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向所有人身險公司徵求意見。
據悉,2013年,中國精算師協會組織行業首次編制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對促進健康保險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現有重疾表已經不能滿足保險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為此,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指導和推動下,2019年1月以來,中國精算師協會聯合中國銀保信,積極組織行業力量,成立數據標準、數據清洗、趨勢外推等7個工作小組,在全面收集行業數據、廣泛徵求行業意見的基礎上,紮實有序推進相關工作,歷時1年多時間基本完成了重疾表修訂工作。
中國精算師協會表示,2020版重疾險共有五大成果。一是編制了新重疾定義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多病種重疾表,助力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需要。二是編制了新重疾定義下的兩種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經驗發生率參考表,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三是編制了全國範圍的新重疾定義下的2020年版重疾表、數據更新的2007年版重疾表,進一步深化健康保險供給側改革。四是形成了數據收集、校驗、理賠病理等重疾數據信息標準,進一步夯實行業數據基礎。五是形成了《2020年版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編制報告》,為國家醫療衛生研究和國民健康教育提供更好服務。
修訂重疾表有何意義?對此,中國精算師協會表示,一是成為有效防控風險的重要抓手。更加準確反映重疾發生率變化,提升產品定價、評估的科學性、合理性、充足性,從源頭上防範風險。二是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風險細分及產品創新,增強市場活力和效率,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三是成為增進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通過提升產品定價的精準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要。四是成為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將重疾表打造成中國保險業與業外、海外交流合作的名片,形成可直接對外輸出的技術和應用工具,推動研究成果共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