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燙傷,警惕「偏方」!教你正確的應急處理!

2020-12-22 人民資訊

審核專家:林小青

皮膚科主治醫師

生活中難免會受點小傷,例如燙傷就是我們日常最容易遭受的傷痛之一。近日,新聞中提到一名1歲的女童被開水燙傷,而保姆在應急處理的時候卻錯誤地用「偏方」——使用雞蛋清塗抹,導致女孩遭到二次傷害,面臨可能留疤的情況。

現在天氣還沒徹底轉涼,好多小夥伴都還穿著短袖上衣。雖然涼快,但裸露在外的皮膚卻會增加燙傷的風險。除了熱水、熱油等,大熱天裡不小心接觸到室外持續陽光照射下的高溫金屬製品等也可能造成燙傷。一旦燙傷,如果處理不好,或者誤用了諸如醬油、蛋清、牙膏等所謂「偏方」,則可能造成「毀容」的後果!

為了防患於未然,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燙傷的知識吧。

皮膚是怎麼被「燙」傷的?

要了解燙傷的處理,我們先來具體地分析一下皮膚究竟是怎麼被「燙」傷的。

人體皮膚溫覺的溫度為20℃至47℃之間,當溫度在35℃左右,人體皮膚會產生溫覺;溫度超過45℃時,產生熱甚至燙的感覺;溫度達到47℃時,有燙傷痛感;溫度大於50℃時就可能形成燙傷。

圖片來源丨百度當溫度過高的物體接觸你的皮膚時,由於受到熱傳導和熱輻射影響,你的皮膚也會升溫,當升到人體細胞耐受極限之上時,細胞組織就會被破壞。細胞破裂死亡後,會釋放出一些細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等刺激神經引發疼痛,刺激血管擴張,引起組織變紅,使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液滲出,形成紅腫、水泡等現象。

會不會被燙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去熱源的溫度,作用時間的長短也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多數人只會對前者保持警惕,意識不到後者的重要性。溫度不高也能燙傷人的原因就在於,熱源對皮膚的局部作用時間過長,熱力慢慢滲入軟組織引起燙傷。

圖片來源丨長城網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的不同身體部位對燙傷的抗性也會有所不同,皮膚組織較厚的地方相對來說更不易燙傷。但通常來說,接觸到60℃的物體1秒就會發生燙傷了。

燙傷的分級

根據燙傷的程度不同,我國將(燒)燙傷分為三級(度)。這裡的燙傷與燒傷的分級是相同的,是因為燙傷和燒傷的損傷效果和治療原理、治療過程都基本是相同的,它們的原理都是熱損傷,都是由於高溫導致組織壞死、變性損傷。

區別在於,燙傷通常是指液體燙傷,最常見的液體燙傷是水燙傷,水溫不超過100度;而燒傷通常是指火焰燒傷,火焰的溫度通常要達到幾百度。

圖片來源丨搜狐網一級燒燙傷是僅傷及表皮顆粒層的燒燙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紅。傷處乾燥、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2-3天後紅斑消失,局部壞死的表皮細胞由深層細胞增生修復。

二級燒燙傷可以分為淺二度燒燙傷和深二度燒燙傷。淺二級燒燙傷傷及表皮層和真皮淺層,保留部分生發層。皮膚發紅,同時帶有清水泡,若壓迫會發白。皮膚溫度高,組織液滲出多,腫脹明顯,並且由於末梢神經受刺激而感到劇烈疼痛。

深二級燒燙傷則傷及真皮深層,殘留部分網狀層。傷口表現為又紅又白,帶有出血的水泡。有痛感或感覺遲鈍、皮溫稍低。傷後1-2天創面逐漸乾燥,如無感染等併發症,3~4周可癒合;癒合後留有瘢痕。如被感染,則殘留的皮膚附件往往被破壞,而轉變成三級燒燙傷。

三級燒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達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膚壞死、脫水後可形成焦痂。創面可呈蒼白、棕褐色或焦黑、炭化,喪失知覺(但周圍皮膚會疼痛)。

圖片來源丨搜狐網燙傷之後怎麼辦?

相信大家都聽過燙傷處理的許多「偏方」,「土辦法」:用牙膏塗抹、用醬油塗抹等。小編在此要提醒的是,用過這些辦法的小夥伴以後切記不要再用,沒有用過的小夥伴也千萬不要冒險嘗試,因為這些「土方法」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拿牙膏來說,老年人可能會覺得塗抹牙膏後牙膏中的薄荷會讓傷口感覺清涼,但是實際上傷口的熱氣遭到牙膏的覆蓋,會繼續往皮下組織深部分散,成果形成更深一層的燙傷,而且牙膏中含有氟,使用後有可能加重皮膚感染。

圖片來源丨百度那麼,除了直接奔向醫院,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剛剛形成的燙傷呢?

