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關於Libra引發的三點經濟學討論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楊望/文 Libra熱議非凡,門派林立。姑且分為極大主義者和極簡主義者兩派,極大主義者認為Libra式技術創新,重構商業體系。極簡主義者認為Libra引發革命,對抗現有中心化體系,將如卵擊石般潰敗之。

至此,Libra是貨幣嗎?Libra後無來者嗎?Libra價值幾何?此三問,是為Libra引發的三點經濟學討論。

Libra願景遠大,難成貨幣

Libra項目的主要發起方Facebook,也許不曾想到項目白皮書發布後6個月不到,Libra項目的全球推廣過程會變得如此艱辛。

PayPal、Visa、MasterCard和Stripe等6家支付巨頭退群後,Libra仍有22家全球跨國企業作為Libra許可聯盟鏈的節點。此項目願景遠大,白皮書描述為「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成為繼比特幣、萊特幣和瑞波幣等第一代數字貨幣進駐跨境支付和普惠金融場景後的又一極具影響力項目。

對於數字貨幣,各界組織熱議最多的便是,Libra等數字加密貨幣究竟是否貨幣?我們需要先釐清貨幣的理論邊界。通常而言,貨幣具備支付手段、記帳單位和價值儲備三項職能。對商品貨幣流派而言,支付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記帳單位和價值儲備系支付手段職能衍生而來。商品貨幣流派主要代表是亞當·斯密,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因此,2008年,比特幣問世,崇尚的理論基礎和運行機制源於古典經濟學的商品貨幣流派,一切人們普遍接受的一般支付等價物均可謂貨幣。

然而,威廉·配第開創的商品貨幣流派起始於17世紀,具有特殊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的時代背景。19世紀三十年代,以約翰·凱恩斯為主要代表的國家貨幣流派成為現代貨幣學說主流,國家貨幣流派認為,貨幣最重要的職能是記帳單位,基於國家(政府)的信用,支付手段和價值儲藏均由其衍生而來。因此,各個國家出於主權經濟權利考量,依據國家貨幣流派理論,建立二元貨幣體系。基於國家主權信用,各國央行或財政部發行主權貨幣,由銀行等中介機構通過發放貸款來進行信用擴張,從而進一步創造貨幣。

近現代,國家貨幣流派主導著現今貨幣體系。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在全球多個經濟體處於嚴監管狀態,流通性漸弱。Libra作為數字貨幣中的第二代——穩定幣,願景遠大,但難成貨幣。具體而言,現如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明確表態對其強監管或嚴調查,只有新加坡持開放態度,加之PayPal宣布退出,恐引發的連鎖反應,對Libra這一尚在襁褓中的創新數字貨幣來說,前途未卜。

Libra式革命,接踵而來

毋庸置疑,商品貨幣和國家貨幣兩大流派主張的貨幣,在主導經濟金融活動中均存在問題,相互之間,非此即彼,欲取而代之。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人們普遍歸因於現代貨幣運行體系的弊病,貨幣超發,信用泛濫,風險加劇,金融市場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因而,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滯脹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市場參與者們對現代貨幣運行體系再一次產生了質疑。

2009年1月,比特幣系統的上線,大家仿佛看到了曙光,如同重遇以哈耶克為代表的自由經濟時代。經濟意義上來說,經濟金融活動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本質是信用,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獨特的技術屬性,好比一臺信任機器,讓比特幣系統的參與用戶們無中心、無中介、公開透明地進行著交易,創造著信用。具體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比特幣為區塊鏈技術的優秀應用,將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帳、時間戳記錄、工作量證明和區塊交替籤名等信用自主治理技術應用到極致。與此同時,比特幣作為公認第一代數字貨幣,創新性為參與用戶提供了點對點無中心化自我治理的平臺制度安排,為未來長達十年的「幣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09年以來,人們將比特幣用於支付、轉帳、證券、衣食住行、教育娛樂、政務公益等各個場景,比特幣的各類衍生者(瑞波幣、萊特幣等656萬種加密貨幣,2017年)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幣圈」這一社區自治組織也隨之而來。

