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各界人士相聚中山先生故鄉,有何深意?

2021-03-02 廣東發布

7月17日晚,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大陸舉辦的最大規模兩岸交流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肆意在兩岸同胞之間製造敵意,詆毀「一國兩制」,阻撓幹擾兩岸同胞交流,讓臺海局勢持續複雜嚴峻。在此背景下,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2000多名各界人士受邀參加的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意義更加凸顯。本次論壇釋放出哪些信號?

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2000多名各界人士齊聚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

首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舉辦於2010年。舉辦伊始,其宗旨便明確為:集聚民間力量,研討中山思想,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搭建和拓展「促進對話、深化互信」的交流平臺,凝聚兩岸「共築中國夢」的力量;推動構建兩岸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長效機制,為促進兩岸政治互信,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交流作貢獻。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是海峽兩岸中山論壇的「老朋友」。自首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以來,他從不缺席。本屆論壇舉行期間,鬱慕明在開幕式、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等場合數次坦言,自己接到大會邀請後,曾有人勸他「不要來」。然而,年已八旬的他還是堅持來了。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第四次參加海峽兩岸中山論壇。


「有些人跟我說不要來了,來了可能會要隔離,回到臺灣又要被隔離。我說,我是為了中山先生而來,為了中山精神而來!」他的話音剛落,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只要身體允許,下一屆論壇我也一定會來。」鬱慕明說。

除了鬱慕明,一批臺灣地區的政界、經濟界、文化界人士通過各種方式與會。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17日晚的論壇開幕式也採取「現場+雲論壇」形式舉辦,在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臺灣地區分別設分會場。

應該說,臺灣的與會人員突破了一些阻力。2019年以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局,憑藉民進黨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的多數席位優勢,強行通過了所謂「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幹擾和阻礙兩岸交流。比如,對島內退休涉密人員赴大陸加強管制,將前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赴大陸的管制期限由三年延長到六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在島內加緊推動「去中國化」等「臺獨」分裂圖謀,勾連外部勢力「以疫謀獨」,進一步阻礙兩岸交流。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彭慶恩分析說,當前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受到很大衝擊,但困難是暫時的,無法割斷兩岸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無法改變兩岸同胞交流合作持續向前的潮流大勢。不管遭遇多少幹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在他看來,本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的成功舉辦,對探索疫情條件下開展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與會人員數字上看,論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0年,首屆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240餘人與會;2013年,第二屆論壇移至中山市,500多人與會;2016年,第三屆論壇依然在中山市舉行,600餘人與會。今年,第四屆論壇與會人數達2000餘人,是人數最多的一次。可見,兩岸交流是大勢所趨,潮流難以阻擋。

「兩岸是一家,未來必須也必然走向統一。」17日的開幕式上,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發來了視頻賀信。她表示,兩岸共同弘揚中山精神,堅持「九二共識」、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至關重要。

「孫中山先生是兩岸的精神紐帶,全體中華民族都應該保持國家統一的民族意識。」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說。論壇在孫中山先生故鄉舉行。與會者們紛紛強調,要弘揚中山精神,共同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致力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不少與會人士都提到,沒有祖國完全統一,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復興。「堅持九二共識」「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兩岸嘉賓口中的高頻詞。

「大陸呈現出勃勃發展生機,已使中山先生畢生追求的理想逐步實現,兩岸走向融合也成為不可阻擋的時勢所趨。」洪秀柱說。

「所有在臺灣的官員都要面向孫中山先生宣誓,中山先生的遺訓是什麼?是『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親民黨黨務顧問黎建南說:「我支持兩岸統一,這是在傳承、發揚中山先生的遺志,也符合臺灣『法律』規定。」

「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上,各界人士共話中山精神。

孫亞夫說,中華民族在自己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崇尚統一、維護統一的民族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民族獨立,形成了更強烈的中國必須統一的民族意識。「這樣的民族意志是不可戰勝的。」他說。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首次參加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他認為,只要中國大陸的發展趨勢持續下去,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不僅朝著有利於兩岸統一的方向發展,還越來越能夠在國家統一的進程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越來越強大的大陸將在「遏制力」和「吸引力」兩個層面全面碾壓島內分裂勢力的「臺獨」圖謀。

在李鵬看來,在保持強大「威懾力」的同時,大陸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耐心通過增強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來實現和平統一。「大陸始終堅信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不可改變的歷史潮流和趨勢。」他同時指出,從某種角度上看,堅持和平統一比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需要更強的信心、魄力和定力。

