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 高瓴資本張磊專訪:從賣雜誌的少年到資本大鱷

2021-02-20 諾亞精選

本文收錄於2014年英國《金融時報》

作者 | 桑曉霓

今天是星期天,春光明媚,第二天就是位於康乃狄克州紐哈芬的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in New Haven,Connecticut)舉辦畢業典禮的日子,在眾多回到母校的校友中,就包括了中國億萬富豪、金融家張磊(Zhan Lei)。今年41歲的張磊在耶魯可謂家喻戶曉。2010年,他宣布向耶魯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捐贈寓意吉利的8888888美元,這是該商學院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款項。

  

但出了耶魯大學,張磊則顯得名不見經傳。然而他卻在中國掌管一家資產達130億美元的基金——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主要投資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業者與初創公司。該基金的名字就來自紐哈芬的一條大街,它距離耶魯投資基金辦公室原先所在地只有一街之隔。該辦公室掌管著耶魯大學總額達200億美元的基金,正是在此實習時,張磊開啟了自己的金融生涯。

  

我不由得把張磊與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的金融家相對比,後者創辦了KKR與黑石(Blackstone)等龐大的上市私人控股公司,然而張磊本人不願與他們相提並論。張磊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成為首批支持中國大陸網際網路創業者的私募基金公司,其中就包括了騰迅的創辦者兼CEO馬化騰(Pony Ma)。騰迅與馬雲(JackMa)創辦的阿里巴巴,是中國兩家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也許把張磊與矽谷的風投資本家相提並論更為契合。

  

我倆約定在耶魯大學旁邊的雜貨兼熟食店Nica’s Market外的露天餐桌上會面——這兒是星期天屈指可數的幾家露天用餐的去處。張磊下穿深色牛仔褲,上身穿深色黑色鑲邊開領長袖襯衣,在人來人往的學生中並不顯眼。

  

待我坐定後,他說自己訪談結束後會換成晚禮服,參加答謝耶魯投資基金負責人大衛?史文森(David Swensen)的宴會,自1985年以來,大衛?史文森一直掌管站耶魯大學投資基金。1999年以來,史文森就一直是張磊的恩師,當時張磊曾在耶魯商學院(YaleSchool of Management)修過史文森的課,並且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耶魯投資辦公室實習機會。

  

對於張磊能接受採訪,我感到既高興又驚訝——我一直要求採訪張磊,這是他本人首次以英文接受的重要採訪。我問他為何不願出頭露面。他脫口而出中國的道家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此來回答我提的問題,並且還把這行漢字寫在我的採訪本上。

  

我問他為何成為耶魯的學生。1972年,張磊出生在中國中部河南省駐馬店市(Zhumadian)的一個村莊,他的家境並不算富裕;後以全省高考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學習金融專業。

  

他曾想到國外攻讀研究生,卻苦於囊中羞澀。「我向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遞交入學申請的理由很簡單——我了解到它們是唯一能提供獎學金的研究生院。」他用略帶美國口音的英文解釋道。「我得到了耶魯大學的獎學金。不幸的是,到了耶魯後,我才得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獎學金(整個研究生階段為期三年)。我急需找到工作,最後我在耶魯投資辦公室找到了一份實習生工作。」

  

史文森在這位真摯的學生身上看到了蘊含的巨大潛質,於是教給他各種投資技巧。在耶魯求學時,張磊就把史文森的著作《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創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Institutional Investment,2000)譯成了中文,在此文中他開創性地將「fiduciary」和「endowment」這兩個詞翻成中文的「信託」和「承兌」。

在耶魯時,張磊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當我獲悉企業年報是免費提供時,就向標普500 (S&P 500)的每家公司發文索要年報,」他說。「讓我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年報竟然是免費的,從管理層討論公司經營以及資本與股本投資回報的這部分內容中,我受益匪淺,這是非常好的培訓。」

  

他說自己曾一度對實習生工作感到了絕望,於是趕到波士頓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去面試。這場面試註定無果而終。由於囊中羞澀,張磊預先要求公司支付其來迴路費,而不是事後再報銷,要知道,事後報銷乃是通行做法。「對方問了我某公司應在某一設定區域內建多少家加油站的典型實例。我則反問對方,『消費者為何需要加油站?』」

  

「仔細想想,這並非愚蠢問題。加油站的作用是啥?能改作它用嗎?比方說,這個地段是否更適合開雜物店?能轉行嗎?比方說由於電動汽車普及而不再需要加油站。但面試我的那位老兄同情地看著我說,『您可能欠缺當諮詢師的能力。』『一回遊』的面試我參加了真不少,但收到複試邀請的則廖廖無幾。」

