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村蹚出富民路

2020-12-18 四川農村日報

□特約通訊員張曉東莫子君

「還有房嗎?我們想在這裡多住幾天!」2019 年 12 月15日,寒冬的閬中鄉村寒氣襲人,但該市天宮鎮五龍村卻十分熱鬧,前來感受田園野趣的遊客絡繹不絕。

「有有有,玻璃民宿還有房間,你們需要幾間?」聽到遊客詢問,五龍村王素清老人隔著爬滿綠葉紅花的木籬笆回應道。

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契機,走「旅遊+扶貧」的路子,五龍村這個曾經閉塞、貧困的小山村舊貌換新顏,成為閬中鄉村旅遊目的地。

遊客們剛一進院子,王素清就熱情地迎了上來,為他們介紹房間和設施。不一會兒,咖啡煮好了,「這是我自己磨的,來一杯嘗嘗!」

小口品嘗著香氣四溢的咖啡,遊客們讚不絕口:「這裡山好、水好、服務好。三間房,我們要住上幾天!」

王素清一邊為遊客準備房間,一邊向筆者感慨:「這兩年,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年前,王素清的兒孫常年在外打工,她一個人獨居在年久失修的老屋內。後來,政府出資將她的老房子打造成素清民宿,一年可讓她獲利近萬元。

五龍村位於閬中西南部,距離閬中市區25公裡。早年,該村基礎條件差、信息閉塞,小山村貧困落後。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短短兩年間,該村舊貌換新顏,並走出了一條以「旅遊+」為核心的致富之路。發展鄉村旅遊,農業從第一產業變成第三產業,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農民變成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

「旅遊產業發展了,老百姓腰包鼓了,與外面世界聯繫密切了,大夥的笑容更燦爛了。」五龍村黨支部書記繆文潤笑呵呵地說。

「旅遊+扶貧」模式的實施,讓五龍村人流如織。一批批遊客紛至沓來,體會農耕、遊樂田園,體驗民俗、暢遊青山,而民宿作為留住遊客的重要一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天宮鎮黨委書記苟耄介紹,在發展鄉村民宿的同時,閬中市健全完善鄉村旅遊發展機制體制,建立合作共建運營模式,推動鄉村旅遊增點擴面,形成口碑和影響後,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跟進投資高端民宿和其他配套項目。截至目前,五龍村已招引企業5家,引導周邊村民開辦農家樂7處、手工作坊3處、超市商店10餘處。

