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健康還是營養角度出發,我們都不建議大家用果汁代替水果。水果,能用吃的,就別用喝的!
隨著榨汁機、破壁機的流行,吃飯時配上杯鮮榨果汁,悄然成為一種備受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
但是
鮮榨果汁更容易升血糖,增加糖尿病風險;水果榨汁後,營養成分損失大;水果,能用吃的,就別用喝的。對水果來說,濃縮的不是精華,
而是糖糖糖糖糖……
糖好吸收的後果,就是血糖快速上升,也就是傳說中的 GI(升糖指數)變高。
完整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水果中的糖分,即便在嚼的時候已經被擠出來了,在腸道被吸收入血時,還是會有一部分被膳食纖維拖住,不能自由活動。
這樣一來,糖分被吸收的速度,和含糖飲料比要慢很多。
水果被榨汁、「破壁」後,膳食纖維要麼幾乎沒了,要麼被打得非常細碎,抓住糖分的能力就大幅下降了。水果的這些糖,就能撒丫子跑向血液。
而且,做果汁通常會扔掉果渣,此時的果汁和可樂等含糖飲料的差別,可能就只剩下水果中的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了。
對於消化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不需要刻意為了追求好吸收、好消化而去買各種榨汁機、破壁機之類的「刑具」折磨水果們的。
而對於 6~12 月齡的嬰幼兒,由於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當把水果作為輔食添加進飲食時,確實需要爸爸媽媽先將水果做成果泥之後再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果泥不能放在瓶子裡讓小朋友一直吸著喝,而應當用勺子餵食,讓小朋友充分咀嚼,否則可能增大齲齒形成的危險。
總之,日常飲食不吃水果,只喝鮮榨果汁,真不是什麼「健康生活方式」。
雖然不同水果榨汁後的情況千差萬別,但有一條不變的原則:
水果,能用吃的,就別用喝的!
水果,能用吃的,就別用喝的的!
水果,能用吃的,就別用喝的的的!
重要的的事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