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比特幣在支付轉帳層面上的快捷便利性很快被犯罪組織利用,用於洗錢、欺詐、恐怖融資等違法犯罪活動。同步地,多國政府也逐步出臺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的監管法案,將比特幣列入交易負面清單。二戰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加快,資本、人力、土地和技術等要素紅利凸顯,特別是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不斷。創新永遠是無止境的,在09年同步出現的區塊鏈技術,一直隱藏在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等光芒之下,一直以公有鏈的區塊鏈技術架構默默無聞地創新著。與此同時,以JPM COIN、Libra和USC Token等穩定幣為代表的商業聯盟鏈雨後春筍般湧現,特別地,各國將區塊鏈列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後,聯盟鏈搭建價值網際網路的技術架構一度成為行業首選。

希克斯中性技術進步視角看Libra

希克斯在1932年經濟增長周期理論中提到,技術進步使得資本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效率獲得同步提高,即勞動的邊際產量(dY/dL)和資本的邊際產量(dY/dK)之比保持不變,而使產出得到增長。

我們說,包括比特幣、以太坊、Libra及其他側鏈技術設計出的類公有鏈和聯盟鏈,其底層技術區塊鏈,用希克斯中性技術進步視角來看的話,實際上,在Facebook等商業機構的推動下,Libra 極具商業價值,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特別地,28億全球用戶的普惠金融商業需求,每秒鐘1000筆交易速度,許可聯盟鏈架構,計劃100個全球跨國商業機構節點,獨具拜佔庭容錯功能的3f + 1節點LibraBFT共識算法和高度契合支付交易場景的RUST開發語言,對於比特幣等公有鏈來講,Libra的技術體系更適合引爆價值網際網路革命。

回歸到Libra等數字加密貨幣,其底層技術區塊鏈,掀起了價值網際網路的一場革命。保羅·弗裡德曼在《自由選擇》中,曾經重點說明定價機制是市場的核心。無獨有偶,區塊鏈正是在第一代網際網路——信息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上,升級了價值傳遞流程。將定價機制以點對點記帳和去中心化的保密安全交易方式,更好地傳遞信息給用戶。1937年,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中正式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認為企業的出現,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程度,讓產品和服務信息順暢低成本地傳遞給用戶,這一學說也創建了新制度經濟學流派。時代更替,特別是現代商業銀行的出現,中介屬性在交易中顯露頭腳,著實降低了交易成本,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出現,讓交易成本進一步下降。不言而喻,人們對於將成本提效率補短板的需求,總是欲求不滿。區塊鏈在2009年橫空出世,為價值網際網路創新提供了天然的解決方案,區塊鏈2.0智能合約在法律、金融、物流、醫療、食品等多場景進行跨界融合應用,實驗產品成功轉化之際,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辨別多個「龐氏白皮書」區塊鏈項目。

經過多輪嚴監管和市場出清後,正本清原,星星燎原。區塊鏈1.0數字貨幣和2.0智能合約也進一步融合進化,以Libra為代表的穩定幣項目發布,無疑給區塊鏈創新者吃下一顆定心丸。進一步來說,Libra技術創新速度並未被嚴監管限制,在Libra開發人員社區一直反響熱烈,在短短7個星期內,完成34個項目的錄入,包括10個錢包、11個區塊鏈瀏覽器、2個IDE、1個API和11個客戶端。累計記錄超過51000筆交易,已部署的節點共7個,2020年預計完成主網100個節點的部署和核心功能集的實現。

創新與監管,永遠是「蹺蹺板」效應。區塊鏈創新道阻且長,隨著Libra項目進入非常態,更是艱辛無比。然而,區塊鏈作為一種科學技術,本身是用於升級社會生產關係,構建信用價值流轉。自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加大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力度後,合規化、正常化、全球化的區塊鏈時代終會來臨。

