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閔行中學:打造生涯教育特色 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2020-12-20 東方網

「教書育人,實質就是生涯教育的過程。學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生的生涯發展工作。」作為紮根一線教育二十多年的特級教師,上海市閔行中學校長何美龍這樣談教育。

他說,希望通過好的課程、專業的手段,去喚醒學生的生涯發展意識,讓生涯素養成為學生終身的能力;希望通過生涯教育的方式,引導和激勵學生個體對生命意義和價值進行主動思索和探求,尋求自我與環境的契合點,進而實現人生的理想。

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在他獨特的生涯教育關懷下,閔行中學生涯規劃教育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讓無數學子從中受益。

在求索中前行

讓每一位學子未來之路更勇敢、堅定、自信

其實,生涯教育並不是閔行中學的獨創。近年來,上海市的許多高中學校圍繞升學指導、職業選擇開展了生涯教育,但是大多學校忽視了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內心信念的驅動,導致生涯教育一直不溫不火,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如何把生涯教育實踐與學生發展自我同一性過程結合?如何引發學生對未來人生發展與今天個人現狀的聯繫與思索?這兩點,成為了生涯教育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

「教育須有效促進青少年學生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自我貫通的能力,自我恆定的目標,否則容易導致自我意識危機。」校長何美龍這樣總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作為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閔行中學充分發揮學校特色,積極吸取各大學校在生涯建設路上出現的「不足」,結合創新素養培育內容和學生實際,深度挖掘,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求索之路。

經過9年漫長的求索,閔行中學終於組建成今天完整的教育「生態鏈」。早在2011年,學校就開始總結學校18年來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反思學校學情,調查了解學生的發展需要,著手構建適合學校學生發展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同期,學校開始成立生涯教研組和教材開發團隊,在專家指導下,通過理論學習、實踐借鑑,基於團隊合作,於2017年8月學校正式出版一套三冊生涯校本教材《生涯與發展》,並開發生涯教育數位化資源;截止到同年,學校基本形成了生涯輔導教師培訓體系的建設;而近6年來,學校更是著力落實生涯教育,讓生涯規划進學科教學、必修課程、滲透到每一位孩子的人生起跑點。

從此,學校逐漸能夠撥開未知的迷霧,讓每一位閔中學子走向未來的步伐都更加勇敢、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三階五化四途徑

助力學子穩步成長

9年的不懈探索,讓今天閔行中學生涯教育體系長成「參天大樹」,形成「三階」「五化」「四途徑」的龐大脈絡。

在針對學生的生涯規劃上,學校本著夯實基礎、由淺入深的理念,形成「人生觀澄清→職業意向→高校和專業意向→三年學業規劃→高中綜合素質發展規劃」的鏈條式規劃方式,幫助學生構建「生涯準備、生涯覺醒、生涯模擬」的三大階段,同時融入「公益勞動、生涯講堂、暑期實踐、海外課堂、孵化基金」等五化的生涯實踐模式。讓學生在公益勞動課程化中進入社會初步體驗,在生涯講堂系列化中感悟他人成長經驗,在暑期實踐個性化中探索專業明確方向,在海外課堂學術化中放眼世界追求卓越,在孵化基金系統化中敢想敢做腳踏實地。

與此同時,學校還打通了「生涯認知」「生涯講堂」「生涯體驗」「生涯實踐」四大途徑,為學生高中三年的生涯意識建設全程「保駕護航」。

「我的興趣在哪裡?我的能力是什麼?我的優勢和不足有哪些?」這些問題從升入高中開始就伴隨著每一位學子。那麼,如何儘快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定位?

