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
微信當然是大家每天都在用的手機APP,對於它的各種功能,相信大家也都很了解,不過就在這兩天,有不少網友發現了微信裡竟然還有隱藏的新玩法,就是通過微信自帶的翻譯功能,可以將自己名字的拼音縮寫翻譯成各種有趣的評價。
![]()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英文方式先輸入「she/he is so」(她/他非常的),然後再加上名字的拼音首字母縮寫,比如狂丸的拼音是「kuang wan」,那麼首字母縮寫就是「kw」,完整的句式就是「he is so kw」。
![]()
然後將這句話發送到聊天界面,再選中並長按,彈出功能選項後,選擇「翻譯」即可。
![]()
翻譯完成之後,會在原句下方顯示出漢字的解釋,如果是按照正常的翻譯,結果應該是「他非常kw」這樣的意思。
![]()
不過有網友卻發現,自己翻譯出的結果卻有點不一樣,「he is so wy」被翻譯成了「他太可愛了」,對應起來,就是姓名拼音縮寫「wy」被翻譯成了「可愛」。
![]()
其它的網友也有不少翻譯出了類似結果,而且根據名字縮寫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網友把自己的名字翻譯出了「愛吃辣」,說不定這位網友正來自四川。
![]()
也有網友把自己翻譯出了「好吃」,可能在系統眼裡,這個名字代表的是某種食物。
![]()
大多數朋友得到的還是帥氣、漂亮、聰明、年輕等比較正常的誇獎。
![]()
但也有部分網友遭到了系統的無情嘲諷,不是說人家老土,就是說人家太胖,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系統出了故障。
![]()
![]()
而有的網友雖然遭到了嘲諷,但表示系統說的還真對,畢竟是御宅族本宅,「懶」的理直氣壯。
![]()
這下網友們紛紛表示震驚了,難道微信用久了,還能識別出主人的氣質、特點?
![]()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翻譯情況,很有可能是基於對單詞的模糊識別,因為「she/he is so」是有著明確中文翻譯的,只有最後的姓名字母縮寫不是真正的英語單詞,所以在翻譯時,系統有可能是聯想到了一些單詞,然後將聯想詞翻譯了出來,如果姓名字母縮寫恰好會組成一個英語單詞,那麼這個句子就會按照字面意思進行翻譯。
![]()
同時由于姓名縮寫本身並非是一個真正的單詞,因此很多縮寫並不能被翻譯出來,比如狂丸的「kw」就無法獲得翻譯,最後的翻譯結果還是「he is so kw」原句。
![]()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正常的,畢竟原句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英語句子,但看著別人的名字縮寫都能翻譯出好聽的誇獎,自己的卻不行,那肯定是讓人感覺很不開心了,如果一定想要嘗試翻譯出中文的話,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首先可以嘗試將字母換成大寫,比如整個句子均採用大寫字母,或者姓名縮寫的首字母採用大寫,這樣系統有可能就能翻譯出中文含義了。
![]()
如果不行的話,還可以嘗試在句子結尾添加問號、嘆號等標點符號,或者是加入一個emoji表情,句子裡的「so」也可以替換成「very」這種意思相同的單詞。
![]()
「he is」可以簡寫為「he's」,「he」和「she」也可以互相替換,而經過這兩項替換之後,狂丸也終於把自己的名字翻譯了出來。果然,狂丸就是「厲害」。用姓名縮寫來翻譯人的特徵,這當然不能表示實際情況,但卻也算是一個好玩的彩蛋,特別是如果翻譯出了一些有趣的結果,還可以說自己的某種氣質連微信都承認了,翻譯的結果別忘了發給朋友,讓大家一起來膜拜一下你的氣質、特點。
![]()
![]()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點擊進入狂丸科學市集
發現更多好玩有趣的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