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遠 扶貧志更堅 記中國電信駐鹽源縣泡爾灣村第一書記王平

2020-12-08 蓉城快報

成都封面消息:"在村裡的每一天,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切實履行職責,決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和重託……",2019年6月,在中國電信脫貧攻堅推進會上,獲得脫貧攻堅貢獻獎的鹽源縣泡爾灣村第一書記王平作經驗交流時說的一番話。

2019年6月28日,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王平榮獲脫貧攻堅貢獻獎

給錢給物 不如建個好支部

泡爾灣村位於鹽源縣鹽井鎮,全村 244 戶共 989人,其中貧困建卡戶 42 戶、213人。2017年8月,時年53歲的中國電信鹽源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平被派駐到泡爾灣村擔任第一書記。

作為高山移民村,村民居住相對分散,如何儘快實現脫貧奔康,王平在思索。"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到村後,王平深入調查,走訪了解,在摸清黨支部現狀後,出臺制度辦法,夯實基層黨組織:規範支部工作流程,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建立"築底強基,凝聚民心"黨建月會長效機制,規範和完善"三務"公開制度……,多措並舉,逐漸將村黨支部錘鍊成堅強的戰鬥堡壘,在帶領村民脫貧攻堅中發揮了強大的統領作用。

駐村第一書記王平給村組黨員幹部和村民們講黨課

在每月一次的"黨建月會",第一書記王平為大家宣講黨和國家的政策,研究脫貧攻堅思路舉措,宣讀村務公開事項,開展黨建知識問答,進行"四好"家庭表彰……,內容豐富,深得百姓喜歡。通過黨建月會,快速提升黨員群眾綜合素質,轉變觀念,激發脫貧內生動力。35歲的貧困黨員楊拾哈,家裡有2位老人和3個小孩,以前家裡一貧如洗,2016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400元。在王平的指導和幫助下,2018年,他貸款開了一家彝族服裝店,由妻子經營服裝生意,楊拾哈在家搞農業生產,農閒時外出打工,一年時間就還清了貸款,今年人均年收入可達16000元,成功實現從貧困到小康的轉變。

第一書記王平與從高山搬遷到平壩的村民楊日木子一家親切交流

多管齊下 不遺餘力促增收

針對泡爾灣村地理條件、資源稟賦、產業結構、村情民意,王平和村委一班人想盡千方百計,探索發展路徑,助力村民脫貧增收。

——壯大村民產業和集體經濟。組織新栽種花椒1500畝,全村共計達到3000畝,發展蘋果、李子等經濟林300畝,養殖山羊5000隻。為改善全村單一的產業結構,他多次找農牧局協調,爭取經果林發展資金,引進適合高原氣候種植的優質李子苗6000餘株。他協調中國電信出資34萬元,集體承包了12畝花椒園,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35000元以上。村民沈爾倮惹家有閒置土地,王平鼓勵他發展經濟林,並發放了500株花椒苗讓其栽種,聯繫農技員進行技術指導,通過精心管理,今年預計可增收15000元。

中國電信援建泡爾灣村集團花椒園

——夯實基礎建設。王平協調電信集團公司為泡爾灣村投入100萬元,用於村幼教點建設、移民點飲水工程建設。爭取項目支持,為村幼教點免費安裝學前學會普通話網絡平臺,30餘名小朋友學會了普通話。每天清晨,朗朗讀書聲在大山深處迴蕩,成為泡爾灣村一景。他積極協調鹽源電信公司為全村100餘戶村民免費安裝電信電視,贈送光貓和機頂盒,免收使用兩年。村民們通過網絡了解外面的世界,並將自家的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他爭取基礎建設項目,建設通村路、通組路4480米,修建一條水渠、一座涵洞橋。

——促進就業幫扶。王平組織動員有勞動力的家庭外出務工,先後組織勞務輸出50餘人,累計增收150萬元。貧困戶楊強強家耕地少,產業發展嚴重不足,外出務工是增收的有效途徑,王平多次上門宣傳,並幫助聯繫好務工地點。2019年彝族年後,父子倆出發來到浙江打工,半年時間打工收入增加了5萬元。

——開展結對幫扶。王平多次聯繫企業和個體戶為村民捐款捐物,3年來,幫扶單位累計發放肥料6400公斤,發放雞苗4500隻,發放棉被、大衣等120件。專業戶雷大康為村民捐贈肥料2000公斤、雞苗500隻,個體戶趙安科為村幼教點小朋友捐贈衣服、鞋子等35套……真情幫扶改善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社會的溫暖。