在閔中校園內,生涯認知課程作為必修課被安排在高一高二的課程表裡,由專門的生涯老師負責教學。通過課程,孩子們能夠快速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包括探索自我認知、社會角色、職業角色、社會行為及自身應負責任等方面的認識;能夠逐漸認識自我,感受價值觀、興趣、能力、心理等自我意識;能夠逐漸認清自己的能力和潛質,與社會更好地連接起來。

除了幫助學生儘快適應高中生活、認識自我,生涯認知還負責著引導學生向大學與職業的銜接。

大學想學什麼?未來想做什麼?每一位孩子的夢想都不能被忽略。在這裡,老師們會根據學生想報考的學校、專業,幫助他們一起分享相關學校、專業的真實情況,提供給孩子們更多客觀的信息;通過卡特爾人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管理風格測驗、需求傾向測驗等,讓學生們了解自我的性格特長,了解自己的職業偏向,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教師團隊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我的目標在哪裡?我現在的定位在哪裡?我還有哪些不足?我需要怎樣努力?認準定位,發現不足,彌補差距,助力每個學生都能夠達到自己合適的目標。

如今,閔行中學的生涯認知教育已經吸納了更多必需「營養」,形成了集「生涯性向探索」和「生涯發展規劃」等兩大方向,品德、心理、職業規劃等三大板塊,高中適應、自我認知、外部探索、學會決策、志願選擇、大學準備等六大內容的綠色網絡。在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路上,這只是四大途徑的第一步。

同時,學校還定期邀請各行業名流來學校開展講座,為全體學子提供生涯講堂課程。在各個行業領域成功的大V有著怎樣的奮鬥故事?在職業發展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珍貴經驗?在生涯講堂上,所有學生都有機會聆聽來自行業精英的生涯建議。在一場場生涯講堂中,不僅僅是一連串的故事分享,更是一連串的夢想被逐個照亮。而學校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充分檢驗夢想的平臺。

校長何美龍介紹,學校充分調動可用資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又一個豐富的活動平臺。讓學生在社團中展現組織天賦,在校園狂歡節中展示音樂天賦,在南京生存實踐中展現戶外綜合能力,在志願者活動中展現公益品德,在企業與大學參訪中學習創業能力……通過多彩的實際參與,學生們有充足的機會檢驗自己與生涯規劃的吻合度,有充足的機會檢驗自己在興趣方面的特長,更有充足的機會在鍛鍊中培養自信,在試錯中糾正自己的人生方向。

由此,閔中的學生將會進入生涯實踐中完成最後的淬鍊。

醫院、銀行、實驗室、夏令營、各大高校……這些都成為生涯實踐的可選場所。在參與生涯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更清晰的職業認識,而在於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的快樂,在自主研究中獲取知識的快樂,為追逐夢想不斷奮鬥的快樂。

精益求精

為育人事業不懈奮鬥

如今,雖然閔行中學已經有了日趨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但生涯規劃團隊的老師本著精益求精的育人理念,依然站在生涯教育一線進行積極的探索。

如何更好地貼近孩子的成長?如何給予孩子更專業的生涯指導?基於這樣的關懷,「導師制」的新的生涯教育制度正在閔行中學逐漸孵化成型。

根據學生生涯規劃的學科傾向,學校指定對應學科的專人教師對接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負責學生的全面成長,負責為孩子提供專業的指導。在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導師的前提下,學校還定期組織生涯導師團隊進行全面培訓,不斷拔高導師團隊的專業性,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的生涯導向作用。

高二學生小向說,自己在學校生涯教育提供的資源條件下,樹立了報考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夢想,「在創新孵化基金的幫助下,我們有能力、有資源取得非常專業的高校教授指導課題,還有機會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頂尖教授完成高水平課題,並有機會把研究成果發表到美國學術期刊。沒有生涯教育的環境,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學校生涯教育的大平臺,讓我們的夢想有機會早早播種、成長,長成參天大樹的模樣。」

在學校一路求索、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下,閔行中學生涯教育近年來一路領航,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生涯教育的碩果已經遍地開花。

如,學校先後與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中國銀行、上海市群益職校等單位共建生涯實踐基地,讓學生提前體驗職業生活、接受大學課程和走進科學實驗室,初步了解和體驗社會;學校還根據學生需求,開展個性化的暑期實踐,如交大科創夏令營、微軟女生夏令營、清華營、中日韓歷史論壇、德國文化探訪等,引導學生探索專業明確方向。

