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9月「雙一流」工程啟動,已有三年。此項工程也接近收官階段,也標示著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即將開始遴選。大家都是特別關心這件事,對於哪些高校可能會被淘汰,哪些高校是新晉高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歡迎在文章下方參與討論,說出你的看法。
因為雙一流高校是實行五年滾動建設周期制,所以137所雙一流高校名額並不是固定的。有人降級,自然就有人晉級。從2019年的「期中測試」就可以看出有些院校已經漸顯疲態。在及格線徘徊的高校可就要額外注意。要想不被踢出雙一流隊伍,可要加倍努力。
今天說的三所高校是當之無愧的211高校,也入選雙一流隊伍,但是卻沒什麼名氣,讓人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有很大的可能會被踢出雙一流隊伍。
安徽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與安徽省共建高校,可以說是外交部的人才儲備基地。在2017年,因為該校有12個學科在學科評估中獲得B級評價,順理成章地上了|「雙一流快車」,雖然坐在最後面,但也是雙一流高校。
不過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安徽大學只有7個B級學科,甚至連B+都沒有。作為中部經濟大省的211高校,這個成績屬實有點差。像一些沒有B+學科的省屬211,都是新疆、西藏等一些偏遠地區的照顧性211。安徽省絕對不會比他們窮,安徽大學有這個原因要麼就是投入的科研經費少,要麼就是院方這幾年太貪圖安逸。
結合數據來看,在2020年安徽大學的預算只有8.4億元,猛地一看,可能會覺得很高。但是對比相近省份的院校投資,安徽大學的預算根本不值一提。河北省的高校基本都是十幾億,再看河南省,鄭州大學今年的預算是63億,河南大學的預算是34億,這樣一對比,是不是覺得安徽大學根本不受重視。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安徽省政府對於同時供養3所211有點力不從心。
遼寧大學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有4個學科入選B+,既然有著B+學科上榜,為什麼還說它有可能被踢出隊伍呢?聽小陳老師慢慢給你道來。在遼寧省,雙一流大學共有四所,分別為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除了遼寧大學,其他三所大學是不是或多或少都聽過。這樣說吧,在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上,遼寧大學的分數在遼寧省最好的九所大學中排名墊底,與它同層次的大連海事大學排名第五,分數差了20分有餘。
通過以上數據就可以看出,遼寧大學的名氣可能真的不大,不然不會連一些雙非院校都比不過。安徽省供養三所雙一流高校都顧不過來,遼寧省可是同時供養著4所雙一流大學和一些頂尖雙非院校,資源當然是向實力較強的院校傾斜,那麼遼寧大學很有可能就是不受重視的那所院校。大學的發展是要燒錢,資金不夠,談何發展。大連海事大學尚能自保,遼寧大學真有可能會「下車」。
長安大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在建校之初,可是有多所部委為其撐腰,按理說它的發展應該是如日中天,又怎會落到名氣低下、還要被踢出雙一流車隊的地步呢?這就要說一句諺語「既生瑜,何生亮」。在陝西省,可是有著9所雙一流高校,競爭之激烈,遠非安徽、河南、東北三省等相比。
長安大學的出生可真不是時候。雖然有著多位大佬的支持,但是卻仍然競爭不過省內同等高校。上有985高校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壓制,同一層次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等瘋狂競爭,下又有西安建築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老牌名校追趕,長安大學的名聲實在是打不起來,再加上改名失敗,更是雪上加霜。
以上這些大學要麼是因為省內名校過多,被壓制,要麼是省內預算有限,不足以支持其發展。這些大學在各自省份都是不受重視,發展受限,雖然都是211高校,但沒有資源,發展不起來,可以說是最有可能被踢出車隊的211高校。
以上是我的個人判斷,如果你對此有不同見解的話,歡迎下方留言。我是小陳老師,看到就是緣份,覺得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的話,就點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