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訊 中國大地上,「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此刻正步履鏗鏘,追夢正忙。放眼燕趙,脫貧攻堅事業蔥蘢。今起,由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省扶貧辦主辦,河青新聞網、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承辦的「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如果您身邊有令人感動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添加話題詞#決勝2020#,講述您身邊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魏萬江的故事。
駐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第一書記魏萬江:
一網打通信息路 千人奔向新生活
第一書記畫像
魏萬江
河北省委網信辦信息化發展處二級調研員,河北省委網信辦駐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選將營鄉三道營村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脫貧口號:三道營的脫貧出列不是終點,而是新事業、新奮鬥的起點。我們將下更大力氣打好收官之戰,做好鞏固提升工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履職盡責,不辱使命,奪取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
魏萬江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三道營村基本情況
三道營村總面積4.82萬畝,其中林地面積2.35萬畝,牧草地1.92萬畝,現有耕地4869畝,水澆地518畝。全村有6個自然村、11個居民組,全村戶籍人口總數為492戶、1439人。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導語】
三道營村除了主村的百餘戶人家住在衝積扇平原地帶,大部分的村民都依山起居。溝深、居住分散,遏制了這裡的發展。而村民對外界的渴望與信息不暢的矛盾,成了駐村工作隊到來後村民反映的最強烈問題。短短幾個月,當記者來到該村時,已是另一番景象。
魏萬江的工作重點是網絡扶貧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第一印象
退役不褪色,帶頭打好脫貧攻堅戰
5月30日,記者剛進三道營村,遠遠就看見一個魁梧的漢子衝車輛招手,他就是駐村第一書記魏萬江。雖然退役多年,但挺拔的身姿還是能讓人感受到經久不變的颯爽英姿。
魏萬江是個直爽的漢子,讓人一見面就有一種親切感。但他又十分細心,哪怕是老鄉家裡一根鐵釺倒地,他看見了也會扶起來,「人會摔傷的。」
魏萬江和駐村工作隊的同事是2019年7月來到三道營村的,通過一遍遍走親串戶,很快就將村裡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依然是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
如今,在「網絡貫通為先頭部隊、產業發展為後續力量」的發展思路下,經過魏萬江和村「兩委」的努力,三道營村正向著更燦爛的目標邁進。
魏萬江到農戶家中走訪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脫貧故事
網絡扶貧,工作隊員心裡多了1000多名親人
魏萬江在村裡聽到最多的就是除了行政村外,東溝、北溝兩個自然村因通信基礎設施落後,面臨諸多困境。
短短兩個月,在河北省委網信辦大力支援下,全村實現了4G網絡全覆蓋和光纖全通達,村民們在家就能用上手機移動網和看網絡電視。
北溝74歲的詹玉亭,雙腿因病無法走遠道,可每月的養老保險核查,都需用手機聯網才能上傳信息,「從自然村到主村騎車都需十幾分鐘,每個月我都得惦記著找車拉我到主村,藉手機上傳信息,每次最少半天。」如今,這個問題在家就能解決了,「多虧了魏書記,幫我去了塊心病。」
因為解決了很多現實問題,村民對魏萬江和駐村工作隊越來越認可,魏萬江和駐村工作隊的心裡多了1000多名親人。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網絡扶智,全覆蓋網絡讓村裡一個孩子落下網課
扶貧更要扶智。魏萬江心想一定要讓網絡為山區孩子們開啟一個新世界。從為村小學捐贈價值3萬元的網絡多媒體教室,到駐村工作隊中的清華、北大畢業生為學生做勵志演講,工作中一直把扶貧和扶智融合在一起。
2020年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全覆蓋解決了孩子們上網課的大難題。鞠桂梅的女兒李玲琪今年高三,因網絡給力,她在家便能踏踏實實上網課。「如果沒網絡,孩子的學業就耽誤了。」鞠桂梅說。
因為網絡信號好,很多村民住在附近村莊的親朋都把孩子送到三道營村,「最多的時候家裡有7個孩子一起上網課,都是不同年級的。」詹玉亭說。
據魏萬江介紹,目前三道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小學生75人、中學生63人使用網絡遠程上課,其中東溝、北溝自然村有小學生27人、中學生28人在家遠程上課,做到了停課不停學,一個孩子也不掉隊。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網絡開啟了山區孩子們的
展望新生活
直播帶貨,他希望留下一個致富產業
網絡覆蓋給三道營村帶來了太多改變。以放羊為生的詹長寶,自從有了網絡,便開始通過網絡學習養羊知識、尋醫問藥,羊的成活率大大提高。通過網絡他能很快了解行情,知道啥時候能賣個好價錢。
魏萬江認為,脫貧不是直接把錢給到百姓手裡,而是要給他們長久發展提供方法。「三道營村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西紅柿。」魏萬江說,村裡有個老師傅叫隋銀,對種西紅柿非常有經驗。目前在隋銀帶領下,村裡西紅柿冷棚產業正積極發展。三道營村建檔立卡戶產業覆蓋率達到了100%。
5月31日,在河北青年報新華社現場雲直播中,魏萬江不忘推銷村裡的西紅柿,「產業有了,目前銷售還需完善,我們準備在村裡建個西紅柿交易市場,形成交易市場、冷棚、冷庫聯動,帶動周邊村鎮發展,給當地留下一個致富產業,也給更多人提供務工就業機會。」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產業扶貧是長久之計
第一書記心聲
對扶貧工作隊來講,我覺得最大的履職盡責就是讓群眾脫貧致富,提升獲得感。這也是工作隊的初心和使命,我們要通過努力把黨課延伸到基層,通過網絡把外界知識引到農村,把「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模式塑造成品牌。
脫貧攻堅既要扶貧,更要扶志、扶智、扶德,讓村民不但生活提高,還要有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有更高的生活熱情。目前,通過網絡幫扶,信息傳送「最後一公裡」被打通,村民都能通過手機和網絡電視便捷地聆聽黨的聲音。
希望未來的鄉村振興,既有基層黨組織為整合扶貧資源提供組織保證,又要有產業成果保證鄉村自我發展。大家能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我作為第一書記,有機會、有責任為民服務解民憂,腳踏實地謀發展,算是人生之幸。
工作中的魏萬江 供圖/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 王偉倩 呂承林
文/河北青年報、河青新聞網記者耿碩 姜天群
河青新聞網編輯鄒暢|頻道主編耿碩|監製李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