此外,每年100多名學生走出國門,參加澳大利亞斯考茨公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國科技學院聯盟等多家院校的海外課堂學習及研究;同時,學校在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綜合素質水平和生涯規劃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教師角色轉變和專業成長,發揮了典型示範和輻射引領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科技助力教育 打造智慧校園足球——上海市民辦文綺中學特色辦學紀實
    原標題:科技助力教育 打造智慧校園足球——上海市民辦文綺中學特色辦學紀實上海市民辦文綺中學,由我國近代色織工業先驅、實業家、教育家諸文綺先生創辦。多年來,文綺中學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陽光少年,辦學成果顯著,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聲譽。
  • 學生職業方向模糊 "生涯規劃"排進閔行中學課程表
    很顯然,如果高中生有很好的生涯規劃,高考志願的填報,就不會成為一件很糾結的事。然而,一項問卷調查結果卻不甚樂觀。這項由閔行區教育學院面向全區高中一年級學生及家長所做的調查顯示,有16%的學生不能建立學科學習與生涯規劃的相互聯繫。學生儘管比較了解自我,卻有51.3%的同學無法確定職業方向。有鑑於此,閔行區教育學院日前向全區高中下發了《關於高中學校開展生涯教育的若干建議》。
  • 新學期 閔行將新開辦7所學校、遷址1所學校
    上海市閔行區馬橋富卓幼兒園  學校地址:富卓路130號  學校類別:公辦幼兒園  上海市閔行區馬橋富卓幼兒園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幼兒園堅持「樂享閱讀,快樂成長」辦學理念,打造「前閱讀」課程特色。
  • [閔行]閔行中學:在實踐中體會學科魅力 展示學生風採
    [閔行]閔行中學:在實踐中體會學科魅力 展示學生風採時間:2020/12/9 21:10:18 來源:上海市閔行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2020年12月9日下午,第五屆「青史杯」
  • 「逆襲」的百年老校,閔中用「生涯教育」給了學生更多可能
    而2016年後,閔中卻在生源沒有改善的情況下,高考成績節節攀升,更出人意料的是,它作為一所公立學校,竟然還能「體制內外通吃」,不但擁有不俗的海外錄取成績,學生的成長之路也是不拘一格:有的學生,中學階段去美國伯克利大學做項目,並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但升學卻依然走國內高校;有的學生,從未想過出國,卻在高考結束後,在學校的幫助下到擁有多名諾獎得主的法國工程師學院留學
  • 上海市民辦文綺中學打造優質國際課程 直通全球名校
    依據市教委「教育國際化十二五行動計劃」,文綺中學與閔行中學合作開展教育國際化和教育信息化等重大課題研究,確立了「國際視野下的優質教育」的辦學目標,學校的辦學願景是打造高品位、有品牌、受百姓歡迎的現代教育制度下的優質學校。
  • "生涯規劃"排進閔行中學課程表 過半高一生職業方向迷糊
    很顯然,如果高中生有很好的生涯規劃,高考志願的填報,就不會成為一件很糾結的事。  然而,一項問卷調查結果卻不甚樂觀。這項由閔行區教育學院面向全區高中一年級學生及家長所做的調查顯示,有16%的學生不能建立學科學習與生涯規劃的相互聯繫。學生儘管比較了解自我,卻有51.3%的同學無法確定職業方向。
  • 壹鼎生涯走進格致初級中學探索初中階段生涯教育新模式
    由於當前小學生涯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以及高中對學生升學選專業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在當下高考新政的政策背景下,勢必要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逐漸認知自我的生涯發展傾向。2017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涯教育的指導意見」,就生涯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率先推行中小學生涯教育的全覆蓋,建立生涯教育保障制度。
  • 勇做高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排頭兵——上海市七寶中學創新教育實錄
    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是造就人才成長的沃土,是催生人才輩出的動力,也是調動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根本。要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首先要建立學校教育和實踐鍛鍊相結合的培養體系,探索並推行創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而學校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環節。那麼,學校究竟該如何在夯基之時就點燃莘莘學子創新的火苗?又該如何為創新型人才的成長保駕護航呢?
  • 名校都想搶的生源,開了掛的閔行教育有多強!
    閔行區內的學生數量很多,初中的規模龐大,全市僅有浦東可以媲美。閔行區目前共有64所初中,初中數量全市第二,今年又新開了3所初中,1所公辦,2所民辦,全市僅次於浦東,近幾年仍然在不斷上升。閔行也是魔都雞血集中的地區之一。
  • 「閔行」閔行中學:走向中科大少年班
    2020年8月,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錄取名單公布,唯一的一位上海學生是來自上海市閔行中學的徐小航,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少年大學生吧。2018年7月,徐小航以589分的中考成績從文綺中學考入閔行中學,在同屆學生中的成績並非名列前茅。