  

這段有趣的往事揭示了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我們一直專注於公司的長期表現,」張磊說。「我們只問最基本的問題,而這通常能讓我們得到與眾不同的洞察力。」

  

我倆一邊聊,一邊起身加入熟食店的長長等候隊伍中,並從寫於後牆上的各種三明治與沙拉中挑選午餐內容。張磊要了份硬麵包夾辣味雞肉三明治,又選了胡椒酸豆角沙拉(他說這讓他想起自己最喜歡吃的一道家鄉菜——豇豆滷麵。我則要了份褐蘑菇(Portobello mushroom)、紅辣椒與奶酪的帕尼尼三明治(Panini)以及辣味蘑菇沙拉。待我付帳前,他又挑了一大瓶蘇打水放在託盤中。

  

張磊在七歲時就展露出經營天分。他家的房子位於京廣鐵路(廣州是中部南方的最大城市)的火車站旁邊。放暑假時,張磊就在車站旁排上小椅子,把自己的連環畫書租給候車旅客以及散步者看。

  

就在高中生張磊考入人民大學的那個暑假,他擴大了自己的租書生意。1990年,鄧小平(Deng Xiaoping)仍掌握著中國的最高權力,全民爭先恐後地掙錢————各種新雜誌都專門登載如何快速致富以及如何到深圳(Shenzhen)等飛速發展的經濟特區創業的故事,深圳在闢成經濟特區前10年,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張磊大量購進此類雜誌後再轉手倒賣。「當時的中國經濟正處在騰飛之際,」我倆端著各自點的東西再次會合後,他這樣對我說道。

  

我們不得不暫時打斷談話:我倆進熟食店裡取東西之際,張磊把自己的黑色夾克衫放在了椅子上,但一位推著嬰兒車的女士卻沒看到,於是佔了我倆的這張桌子。張磊一聲未吭,把餐盤端到了旁邊沒有遮陽傘的餐桌,隨後又取走了自己的夾克衫。即便得到這樣的餐桌我們都該慶幸,因為相鄰的停車場已車滿為患,而且每張餐桌都已有人。要知道,在星期天的紐哈芬外出用餐,可供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再次坐定後,他繼續說著自己的往事。「剛開始租書時,我曾遭遇庫存問題,而且我發現自己掙的錢都花在給人買水喝上了。於是我決定只訂少量雜誌,然後看看哪些雜誌好賣。並且我還開始賣礦泉水、方便麵以及湖南臘腸。如果幾樣東西都買的話,我會相應打個折扣。」開學到北京時,這位經驗豐富的推銷員已淨掙了800元人民幣(當時約合170美元)。

  

張磊說相對而言,自己的童年生活無憂無慮。他的父母那一代人經歷過文革(cultural revolution),但他1972年出生時,文革的動亂已接近尾聲。他說,父母親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頭,但他們總是樂觀向上,對往事從不提及。「我父母那一代人就沒有我們這樣的好機會,」他說。時至今日,自己的生活仍很節儉,幾乎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當我問是否能從冰淇淋或麵包櫃檯給他點些甜點、而不是光喝蘇打水時,他禮貌地拒絕了。看著烈日下手拿融化了的冰淇淋蛋卷從我們身旁經過的Nica Market店客人,我真是直咽口水。

  

如今,很多新近畢業於美國頂尖大學的中國學生選擇留在美國就業。唯一例外就是「太子黨」(princelings)——中國統治精英階層的子女,他們除了回國之外,別無選擇。移居海外的年輕中國人開始用美國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祖國。他們看到了國內的環境汙染、政治貪腐以及缺乏言論自由,擔心回到國內後難以適應。

  

但張磊說自己一直清楚有朝一日會返回國內。「我於2005年回國,」他補充道。從耶魯畢業後,他就職於華盛頓的一家新興市場對衝基金。「我當時就知道中國即將雄起,整個國家煥發勃勃生機,每個人都能發大財。國內湧現了眾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科技創業公司。「一回到國內,史文森就從耶魯投資基金撥出2000萬美元起動基金,幫助他創辦高瓴資本公司,隨後又追加了1000萬美元。」

  

