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上身?別拍,要吹! 南昌多位市民遭受「襲擊」

2021-01-12 中國江西網

  本報訊記者陳詩蕾 隨著夏天的到來,隱翅蟲又出現了。昨日,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已有多位市民曾遭到隱翅蟲「襲擊」,專家表示夏季是很多皮膚病和傳染病的高發期,市民們應儘量保持家庭環境整潔衛生,外出散步時應儘量減少身體暴露部位或使用驅蚊劑。

  反映:家裡睡覺被隱翅蟲咬了

  市民方先生家住奧林匹克花園,5月份,他在家裡兩次被蟲子咬了,「都是睡著之後被叮咬的,我上網查了查,發現與隱翅蟲叮咬的傷口一樣,估計我也是被隱翅蟲叮咬了。」

  無獨有偶,上個月,在紅谷灘上班的李女士也被隱翅蟲咬了,「當時,我在辦公室午休,被叮咬後,出現了疼痛灼癢、片狀紅斑等症狀,好在就醫後,塗抹藥膏一周後痊癒了」。

  專家:隱翅蟲可誘發急性皮炎

  「隱翅蟲不是新發現的蟲子,咬人也不是新鮮事。」南昌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蔡澤民告訴記者,隱翅蟲體內含有酸性物質,具有極強的腐蝕性,這種毒素在被打壓或壓碎後與皮膚接觸,會導致皮膚炎症,如進入眼睛還會引起結膜炎。

  發現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時,不要拍打,要吹氣儘量趕走,「碰上毒性強的隱翅蟲,可能會誘發急性皮炎,普通的皮膚藥品非但不能治癒皮炎,還有可能加重病情,市民這時一定要去就醫」。

  而南昌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防制科工作人員介紹,為避免昆蟲的危害,市民應儘量保持家庭環境整潔衛生,減少雜物堆放;外出散步時應儘量減少身體暴露部位;不要在草地坐臥、臥睡;避免在草叢、樹枝上晾曬衣服和被褥。