對孫中山先生的崇敬,是把祖國大陸和臺灣聯繫在一起的精神紐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臺灣島內媒體特別是綠營媒體趁機鼓吹臺灣經濟「表現優異」,甚至還鼓譟臺灣應抓住機會「趁疫脫鉤」,加速與大陸「經濟脫鉤」。

但根據臺灣出口數據,臺灣經濟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維持正增長的關鍵仍在於兩岸經濟密切合作。今年1月至6月,臺灣對大陸出口增長9.8%,增速相比2018年、2019年大為提高,將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拉升至今年6月的46.1%,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廣大臺商依舊看好大陸發展前景,今年1月至5月在大陸投資26.7億美元,同比大漲40.30%。

「臺灣經濟根本無法與大陸『脫鉤』,強行以『臺獨意識形態』主導經濟政策、對抗市場規律,只會得不償失,甚至碰得頭破血流。」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撰文稱。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舉辦「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

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論壇上的關鍵詞。此次論壇專門舉辦了「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論壇發布的《共同倡議書》,更是呼籲共建大美灣區,堅決反對「臺獨」和外來幹涉,共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臺灣和廣東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歷史淵源深厚,兩地早已經建立起緊密聯繫、互惠雙贏的產業鏈,可不是哪個人說幾句話就能阻斷的。」鬱慕明說,他看好粵臺經貿合作的前景。

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說,粵港澳大灣區是大陸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他呼籲:「臺商要抓住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發揮優勢,做大灣區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攜手搭建互利共贏的平臺,為兩岸交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紮根投資中山22年的老臺商,中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世嶽也向與會者分享了他在廣東投資創業的心得,歡迎更多臺資來到大灣區發展。

據統計,迄今累計有近3萬家臺資企業在廣東投資發展。而綜合分析,入粵發展對臺商也有諸多利好因素。作為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元的經濟大省,其完善的基礎設施、一流的營商環境、豐沛的人力資源,必將能為臺胞臺企提供了更廣闊發展空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以及大灣區展現的勃勃生機,廣東省推出的促進粵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48條措施、「惠臺暖企」行動等,都為廣大臺胞臺企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營造了有利環境。

而疫情期間,廣東就支持臺商發展組織多場座談會、推出諸多務實舉措,論壇開幕式上發布的《2020年廣東省貫徹落實相關惠臺政策措施辦事指南》,不僅讓廣大臺胞在更大範圍、更多領域享受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其不斷提升「軟環境」為臺資企業謀發展的真心更贏得臺商的認同。