第一步自然是用冷水衝洗或者冷敷,迅速降低傷口的溫度。如果燙傷面積較大,應將該部位完全浸泡在冷水中,持續至少30分鐘。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冰塊進行冷敷,過低的溫度會進一步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

如果燙傷的地方有衣物覆蓋,千萬別貿然脫下衣服,將冷水澆在衣服上降溫後,再小心剝離。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一起,也別強行分離,用剪刀剪去傷口旁的衣物,粘住的傷口送醫處理。傷口若有水泡,也別自己嘗試弄破,水泡對創面有一定保護作用。

衝洗後可以用無菌紗布輕輕地進行包紮處理,覆蓋傷口。還可以在覆蓋前塗上一釐米厚的燙傷膏,避免傷口過於乾燥。

圖片來源丨百度當然,如果燙傷程度比較嚴重,最好的辦法還是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師對傷口進行處理,畢竟誰也不想因為處理不當留下難看的瘢痕呀!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想,夏天天熱時很多人不會選擇使用熱水,燙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戶外高溫照射下的護欄、把手等物體也有可能在觸碰時造成燙傷。

據測試,夏天室外的不鏽鋼護欄在陽光持續照射下表面溫度可以達到60℃,木質噴漆護欄最高也有50℃。夜間廣場的地燈在開啟一段時間後玻璃表面的溫度能達到將近100℃,一瞬間就能將手燙出幾個水泡。而每年夏天,孩子在公園塑料滑梯上玩耍而被燙傷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暴曬過後的車體表面溫度足以燙傷人體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留一個心眼,對可能造成燙傷的高溫物體要儘量保持距離,在有所防護的情況下再小心接觸。