相關焦點

  • 遭隱翅蟲「襲擊」 市民被「毀容」未來三個月將是高發期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最近,一種狀如螞蟻的小昆蟲在朋友圈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隱翅蟲是否子虛烏有?奪命傳言是真的嗎?昨天,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秦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隱翅蟲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分泌出大量強酸性液體燒傷皮膚,所以,最好輕輕將其吹走或彈開。
  • 夏季謹防隱翅蟲皮炎
    本報南昌訊 記者駱巖巖、實習生黃凌報導:「不曉得是啥蟲子,叮得人身上又癢又痛,抓撓後皮膚就會出現紅斑!」4日,南昌市民周先生打來熱線,稱自己被一種不知名的蟲咬傷,渾身長滿了紅斑。「這是什麼蟲子?」帶著疑問,記者進行了探訪。
  • 「隱形的翅膀」惹出怪病 隱翅蟲上身千萬別拍(圖)-廣西新聞網
    「隱形的翅膀」惹出怪病 北海大量隱翅蟲出沒,不少學生因此患上皮膚炎;醫生提醒,隱翅蟲上身千萬別拍 網友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呂海鋒 每逢夏季,各種蚊蟲開始瘋狂地繁衍滋生,許多市民深受其害。
  • 隱翅蟲毒液是「兇器」 夏季如何防範「蟲蟲襲擊」
    據他回憶,前一天晚上,因為加班夜宿辦公室,朦朧中感覺有蚊子便拍了幾下,沒想到就成了這樣。據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介紹,小段極有可能遭到毒隱翅蟲「襲擊」,引發了「隱翅蟲皮炎」。,因為工作性質,經常要在晚上加班。
  • 疾控專家忠告: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引"毒"上身
    引「毒」上身    《新快報》報導,隱翅蟲雖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男女發病率約為2∶1   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殺科科長胡志剛表示,隱翅蟲是一種農業昆蟲,只要有農田的地方就會有很多。隱翅蟲皮炎不是傳染病,只是一般的皮疹。   由於隱翅蟲成蟲具有趨光性,所以夜晚在高層樓房的日光燈下學習、工作的人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 隱翅蟲爬上身,千萬別用手去拍(組圖)
    拍死隱翅蟲他的腳踝腫了一周小楊是一名高二學生,暑假來臨,又巧遇父母出差,小楊就來到位於大安街道的外婆家過暑假。小楊說,在外婆家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唯一讓他苦惱的就是蚊蟲太多,一巴掌拍下去總能打到好幾個。「感覺腳踝有東西在爬,一巴掌拍下去後就沒管它了。」
  • 睡夢中手一拍毀容 隱翅蟲皮炎的治療方法
    該科醫師說,這是被隱翅蟲襲擊後的傷痕。她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蟲,千萬別用手拍它,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將它抖落在地,用腳踩死。除了隱翅蟲端午前後還要提防5種毒蟲!  劉小姐回憶半天,想起當天晚上睡覺時,迷迷糊糊脖子有點癢,以為是蚊子,就隨手拍了一下,沒想到中招了。
  • 疾控專家忠告: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引「毒」上身
    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新快報報導,隱翅蟲雖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全身紅腫長出膿包 隱翅蟲上身千萬別用手拍(組圖)
    經醫生診斷,陳先生身上的紅印子是隱翅蟲爬過留下的「痕跡」。皮膚科專家表示,這種隱翅蟲並不會咬人,只是體液有害,如果這種蟲子上身,市民切不可用手拍打。  市民:隱翅蟲爬過全身紅腫長膿包  8月18日,陳先生向記者反映,身上出現紅腫之後,紅印子的面積也擴大了,還長出密密麻麻的小膿包,又癢又痛。
  • 南京倒是真出現了隱翅蟲
    這就是隱翅蟲。資料圖片   看到這種小蟲,千萬別用手拍!   醫生認為,「隱翅蟲能致人死亡」的傳言誇張了   25日晚上,南京市民方先生(化名)開窗、赤膊入睡,半夜感覺一隻小蟲在肚皮上爬,他隨手拍死後就繼續睡覺了。誰知第二天早上醒來,腹部出現了一大片紅斑,到了夜裡,甚至出現頭痛、頭昏及發燒的症狀。方先生趕緊到南京市第二醫院就診,經皮膚科診治,確認其患上了隱翅蟲皮炎。
  • 驅趕不當懷化女子遭隱翅蟲「襲擊」
    驅趕不當懷化女子遭隱翅蟲「襲擊」 2015年7月14日     本報懷化訊 近日,懷化市民李女士遭遇了隱翅蟲襲擊。而據懷化多家醫院介紹,近日接診的蟲類咬傷患者不斷增多,其中常見的蟲子有隱翅蟲、蜱蟲、蟎蟲、臭蟲等,而這其中又以隱翅蟲名聲最響。    為了納涼,李女士拿出了涼蓆,第二天李女士的身上出現紅斑。過了一天後,紅斑沒有消退。李女士決定去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她患上了隱翅蟲皮炎,致病因是驅趕不當。李女士十分意外,她沒想到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竟給自己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 隱翅蟲出沒!嶽陽多人「中招」進醫院,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餘毅)夏季到來,隱翅蟲又開始出來「咬人」了,先後多人已中招!什麼是隱翅蟲?傳聞說被「咬」後能致死,真的嗎?關於隱翅蟲的那些事,你必須知道。一天6例,市民警惕了!「看到有蟲子飛來,我就順手一拍,蟲子落到了手上,結果第二天就這樣了……」在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李先生著實被「威力無比」的小蟲子嚇到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覺醒來,手臂處又痛又癢,對著鏡子一看,嚇了一大跳。李先生遭遇的,正是傳聞中可怕的隱翅蟲。
  • 遇到隱翅蟲千萬別用手拍,以免毒液濺出引發皮炎
    近日,深圳炎熱多雨,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被一隻隱翅蟲"突襲",引發了皮疹。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專家提醒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
  • 隱翅蟲上身長膿包 遇到隱翅蟲在身上怎麼辦
    中秋小長假,劉先生帶家人出門遊玩,隨手拍死一隻落在身上的飛蟲,誰料蟲子裡的液體腐蝕了他的皮膚,長出一道長2釐米長的膿包和紅斑。昨日,他就醫後才得知這種是隱翅蟲,碰上皮膚千萬不能拍,只能吹走。  38歲的劉先生家住後湖,15日一大早就開車帶家人到近郊一處農家樂遊玩。
  • 市民拍死一隻蟲頸部起水皰 碰到隱翅蟲別用手拍
    昨日下午,市民王先生打進熱線:早上起床時,發現臉上、脖子上,無緣無故出現了大面積紅疹。下午開始又痛又癢,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記者的建議下,王先生到醫院檢查,醫生根據症狀,判斷為隱翅蟲皮炎。王先生回憶道:「前晚睡覺,正迷迷糊糊快要睡著時,感覺脖子上有點癢,以為是蚊子,就拍了一下,順手撓了撓臉。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深晚薦讀|遇到隱翅蟲千萬別用手拍,以免毒液濺出引發皮炎
    近日,深圳炎熱多雨,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被一隻隱翅蟲 " 突襲 ",引發了皮疹。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專家提醒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
  • 近期隱翅蟲出沒醫生提醒千萬別用手拍
    醫生檢查後發現,引起疼痛的紅疹都是隱翅蟲的「傑作」,引發感染「隱翅蟲皮炎」。  最近天氣有些悶熱,市民張先生經常開窗睡覺。夜裡,他突然感到脖子脹痛,照鏡子一看,脖子上出現了條狀紅斑,又痛又癢,馬上預約了皮膚科的號源。一大早,他就趕到醫院,縣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洪芳檢查後,診斷張先生患上的是「隱翅蟲皮炎」。
  • 身上拍死隱翅蟲等於「注毒」 疾控專家支招
    該報導已經引起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視,隱翅蟲不屬於「四害」,隱翅蟲皮炎也並非法定報告傳染病,但是疾控中心的專家們還是給市民提出忠告:隱翅蟲接觸人體皮膚後,並不會造成任何損害。關鍵是市民「多手」把蟲子打死,才引「毒」上身。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廣東一男子在公園中被恙蟎叮咬,17天後便不治身亡,這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憂。記者調查了解到,毒蟲咬人的事件在南昌也時有發生。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公布了南昌夏季最易出現的6種毒蟲,其中吸血蠓咬人最多。專家介紹說,今夏不少南昌市民被蠓蟲、跳蚤等蟲子咬傷,但市民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