2005年,很多投資者還看不到中國大陸存在很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科技初創公司。「以前往往都是全世界向學習美國,」張磊說。剛開始,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網絡公司只是盲目模仿美國及其它國家的公司,並無獨創的商業模式以及原創技術。「但中國在很多方面跨越式地趕超了美國,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尤為如此,」張磊說。中國網絡企業的發展規模及發展速度獨步天下。如今,中國大陸約有6億網絡用戶,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張磊把一開始從耶魯籌集的大部分基金投到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服務與社交門戶網站騰迅公司。這是他開天闢地第一筆投資,也是回報最為豐厚的投資,儘管他說自己當時並不看好騰迅公司的QQ社交網絡平臺的發展前景。為了解騰迅公司的發展後勁,他實地調研了當地市場。「我當時認為:隨著用戶越來越見多識廣,就會擯棄QQ,轉而升級換代使用其它網絡服務,」他說。「但在國內,雖說並非人手一部手機或傳真,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QQ號。」時至今日,他仍繼續保有騰迅股份,騰迅已在香港成功上市。

  

待到中國企業家互相進行往來業務後,張磊就通常成了「退居幕後」的「推波助瀾者」。作為騰迅股份的長期持有者以及電子商務巨擘京東(JD.com)的首批投資者,他負責為兩家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事宜出謀劃策。京東最近成功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在這之前,張磊就是京東的第三大股東。「兩者的合作意義非凡,」他說。「騰迅擁有電子商務平臺,而京東的網絡銷售非常出色,而且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物流倉儲渠道,京東則一下子獲得了騰迅的龐大用戶群。

  

「京東相當於亞馬遜(Amazon)與美國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UPS)的二合一,」他補充道,這個實例生動說明了中國如何在發軔於美國矽谷的商業模式方面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解釋說中國國內並沒有與UPS這樣的公司,而中國的實體店零售效率遠遜色美國。

  

五月底,京東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達到260億美元——高瓴資本再次大獲其利。它2250萬美元的原始投資到五月底一下子變成了39億美元。(京東創始人劉強東(Richard Liu)如今是中國科技富豪榜的一分子,完全能比肩百度、騰迅以及阿里巴巴的創始人。)

  

張磊經常邀請私營企業主參加高瓴資本的非正式聚會,對方很多屬於科技類公司,是高瓴資本的諮詢及投資對象,其中很多公司即將上市。「本人投資組合公司裡的企業主們可相互取長補短,」張磊說,並指出自己曾鼓勵京東與自己投資的某連鎖超市舉辦研討會。「線上與線下零售商相互了解學習對方的思維模式。」

  

他列舉了線下與線上公司互相學習的一個實例:張磊曾投資液體洗滌劑生產廠家藍月亮(Blue Moon),並讓其高管接洽京東。那場研討會讓藍月亮重新設計自己的補充包,旨在讓它們容易裝進京東的投遞箱。「現實生活中,大體量包裝在吸引消費者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在線上銷售則屬劣勢,」他說。

  

張磊如今把中國的投資模式推銷至國外市場。「相比較桌上型電腦拉動的美國消費模式,靠移動端拉動的中國消費模式更適用於新興市場,」他說。「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的社會經濟概貌更為接近。我們有能力幫助騰迅這類公司走出國門,快速促進其它新興市場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發展,其它新興市場也可藉以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雙贏策略,我們正在改變亞洲內部貿易(Intra-Asian Trade)的發展格局。」

  

比方說在印尼,張磊撮合騰迅的微信(WeChat)移動通信平臺與印尼最大的媒體、電視以及付費電視集團GlobalMediacom建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如今的印尼酷似幾年前的中國,」他說。

  

張磊把自己視作東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他的投資理念可概況為史文森的學說與中國佛教道家聖人學說的綜合。訪談臨近結束時,張磊又背誦了一些道家的名言。他對我說了不要刻意追逐過多機會的重要性。「弱水三千,」他一邊伸手取蘇打水,一邊吟詠道:「一瓢足矣。」

  

在旁觀者看來,張磊酷似巴菲特(Warren Buffett)——買入並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高手。(這兩位曾一起共進過午餐。)張磊引以為豪的是:高瓴資本的多數投資者是耶魯與其它一些大學的捐贈基金。他本人是耶魯亞洲發展委員會(Yale Asia Development Council)主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理事以及母校人民大學校董會的理事兼副董事長。他表示自己將捐出大部分財富。

  

看到自己已經遲到了下一場會面,張磊婉拒了再喝咖啡或茶水。臨走之前,最後說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得有這樣的能力——不要急著感恩,」他說。「得集中心智,頭腦清醒。」


相關閱讀

【1】投資就是投人!高瓴資本 · 張磊的投資精髓(值得一讀)

【2】說的最透的一篇文章! 高瓴張磊:研究能力造就億萬富翁投資人

【3】作為京東和騰訊的幕後推手,投資人張磊認為:最好的投資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資

來源 |  金融時報

如您對私募股權相關投資機會感興趣,請聯繫您的諾亞專屬理財師了解詳情!

