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
11月5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下稱「重疾表」)。
據了解,2013年,中國精算師協會在原保監會的指導下組織行業首次編制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改變了過去定價、準備金計算等依賴國外經驗的現狀,使重疾發生率表真正反映了中國被保險人的特徵,對促進健康保險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體檢的普及和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現有重疾表已經不能滿足保險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部署對保險業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期望和要求。
主流重疾險產品價格會略有下降
具體來看,此次重疾表修訂的內容包括:一是首次編制形成了2020版定義規範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病種合計經驗發生率專屬參考表,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開發專屬產品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首次編制了2020版定義規範下的惡性腫瘤——重度、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腦中風後遺症特定疾病經驗發生率表,為保險公司健康保險產品創新提供數據支持。三是首次編制了2020版定義規範下的兩種老年人代表性病種發生率參考表,開創了專門針對老年重疾經驗發生率研究分析的先河,對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的創新和供給具有重要意義。四是升級了編制技術和方法,全新編制的2020版定義規範下的全國病種合計發生率表和數據更新的2007版定義規範下的全國病種合計發生率表,充分反映了當下重疾的風險變化,為切實防範金融風險提供有力保證。五是首次研究形成了應用方便、可複製、可推廣的重疾數據信息標準,為動態修訂重疾表、規範全行業重疾險經營提供了一套覆蓋全部業務流程的操作標準。六是形成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編制報告》及其副本《國民防範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讀本》,為國家醫療衛生研究和國民健康教育提供重要參考。
本報記者注意到,2020版重疾定義規範的主要變化之一是將惡性腫瘤區分成輕度、重度兩類,將原屬於惡性腫瘤的TNM分期為Ⅰ期或更輕分期的甲狀腺癌劃歸為惡性腫瘤——輕度。「這一變化會使得惡性腫瘤——重度的發生率下降,而惡性腫瘤——輕度的發生率有所提高,尤其是對於甲狀腺癌高發的人群。但是,我們也觀察到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診斷技術的進步和疾病譜的演變,惡性腫瘤——重度本身的發生率呈現一定的經驗惡化趨勢,例如肺癌的發生率近幾年增長較為明顯。」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說,歸為重度的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不同的惡性腫瘤種類上有下降也有惡化增長,合計來看發生率有所下降。
那麼,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病種合計經驗發生率專屬參考表的意義有哪些?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此次修訂大灣區數據量充足,滿足單獨編表的信度要求,同時,大灣區重疾險產品的經驗發生率與全國重疾經驗發生率確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能夠單獨編製成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病種合計經驗發生率專屬參考表是中國銀保監會、中國精算師協會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大灣區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灣區專屬保險產品的創新。
對於重疾表修訂對產品價格的影響,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影響重疾險產品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障責任、利率、費用率、重疾發生率等,不同產品對各種因素的敏感性不同,重疾發生率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進一步補充稱,本次重疾表修訂會影響未來新產品的重疾發生率,在曲線形態和發生率水平上較現行重疾表均發生了一定變化。從保護消費者利益角度,本次修訂特別對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優化。從價格上看,對於主流重疾險產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責任的前提條件下,重疾險產品價格會略有下降,對於定期重疾險產品,部分年齡段的價格會有明顯下降。總體上看,重疾表修訂使重疾險產品價格更加科學合理。
首次實現數據信息全覆蓋
本報記者了解到,本次重疾表修訂在基礎數據質量、風險邊際優化、量化分析應用、新科技運用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
具體而言,本次重疾表修訂首次實現了數據信息覆蓋所有人身險公司、覆蓋全部重疾險產品、覆蓋承保核保理賠全部業務環節、覆蓋自重疾險產品問世至2018年底20餘年的全部歷史數據。項目組先後四次組織全行業補充數據信息,梳理疾病保險產品約2900款,摘錄疾病160種,收集承保數據近4億條、理賠數據約587萬條。同時,針對約75萬件未知癌症病理、死因不明確、病因不明確等賠案信息不完整問題,組織保險公司通過查詢原始卷宗等方式進行人工補錄。基礎數據規模之大、質量之高世界領先,為經驗發生率準確計算提供了有力保證。
由於此次重疾表修訂所用基礎數據規模和質量都遠超以往,相關經驗發生率穩定性顯著提高,為風險邊際的進一步優化提供了保障。通過科學分析和趨勢判斷,2020版重疾表對包含波動性調整因子、未來趨勢調整因子在內的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與優化。
同時,針對定義變化、粗發生率計算、波動性調整、經驗趨勢調整和修勻、高年齡段外推等關鍵技術環節,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的方式,科學、準確確定對發生率的影響。如針對趨勢惡化因子的分析,首次通過創建多風險因素模型,對主要病種惡化因子以定量評估的方式進行計算,並充分考慮了不同時期趨勢因子強弱不同的情況。
另外,本次修訂充分運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機器學習模型、自然語言處理和正則表達式等新方法,及自主開發的理賠文本自動清洗工具,實現了對賠案出險原因的多層次精細分類與精準識別,完成了對500餘萬賠案理賠文本的分類,以及 105種重疾、55種輕症、26種癌症部位、80種死亡原因的理賠細分,並形成了可直接對行業外輸出的技術和應用工具。
中國精算師協會副秘書長李勁松表示,重疾表修訂成果的發布是保險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精神,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金融供給側改革、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健康中國2030」、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等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在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堅持長期穩健經營、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中國精算師協會將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指導下,進一步發揮專業平臺作用,匯聚全行業力量,探索建立重疾表動態調整長效工作機制,更好的服務於健康保險發展。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