不少臺灣企業家表示,要認清歷史潮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應該是臺商在「後疫情時代」至為關鍵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在廣東中山開幕
    新華社廣州7月17日電 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7月17日晚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將舉辦「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兩岸青年研習營、「中山杯」大灣區臺企慢投壘球邀請賽、孫中山文化史跡遊等系列活動。
  • 第十一屆兩岸三地師生交流活動在廣東中山舉行
    (圖片來源:中山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中山訊 9月23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暨第十一屆兩岸三地師生交流活動開幕式在中山紀念中學隆重舉行。中共中山市委常委梁麗嫻,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林華軒,中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中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鄭向榮,中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局長林慶和,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李長春,中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施育舒,中華海峽政經文教交流協會理事長鮮正樺,臺灣海峽兩岸文教經貿宗教交流協會理事長蔡明堂,臺南市教育及兒童青少年發展會理事長施俊鈞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 陝西鄉黨首跨海峽祭于右任:撒一把故鄉的土(圖)
    于右任侄孫女於媛及曾侄孫於鴻鈞、於鴻彬三人,將故鄉的黃土、涇渭的河水,輕輕揚撒在於公墳頭于右任墓園位於臺北25公裡外的陽明山臺北有個陽明山,山頂有一座墓園,墓碑朝向海峽,大陸依稀在望。整整五十年了,于右任先生懷著無盡的鄉愁長眠於此。空餘遺歌在世間傳誦——「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據新華社消息: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簡短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上午10時30分,參加儀式的各界人士在孫中山先生塑像前肅立默哀並三鞠躬。
  • 漳州東山民俗館籌辦「兩岸關帝圖書展」 臺灣各界人士寄來關帝圖書
    原標題:東山民俗館籌辦「兩岸關帝圖書展」 臺灣各界人士寄來關帝圖書   第26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將於6月10日開幕,由東山縣閩臺民俗館主辦的「海峽兩岸(東山)關帝圖書展」也將同時對外開放,將首次展岀該館收藏的涉及關帝的連環畫、小說、講義、典故、聖經等圖書500多本,以圖書藝術方式展現關公的忠義精神。   「緣系關帝,兩岸情深。」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3月28日,在2015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二屆中山人才節開幕式上,舉行了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局長程金中宣讀了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關於同意在廣東中山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批覆》,並代表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為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中山市委副書記鄧小兵代表中山市接受牌匾。
  • 海峽兩岸近200位單身青年七夕相聚高雄
    海峽兩岸近200位單身青年七夕相聚高雄 (6/38) "← →"翻頁
  • 海峽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元老林森誕辰142周年
    中新社福州3月3日電 (記者孫賢迅)海峽兩岸各界人士3日聚集在辛亥革命元老、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生前十分鐘愛的青芝山,探討林公愛國精神,交流兩岸進一步交流合作。3日是林森誕辰142周年,海峽兩岸「林森與青芝山」學術研討會,在面向大海的連江縣青芝山舉行。
  •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廈門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同根同源,同祖同宗,臺海兩岸一家親。故鄉,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永遠的鄉愁。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同步推出的配套活動「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 臺灣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3周年
    新華社臺北3月12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3周年紀念日,臺灣的一些政團、各界人士等紛紛舉行紀念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2日上午,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等先後來到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獻花致敬。
  • 臺灣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清早,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孫中山紀念館人流比往日增加了不少,前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各界人士絡繹不絕。上午九時許,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等一行來到紀念館大廳,向中山銅像獻花致敬,並三鞠躬。隨後,洪秀柱為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舉辦的特展揭幕。
  • 陝西鄉黨首跨海峽祭于右任 國民黨副主席出席
    整整五十年了,于右任先生懷著無盡的鄉愁長眠於此。空餘遺歌在世間傳誦——「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2014年歲末,于右任先生故鄉陝西的60餘名鄉黨,首次帶著三原故裡的土、涇河渭河的水,還有家鄉的特產蓼花糖、西鳳酒、茯磚茶,來到陽明山上祭慰髯翁。「這一趟,我們來得並不容易。這一灣淺淺的海峽,當年是于右任先生難以逾越的生死線。
  • 辛亥革命百年:"中山"英名在神州大地代代流傳
    在中華大地,以「中山」命名的地名、街道、公園、紀念物不計其數。每年他的生辰、忌日都會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以及其家鄉中山等地得到隆重紀念。由此可見,孫中山先生在兩岸民眾心目中佔有的崇高地位。  全世界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多達數百處,國內中山紀念堂最多時曾有300多個,現在仍存40多個。
  • 新華直播:第六屆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
    [何錦龍] 尊敬的司馬義•艾買提副委員長、張克輝副主席,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千花競秀,萬眾矚目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在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在各聯辦、承辦、協辦單位和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全體籌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
  • 龍明彪副主任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
    (中國臺灣網 陳文韜 攝)中國臺灣網12月4日廣州訊 4日上午,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啟動並舉行開營儀式。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出席活動並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尊敬的張新副省長,各位嘉賓、青年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海峽兩岸18名大學生相聚齊魯 共話青春友誼
    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陳佑銓在歡送晚宴上高興地說道,這是他這次暑假裡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這次暑學營給了他一個感受齊魯文化的好機會。  7月17日至21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兩岸青年大學生之間的交流,2017年「發現:齊魯臺灣文化」海峽兩岸大學生記者暑學營順利舉行。
  • 《林森與家鄉》文化論壇舉行 推進兩岸和平發展
    中新網福州6月5日電(孫賢迅)海峽兩岸同胞5日相聚在前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故鄉福州舉行《林森與家鄉》文化論壇,緬懷辛亥革命元勳林森為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救亡圖存努力奮鬥的一生,學習和繼承他為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精神,推進兩岸和平發展。
  • 兩岸青年在京共話和平·發展·創新 各界關注反響熱烈
    11月20日,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暨「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2020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200名嘉賓圍繞「和平·發展·創新」的主題展開交流研討。鄭建邦表示,由於特殊的歷史淵源,民革一直從事兩岸交流工作,結識了大批新老朋友,遍布臺灣各個階層和界別,特別是近十餘年來,民革廣交臺灣各界青年朋友,交流日深,情義日篤。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大家要珍惜當下難得機遇,在融合發展中開創新天地,在攜手發展中走向光明未來。
  • 余光中寄情「鄉愁」捍衛中華文化:望過海峽是故鄉
    余光中寄情「鄉愁」捍衛中華文化:望過海峽是故鄉 2017年12月15日 14: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海峽兩岸觀光醫療產業合作論壇在平頂山舉行
    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平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平頂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汝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博易集團觀光醫療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海峽兩岸(河南)觀光醫療產業合作論壇於2011年4月1日在平頂山市蘊海建國飯店舉行。上午8時30分,論壇開幕式在蘊海建國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