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勾兌「鮮榨果汁」成為行業「潛規則」浙江明確規定現(鮮)榨果汁不得兌入添加劑兩項標準讓現榨果汁也有了「身份證」
當一杯杯帶著濃鬱果香的芒果汁、木瓜汁、玉米汁等端上餐桌時,很少人會想到,這些所謂「鮮榨果汁」,並非全用新鮮水果現場榨的,而是由水和十多種添加劑勾兌而成的。一個芒果和一個西瓜,能分別「榨」出每扎售價幾十元、近百元的20多扎「鮮果汁」。而這樣的事並非個別酒樓、星級賓館所為,而是酒店行業一個早已公開的秘密。
1月4日湖北《楚天都市報》刊登的上述消息內容,讓廣大消費者頓時瞠目結舌。
記者這兩天走訪了杭城部分酒店,發現杭城酒店也存在類似現象。新春佳節將近,酒店餐飲消費也漸漸迎來高峰。在高朋滿座的酒席上,當芒果汁、西瓜汁、黑米汁等種種誘人的「鮮榨果汁」端上餐桌時,有多少消費者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呢?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鮮榨果汁」是用水果店的「處理品」現榨的,有的則是由十餘種添加劑炮製而成的。
「鮮榨果汁潛規則」成網絡熱詞
1月4日,《楚天都市報》刊登了一則題為《鮮榨果汁驚現潛規則,水和添加劑勾兌的變味果汁》的消息。報導稱,酒店銷售的一紮鮮榨果汁,其中約有一半是水,且早已成了行內公開的秘密。這些所謂「鮮榨果汁」顏色飽滿,口感黏稠,其中核心技術是添加了所謂「鮮榨果汁伴侶」,而多數消費者卻被蒙在鼓裡。
而據了解,勾兌現榨果汁的原料「鮮榨果汁伴侶」含有酸度調節劑、安賽蜜、香精、苯甲酸鈉、檸檬黃、誘惑紅等添加劑。消息一出,頓時掀起軒然大波。網友「江城子」說:「一紮鮮榨果汁添加10多種添加劑,居然還打著鮮榨果汁純天然、自然的噱頭,欺騙消費者。即使這些添加劑屬於食品安全允許範圍,也讓人受不了。以前還以為酒店的果汁價格貴有貴的道理,哪曉得居然是添加劑勾兌的。」一位自稱是酒店從業者的黃女士表示,酒店果汁行業的確良莠不齊,使用添加劑的調味型果汁大行其道,不僅是對消費者的欺騙,也是對規範經營者的傷害。
記者發現,短短兩天時間,「鮮榨果汁潛規則」已經成了網絡熱詞。記者在百度搜尋引擎上輸入「鮮榨果汁潛規則」關鍵詞,就出現了51頁上千條搜索結果。有的網友還將此事和「三聚氰胺事件」聯繫起來,追問「誰來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有評論說:「鮮榨果汁的摻雜使假比例既然高到這個份兒上,不能不令人憤慨。何況,十多種添加劑的生產過程以及供貨來源複雜,誰能保證哪一個環節不被汙染。『三鹿』前車之鑑尚在眼前,誰能保證這些添加劑中沒有別的『三聚氰胺』?」
杭城驚現鮮榨果汁「潛規則」
前不久,市民吳先生在杭城某酒店用餐。菜點好了,可等了很長時間就是不上菜,服務員卻把現榨的玉米汁、黑米汁一紮接著一紮地端上來。等到菜上來的時候,大家已經喝了4扎現榨玉米汁。
當得知現榨果汁是勾兌而成之後,吳先生不禁把嘴巴張得大大的,一臉驚訝,「原來是這樣啊,難怪服務員那麼熱情地給我們推銷他們的現榨果汁?像玉米汁和黑米汁,不添加水或糖,就做不成可口的飲料,這還能理解,但是像西瓜等水果果汁,還在其中摻水、色素或添加劑就太過分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杭城的很多餐飲店都提供現榨果汁。據了解,如果完全使用水果榨汁,用兩三個木瓜也榨不出一紮果汁。但添加了「鮮榨果汁伴侶」後,就可以大量摻水而保持飲料口感、顏色不變。這樣,1個木瓜可以制出三四紮「木瓜汁」,1個西瓜可以制出20多扎「西瓜汁」。杭城一些餐館為節省成本,就在現榨果汁中摻入純淨水、色素,或使用「鮮榨果汁伴侶」,有的酒店乾脆把此業務外包給他人,利潤三七分,或者四六分。
記者了解到,在杭城部分酒店,同種現榨果汁,價格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在杭城某連鎖火鍋店,現榨哈密瓜汁的價格是每扎28元,而西湖邊某餐館的現榨哈密瓜汁價格則是每扎76元。「現榨果汁新鮮可口,消費者都很愛喝。對高檔餐館而言,一紮果汁賣到每扎76元並不算貴,利潤是很豐厚的,這也是很多餐館樂於提供該項服務的原因。」一位從業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據知情人透露,目前,越來越多的酒店選擇將鮮榨果汁業務外包經營。這樣既可以節約人力成本,又不需要掌握鮮榨果汁的「新技術」,就可以坐收高比例分成的利潤。酒店對果汁外包大開方便之門,導致鮮榨果汁勾兌現象泛濫,甚至還出現了用黴爛水果加工果汁的情形。
浙江明確規定現(鮮)榨果汁不得兌入添加劑
新昌縣衛生監督所對20份各類現榨果汁的衛生質量進行抽檢,結果有六成不合格,合格率僅40%。20份樣品中,有11份菌落總數不合格,最高的竟然超過衛生標準的7倍,還有3份樣品的大腸菌群超標。有關專家在記者採訪時表示,食用不潔淨的食品或添加劑,會使腸胃等內臟器官受到損傷,引發急性腸胃炎,而黴爛水果對身體損傷更甚,容易引發中毒,甚至可能致癌。
記者了解到,自2006年6月開始,浙江省地方標準《現榨果汁衛生標準及規範》已經正式實施,與之相配套的杭州市農業標準規範《現榨果汁通用技術條件》也已落實。《現榨果汁衛生標準及規範》中明確標明現榨果汁的各項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00CFU/ML,大腸桿菌不得超過2400MPN/100ML,不得檢出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此外,規範還明確了現榨果(蔬)汁的定義是以新鮮水果或蔬菜為原料,經過挑選、清洗消毒、漂洗、瀝乾、整理、機械榨汁而成的不經任何殺菌處理、允許添加不超過果總量40%的飲用水及輔配料加工而成的現榨果肉汁。因工藝需要,可適當添加符合國家標準的瓶裝飲用水,但不得使用色素、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