——組織賦能培訓。王平舉辦"農民夜校",開展種植、養殖以及手工藝培訓,提升村民的勞動技能,指導幫扶貧困黨員示範戶,組織貧困戶實地參觀學習,讓黨員貧困戶帶動一般貧困戶積極生產,努力脫貧。累計舉辦 60期,2400餘人次參加了培訓。

易地搬遷 白靈山上步履艱

此前,泡爾灣村的村民大多居住在 4000 多米高的白靈山上,氣候寒冷、交通不便,過著原始的種植放牧生活。白靈山也是縣城主要的水源涵養地,為保護水質,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政府對泡爾灣村作出整體易地搬遷到山下平壩進行集中安置的決定。

王平了解到白靈山上楊拉倮等十餘戶村民不願意搬遷。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他揣上饅頭,背上開水,冒著嚴寒,沿著陡峭的山路向白靈山挺進,辛苦爬行 3 個多小時後,衣衫溼透,不料卻撲了個空,楊拉倮不在家,家人說他下山給孩子送衣物去了。經與鄰居走訪交談,了解到村民跟楊拉倮不願意搬遷的原因。這裡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故土難離,加之山上有自家種植的花椒要照看,也方便放羊。楊拉倮是鄰居眼中的能人,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是搬是留,大家都看他的意思。摸清村民的想法後,王平拿出"三顧茅廬"的決心與韌勁,一次又一次地爬上白靈山,與楊拉倮拉家常,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介紹已搬遷村民的生活改善情況,告訴他搬到山下可以住上新房子,方便孩子就近上學,村上也會幫助找工作,解決後顧之憂。同時,王平還側面找他的親戚幫忙做工作。

山上氣候多變,上山時是大太陽,一會就遇瓢潑大雨,滯留在山上的王平乾糧吃完了,只能刨幾個土豆烤熟充飢。第一書記的堅持,親戚的勸說,最終打動了楊拉倮,他和山上的村民一起搬到了山下的新家,開始了新生活。王平和村兩委到縣城及周邊多方協調聯繫,介紹村民們到餐館、工廠打工,或根據時節幫助產業大戶採摘蘋果、花椒,收割菸葉等掙錢,確保村民生活有保障。

王平與已脫貧貧困戶馬爾夥家共商脫貧後的發展思路

控輟保學 阻隔貧困代際傳

"真的沒想到,我又可以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啦,謝謝王叔叔的幫助,我一定好好學習……",在鹽源民族中學校門口,失學後重返校園的侯春芳同學激動地向第一書記王平表達感激之情。

到村裡不久,王平了解到村民侯裡色的女兒侯春芳小學畢業後就外出打工了。王平幾次三番找到侯裡色交心談心。侯裡色認為女兒成績不好,家裡又窮,讀了也是白花錢。王平耐心細緻地做思想工作,孩子才 13 歲,正是應該在校園求學的好年紀,學到知識才能有更多的機遇和選擇,才能徹底改變貧困的命運。王平還用金陽縣某家長阻止孩子上學被起訴的案例,讓侯裡色懂得送孩子上學是家長的法定義務。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三個月的苦口婆心,換來侯裡色的點頭同意,欣喜之餘,王平又馬不停蹄前往民族中學溝通聯繫,終於讓離開學校一年多的侯春芳重返校園。

王平送輟學學生侯金芳返校上學

貼心關懷 幹群共譜魚水情

在入戶走訪中,王平了解到村民毛幾古子已經 90 多歲高齡了,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平日裡就老兩口在一起生活。

王平經常到毛幾古子家去走動,幫助老人煮豬食,打掃衛生,遇到老人頭疼腦熱的時候,又幫忙送水送藥。一來二去,他和毛幾古子一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毛幾古子沒有文化,平日裡喜歡收聽廣播,有時還會來村委會讓王書記為他念報紙,通過這些方式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王平向公司協調資金,為毛幾古子贈送一臺電視機,老人十分高興,經常告訴王書記他在電視上看到了習主席,看到了天安門。

第一書記王平看到老黨員毛幾古子

村裡無論大凡小事,毛幾古子都十分關注,當村委的工作遇到困難時,總是積極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毛幾古子經歷過萬惡的奴隸社會,感受到新中國的美好,以親身經歷教育大家要有感恩之心,跟著共產黨,創造新生活,一些矛盾在他的努力下煙消雲散。2018年,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劉桂清副總經理來到村裡看望毛幾古子,老人緊緊握著劉桂清的手,激動地說:"感謝共產黨,感謝中國電信,泡爾灣村變樣了!"

