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

2020-12-23 騰訊網

「十三五」期間,為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以及科學發展,明確自身定位提高質量,上海實施了高校分類評估。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類型等差異性,將62所普通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和應用技能四種類型,推動上海高校實現從「一列縱隊」向「四列縱隊」發展。這個評價「指揮棒」促使學校跳出傳統思維,通過對標實現重新定位,確立發展目標,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厚實底板。

圖說:城建職院校長葉銀忠 校方供圖(下同)

探索分類評價 充分發揮激勵導向作用

學校自2016年合併組建以來,全力聚焦內涵建設。其間恰逢上海實施高校二維分類評價,從一年試運行到兩年正式實施,指標體系不斷優化,評價方式不斷改進,對學校形成了良性和積極的評價導向。根據分類評價的引導,學校明確辦學定位,走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持續深入探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以分類評價助力「夯基礎、補短板、強隊伍、揚特色、促發展」。學校注重把上海分類評價要求與「國家職教20條」、教育部等九部門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和「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重要改革發展文件相對照,合理選擇標杆校,把分類評價關鍵指標與標杆校相對接,從而進一步放大分類評價對學校辦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學校綜合辦學實力逐年提升,在2019、2020年兩次分類評價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保持在同類高校第一梯隊,2020年綜合評價結果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進步。

推進綜合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並完善「三全育人」體系和「德技並修、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勞模(工匠)精神育人特色,深化開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構建思政課、綜合素養課和專業課「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體系。努力打造以高職教育為主體、「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相貫通、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一體化的辦學格局。

學校推進「三教改革」和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持續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近兩年,學生在國賽等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500多個獎項;在最近剛結束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中獲得了「健康與社會照護」賽項金牌(上海唯一)和「建築工程識圖」2枚銀牌;在第十六屆MOS全國總決賽中獲得總冠軍。在廣州開幕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上海選派了97名選手參加全部86個項目,其中就有學校的11名學生選手。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把就業工作建立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點上,提出了「課證賽訓創孵」相結合的理念,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自2019年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立職教賽道以來,學校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金獎。學校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構建起「校—院—專業」三級聯動、部門協同推進的就業工作體系。近三年。學生就業率、籤約率一直保持高位,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二維分類評價解決了對學校的評價問題。學校吸收其分類評價、科學評價的思想和做法,完善校內評價考核體系。按「破五唯」要求,學校健全教師業績考核評價辦法,2019年起選取3個二級學院啟動教師分類評價試點,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社會服務型分別設置教師崗位職責,鼓勵教師專長發展。學校建立了「突出貢獻獎」制度,對「三全育人」、教學改革建設、指導學生技術技能競賽、為企業科技服務等工作中業績顯著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深化產教融合 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徵

學校始終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辦學主線,積極開拓與掌握了行業先進技術、工藝和管理水平的龍頭企業的合作,鞏固與中小微企業的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升級版」,把校企合作內容逐步拓展到校企聯合制定專業標準和人培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和世賽集訓基地,聯合開展教學活動和科技研發,共同培訓師資等方面。目前,學校已經與騰訊、東湖、廣聯達等多個企業共建了人工智慧、酒店管理和數字建築等領域的產業學院。學校牽頭的上海建築職教集團在「雙師型」教師培訓、實訓基地建設、職業技能大賽、人才需求發布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0年入選為全國第一批示範職教集團(培育)。

學校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雙證融通和中高貫通、高本貫通培養模式。全力做好「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迄今已參與了共29個「1+X證書」試點,覆蓋了全校57%的專業、67%的在校學生。在這項重大改革試點工作中,學校承擔了6個證書的全國和上海市牽頭院校工作,參與了6個證書的標準制定,建立了13個證書考點。目前已有494名學生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學校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目前已建成了一支較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

增強服務能力 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時期,學校堅持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辦學方針,為適應智慧城市建設、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和上海「四大品牌」建設需求,學校重點建設綠色智能建造專業群、城市智慧管理專業群,特色發展城市服務類專業。學校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和長三角建設類職業院校,組建了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產教協同創新聯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學校牽頭對口支援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和創辦工作,服務西部建設。為了積極探索疫情影響下服務「一帶一路」的新途徑,學校與泰國和馬來西亞合作院校共建「空中魯班學堂」,開發在線課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加強企業員工培訓。學校還以「四技」項目為重點,增強對行業企業的科技服務能力。

