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清城頭鎮五龍村現千年古墓 墓主疑是林球
據題刻記載,墓主疑是林球,其後裔出了兩位部長級人物
古墓旁石頭上的題刻
本報訊(記者陳欽祥通訊員林秋明文/圖)「村裡山上發現兩台歷史長久的古墓,據記載有近1000年的歷史了。」前日,福清市城頭鎮五龍村村民林先生等人向本報反映了此事。
近日,福清市城頭鎮五龍村的林氏家族準備修理祖墳。在對題刻內容與族譜進行核對時,才發現這是宋代的古墓,墓主疑是林球。
墓中發現了宋代墓磚和有雕刻線條的斷石,墓壙內有石碑和很多白色屍骨。
據題刻記載,墓主疑是林球,值得一提的是,其後裔出了兩位部長級人物。一個是林慄,字黃中,一字寬夫。後任屯田員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講、湖州知州、荊南路安撫,直至兵部侍郎。另一個是林榮,字得仁。後負責朝廷各類政令的起草,成為朱元璋的近臣,累官至兵部侍郎、兵部尚書,躋身中央「六部九卿」的重臣之列。
昨日,記者將這一情況向福清市文體局相關人員反映。考古專家毛胤雲表示,由於未到現場查看,目前未能斷定其是否為古墓群,以及古墓與墓主姓名是否相關聯。他表示,他們也將於近日到現場進行查看鑑定。
福清一文物界人士表示,目前福清已發現的千年古墓為數很少,即使被發現,不少古墓也早已被破壞或被佔用。
掃墓30多年最近才發現是千年古墓
「之前我們聽上輩人講是祖輩的墓,不過具體是誰的墓,我們也不是很清楚。」昨日,60歲的當地村民林世明告訴記者,這30多年來,每逢清明節,林氏家族一般都會前去祭掃。
近日,林氏家族準備修理祖墳。在對題刻內容與族譜進行核對時,才發現這是宋代的古墓,墓主疑是林球。
古墓位於城頭鎮五龍村拱辰山。昨日,記者在半山腰看到,現場有2臺共4壙古墓,面向西南,總面積約200平方米。通過古墓旁石頭的題刻可初步得知,墓主的孫子林叢及其妻子於宋嘉祐七年(1062年)壬寅五月十五日結婚。婚後不久,兩人前往祖父、祖母墓地的石頭刻下這些文字。林叢的祖父林球,在家中排行第十,農曆五月十日去世;祖母王氏,在家中排行第十一,農曆十二月初四日去世。遺憾的是,林叢夫妻沒有寫明其祖父、祖母去世的具體年代。但推測,林球去世時間距今近千年。
在現場,記者還發現了宋代墓磚和有雕刻線條的斷石。從墓壙往內側探視,發現裡面有石碑和很多白色屍骨。據村民介紹,以前在古墓的前面豎立有墓碑,遺憾的是已被破壞。
家族曾出兩位部長級人物?
記者在林氏後裔於清道光年間編修的《林氏族譜》得知,林叢的祖父叫林球,是福清城頭鎮五龍村陽泰林氏五龍堂一世祖。該族譜記載:「林球,字君衍,卒於五月十日。妣王氏,卒於十二月初四日,合葬於塔院山(註:應為拱辰山塔院),子孫即從五月初十日鹹往祭焉。」這些記載與上述題刻的內容完全相符。
記者還從史料中得知,林球有兩個後裔十分出名,一個是宋代兵部侍郎林慄,一個是明代兵部尚書林榮。
林慄,字黃中,一字寬夫。後任屯田員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講、湖州知州、荊南路安撫,直至兵部侍郎。
林榮,字得仁。後負責朝廷各類政令的起草,成為朱元璋的近臣,累官至兵部侍郎、兵部尚書,躋身中央「六部九卿」的重臣之列。
數百年前全村僅有1000多戶姓林
昨日,村民林世明告訴記者,他聽上輩人講,數百年前,五龍村整個村只有一個姓:林。當地林姓人家有1000多戶。「後來相傳村裡發生一件事,大量林氏後代紛紛外遷。」老林說,據不完全統計,遷出的林氏後代在各地約有1萬多戶、5萬人。
「如今村裡共有4000多人,林姓佔的比例很少,陳姓與李姓的居多。」林世明說,他是墓主林球的第幾代,自己也無從得知,只知道村裡的後裔僅有百來人。
對於五龍村的由來,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則表示,之前村名是叫「古銅村」,隨後改「古龍村」,解放後改「五龍村」至今。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