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世界上最長的載客直航班機,從美國紐約起飛歷經逾19小時的飛行後,抵達澳大利亞雪梨,寫下了全新裡程碑。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希望,能將此航線成功導入商業營運。
報導稱,澳航QF7879航班從紐約直飛雪梨中途不停靠,共花了19小時16分鐘,是澳航2019年3趟超長程運輸航行計劃的處女航。
據悉,這架波音787-9型客機上僅有49人,目的是將重量減至最輕,讓飛機有足夠燃料可飛行逾1.6萬公裡,中途不需再加油。
報導稱,澳航與澳大利亞兩間大學合作,監測旅客與機組人員在橫跨多個時區期間,時差對他們健康的影響。
旅客在紐約登機後,將手錶時間調到雪梨時區,之後一直維持清醒,直到東澳時間的夜晚降臨,期間他們在燈光底下運動、進食辣味餐,以及喝咖啡因飲料。
6小時之後,航班再為旅客送上高碳水化合物餐食,並告知他們應遠離屏幕裝置,隨後將燈光調到昏暗,以鼓勵旅客整晚睡覺。
雪梨大學教授、實驗計劃研究員卡洛爾表示,她預期這項新創方法「絕對」可以讓時差影響「減到最小」。
她說:「我預期他們將有正常的白天作息,20日晚也會有正常的睡眠。」
她說,這是一項實驗,看看航空公司是否可以透過餐食、飲料、運動與燈光的調整,來和航班目的地時區同步化。
據悉,在航程中輪流駕駛的4名飛行員,也配戴了追蹤腦波與警覺性的裝置。
代表澳航飛行員的澳大利亞暨國際駕駛員協會曾關切,在這超長程飛行中,機員是否有足夠、具有質量的休息,以維持駕駛時最佳狀態。
協會已要求針對機組人員的相關影響,進行一項「科學性的長期研究」。
澳航表示,這次試飛只不過是公司在確保飛行安全上的其中一個嘗試。
2018年,澳航也首度進行從西澳城市伯斯直飛英國倫敦的航線,17小時的飛行時間名列全球最長載客航程之一。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