(作者楊望為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與經濟學:關於近期文獻的一個綜述
    (一)人工智慧與經濟增長   1、關於人工智慧與經濟增長的理論探討   從理論淵源上看,關於人工智慧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討論其實是關於自動化對經濟增長影響討論的延續。Zeira(1998)年曾提出過一個理論模型,用來分析自動化的增長效應的模型。
  • 羅氏公布血友病新藥Hemlibra最新臨床數據
    關鍵詞:Roche;Hemlibra;血友病2018年5月21日,在2018年世界血友病聯盟(WFH)世界大會上,Roche公布了血友病新藥Hemlibra的兩項III期臨床研究HAVEN 3和HAVEN 4的最新結果,數據表明體內不含VIII因子抑制物的血友病患者接受Hemlibra治療後,最高可使出血事件降低
  • Libra與它20多家合作夥伴的野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如果libra所構想的100名初創成員招齊並成功上線的話,其直接帶來的收入就是10億美元。 3:libra的頭號競爭對手或許就是Wechat(微信)與Alipay(支付寶)。 或許令扎克伯格沒有想到的是,libra理念剛剛面世,就立即受到全世界的質疑,引發多個國家監管層面的擔憂。 自去年5月參加了聽證會,一年後的今天,扎克伯格再次站在聽證會現場接受質問,從一開始就打著為全球人類服務的libra貨幣,連同它創始成員的野心都已昭然若揭。
  • 羅氏A型血友病新藥Hemlibra 3期臨床結果積極
    Hemlibra在整個研究期間保持了較低的治療出血率,在整個評估期間,基於模型的年化出血率(ABR)保持在較低水平,為1.4(95%CI:1.1-1.7)。同時,在每個連續24周期間,無治療出血的患者比例(70.8-83.7%)增加。此外,Hemlibra預防性治療方面,95.1%的目標關節得到了解決。
  • 每個人都需要讀點經濟學——經濟學入門書籍
    經濟學並不是一門教你賺錢的學科,但是它能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加理性的人。扔掉複雜的數據模型也能玩轉經濟學,以下書籍都非常適合經濟學小白,通俗易懂,且貼近生活,很多實例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做理論參考,也可以是增進對世界理解的一種途徑。
  • 莫幹山會議札記三:奇怪的「經濟學常識」
    見諸媒體的,多是發言者的記錄,之後的相關討論卻不見蹤影,有些媒體乾脆只發知名人士言論。而從參加會議的現場來看,真正討論熱烈的,往往是一些分論壇上的自由討論。一個例外是關於土地制度的分論壇。由於香港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許成鋼與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凌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陳柏峰的爭論,使這場分論壇成為少有的受到媒體關注的爭論現場。
  • 羅氏Hemlibra在體內存在因子VIII抑制劑的患者中安全有效!
    在STASEY研究中,報告了2例與Hemlibra無關的血栓事件(TE):一例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療醫生評估為與Hemlibra無關,第二例是拔牙部位的肥大血塊,這是手術的一個已知併發症。STASEY研究的第二個中期分析包括了193例體內存在因子VIII抑制劑的A型血友病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每周接受一次Hemliba預防性治療。
  • Libra推出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在Libra不斷推遲上線的情況下,關於數字貨幣世界的格局已經發生了大的變化,市場上的USDT、USDC、DAI、BUSD等穩定幣已經開始佔領市場,成為數字貨幣的主要應用。而此時Libra或即將推出的消息,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 盤點《來自星星的你》引發7個經濟學效應
    一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引發了全民追劇的熱潮。而這股熱潮在經濟層面也的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帶你來看,一部《星星》引發的7個經濟學效應: 關於
  • 2018經濟學考研熱點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出題點
    演員中他經濟學最好,搞經濟的他演戲最真  據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上述獎項歸屬。他說,今年的經濟學獎是關於對經濟心理學的理解。
  • 羅氏A型血友病新藥Hemlibra獲歐盟批准,用於無...
