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燕趙微光|劉玉澤:蹚出豐寧三間房村的幸福路
豐寧滿族自治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劉玉澤真情幫扶——
蹚出三間房村的幸福路
劉玉澤(左)在西瓜大棚查看西瓜幼苗生長情況。 通訊員王震宇攝
8月20日,豐寧滿族自治縣三間房村食用菌示範基地第四茬蘑菇喜獲豐收。一大早,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劉玉澤來到大棚,查看出菇情況。
在劉玉澤眼裡,這些可是關係著30個貧困戶錢袋子的寶貝。
「一戶一個棚,一個棚兩萬個菌棒,一年能出六茬蘑菇,一年一戶最少掙兩萬塊錢。」劉玉澤算帳快,又學農業出身,他常開玩笑說,這次駐村幫扶算是幹回了老本行。
今年是三間房村食用菌大棚投入生產的第一年,5月中旬出第一茬蘑菇時,因疫情影響收購的客戶來不了,蘑菇賣不出去,讓貧困戶一籌莫展。
「晚賣一天,30戶就損失2萬多塊錢,」眼看著蘑菇要出了卻沒人來收購,劉玉澤急了。網上發布求購信息,緊急聯繫老客戶,發動自己所有的親朋好友,延後出菇時間,最後5天成功賣出蘑菇30多噸。
「今年我們建的菌棒生產車間就要完工了,烘乾車間正要動工。」劉玉澤說,這樣一個從培養菌種到加工菌棒再到銷售的食用菌產業鏈就閉合了。
完善了食用菌產業鏈,村裡原有的蔬菜種植產業也沒落下。
以前村裡蔬菜種植面積小,不成規模,來了客戶,一車都裝不滿。他就動員貧困戶和原種菜大戶進行規模化種植。遇上村民不願意承包出土地,劉玉澤就一趟趟跑到家裡談,五六次才跑下來是常事。
如今,三間房村的蔬菜種植規模由原來的500畝到了1500多畝,蔬菜品種也多了,西藍花、菜花、娃娃菜、生菜、白菜、甘藍、豆角……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村裡的蔬菜種植還實現了規範化經營,產品質量顯著提高。
讓村民錢包鼓起來,靠得正是這一項項產業。2017年2月,工作隊剛到時,三間房16個自然村、近900戶、2600多口人,年人均純收入3000多元。到2018年,全村實現全面脫貧,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7380元。
3年來,引企業、做產業、跑部門、尋支持,劉玉澤千方百計幫助村裡謀劃致富產業,路合公司麒麟西瓜、承德綠尚公司千畝中藥材、村級集中光伏及戶用光伏、承德御今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農光互補食用菌示範基地等4個項目先後引進來,投入資金達2000多萬元。
產業發展,帶動了4000餘畝的土地流轉,農民增收240餘萬元,村民不僅得到土地租金、分紅資金,還可以就地就業。
作為駐村幹部,就要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辦實事、辦好事。
特困戶鄭玉書危房改造,劉玉澤到縣城幫助拉砂石料和水泥,回來還自費為特困戶王海清購買電視接收器;貧困戶白玉良妻子患大病,劉玉澤現學電腦操作在網上幫助籌款;特困戶趙全秀無人贍養,劉玉澤六次入戶動員其到敬老院集中供養……
貧困戶的事他都記在心上,村裡的發展他一樣也放不下。
2017年10月,劉玉澤因急性胰腺炎住院,出院後他立刻返回崗位。「那時候,村裡各種項目正是要緊的時候,光伏正在建設,農田灌溉項目正在施工。」
至今,劉玉澤堅守在幫扶第一線,兜裡總裝著胰酶膠囊。工作隊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駐村工作隊,他也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駐村幹部,今年7月被評為河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