圓滿結束,各方的觀點再一次充分印證了藍迪國際智庫發展戰略和方向的正確性,也充分肯定了藍迪成立至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傲人成果。正如趙白鴿博士接受採訪時所說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新型全球化乃是大勢所趨。藍迪國際智庫作為國內高端應用型智庫的代表,從設立之初,始終以搭建國內外政府、智庫、企業資源聯動發展為己任,高度重視國內外新科技、新技術的成果轉換。一方面,通過對全球的政治、文化、生態、科技等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充分發揮其在諮政建言、輿論引導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職能。另一方面,通過「挖掘-培育-推薦」高新技術企業,充分發揮平臺資源優勢,開啟「無邊界想像」,打破國別、社會、信息的壁壘,實現無邊界社會互通互融、互相增長的良性循環,為進一步推動新型全球化浪潮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中圖片由主辦方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