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再保險聯合中國精算師協會:深度探討「流行病風險轉移」三大課題

2020-12-13 騰訊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形勢依然嚴峻。疫情爆發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預計將高達2萬億美元1, 全球保險業因新冠疫情將損失約2030億美元2。保險行業該如何看待流行病風險並更好地應對這一風險?

近日,瑞士再保險聯合中國精算師協會面向保險行業推出了「流行病風險轉移的思考」網絡研討會話題涵蓋傳染病風險轉移機制的頂層設計、疫情對巨災風險、責任保險、健康保險帶來的影響等。該活動是中國精算師協會認可的CPD課程,吸引了400餘名業內同仁的參與。

「流行病風險轉移的思考」網絡研討會現場

陳東輝

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

流行病風險可分為三個風險池:死亡風險、醫療費用風險以及流行病帶來的經濟損失。我們本次研討會將討論後兩個最受關注的風險池。疫情發生之後,中國消費者保險意識顯著增強,保險行業利用這一契機關注發展和創新。瑞士再保險綜合國際保險市場對傳染病風險的防範轉移機制,旨在幫助整個行業在業務發展、產品創新、轉移風險以及發揮行業作用方面找到合理的平衡點,促進中國保險行業整體保障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從而提升中國社會的韌性。

01

傳染病風險轉移機制頂層設計

張楚瑩

瑞士再保險中國財產險部負責人

傳染病風險與傳統巨災風險看似有相同之處,但實際有本質區別。首先是影響區域不同,傳染病巨災會在全國甚至全球進行蔓延,而自然災害巨災都是區域性的事件。這會導致風險累積上存在量的差別,傳染病巨災是全球範圍內的風險累積,同時影響多個險種,更有可能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償付能力。其次,傳染病風險與資本市場的相關性較高,可能衝擊保險公司的資產端和負債端,從而更加不可保。最後,受人為因素和回歸期短等影響,傳染病風險無法使用傳統巨災模型的定價方法。這些使得全球流行病在目前情況下不具備可保性。

基於此,保險行業面對傳染病巨災風險的價值不在於承保能力,而體現在「服務」上。如事前的風險管理;事後,通過理賠定損進行賠款(來自政府資金)的精準投放;機制上,通過風險定價促使被保險人將風險管理納入日常運營。

傳染病風險轉移機制頂層設計的若干關鍵問題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02

新冠疫情對主要責任險產品的影響

胡詠濤

瑞士再保險中國車險、責任險、意外險

核保負責人

當前中國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保險損失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一些歐美國家形勢不容樂觀。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表明,截至4月24日,保險行業抗疫專屬理賠累計19.08萬件,累計賠付金額3.997億元。其中,財產險公司方面累計賠付1.39億元。在財險公司比較有限的總賠付數據中,責任險的佔比並不高。一方面這與疫情有效的管控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與中國的法律環境,公眾的法律意識相關。在歐美等法制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責任險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在法律環境成熟的國家,責任險的損失更大,但政府的主導作用帶來的影響會小。

當前,歐美等國家醫療資源日益緊張、經濟下行,使得責任險相關保障暴露出更大的風險。美國已愈加頻繁地出現新冠相關的訴訟案件,涉及多種責任險產品, 如工傷保險、公眾責任險、醫療責任險、董監事責任險等。目前損失情況尚未明朗, 但隨著死亡人數不斷攀升,這些國家的各級政府是否會頒布行政命令,進一步擴展保險保障的範圍,還未可知。由於歐美的責任險為長尾業務,還要等待疫情結束,才能回溯損失的情況。

但這次疫情無疑給大家敲醒了警鐘,政府、公眾在此次疫情中的風險意識顯著提高,相應的責任險需求與風險敞口也會隨之增加。

疫情對不同責任險產品的影響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03

推動短期健康險產品的創新升級

陳學敏

瑞士再保險中國創新解決方案部高級經理

疫情喚起群眾健康意識,激發保險及健康管理服務需求,保險公司將在健康管理領域展開深入產業布局與戰略合作。

根據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報告表明,疫情對人壽與健康險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新業務增長、賠付、盈利和資本這幾方面。所有險種的新業務,因為線下交流互動減少,導致需求下降。

疫情對重疾和醫療兩個險種的影響比較中性。一方面,疫情的出現讓民眾切身感受到了健康和保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風險保障意識;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經濟下滑對人們收入產生影響,導致需求減少。從賠付來看,新冠肺炎不是重疾保單中規定的保障疾病,所以對重疾賠付的影響不大。對於醫療險,全球市場整體索賠會增加,但因為醫療保險和國家的社保體系密切相關,各個國家的情況會略有差別。

2020年第一季度短期健康險收入518億,同比增長44%,我們預計2020年還會保持45%左右的增長水平,預計將達到1200億左右。目前,健康險產品的同質化情況比較嚴重,與保險產品配套的服務能力將成為保險公司發展健康險的關鍵要素之一。隨著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保險公司會重新思考健康管理服務的定位,及網際網路醫療和健康管理領域的產業布局,包括資本的投入和戰略的合作。保險公司將思考如何與網際網路診療,健康服務等相融合進行健康險產品的開發,打造產品的升級及產品的差異化。相信未來市場上會相繼推出圍繞「網際網路醫療和在線健康服務」 的創新型健康險產品。