一站式理財服務平臺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下載註冊獲得更多會員權益

還不是會員沒有專屬理財師?趕緊點文末的「閱讀原文」預約!

相關焦點

  • 高瓴資本張磊:什麼是企業真正的護城河
    張磊 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從2005年創辦時用耶魯大學投資基金辦公室(Yale Endowment)捐贈的3000萬美元,到180億美元(2014年12月數據)資產管理規模,張磊帶領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成為亞洲地區植根於中國,而著眼於全球的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基金之一。投資企業包括騰訊、京東商城、大潤發、藍月亮、去哪兒等知名公司。
  • 看高瓴資本的張磊怎麼說
    說到張磊,可能不對他並不是很熟悉,因為他為人很低調。但是說到高瓴資本,你肯定不會陌生吧。高瓴資本從創業開始,短短幾年做到資產5000萬,做了一項又一項堪稱卓越的投資。張磊投資京東,當時劉強東的京東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劉強東到處拉投資。張磊這個伯樂發掘了京東這匹千裡馬,以至於成就了現在的京東。
  • 高瓴資本張磊:不能創造長期價值的護城河就是紙老虎
    2017年9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應邀參與了第三季的《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與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交流高瓴的投資哲學、重倉中國的理念和對未來投資市場的判斷。此專訪以視頻的形式已於今年1月份在第一財經平臺上播出。
  • 高瓴資本張磊:我的投資觀
    本文根據高瓴資本張磊的訪談整理。採訪人廖卉,是美國馬裡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領導力與管理之院長席教授。通過分享求學、創業、投資和管理的人生與工作經歷,張磊比較完整地展示了其生活經歷、投資理念和對未來的想法。
  • 藏在高瓴資本《價值》最重要的觀點
    作者:海榕君來源:雪球一 . 張磊和高瓴資本的成長曆程第1章到第3章 主要是講解張磊和高瓴資本的成長曆程,主要講解兩個邏輯:①張磊怎麼從一個駐馬店普通的少年成長為 中國人民大學和耶魯大學學霸的成長曆程。
  • 高瓴資本2020的高紅與躁動 「時間朋友」不割韭菜!
    2005年至今,高瓴資產管理規模已過5000億人民幣,年均回報率逾40%,甚至「股神」巴菲特也望塵莫及。靈魂人物張磊由此被稱「價值投資教父」,劉強東等大佬都要賣他幾分面子。這不,高瓴資本又出手了。作為其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高瓴資本自然押中大寶。何以在寒冬裡,春風行走?近期,神秘而低調的張磊罕見發聲:再次提及了他那位「老朋友」---時間。
  • 高瓴資本確定進入了這家公司
    前兩天 高瓴資本張磊總發布了他的一部新書《價值》,沒看到的讀者不能錯過,詳細連結:沉澱15年,高瓴的故事和張磊對價值的思考都在這本書裡。昨天寫了這篇文章 「一家高瓴資本多次調研的高成長公司」,其中提到高瓴資本曾經兩次調研 國內腎病龍頭 健帆生物,在我昨天發布文章不久,雪球有一個健帆生物的資深投資者 給上市公司的董秘打了電話,以下全文為他個人對公司的專訪內容匯總,專訪內容的發表在電話伊始已獲得公司認可,
  • 張磊和高瓴資本的魔幻時刻:基金規模超4千億 強調長期價值投資
    蟄伏在巨大名聲背後的張磊,長久以來都是那個站在盛世之下,被注視到,又被錯過的人。此刻市場捲起漩渦,而張磊也被推至「來到當下」的路上,這正是高瓴的魔幻時刻。 用黃仁立的話來說,張磊正是當代所謂中國奇蹟的典型——用讀書改變了命運,被時勢造就成英雄。時勢造就的當然不只張磊這個個體,他們所生活的整座北京城,都像一顆鑽石般,被科技、經濟浪潮刷洗出大量不同面向的、璀璨的切面。
  • 高瓴資本張磊對話高毅資本邱國鷺:投資人最重要的修養是能不能誠實...
    文 | 財聯社 記者陳夏怡6月21日,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他們對話的主題是「論一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張磊也介紹了高瓴獨特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高瓴模式是農耕文明,精耕細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就能春播秋收,真正創造價值,把好的企業家吸引過來。他說,高瓴最重要的是將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完美融合,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把企業和投資融合在一起,真正回到創造價值的理念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只是資本的問題。
  • 京東健康靠賣藥收入百億,高瓴資本300億美元估值的作業能抄嗎?
    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2019年百億收入靠線上賣藥所得,這讓其看起來更像一家線上藥房。2020年8月,高瓴資本8.3億美元領投京東健康B輪融資,由此成為第二大股東。投遍整個大健康賽道的高瓴資本,沒有錯過京東健康。高瓴這筆投資,值得二級市場投資者抄作業嗎?
  •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 張磊打的什麼算盤?