相關焦點

  • 燕趙微光|劉玉澤:蹚出豐寧三間房村的幸福路
    原標題:燕趙微光|劉玉澤:蹚出豐寧三間房村的幸福路豐寧滿族自治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劉玉澤真情幫扶——蹚出三間房村的幸福路通訊員王震宇攝8月20日,豐寧滿族自治縣三間房村食用菌示範基地第四茬蘑菇喜獲豐收。一大早,縣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隊長劉玉澤來到大棚,查看出菇情況。在劉玉澤眼裡,這些可是關係著30個貧困戶錢袋子的寶貝。「一戶一個棚,一個棚兩萬個菌棒,一年能出六茬蘑菇,一年一戶最少掙兩萬塊錢。」劉玉澤算帳快,又學農業出身,他常開玩笑說,這次駐村幫扶算是幹回了老本行。
  • 遠古化石為遠安帶來旅遊生機 蹚出鄉村振興路
    原標題:遠安"中國化石第一村"蹚出振興路遠古化石,為古村帶來旅遊生機遠安「中國化石第一村」蹚出振興路壘砌房子的石頭上,還顯現出各類花紋。「一些花紋就是化石!」湖北省地質科學院地質工作者李姜麗說。兩年多來,她一直在這裡負責化石發掘與研究。遠安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曹陽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為保護化石,2013年遠安縣一口氣關閉了3家採石場。2014年1月,該縣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
  • 泰州獨臂「勵志姐」蹚出銀杏富民路
    缺失左臂的她白手起家,蹚出了一條銀杏富民的產業之路。出身貧苦,靠收購銀杏起家申楊鳳老家在姜堰區顧高鎮,家中姊妹4人,她排行老二。父親過世早,家境貧寒,造就了申楊鳳要強的性格。高中畢業,因幾分之差,她與大學失之交臂。25歲那年,她嫁到胡莊鎮戴陳村。
  • 五龍村 彈痕無語(組圖)
    64年前,全村被欺負得忍無可忍,個個舉起鋤頭、扁擔,幹掉4個為非作歹的日本兵,日軍隨即回敬的就是100多枚炸彈,以及無窮無盡的拷打,甚至動用了電刑……  64年後,走在五龍村的石板路上,在老人們的手指下,數不清的已經風化的彈痕,一個一個漸漸清晰起來,但老人們最擔心的,是這段慘痛的歷史,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 煤炭之鄉蹚新路
    山西陽泉平定縣文旅融合促轉型煤炭之鄉蹚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與此同時,旅遊業、特色農業、新材料等產業加速發展,助力富民增收。2019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到30928元、14743元。「有個客人來住了7天,我家掙了1000多元。」頭一回吃上旅遊飯時,娘子關鎮河北村張秋寶老人難掩興奮之情。過去,雖說緊挨著娘子關景區,可村容村貌髒亂差,進出的道路也不好走,河北村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受窮。
  • 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躋身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躋身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2019-07-20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五龍村:守住青山綠水 留下美麗鄉愁
    在五龍村深山裡的一間民宿咖啡屋,每當有客人光臨,85歲的王素清婆婆和76歲的杜雲珍婆婆就會展示她們的新才藝——手磨咖啡。芳香四溢的咖啡裡,特別加入了兩位婆婆的田園悠閒。遊客:喝著婆婆煮的咖啡,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美麗的景色,感覺太好了,我們來了就不想走。
  • 五龍村傳出的一條短視頻「火了」!抖音瀏覽量500W+!
    走吧,現在就跟小編去一睹為快~「一撞榮華富貴,二撞金玉滿堂,三撞人來人往,四撞大吉大利,五撞蒸蒸日上,六撞財源滾滾……」伴隨著陣陣清脆的撞擊聲和吆喝聲,熱火朝天的古法榨油在閬中五龍村上演。幾位榨油師傅雙手推起長錘,用力撞擊木楔子,在成百上千次的撞擊中,榨打出菜籽油。
  • 四川南充:閬中的網紅村最富村天林鄉五龍,理想中的詩和田野
    四川閬中的農村裡也有很多的網紅地,如天林的五龍、飛鳳的橋亭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閬中最早的網紅村,同時也是閬中最富的村——天林五龍,這裡環境優美,民俗淳樸,宜居宜遊,是人們理想中的遠方的詩和田野。五龍村依託自然優勢,以「網際網路+旅遊」的方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不僅幫助群眾脫了貧,還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的五龍,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前來,不僅可以體驗鄉村生活,遊覽田園風光,還可以飽餐農家美食。
  • 福清城頭鎮五龍村現千年古墓 墓主疑是林球
    原標題:福清城頭鎮五龍村現千年古墓 墓主疑是林球   據題刻記載,墓主疑是林球,其後裔出了兩位部長級人物古墓旁石頭上的題刻  近日,福清市城頭鎮五龍村的林氏家族準備修理祖墳。在對題刻內容與族譜進行核對時,才發現這是宋代的古墓,墓主疑是林球。  墓中發現了宋代墓磚和有雕刻線條的斷石,墓壙內有石碑和很多白色屍骨。  據題刻記載,墓主疑是林球,值得一提的是,其後裔出了兩位部長級人物。
  • 閬中:五龍村上榜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公示名單
    五龍村鄉村旅遊景區民宿四川新聞網南充12月19日訊(冉瓊 文/圖)12月18日,筆者從閬中市政府相關部門獲悉,近日,南充市新評3A級旅遊景區公示名單出爐,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鄉村旅遊景區名列其中。五龍村,緊鄰天宮院景區,具備旅遊區位優勢。在脫貧攻堅中,該村確立了按景區標準把五龍村建成產旅結合示範點、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定位,在五龍村種植各季鮮花,進行景觀設計和風貌整治,確保一年四季有景點、有看點。 近年來,五龍村緊緊圍繞打造「特色旅遊小山村」主體定位,著眼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為目標,著力打造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地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 《求是》雜誌刊登樓陽生署名文章:--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
    《求是》雜誌刊登樓陽生署名文章: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6月1日刊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的署名文章:《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 本臺評論:牢記囑託勇攀高峰 堅定蹚出鹽湖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
    剛剛召開的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及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做出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強化思想武裝、凝聚共識合力、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戰略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具有鹽湖特色的新路,乘勢而上書寫鹽湖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 全面小康四川行②來閬中五龍村 品「網紅」奶奶手磨咖啡
    今天,「全面小康四川行」秦巴山區採訪團來到了本次採訪之行的首站——閬中市天宮鎮五龍村,見證鄉村旅遊發展給當地帶來的巨變。五龍村,緊鄰天宮院4A級景區,距離閬中古城僅20餘公裡,交通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以前我連咖啡是啥都不曉得,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喝過我做的咖啡啦!」
  • 閬中天林鄉五龍村支書繆文潤:山村脫貧致富引路人
    如今,脫貧後的五龍村人走向了新生活,與城裡上班族一樣,每天吃過早飯後按時上班,有的在家門前的各種產業園裡務工,有的在自家的農家樂裡忙碌。一切變化,始於脫貧攻堅工作。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黨支部書記繆文潤作為五龍村脫貧攻堅戰的參與者和領頭者,他帶領五龍村人奮力拼搏,走出貧困,日子越過越紅火。
  •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武宏文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站在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和推動一流創新生態基本形成的高度,大抓狠抓強抓實抓科技創新,堅決把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全覆蓋作為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重要舉措。
  • 「民生」山旮旯裡闖出「生態富民路」
    大圐圙梁村:山旮旯裡闖出「生態富民路」山,曾經的龍口鎮大圐圙梁村,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山,溝壑縱橫,垣坡連綿,基本看不到一塊平整的土地,屬於典型的丘陵溝壑地貌。窮,地處乾旱梁峁山區,生態脆弱、生產單一落後。如今,驅車行駛在村莊的通村公路上,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兩旁,梯田式的耕地像滾滾流淌著的寬闊波浪。
  • 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走富民興村特色產業路
    據悉,省、市把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產業興旺的重大行動、重要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紮實推進。根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自2019年起,廣東省計劃連續3年投入省級財政資金30億元,扶持3000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形成200個特色農業專業鎮。
  • 視頻|閬中市天宮鎮五龍村:柑橘掛滿枝頭 一派豐收景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川在線記者 李強 趙丹 盧春陽 陳旻翔10月20日,第三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風活動採風團成員來到閬中市天宮鎮五龍村,走進五龍村醉美果園,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山坡上一棵棵翠綠的柑橘樹生機盎然,沉甸甸的愛媛果掛滿枝頭,果農們露出豐收的喜悅。
  • 浙江桐鄉永越村走強村富民之路
    地處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浙江嘉興桐鄉市濮院鎮永越村,從曾經負債120多萬元到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千萬元村」,歷經30多年發展,現在年毛衫相關產業年產值已有16億元,交易額達700億元。永越村的強村富民之路是怎麼走出來的?「首創、奮鬥、奉獻,『紅船精神』裡一個元素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