三年來,王平始終奔忙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疫情來臨時放棄休假堅守崗位,私車開壞了自個兒掏錢修,胃病發作了喝點溫開水……他克服困難、敬業奉獻,創造了優秀業績。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4200元增長到2019年的11200元,泡爾灣村於2017年通過脫貧驗收,還先後被縣、州兩級黨委政府評為"四好村"。他本人也先後獲得"優秀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

"雖然,今年我已經55歲了,但人老心不老,扶貧志更堅,我將繼續紮根在泡爾灣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王平的發言擲地有聲,北京會場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向來自大涼山的第一書記表達最為深切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王平組織村民舉辦全村文藝和體育運動會,"四好"建設成效顯著

(作者:劉曉華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

講好四川好故事l傳播四川好聲音

責任編輯:夏麗本文由《成都封面》原創發布l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美姑縣拉木阿覺鄉色洛村駐村工作隊員劉正斌會東縣老君灘鄉政府群眾接待辦主任,美姑縣峨曲古鄉峨幹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 更省地礦局區調隊副隊長,甘洛縣委副書記、縣綜合幫扶工作隊副隊長李 強、副鄉長,鹽源縣樹河鎮黨委副書記唐政洲鹽源縣統計局二級主任科員,鹽源縣梅子坪鎮黨委副書記封 濤省糧食局一級主任科員,鹽源縣棉椏鄉綿埡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 波
  • 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浦城黃碧村村第一書記葉茂禎
    近兩年,村裡大建設把水泥路鋪到了各家各戶門口,看到村容村貌大變樣,村民們總會談起他們的第一書記,「這個書記很內行!他做的事情讓村裡每個人都能受益。」村民誇讚的就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葉茂禎,他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幹,從2017年底扶貧駐村至今,他帶領村兩委幹部,多方籌集近600萬元項目資金,拓展產業扶貧,建設美麗鄉村,幫助黃碧村提前摘掉了貧困村帽子。
  • ——記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駐克州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託雲都克村第一...
    作為中國電信新疆公司派駐託雲都克村第一書記,自2018年1月辭別父母妻兒,章鐵政扛起責任,踏上了幅員遼闊的帕米爾高原,開啟了自治區級深度貧困村——託雲都克村的幫扶支援工作。為進一步加強深度貧困村駐村工作力量,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自治區黨委決定,由區直和中央駐疆單位向深度貧困縣選派第一書記。當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選派章鐵政到託雲都克村任第一書記時,他感到既驕傲自豪又壓力山大。
  • 大山裡的守望——記中國電信贛州興國分公司駐梅窖鎮黃嶺村第一...
    個子高、身材魁梧健壯,一臉憨厚笑容,這是中國電信贛州興國分公司駐興國縣梅窖鎮黃嶺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劉曉龍給人的第一印象。自2017年7月開始在興國縣東北部邊遠山區的梅窖鎮黃嶺村駐村扶貧以來,從機關到農村,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劉曉龍快速轉變角色,俯下身子紮根基層,一幹就是三個年頭。
  • 記駐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第一書記魏萬江
    今天讓我們走進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魏萬江的故事。駐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第一書記魏萬江:一網打通信息路 千人奔向新生活第一書記畫像魏萬江>河北省委網信辦信息化發展處二級調研員,河北省委網信辦駐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選將營鄉三道營村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脫貧口號:三道營的脫貧出列不是終點,而是新事業、新奮鬥的起點。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北投扶貧故事⑤ | 我們走在大路上——記駐相堯村第一書記黃松濤
    北投扶貧故事⑤ | 我們走在大路上——記駐相堯村第一書記黃松濤 2020-07-17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祥才 作者:張偉國 實習記者 馬春雪    編輯:李雨楠    來源:吉林日報
  • 中國電信江西贛州分公司90後駐村第一書記溫棋萍
    溫棋萍,中共黨員,是一名1993年出生的中國電信「90」後青年員工。外表看起來嬌小柔弱的她,體內卻蘊含著滿滿的青春力量,充滿創業激情。2019年4月,26歲的溫棋萍受分公司黨支部選派,赴寧都縣固厚鄉橋背村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
  • 扶貧故事|當駐村書記來到驚現千年「句町古國」遺址的雲南牡宜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邂逅 · 1344 期 · 2373 篇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回顧中國寶武扶貧事業的十餘年曆程2016年定點扶貧雲南廣南縣以來始終把廣南縣扶貧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加以推進牡宜村在各方努力下迅速發生變化成為黑支果鄉村建設最好的村2018年中國寶武選派駐村書記餘亮
