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Citizen journalism 民眾記者

2021-02-13 可可英語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加關注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

'Citizen journalism'. You probably know both of those words on their own.

Citizen journalism(民眾記者)。你可能知道這兩個單詞各自的含義。

A citizen? A member of a city or state. You may even remember 'netizen' from Series 2, 'a citizen of the internet'.

一個citizen?是指一個城市或州中的一名成員。你可能還通過系列2中的'a citizen of the internet',記住了'netizen'這個詞。

I expect you know that a journalist is generally someone who writes for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我想你應該知道,記者通常是指給報紙或雜誌寫內容的人。

But what does it mean when you put the two words together?

但是當你把這兩個單詞放在一起的時候,是什麼意思呢?

The incredible rise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countless changes to the way we communicate and get our information.

網際網路不可思議的崛起,給我們的交流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帶來了無數的變化。

It's hard to think of any aspect of our daily lives which hasn't been affected by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technology,

你很難想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方面沒有受到網際網路和移動技術傳播的影響,

and news and journalism is certainly no exception.

而新聞和新聞業當然也不例外。

The easy availability of mobile phones which can take high quality video and photographs and record sound

可以拍攝高質量視頻、照片,並錄製聲音的手機的易用性,

means that almost anybody who is on the scene of a newsworthy event is able to record it.

意味著幾乎任何在有新聞價值事件的現場的人,都可以將其記錄下來。

News organisations are only too happy to use the public as a vast - and cheap - source of content for its news items,

新聞機構都非常樂意將公眾作為其新聞內容的一個巨大的、廉價的來源,

as it's impossible to have reporters and correspondents everywhere.

因為讓記者或者報導人員出現在所有地點,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In fact, in a sense, we have become their eyes and ears on the ground.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已經變成了他們在現場的眼睛和耳朵。

We can all become 'citizen journalists', although many 'real journalists' are not happy with the idea that everybody can do what they do…

我們都可以成為'民眾記者',雖然許多的'真正的記者'對於每個人都能做他們做的事情會感到很不爽...

Think of some memorable recent news events…

想一想一些令人難忘的新近新聞事件...

you can bet that some of the images which you associate with them are examples of 'citizen journalism'.

幾乎可以確定,其中一些與之有關聯的照片,都是民眾記者的案例。

Coverage of the Asian tsunami, the London bombings in 2005, the floods in New Orleans,

關於亞洲海嘯、倫敦2005年爆炸案、紐奧良大洪水

o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Mumbai all made extensive use of mobile phone photos and video sent in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或者是孟買恐怖襲擊案的報導,其實都是社會大眾用手機照片和視頻記錄下來的,這些都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When a plane was forced to land in the Hudson River in January 2009,

2009年1月,當一家飛機迫降於哈德遜河時,

the most up-to-date news came from ordinary people using Twitter on their mobiles to describe what was happening and send pictures.

其第一手的消息,是來自於通過在手機上使用Twitter來描述發生了什麼並發送照片的普通民眾。

I sometimes imagine what it would be like if current mobile technology had been around at key moments in history.

我有時會想,如果當前的移動技術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出現,那將會怎麼樣。

Can you imagine watching mobile phone footage of the last moments of the Titanic,

你能想像(人們)觀看有關鐵達尼號最後時刻的手機視頻,

or frantic twitterers relating 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 in Paris?

或是瘋狂的推特用戶敘述有關攻佔巴黎巴士底獄嗎?

Going further back, what if we had mobile phone footage of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or the Battle of Hastings?

再往前看,如果我們有關於倫敦大火或哈斯廷斯之戰的手機視頻,將會怎麼樣?

If you could be a citizen journalist in any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如果你在任何歷史時期都可以成為一名民眾記者,你會選擇哪一時期呢?