保險公司有望突破醫療數據的壁壘,進而通過數據分析開發差異化的產品,建立風險預測和風控模型,提升運營效率。

對全球人壽及健康險行業的整體影響

劉廣君

瑞士再保險北京分公司總精算師

本次疫情突發,經驗數據的可用性大幅下降,給精算評估和經驗分析等工作帶來很大挑戰。與此同時,疫情加速了各個行業的線上化和數據化,為精算技術在新產品開發和精細化定價方面的應用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精算將迎來精彩的新時代。個人險將是本輪轉型的最大主角,比如大數據和傳統精算技術的相輔相成,產壽精算的互相融合與加強等,都將是精算師貢獻知識力量、造福社會的舞臺。

問答回顧

01

Q:您提到全球流行病不具備可保性,那麼保險公司是否可以在承接了這類業務後,通過發行傳染病巨災債券的方式,把這個風險轉移出去。

張楚瑩:

這個做法的確有先例,就是世界銀行發行一個指數型的巨災債券PEF(pandemic emergency facility),而且在這次新冠疫情裡面已經觸發了。不過,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發行流行病巨災債券會有一些挑戰。比如,機構投資人是否歡迎,因為大流行病和資本市場還是有很大的關聯度存在;以及巨災模型的準確性,機構投資人一般都依賴模型公司的模型結果確定債券的價格,但是目前傳染病巨災模型的不確定性是很高的。

02

Q:目前國內很多保險公司都在進行新冠相關風險的新產品開發,國外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可以介紹。

張楚瑩:

在新冠發生以後,國內的確也有一些新產品問世,比較典型的就是「復工復產」保險,它相當於營業中斷保險的一個變種。但是國際上在財產險領域這種討論還比較少,大部分保險公司、再保公司還處在收集理賠數據,分析風險敞口的階段。而且對今後的傳染病擴展條款也會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

03

Q:如何控制保險公司的傳染病風險敞口?

張楚瑩:

首先考慮到傳染病的風險累積,我們建議在數據採集時對於所有擴展傳染病的保單增加一個標識,方便累積風險的統計。同時,通過賠付限額、觸發條件等控制保險公司的風險敞口。

04

Q:疫情使人們的行為、工作方式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您覺得這些改變會對責任險有何影響?

胡詠濤:

我們看到改變帶來的更多的是積極的影響。比如,限制出行、居家辦公、保持社交距離等,都會減少人員聚集而發生群體性死傷事件。公共場所經營者的風險意識也會提高,完善管理模式,對場所內的人員管控、流程的管理等細節也會更為注意。

05

Q:您提到目前市場上短期健康險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在產品創新上您有什麼建議嗎?

陳學敏:

可以考慮和健康服務的深度融合,醫療資源比較緊缺,民眾對醫療資源和健康服務的需求是旺盛的,人生的不同階段對醫療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針對有孩子的家庭,我們可以提供兒童醫院的預約掛號,家庭醫生等服務, 以服務促產品;剛才也提到過,醫療險的創新可以考慮增加網際網路診療的門診責任等。

06

Q:財險公司發展健康險的優勢在哪裡?

陳學敏:

財險有自身的渠道管理優勢和靈活性,但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健康險專業化管理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精算師協會首次發布三大主糧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表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為貫徹落實《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按照銀保監會農業保險風險區劃和費率分區工作整體部署,中國精算師協會和中國銀保信組織行業力量,組建了農險風險區劃研究測算小組,聯合開展了稻穀、小麥和玉米的保險風險區劃和費率分區研究工作,形成了《稻穀、小麥、玉米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表
  •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稻穀、小麥、玉米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稻穀、小麥、玉米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表(2020版)》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王笑
  • 北美精算師協會在華首次召開風險管理研討會
    2019年9月5日,西安—— 北美精算師協會(SOA)於9月5日在西安成功舉辦其在華首屆「風險管理研討會」,來自監管機構、保險行業的精算、財務、投資和風險管理方面100多位專家聚集一堂,深度交流與研討在複雜環境下的風險管理議題。
  • 中國精算師協會:重疾表修訂將推動風險細分及產品創新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向所有人身險公司徵求意見。據悉,2013年,中國精算師協會組織行業首次編制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對促進健康保險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現有重疾表已經不能滿足保險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 精算師的搖籃——湖南大學保險精算教育
    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推出的《2017-2018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顯示,湖南大學已躋身保險專業全國十強。(參加SOA教師會議交流)早在2011年至2014年,張琳教授作為唯一受邀的中國大陸學者,參與了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的償付能力監管改革課題研究,與世界頂尖級的精算師共同「會診」美國保險監管問題。
  • 中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和中國精算師協會聯合委員會召開特殊...
    本網訊 記者錢林浩報導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理論學習不放鬆,結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中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和中國精算師協會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聯合黨委」)2月11日以微信群「線上學習」方式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集體學習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廣州召開「第二屆中國壽險業總精算師論壇」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1月1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廣州召開「第二屆中國壽險業總精算師論壇」,主題為「聚焦『十四五』助推高質量」。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邢煒、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賈飆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中央國債登記結算責任有限公司估值中心高級總監王超群和86家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的總精算師共100餘人參加會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主持會議。賈飆指出,目前人身保險業利差損風險整體可控。
  • 中國太平洋保險總精算師:張遠瀚
    簡歷:   現任公司總精算師,太保產險董事,太保壽險董事,太保安聯健康險總精算師、首席風險官。加入公司之前,張遠瀚曾任花旗集團旅行者保險 - 花旗保險總部精算師,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精算師、副總經理、副總裁,生命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精算師,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總精算師,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張遠瀚擁有碩士學位,是中國精算師協會理事,具有北美精算師協會會員資格、美國精算師學會會員資格。
  • 中央財經大學李曉林教授榮獲英國精算師協會榮譽精算師
    2018年5月18日下午,中央財經大學—英國精算師協會聯合新聞發布會暨「新技術與精算行業發展」專題論壇在中央財經大學成功舉行。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助理李濤教授、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教授、學院班子成員和全體老師,以及保險學院精算專業學生參加了會議。英國精算師協會主席Colin Wilson先生、協會執行總裁Derek Cribb先生和東亞區首席代表李文立女士代表英國精算師協會方面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保險學院黨委書記王穎主持。
  •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2020版重疾表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2020版重疾表
  • 魏迎寧當選第二屆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
    1月22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於北京召開。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魏迎寧受第一屆理事會委託,向大會做了題為《夯實基礎把握規律促進中國精算事業新的發展》的工作報告。同時,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丁昶等52名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魏迎寧繼續當選第二屆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
  • 中再集團與中國地震局聯合發布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0
    11月5日,中再集團與中國地震局聯合在京舉辦「中國再保險第四屆巨災風險與保險高峰論壇」。在此次論壇上,雙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發布了「中國地震巨災模型3.0」,這標誌著我國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震巨災模型已成熟並走向行業應用。
  • 陽光保險、英國精算師協會「精算之星」項目落戶上海財經大學
    9月20日下午,陽光保險集團與英國精算師協會(以下簡稱IFoA)、上海財經大學共同籤訂「陽光保險集團精算人才校企合作三方協議」,這是陽光保險繼去年攜手英國精算師協會與北京高校展開戰略合作後,向上海高校的進一步拓展,同時也是陽光保險精算人才布局向全國範圍延伸的重要一步。
  • 訪泰康人壽董事長、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陳東升
    5月28日,對於泰康人壽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東升而言,忙碌一如往常,但不尋常的是,他在當日多了一個新身份——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28日上午,在中國精算師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陳東升被推選為中國精算師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下午,新會長便走馬上任,主持了「償二代建設和精算師使命」研討會。研討會結束後,陳東升以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的身份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 北美精算師協會舉辦第二屆中國年會
    【記者 康民】  北美精算師協會(SOA)於6月29日至30日在上海舉辦第二屆SOA中國年會。據介紹,該會議是SOA在中國大陸的第二次亮相,來自精算及保險行業的精算師、管理者、學者及專家們齊聚一堂,就宏觀層面的金融經濟環境、保險市場動態、C-ROSS第二階段、資產負債管理、產品開發、國際會計報告準則、及新技術在精算領域的應用等行業的熱點話題以及精算師職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SOA當選主席邁克·隆巴爾迪(Mike LomBArdi)到場致開幕詞。
  • 央財與英國精算師協會正式籤約 部分精算師課程考試豁免
    英國精算師協會與中央財經大學籤訂CA1考試豁免協議以後,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的「資產負債管理」課程,可以抵免英國精算師協會的精算師考試科目CA1:Actuarial Risk Management (精算風險管理)。
  • 2019年中國總精算師論壇在京召開
    5月30日至31日,以「回歸保險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的2019年度中國總精算師論壇在北京石景山區銀行保險產業園召開。銀保監會財務會計部(償付能力監管部)主任趙宇龍出席論壇並致辭。
  • 關於保險精算師資格考試的簡介
    考生在獲得ASA資格證書後方可參加FSA課程考試,通常把 FSA考試分為若干方向,如:團體和健康保險、個人壽險和年金、財務、投資等,每個方向下設若干門課程,取得FSA資格必須通過某一專門方向的所有課程,再選考其它若干門課程,使學分達到 150分,連同 ASA共450學分即可成為FSA。   考試在每年五月、十一月進行,考生每次報考門數自定,考完為止。
  • 中國精算師協會就重疾表修訂徵求意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2019年年初以來,中國精算師協會在銀保監會指導下開展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下稱「重疾表」)修訂工作,現已形成《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下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於近期向全行業徵求意見。
  • 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新版重疾發生率表
    原標題: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新版重疾發生率表   11月5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中國人身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