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貌似有不少學生都放棄了清北,比如江蘇有一位學霸,放棄了清華和北大,最後選了華東師範大學,勵志當一名基礎教師。還有上海的另一位學霸,他的夢想是航天,所以在多番查找之後,最後選擇了哈工大的航天,因為哈工大的該專業,在國內排名是第一的。
這兩位同學都是確定,分數線超過了清北在當地的分數線,並且得到了認可的。江蘇的這位同學,還是華東師大物理學院的院長,親自給他發的錄取通知書,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除了這兩位同學之外,還有安徽的八位同學,來自同一個高中,同時放棄了進入清北的機會,一時之間也是引起了熱議。
大家普遍都把這八位同學,當成是「從心所欲」的典範,很多人認為這是對「名校情結」的破除。這所高中一時間也成為名校,大家都很好奇這所高中的教育模式,是如何能教出這樣的學生。不過現在清北回應了,事實又不全是以前報導的那樣,上清北是能上,但是和大家預想的不太一樣。
清北回應了
清華大學的回應是,這次清華大學在安徽的分數線是681分,這幾位同學都是理科的。亳州一中裡,只有張同學是683分,超過了清華的分數線,其它的七位同學分都不夠。而且這七位同學,並未能取得清華大學的優惠加分。
北京大學的回應更直接,以2019北大在安徽的一本分數線687論,這八位同學一個都不夠,無一人達到北大的投檔要求,差距還略大。不過北大並不止本部,還有北大醫學院那。這八位同學雖說不夠一本,但是都可以上北大的醫學院,從這個方面來說,也是可以上北大的,北大醫學院那也是北大。
其實按照以前的說法,這個也沒錯。畢竟在過去報考的時候,很多學校追求清北的名額,拼命鼓勵一些高分考生,去報北大醫學院的一些冷門專業,像是藥學、醫學英語等,把這些也算進清北的名額中。實際上是害了這些高分考生,畢竟這樣的分數選這樣冷門的專業,前途能超過華五的好專業嗎?
選冷門專業=七年大學
當然嚴格來說,事實和大家傳說的有些出入,不過這八名同學,沒有為了一個北大的名頭,去選擇北大醫學院的那些冷門專業,還是值得鼓勵的。專業在志願填報的時候,重要性絕對是第一的,甚至比學校還重要,報志願的時候只盯著名校,等將來找工作的時候,那真的恨不得去錘四年前的自己。
選了冷門專業,畢業的時候往往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畢竟自己選的也是個「名校」,同學都是月薪四十千,自己月薪四千,誰能接受那?而且很多冷門專業,本科畢業連月薪四千的工作都難找,只能選擇考研一條路。
大家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專業,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名校也不是稀缺資源。專業絕對是填志願時,最重要的一門影響因子,「名校」不應該是第一選擇,盲目追求985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