    此外,EC還批准了Hemlibra的多種給藥方案(每周一次、每2周一次、每4周一次,皮下注射),用於適用於該藥的所有A型血友病患者,包括體內已產生凝血因子VIII抑制劑的患者。Hemlibra是一種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能將激活天然凝血級聯反應和恢復天然凝血過程所必需的2種蛋白質——凝血因子IXa和X聚集在一起,恢復A型血友病患者的凝血過程。在臨床研究中,Hemlibra已被證明能夠顯著減少出血事件並改善機體功能。Hemlibra由中外製藥研製,目前由中外製藥、羅氏及旗下基因泰克合作開發。
  • 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佚名 發表於 2019-11-22 10:51:08 何平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 羅氏2019年財報:Tecentriq、Hemlibra增長迅猛,中國區增速36%
    具體產品方面,原腫瘤「三劍客「貝伐單抗(70.73億,+4%),曲妥珠單抗(60.39,億,-12%)和利妥昔單抗(64.77億,-4%)基本保持穩定,新產品放量迅速:Tecentriq(18.75億,+143%),Hemlibra(13.8億,>500%),Ocrevus(37.08億,+57%)。
  • Facebook的Libra穩定幣和我們使用的騰訊Q幣有什麼不同?
    圖片來自網絡但是Facebook發行libra穩定幣,實作為一種全球貨幣屬性出現的。作為一種穩定幣, 不受單一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引發的貨幣風險,有點像聯合國屬性一樣的「聯合幣」,好處這個聯合幣,可以應用網際網路追蹤每筆交易和區塊鏈獨特加密技術,嚴格控制貨幣數量和確保客戶自己貨幣的安全。
  • 2021考研,關於經濟學專業,學碩與專碩差別到底有多大?
    應用經濟學下設專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學下設有三個一級學科,分別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而這三個一級學科下,又分別有其二級學科,這個才是我們考研要報考的專業,比如,理論經濟學下設有以下理論經濟學、經濟史、世界經濟等7個二級學科(專業)。考研時,大家只能從這7個專業選擇一個報考。而應用經濟學下設有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等11個專業。
  • 經濟學革命|楊虎濤:經濟學多元主義:歷史、主旨和中國意義
    [1]回顧經濟學說的發展歷史,多種理論的碰撞、交流與並存是常態,即使是在新古典體系逐漸取得壟斷地位之後,經濟學家也從未停止過關於多元理論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討論。嚴格意義上說,經濟學多元主義首先是關於解釋多種理論存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的學說,只有在方法論的意義上使經濟學的多元主義獲得支持,討論多元主義的實現形式才是適當的。
  • 經濟學常識:大學與經濟學
    他們發表的論著討論的是相同的學科和問題。因而他們是可以等量齊觀的。但在理論科學領域,像哲學和經濟學,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這些領域,例行工作者按照刻板的模式進行研究無法取得任何成就。這裡不需要專家性作者的日常勤懇而辛勞的工作。這裡不需要經驗性的研究;所有的成就都必須依靠深思熟慮與邏輯推理能力。這裡不存在什麼專門化,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相互關聯的。
  • 《經濟學:繁榮與富強的通途》——乘英語之舟,泛經濟學之洋
    外研社出版的學科英語類教材——《經濟學:繁榮與富強的通途》恰好響應了這一需求,希望能巧借英語語言之妙手,帶領學生叩響經濟學科的眾妙之門,了解國外經濟領域動態,聽懂來自世界的經濟之聲。《經濟學:繁榮與富強的通途》與《西方文明:思想、文化與人物》《文學:真與美的追尋》《心理學:心靈的探索》《醫學:守護健康的藝術與科學》共同組成「博雅」學科英語系列教程(English for Liberal Education: Across Branches of Learning)。
  • 梁小民︱接地氣的經濟學——理察·塞勒與行為經濟學
    引發了多少次災難?人們選擇市場經濟,並不在於它完善,而在於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當然,經濟學家也不會長期忽視這些問題。其實,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者、現代主流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在他提出「經濟人」和「看不見的手」的同時,也提出了人性的複雜性以及看不見的手會引發的問題。可惜他的繼承者新古典經濟學家忽略了後一種分析,而誇大了前一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