    高瓴資本這個位置殺入,打的什麼算盤?高瓴資本成為第二大股東12月20日午後,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6%股權,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 傳聞「睡了」彭于晏的富豪張磊,到底有多厲害?
    2005年張磊回國創辦高瓴資本公司,12年時間,高瓴資本規模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到如今的300億美元,成為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此外,張磊至今投資過知名中國企業還包括:去哪兒、藍月亮、Airbnb、百濟神州、蔚來汽車、愛奇藝、百麗國際等。在最新的胡潤富豪榜上,張磊以170億身家位列第179位。
  • 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為大家分享格局大的人,需要具備的特質
    可能大家對於他並不了解,其實他不只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更被很多人稱為是中國的巴菲特;但其實他也只是出生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家庭,某年在河南駐馬店的一個村莊當中有一個七歲大的孩童就已經展露出比較明顯的經商天分了,但是他的父母家人卻並沒有認為他之後能有太大的成就,還是把他當作普通孩童看待。
  • 高瓴資本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最後比的是品質和心性,企業家...
    6月21日,在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主題是「論一個投資人的自我修養」。張磊:史文森講到一個點非常有意思,他說是你得有自信心,你自信的原因是你不管是買和賣,你在賭別人是錯的;同時你又要很謙遜,因為有時候別人是對的,這是個平衡問題。我想問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錯的,別人是對的。投資人怎麼去培養?
  • 傳聞睡了彭于晏的富豪張磊,到底有多厲害?高考狀元、耶魯大學首位中國校董!
    2005年張磊回國創辦高瓴資本公司,12年時間,高瓴資本規模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到如今的300億美元,成為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此外,張磊至今投資過知名中國企業還包括:去哪兒、藍月亮、Airbnb、百濟神州、蔚來汽車、愛奇藝、百麗國際等。在最新的胡潤富豪榜上,張磊以170億身家位列第179位。
  • 對抗不確定性:高瓴張磊的「三把火」「三哲學」和「七公式」
    而就在此1個月之前,小鵬汽車C+輪融資5億美元,高瓴參投。小鵬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41.47%,市值超過150億美元,高瓴這筆短期投資的回報率超過20倍。別太驚訝,高瓴資本從來不缺少高光時刻。針對這個根本矛盾,張磊在《價值》書中進行了探索。武器1:「三把火」河南駐馬店傳說,小城青年靠三把火逆襲被巴菲特邀請共進午餐。1972年,張磊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一個「雙職工家庭」。父母同為職工需要上班,少年時代的張磊一度被「扔」在市圖書館工作的親戚那裡。由於長期「泡圖書館」,張磊的閱讀範圍從文藝圖書延展到學術書籍,他愛上了這些書中嚴謹的邏輯框架。
  • 張磊再出手!高瓴接盤安全套品牌「傑士邦」
    ,其資金來源於高瓴資本管理的美元基金Hillhouse Fund V, L.P;Autumn Appaloosa與CareCapital Lifestyles Holdings Ltd則分別為博裕資本與松柏資本。
  • 高瓴資本 · 張磊:投資人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懂得滯後滿足
    題圖: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 張磊先生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一位以170億的身家登上了胡潤財富榜的投資人,在他看來,有價值的投資就是和高質量的人花足夠的時間做高質量的事:「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這樣時間會成為你的朋友。」
  • 高瓴資本是家民企
    高瓴資本收購百勝中國昨天,市場上傳出中國的高瓴資本準備和美國投資公司KKR聯手,斥資140億美元收購在美股上市的百勝中國的消息。受此消息影響,昨晚百勝中國股價出現暴漲,在開盤後半個小時裡,股價從32.24美元飆升到了41.46美元,漲幅高達28.6%。
  • 格力電器「新東家」高瓴資本 還重點布局了海螺水泥、愛爾眼科等
    紅刊財經 王飛編輯 | 李壯隨著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事項靴子落地,成功入主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瓴資本」)及其掌門人張磊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公開資料顯示,高瓴資本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公司,十多年來已投資了一大批優秀公司,其中一級市場上的有騰訊、京東、美團點評、滴滴、蔚來汽車等;二級市場的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上海機場等等。高瓴資本也完成了由成立之初僅有2000萬美元啟動資金到目前掌管愈600億美元規模的蛻變。而對投資人來說,張磊的投資風格也極具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