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蔣宗禮,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級教學名師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計算機類專業人才發展空間廣泛
記者:計算機類專業主要培養哪方面的人才?
蔣宗禮: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而且正在走進新的階段,例如,近些年出現的數字經濟、共享經濟,以及疫情期間人們講的無接觸支付、無接觸訂貨、購物等為代表的無接觸經濟,其中最基礎、最重要支撐就是計算機技術。
所以,我們說,計算機類專業人才不僅很好地適應經濟、技術、生產、生活、學習等的新形態,而且能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計算機類專業都是與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主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等基本專業和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一批特設專業。
計算機類專業培養的人才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從計算機科學理論、人工智慧基礎算法研究,到各類計算機和應用系統的設計部署,從代表國家實力的巨型機系統、北鬥信息處理系統的研製,到各種手機APP系統、微信小程序的設計開發,不同特點和志向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愛。
學生將高標準學習數理基礎知識
記者:計算機類專業將主要學習哪些方面的內容?
蔣宗禮: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夯實基礎,強化能力來落實黨中央關於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戰略。本專業類的學生按照高標準學習數學、物理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相關理論知識,強調專業實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甚至在一臺電腦上就能練習如何依據所學的基礎理論經過分析去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自己設計實現的系統給他人,甚至社會帶來幫助的樂趣。
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
記者:該專業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如何?
蔣宗禮: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近4年,IT業的平均年薪一直排名第一。另據有關統計,大約近十年來,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畢業半年和一年後的待遇一直佔據榜首,2020年雖有疫情影響,其需求仍然最強勁。畢業生除了作為計算機行業、IT行業的主力軍外,還是金融、醫療等行業,以及政府機關信息處理部門的技術骨幹。
計算機類專業畢業證受國際認可
記者: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計算機類專業意味著什麼?
蔣宗禮:為滿足黨和國家事業對計算機類人才多年來的迫切需要,計算機類專業早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理工科專業類。目前全國共有3976個專業點,而且每年還有三四百的增量。辦學歷史最長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及超過了1000個。
計算機類專業是我國最早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類,通過認證專業的畢業生在華盛頓協議框架下實現學位互認,粗略地講,就是畢業證國際認可。目前我們正在以認證推進改革,以使學生具備更強的服務社會的能力。
數理基礎紮實的學生適合報考計算機類專業
記者:哪類學生適合報考計算機類專業?
蔣宗禮: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是高科技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作為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才,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還給我們提出了隨處可見的新需求,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歡迎有志於在此耕耘,數理基礎紮實的學生報考計算機類專業。
更多內容請看專題2020工科「硬核」專業報考指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