  • 奉賢中學成功承辦上海市學生生涯輔導展示與學術交流活動
    (奉賢中學通訊員 吳明霞)10月31日,「長大了我就成了你」——上海市學生生涯輔導展示與學術交流活動在奉賢中學報告廳舉行。
  • 9月閔行新開辦7所學校,寶山這所學校重建後可容納1520名學生
    閔行教育日前發布消息,閔行區今年9月將新開辦7所學校,還有學校增設校區、教學點,遷建新址。上海寶山近日也傳出聲音,寶山區新民實驗學校重建工程方案設計正在公示,重建後可容納近1520名學生,家長來關注!
  • 上大市北附中:生涯規劃師資培訓、課程開設、注重體驗、特色打造
    學校簡介上海大學市北附屬中學是靜安區公辦高中,前身是上海市鐵路第一中學。2000年與上海大學籤約合作,並更名為上海大學市北附屬中學,至今已有60餘年的辦學歷史。學校連年獲得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教衛系統文明單位、區辦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是上海市生涯規劃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手球二線隊、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上海市足球、手球傳統項目學校、上海市籃球聯盟校、靜安區學校足球聯盟盟主校、上海市體育專項化試點學校。
  • 上海閔行教育打造智慧教育示範區,讓大規模因材施教成為現實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為每個孩子製作一張「數字畫像」,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供相應的教學課程和幹預手段,實現用智慧化助推個性化教育。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探索分層教育新模式,開發出線上虛擬走班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地切換選擇課程難度;同時,線下的導學檢測、分組學習、分層練習、實時互動等手段,又保障每個學生進入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軌道,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實現差異化教學。
  • 閔行這所中學的學生必須先考出自行車駕駛證,才能騎自行車...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閔行晶城中學自2017年辦學以來,立足辦學特色,將古代「六藝」融入學校的課程和教育活動之中。之前火遍全網的五禽戲課間操,便是出自晶城中學。在傳統「六藝」中,除了常規的「禮樂書數」之外,閔行晶城中學還致力於深耕「射」與「御」的教學活動。今年按照上海市教委頒布2020第25號的文件,加強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
  • 生涯教育區域巡禮之2|閔行區走進職業場 感受有深度
    閔行區自2013年起開始引入生涯教育,圍繞隊伍建設、平臺建設、課程建設、資源建設進行持續探索,關注給予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生以適切的指導,促進學生從自我發展、學業規劃、生涯探索三個方向上的螺旋上升成長,建立了「啟蒙·探索·選擇」面向未來的小、初、高一體化生涯教育體系。
  • 9月,閔行新開辦7所學校,還有……大量內部圖片搶先看→
    兩園在學校管理、課程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資源高度共享,共同為每個孩子優質成長而努力。幼兒園確立「慧生活,悅成長」的辦園目標,著力讓教育回歸生活,讓幼兒親近生活,強調幼兒自主成長及對生活的熱愛。幼兒園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教師隊伍。
  • 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展示活動在曙光中學舉行
    奉賢區副區長袁園,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楊振峰、副處長浦正權,上海市特色高中項目組專家徐士強,區教育工作黨委、區教育局領導褚繼平、周英、萬國良、陳穎婕,區教育學院院長蔣東標等出席活動。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項目建設學校,各區高中兄弟學校代表,奉賢區高中、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教師代表,曙光家長代表參加了活動。
  • 打造創新人才孵化基地——閔中人說了三遍:「這不是口號」
    閔行中學是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創建於1928年,以「實者慧」為座右銘,秉承「勤誠禮愛」的校訓,堅持「健康、責任、求實、創新」的校風,銳意進取,追求卓越。近年來,在教育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機遇和挑戰面前,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和核心素養培育,以學生為本,有效推進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的生涯教育實踐,與上海交大、同濟等大學合作,建設高品質中學生創新素養課程系列,著力加強數位化校園建設,基於數位技術改進課堂教學,探索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範式,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教育活動,引進優質國際資源,讓學生在國際視野下審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