相關焦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Wiki 維基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Cewebrity 網絡名人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Phishing 網絡釣魚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Whatever! 無論什麼!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Buff 身材超好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常聽常新的英語酷詞|Floordrobe 地板衣櫥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可可英語
  • Private citizen?
    lobbyists can buy access and influence that the playing field for the private citizen becomes very uneven.
  • 英語習語:yellow journalism「花邊新聞,八卦新聞」
    Idiom of the Dayyellow journalism花邊新聞,八卦新聞,不擇手段吸引群眾的新聞Joe: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yellow journalismand propaganda?"
  • 2017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常考詞彙:academic和accelerate
    2017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常考詞彙:academic和accelerate,更多湖北學位英語報名、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時間安排、湖北學位英語報名指南等信息,請及時關注湖北學位英語考試網或報名「學位英語保過培訓班」!
  • 南洋理工大學:常使用政府網站的民眾滿意度高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11月16日電(記者 符傳威) 2013連氏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15日至16日在新加坡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多位學者在研討會上發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 實用英語:Yellow journalism
    Reader question:   What does 「yellow journalism mean, as in this headline: 「Yellow journalism at its worst」?
  • yellow journalism「花邊新聞,八卦新聞」
    Idiom of the Dayyellow journalism花邊新聞,八卦新聞,不擇手段吸引群眾的新聞凱特:「我認為,如果花邊新聞被知名記者客觀報導,那它比宣傳活動還要危險。」Variety: This idiom is typically used in American English but may be used in other varieties of English too.
  • 初中英語常考單詞辨析,7-9年級學生注意聽,考試經常出錯!
    初中英語常考單詞辨析,7-9年級學生注意聽,考試經常出錯!在初中英語的詞彙教學中,老師們向來教無定法,各有奇招。但是始終有很多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學著學著就弱了,學著學著就沒了。卸去繁瑣,我認為歸根結底單詞是英語學習的癥結所在。比如說掌握一些常考單詞就十分有必要,且學習和記憶的過程都不繁瑣。基於此,下冊一份初中英語常考單詞辨析資料,這些單詞都是初中英語教材中經常出錯的單詞,因此請各位7-9年級學生注意聽,考試時不要再出錯!
  • 初中生常說的3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你說過幾句?
    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一些初中生的英語不太好,但是他們有時候還想秀一把自己的英語水平,因此詞彙量實在是太少了,這個時候「中式英語」就出現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初中生常說的3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
  • 常爸劍橋少兒英語,適合什麼樣的娃?
    常爸劍橋少兒英語,適合什麼樣的娃?要說打卡0元學的課程,英語最多,例如:伴魚、步步閱讀牛津樹、喜馬拉雅奇妙英語、葡萄英語、海底小縱隊學英語……不怕你想學的沒有,就怕你不來!常爸劍橋少兒英語0元學,就這麼剛剛好地來了!常爸少兒劍橋英語訓練營,共設置了3個級別,精心打造三級完整的學習體系:單詞為基礎,到建構句子,再至組成段落,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的閱讀和理解能力以及輸出寫作能力。此次0元學的是L1級別的課程,對標學前至小學三年級(劍橋少兒英語一級Starters)。
  • 索契同性戀酒吧受特殊照顧 記者成酒吧常客
    原標題:索契同性戀酒吧受特殊照顧 記者成酒吧常客  因俄羅斯之前通過反同性戀宣傳法案,同性戀問題成為外界關注本次索契冬奧會的看點之一。同性戀經常駐足的索契同性戀酒吧也成為俄羅斯與西方媒體報導的焦點。冬奧會開幕後,這裡熱鬧非凡,不但許多外國同性戀者紛紛光顧,眾多記者也成為酒吧常客,他們都想弄清楚反同性戀宣傳法給索契帶來的影響。塔尼切夫稱,事實上,索契不僅有同性戀者,而且還有多家同性戀俱樂部,索契同性戀者的數量比俄羅斯其他任何城市都多,而且歷史上就有大量同性戀者到索契來度假。索契從未因性取向問題而歧視同性戀者。在對待同性戀方面,索契是俄羅斯最寬容的城市之一,其寬容程度甚至遠遠超過首都莫斯科。
  • 小學英語:常考英語基礎單詞彙總(很全面),老師常用來複習!
    小學英語:常考英語基礎單詞彙總(很全面),老師常用來複習!小學階段,小同學們想要學好英語,需要掌握好基礎。對於很多同學們來講,英語一直都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也是同學們最不願意面對的一門學科。其實,在老師看來,小學英語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於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例如,單詞的積累與語法的掌握。如果孩子基礎知識掌握很紮實,那麼,英語成績就不可能落後。
  • 學生常說的4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學霸看了直搖頭
    隨著現在的社會國際化,很多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接觸英語,有的學校直接就是請專門的外國人來當英語教師,可以說國人對英語是非常重視的了。學生們基本都是從小就接觸英語,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但是張口就來的英語也就是那麼幾句,實在是對不起老師和家長的那一份苦心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學生黨常說的4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看你說過幾句?1.
  • 為何大人講話,孩子常沒在聽?
    孩子常沒>在聽大人話,是什麼原因?而大人會因為孩子常沒在聽,就習慣對孩子大聲說話,孩子聽久了,就覺得這就是大人習慣的說話方式,因此就算孩子大聲說,孩子也麻痺而忽略,所以,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首先就要改變大人的說話方式。
  • Journalism competition held in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UPL) beat out nine other universities to claim the team-champion award in a 7-stage journalism 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