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距今1000年,是鎮館之寶,江蘇鹽稅博物館今開館

2020-12-20 俊圖

大家好!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這一天,各地博物館將舉辦宣傳、紀念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今天,江蘇鹽稅博物館開館了。這是一家以鹽稅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這在全國是唯一一家。

江蘇鹽稅博物館在江蘇泰州,位於在泰州古鹽運河畔。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唐時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王艮、劉熙載、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是泰州文化藝術史上的傑出代表。

鹽稅博物館,為古代泰州上河運鹽屯船碼頭處,佔地17285平方米,建築面積2007平方米。那泰州與鹽稅文化有什麼關係?

據了解,泰州,是一座因鹽而生、因稅而興的歷史文化古城,素以「富有紅粟、鹺鹽之利」而馳名全國,是我國重要的稅文化發源地之一。根據現存史料考證,自漢高祖劉邦讓其侄吳王劉濞建海陵糧倉和沿海鹽場起,泰州的鹽稅文化可上溯至公元前195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唐宋年代,泰州作為中國鹽稅的主要產地,年產鹽課數量超過全國的一半,故此有「鹽稅曾居天下半」的說法。據《兩宋財政史》統計,淮南鹽產量佔全宋鹽產量的百分比,宋初為51.3%,約佔全宋鹽產量二分之一。

而當年兩淮鹽業,又以泰州為中心的淮南鹽場最出名。2001年有個重要的發現,一枚銅印章在泰州被發現,上面刻有篆書「泰州西溪鎮茶鹽酒稅王記」字樣。據相關專家考證,銅印為北宋慶曆七年鑄造,印章距今1000年,是鎮館之寶。此印章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稅的歷史,尤其是研究泰州地區的鹽稅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

根據歷史資料,在明代,泰州所設兩淮都鹽運司署和鹽運批驗所,其鹽課量一直位居全國首位。在清代,泰州設官鹽總局,並在全國首創釐金。當時,泰州因鹽稅興盛,鹽船齊集,商賈如雲。

江蘇鹽稅博物館,設計獨特,以智能化、數位化技術,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了我國的鹽稅文化發展史。印章距今1000年,是鎮館之寶,江蘇鹽稅博物館今開館。如果您有空可以來看看呀?歡迎關注「俊圖」,原創作品,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臨海博物館明天開館 都有哪些鎮館之寶?
    在這裡,走完一圈,仿佛從10萬年前走到了現在;在這裡,細細觀賞,從石器時代到民國時代,台州人的生活場景如一幅畫卷展開,一覽無餘;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台州人的歷史,你可以驚嘆古人的智慧,你可以欣賞祖輩們的藝術底蘊、感受文化氣息……12月29日,台州臨海市博物館將正式開館,5萬餘件館藏文物將與廣大市民見面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作品,生動地記錄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1000多年來,《清明上河圖》聲名顯赫,摹仿者眾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本。但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堪稱書畫文物中當之無愧的「國寶」。
  • 重慶博物館二十大「鎮館之寶」——巴渝之地的「歷史印文」
    重慶地處三峽之境,古老的巴渝文化綿延幾千年。這裡山水相間,民族眾多,才創造了別樣的歷史文化。重慶博物館全稱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你也可以叫它「三峽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現有館藏文物11.35萬餘件套(單件超28萬件),珍貴古籍善本1.8萬餘冊。
  • 國內最大美術館在江陰開館,鎮館之寶《長江萬裡圖》有何來頭
    國內最大美術館在江陰開館,鎮館之寶《長江萬裡圖》有何來頭 澎湃新聞記者 陳珂 2018-07-01 14:19 來源:
  • 地大逸夫博物館「鎮館之寶」:距今2.3億年海百合化石
    1月8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獲悉,該館展出的一塊產自貴州關嶺的海百合化石,距今2.3億年,是其「鎮館之寶」之一。走進地大逸夫博物館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整個造型如花似畫。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滕州博物館新館開館!來看看有哪些鎮館之寶
    滕州天氣預報  12月 02號 周六 -1℃~09℃ 雪  01月 03號 周七 -7℃~05℃ 晴  萬眾一心迎挑戰 眾志成城戰疫情  12月31日上午,滕州市博物館新館舉行開館儀式鎮館之寶「滕侯鼎」入選絲路百館百物。  今年12月21日,滕州市博物館和滕州市漢畫像石館同時被評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處國家一級館的縣級市。  國家一級博物館代表我國博物館行業發展的最高水準,是定級評估所授予的最高等級,能夠獲此殊榮,充分說明滕州市博物館在建設及運行管理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青海十三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在這個特殊的展覽,還免費參觀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綜合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藏文化博物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新館開館不久,很多當地人可能都不知道展出些什麼。這個新的博物館,建築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這次青海旅行,很驚喜的遇見。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1872年成立的日本東京博物館裡都藏了哪些鎮館之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創建於明治5年,即1872年,距今已經有147年的歷史了,是全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參考國內同類型的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建於192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建於民1912年上海博物館建於1952年,和東京的國立博物館的創建時間相差了將近了50年左右的時光。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這四件國寶,在短片中,被冠以「鎮館之寶」的頭銜。這應該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默認的「鎮館之寶」。一、鑲金獸首瑪瑙杯。此物出土於「何家村」,何家村曾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個展廳,而且也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代表性展廳。此件文物更是「何家村遺寶」的代表之一。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鎮館之寶:西周大盂鼎】 西周大盂鼎於1849年出土於今陝西寶雞,剛一出土就被賣到文玩市場,不久後就被一富人買下,因體型巨大,富人買後就被當地縣令強行奪走,此後該鼎換了多個主人,就連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曾是它的主人,後又被左宗棠轉贈給潘祖蔭。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孤品悲鳴,南京博物館鎮館之寶,這杯絕了……
    在南京博物館中,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藏品,讓一眾紫砂大師為之傾倒,費盡心力仿製。這件珍品就是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聖思紫砂桃形杯。▲聖思桃杯 現藏於南京博物館撥開400年浮塵▲明末清初 聖思制桃杯原件此杯為明代晚期作品,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歷史,屬飲茶類器具。
  • 湖北省博物館要上新啦!誰是「鎮館之寶」?你來定!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湖北省博物館 三期預計2021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達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鎮館之寶」也將隨之擴容。省博聯合湖北日報 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以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博物館、推介荊楚文化的作用。
  • 北京通州博物館:回顧大運河前世今生 「寶光寺銅鐘」是鎮館之寶
    通州成為城市副中心以來,通州博物館受到的關注也多起來。近日一個中午,我來到這裡探訪。博物館雖然不算大,但這裡卻是了解大運河、了解通州歷史的一個好地方。館內固定陳列為「古代通州」,精選通州出土的珍貴文物進行展覽,內容介紹了通州自西漢置縣2200年的歷史沿革,表述了通州漕運史啟於秦漢,興於元、明、清的古代輝煌,弘揚了通州人崇尚文明,辛勤耕耘的奮鬥精神。說起通州,不能不說京杭大運河。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