  • 四川擬表揚這一些扶貧先進集體和個人
    格桑 道孚縣下拖鄉政府工作人員  澤讓卓瑪 道孚縣格西鄉政府公務員  蔣玉龍 道孚縣維它鄉政府工作人員  志瑪 道孚縣鮮水鎮政府副鎮長  劉崢 爐霍縣更知鄉政府副鄉長  劉江華 爐霍縣下羅科馬鄉政府扶貧專幹  拉布澤郎 爐霍縣充古鄉政府扶貧專幹  洛絨降措 甘孜縣茶扎鄉黨委書記  澤擁
  • 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精準扶貧實實在在
    中國電信為寧德三都澳漁民安裝監控設備近年來,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積極開展黨建扶貧、網絡扶貧、通信扶貧、信息應用與產業扶貧、消費扶貧「五大行動」,在實施電信普遍服務工程、消除城鄉數字鴻溝的同時,不僅利用自身技術和人力優勢,幫助貧困村多渠道構建農產品銷售網絡售賣產品,還通過組織採購扶貧消費農產品,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水平,精準扶貧,推動落實「十個全覆蓋」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庭院經濟和集體經濟。2016年,通過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等產業扶貧方式,將使這7戶穩定增收,脫離貧困。 ——彭勇剛 作為中國氣象局派駐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水泉鎮合發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彭勇剛最近著實「火」了一把。從2015年9月1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到合發村考察,到今年1月2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赴當地調研,彭勇剛都有幸與領導們面對面交流。
  • 許昌市建安區駐村第一書記王高雷:用真心真情做扶貧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朱凌磊 武書鋒)王高雷是許昌市建安區區委組織部派駐小召鄉河沿張村第一書記,2020年3月12日駐村以來,他團結村兩委幹部,帶領駐村工作員隊,堅持白天走訪入戶傾聽群眾心聲,晚上思考總結謀劃脫貧致富良策,努力做到「用真心扶貧,用真情扶貧
  • 訪中國人壽駐原陽縣靳堂鄉姚寨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吳永波
    他就是中國人壽新鄉分公司駐村扶貧第一書記。自2012年任中國人壽新鄉分公司駐平原新區橋北鄉小張莊工作隊長以來,便與農村、農民結下了不解之緣。2015擔任公司駐新鄉縣朗公廟鎮西荊樓村工作隊長,2017年11月,調至原陽縣靳堂鄉姚寨村以工作隊第一書記的身份開展扶貧工作。這期間有些是領導安排的,有些是自己主動請纓攬下的,他說:「農村基層我呆的時間長了,也熟,有經驗,讓我去吧。」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公司黨委書記來連調研扶貧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7月8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公司黨委書記陳志然一行人來到連州市星子鎮四方村開展扶貧調研工作。在四方村,陳志然一行人首先參觀了土坡衝村的天翼助學課堂,據負責人介紹,2019年依託中國電信天翼高清建起的「天翼助學課堂」,通過網絡把眾多國內著名學校名師「請到村裡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做到「停課不停學」,駐村工作隊還叮囑村裡要利用好天翼助學課堂,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學習,確保不因疫情耽誤學習。
  • 【喜迎十九大】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同時,各縣區對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開展第一書記選派工作,共下派第一書記857名,實現了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全覆蓋。目前,第一批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經期滿,第二批71名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於近日換派到位。  據了解,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是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緊緊依靠村黨組織,團結和帶領村「兩委」成員著重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幫助駐村貧困戶儘快脫貧致富。
  • 灑向山鄉都是愛——記興發集團駐水月寺鎮樹空坪村第一書記萬中山
    灑向山鄉都是愛--記興發集團駐水月寺鎮樹空坪村第一書記萬中山灑向山鄉都是愛 --記興發集團駐水月寺鎮樹空坪村第一書記萬中山三峽日報訊(通訊員 徐永才 文紹華)「萬書記是個好幹部,他是真心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的。」
  • 濮陽縣郎中鄉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王鑫 通訊員 劉延仁)9月28日上午,郎中鄉在鄉大禮堂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全鄉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扶貧工作人員參加了知識測試。縣扶貧督察局有關同志親臨一線督導考試。本次知識測試採取閉卷形式,內容實用,以扶貧相關政策知識為主,採取填空、多選、簡答和論述四種題型,內容涉及幫扶措施、補助標準、近期扶貧工作實施情況等一系列內容,旨在查缺補漏、以測促學、以學促用,對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政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扶貧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