總結這幾年學校取得的成績,最根本的原因是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上海市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學校內涵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都精準有力。接下來,學校將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落實職業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上海市高校分類評價的導向轉化成更大的辦學效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葉銀忠(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十三五」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解讀
    第一,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要求教育全面深化綜合改革。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高等學校聚集地,教育需要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 上海教育「十三五」大家談|董秀華:上海高教穩步推進 賦能教育與...
    「十三五」期間,上海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強化市級統籌,深化教育綜改,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就,育人探索實現新突破,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教育質量得到新提升,綜合改革釋放新活力,服務貢獻開闢新格局,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復旦本科...
    「十三五」期間,上海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強化市級統籌,深化教育綜改,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就,育人探索實現新突破,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教育質量得到新提升,綜合改革釋放新活力,服務貢獻開闢新格局,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人民要論·回顧「十三五...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尤須克服思想和行為上的慣性,準確把握和切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不斷推動發展方式系統性變革、整體性轉變,努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新發展格局是在新發展階段更好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重大戰略部署。
  • 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我們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把工作聚焦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十四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歡迎大家參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有關情況。「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確定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構建起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技術技能人才。
  • 關於組織開展「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建設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出版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材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深化職業教育「三教」改革,經商教育部教材局,現組織開展「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建設工作,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
    今天,由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勾勒出到2020年以前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路線圖。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要繼續堅持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把寓教於研、激勵創新作為根本要求,把分類改革、機制創新作為主要驅動,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學位授予質量,加快從研究生教育大國向研究生教育強國邁進。
  •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
    經過五年努力,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質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打造形成福建版「二元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終身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化教育的需求,教育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各階段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在東部地區爭先進位,再創福建教育新優勢。
  • ...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 教育2020...
    在此基礎上,啟動中等職業學校三科統編教材編寫工作,計劃2021年下半年提交審核。三是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材多元立體發展。職業教育教材建設主動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建立起學校骨幹教師、行業專家、企業一線技術骨幹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教材開發模式,形成了深度對接行業企業標準、體現「書證融通」要求、呈現形式豐富、內容及時更新的教材編修機制。
  • 「十三五」教育發展成績單公布
    今天(12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成績單」。△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新提升。4088萬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多年保持在77%以上「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服務國家發展取得新突破。教育資源空間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構建。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800多家,成立各類職教集團1400餘個。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將國防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國防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豐富學校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探索開展中小學國防教育綜合社會實踐和示範校創建活動試點,繼續推動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充分發揮軍營開放日、軍事夏令營等平臺作用,提高國防教育效果。
  •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
    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研究生培養要求,實行分類管理和指導,增強發展協調性,拓寬發展空間。建立研究生教育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自主調節機制、以質量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和以績效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機制。推進管辦評分離,促進政府、培養單位與社會之間良性互動。推動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形成主動創新、特色發展的辦學機制。  圍繞提出的目標,根據確定的發展思路,提出六項總體任務。
  • 發揮社會評價導向作用 促主體責任落實
    發揮社會評價導向作用 促主體責任落實   省紀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集中約談會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曹笑)3月22日,省紀委召開2016年度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集中約談會
  •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今天,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  「『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 76家評價組織參與1+X證書建設 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國內職業教育邁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有力服務國家戰略。為了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教育部採取了向產業開放、向企業開放和向世界開放等探索。像完美世界教育這樣的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就是企業開放導向的一部分。截止2020年12月,教育部共組建56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遴選了76家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
  • 海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加強生命教育,引導學生關愛生命。促進學生走進社會。加大各級政府對實踐育人的統籌力度,制訂實施大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指導綱要。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導向,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明確實踐教學課程比重,加強實驗教學基礎設施、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學校要安排經費保障實踐教育需要。
  • 注重問題導向 加強分類指導 努力提升機關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
    (二)注重問題導向,力求有的放矢。俗話說,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找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問題找不準,就像槍口沒有對準靶心,就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堅持問題導向,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把解決問題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
  • 深化綜合改革 聚焦內涵建設 努力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
    從政策、資源、管理等方面統籌謀劃,促進學科深度融合,出臺關於推動高校服務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等交叉學科建設。注重平臺建設高水平平臺是高質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礎。只有把平臺建設到位,研究生教育內涵發展才能真正落實到位。「十三五」以來,江蘇著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建設,以高端平臺引領江蘇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
    答: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國高等職業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萬人,為服務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培養了大量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發揮了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成為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