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4日 03:04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街頭一飲品店內,各種「果汁」顏色超常鮮豔 你知道嗎?一紮1.25升的真正鮮榨橙汁,需要近20個橙子。 添加了水和色素、甜蜜素的果汁,容易出現液體分離現象,即果汁浮在杯子上部分,下半部分出現水樣稀釋液體。純果汁則不會出現分離現象。
42元一杯的鮮榨柳橙汁喝不出鮮橙味,29元一杯的鮮榨獼猴桃汁用濃縮液勾兌……近日,商報接到不少讀者反映,省城一些酒樓、茶吧和飲品店打著「鮮榨果汁」幌子,實則出售含有多種添加劑的果汁原漿勾兌成的飲品。日前,記者「應聘」成為省城長江中路某咖啡店的服務員和調汁師,近距離目擊「鮮榨果汁」是如何速成的。
【讀者吐槽】
42元一杯「鮮榨橙汁」根本喝不出橙味
「喝咖啡店的鮮榨果汁真叫『遭罪』,抿一口在嘴裡,感覺一點鮮果味也沒有,完全是一股添加劑味道。 」近日,市民張先生致電商報反映。
「點單時看到『鮮榨果汁』幾個字,以為是新鮮水果榨出來的,但拿到手,能看到的果肉很少,也沒有橙子的那種天然味道,甜味讓人發膩。 」42元一杯,張先生不禁後悔。
「我還發現,不僅咖啡店、會所裡的『鮮榨果汁』是添加劑調製的,街頭很多飲料店的『鮮榨果汁』也是如此。 」張先生說。
【記者暗訪】
一大杯木瓜汁裡只有一勺木瓜肉
餐飲行業的「鮮榨果汁」究竟是如何製作的?帶著這樣的疑問,日前,記者以打工者身份應聘了省城長江中路一家咖啡店的調汁師和服務員,得以現場目擊在調汁師的手裡,一份「鮮榨果汁」是如何速成的。
每天下午3點開始,咖啡店漸漸迎來上客高峰期。下午5時,調汁師小D到崗。咖啡店的飲品包括咖啡、茶以及鮮榨果汁等,其中果汁佔有重要份額。這些飲品都由小D和另一位女調汁師負責。
到崗不到5分鐘,有顧客點了一份鮮榨西瓜汁。小D拿了一小塊西瓜放入榨汁機,隨後灌了滿滿的涼開水,又從操作區桌子上的塑料桶裡舀了兩勺粉末狀物和膠體狀不明物質。「咔咔咔」,隨著榨汁機一陣忙活,上述三樣東西被充分混合後倒入玻璃杯,整個過程一分鐘不到,一份西瓜汁就在小D手裡輕鬆調製出來。
做一份現榨果汁就這麼簡單嗎?記者故意詢問。小D詭異地笑了笑,「我幹這行時間也不長,只要有人願意教你,你很快就能學會。 」
此時,二樓卡座一位女顧客點了份木瓜汁,小D趕緊忙活起來,先在攪拌桶裡加了一點熱水,然後放入一勺透明液體,攪拌後的混合液體倒入玻璃杯中,最後一步,舀了一勺碎木瓜果肉,加入混合液體搖一搖,再用湯匙攪一攪,一杯鮮榨木瓜汁就這樣「新鮮出爐」了。
十多個瓶瓶罐罐裝滿各種口味濃縮液
小D表示,業內做果汁摻雜添加劑,早已經成潛規則:「行業裡都是這樣做的,我們已經算是很正規的了,至少有果肉,有的店就是濃縮果汁加食品添加劑。 」
一位顧客點了一杯獼猴桃汁,29元。前臺並沒有獼猴桃,「要不要出去買? 」記者問。 「不用。 」小D說罷,另一位女調汁師已從臺上拿出一瓶「大湖明朗」獼猴桃果味濃縮汁,倒入一個500ml的玻璃杯中,加水勾兌,濃縮汁和水約為1:4。女調汁師的頭髮落入了玻璃杯中,對溢到瓶外的汁液,她還用嘴抿了一口,嘗嘗濃度。
在調汁臺上,記者還看到「超級檸檬濃縮液」、「芒果濃縮原漿」等產品,大大小小十餘罐,小D和同事每每接過服務員遞來的鮮榨果汁單,都會用這些果漿調製,真正「見得著」的水果只有西瓜。
一天賣出數百杯果汁調汁師忙得團團轉
咖啡店的菜譜,顯眼位置的「溫馨提示」不失時機地引導顧客消費:「炎熱夏日消耗體力,及時補充鮮水果,不僅能夠保持體力的充沛旺盛,也會令心情更加愉悅。 」
各款「鮮榨果汁」價格不菲,柳橙汁、奇異果汁26元,番茄汁、西瓜汁、檸檬汁22元,哈密瓜汁23元。
「夏天一到,喝鮮榨果汁的顧客越來越多,喝咖啡和茶的則會減少,因為果汁屬於『冷飲』啊。 」小D向記者介紹,「我們也沒有具體數過,一天最起碼賣出幾百杯鮮榨果汁吧,最忙時,我們連說句話的時間也沒有。 」
「20多塊錢一杯果汁,其實是相當貴的。 」小D透露,300ml的一杯鮮榨果汁,成本只要幾元錢。(記者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