相關焦點

  • 夏日炎炎,家裡的小朋友不小心燙傷了,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近日遇到一例兒童患者,喝湯的時候不慎打翻了碗,導致手、軀幹、腿多處燙傷所幸湯並不是非常燙,而且燙傷後家長立即衝洗了創面。但是到了醫院發現還是已經形成了淺二度燙傷。那夏日炎炎,如果家裡的小朋友不小心燙傷了,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大多數情況下,家長還是比較小心的,兒童燙傷是個小概率事件。
  • 燙傷了怎麼處理 什麼偏方治燙傷水泡
    燙傷了怎麼處理 什麼偏方治燙傷水泡 時間: 2020-11-05 14:4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相信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都有過被燙傷的經歷。當被燙傷時,你也可能用過各種「偏方」——醬油、蛋清、食鹽、牙膏……袋鼠麻麻想說,以後這些錯誤做法可別再繼續了!錯誤的小偏方,可能引發大悲劇。夏季天氣炎熱,日常衣著單薄、皮膚裸露部位增多,是兒童燙傷的高發季節。兒童燙傷多以熱液燙傷為主,如沸水、沸湯、沸油或者熱蒸汽等都可造成燙傷。生活中,不僅需要警惕一些容易導致孩子燙傷的危險因素,還要儲備一些急救知識,以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少遭罪。一、不幸燙傷,如何正確應對?
  • 燙傷後怎麼處理?提醒:掌握這幾個方法能夠及時處理燙傷
    人們會常接觸熱水、蒸汽或廚房鍋爐等生活必需,所以燒燙傷的意外屢見不鮮。燙傷病情可大可小,如果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好,將會給人帶來身體及心靈雙重傷害。因此,燙傷後的正確應急措施非常重要,掌握這幾個方法及時處理燙傷,能將傷害降到最低。1、用冷水衝洗傷口。當身體某個部位剛被燙傷時,一定要第一時間用乾淨流動的冷水進行衝洗。
  • 燙傷了怎麼辦?別信偏方,這樣做才是正確的
    有些人認為,燙傷沒什麼大不了,處理起來也很隨意,很多人動不動用鹽、醋、茶、牙膏、甚至鍋灰等往燙傷處塗抹,這是完全不科學的。比如,塗牙膏不僅沒有治療作用,還會引起感染,其凝膠粘連傷口會增加處理創面的難度。
  • 【暑期安全】燒燙傷成兒童安全「殺手」 正確處理很關鍵
    8%,由於處理得當,住院15日左右就出院了。,家長一定不要慌張,要立刻對傷處採取應急處理。  燙傷進行冷療後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但也有不少家長在孩子發生燙傷時卻聽信所謂的偏方。前幾天,泉州一名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人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當送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出現休克症狀,意識模糊。
  • 家長處理寶寶燒燙傷切記5個字 抹牙膏、塗肥皂、冰敷等這些偏方千萬別相信
    寶寶燒傷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包括燙傷、觸電燒傷、熱壓傷、低溫燙傷和化學燒傷。孩子好奇心比較重,而且協調能力較差,因此是燒燙傷的高發人群,家長最好在平時提前學習燒燙傷的正確處理方法,以便發生意外時,最大程度地降低燒燙傷對孩子的傷害。如何預防燒傷以及燒傷的處理,需要家長們密切關注。
  • 兒童燙傷防護指南,保護兒童不被燙傷,以及兒童燙傷後的應急處理
    小寶寶從出生後慢慢長大,每一天的變化都讓媽媽們驚喜有擔心,寶寶會走路了以後更是意外發生率最高的時候,各種磕磕碰碰自然不用多說了,還會到處亂抓、亂扯,一不小心燙傷就很麻煩了。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如果你的寶寶正處在1-3歲的階段,尤其要小心了,一定要把熱水壺、湯碗等會燙傷寶寶的東西放在穩定的、不易被寶寶發現、又不易被寶寶接觸到的地方。
  • 寶寶意外燙傷怎麼辦?不要慌,牢記「5字原則」正確處理
    都說「好奇心害死貓」,對於好奇心極強的寶寶來說,不少意外也潛伏在他們的身邊,燒燙傷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寶寶燙傷後,家長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正確處理,不但幫不了TA,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寶寶燙傷了,該怎么正確處理?啥時候要上醫院?今天來講講。
  • 【冷知識】口腔燙傷後的應急處理
    【冷知識】口腔燙傷後的應急處理相對頭面部燙傷,口腔燙傷治療難度較大,因為口腔內不易上藥。過熱的食物不僅會燙傷口腔,嚴重的還會燙傷食道,甚至可能造成食道狹窄。不同程度的燙傷,應急處理的方式不同。燙傷了之後,口腔黏膜就被破壞了,不要吃辣、燙、酸的食物,不要吃酸性食物。
  • 孩子被燙傷燒傷,家長要保持冷靜,牢記這7個正確處理方法
    燒傷和燙傷是孩子最容易受到的意外傷害,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受到燒傷和燙傷的侵害,受非常大的罪。孩子之所以會受到燙傷和燒傷,很大原因是因為家長的看護不力導致的。當出現這種傷害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要有條不紊的做好最正確的處理,這樣才能減輕孩子受到的傷害。孩子燒傷和燙傷家長應該如何處理,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了解的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拒絕偏方,燒燙傷後要第一時間「衝脫泡蓋送」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認為燒燙傷離自己及家人很遠,不會發生在自己周圍,事實是這樣的嗎?目前我國的燒燙傷發生率處於什麼水平?劉林嶓:燒燙傷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我國每年約有2600萬人遭遇燒燙傷,其中1/3為兒童,有800萬之多,0-5歲低齡兒童高發,相對不發達的偏遠地區、農村地區高發。
  • 數九寒天開啟,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不過你知道嗎,冬天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取暖設備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傷害。什麼是「低溫燙傷」?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 醉酒和極度疲勞人群◆ 孕婦和嬰幼兒發生低溫燙傷怎麼辦?01.降溫處理一旦發生「低溫燙傷」,先用涼毛巾或涼水給燙傷處降溫。
  • 5歲男孩被燙傷後遺症,寶寶燙傷,注意最佳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
    醫生說,圓圓媽的做法很正確,醫生給圓圓處理好了傷口後,圓圓的燙傷由於及時得到了正確的處理方法,所以恢復的比較快。而有個孩子卻因為燙傷,沒有及時得到正確有效的處理方法,而最終導致留下後遺症。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面對意外的燙傷,我們應該怎麼辦?
  • 偏方不可取!孩子意外燙傷遭家長錯誤處理致情況惡化,過敏性休克
    近日一孩子被燙傷遭家長錯誤處理導致孩子狀況惡化。是家人在餵水時不小心把孩子燙傷的。,然後可能也按照偏方就是土方法就抹了雞蛋,就雞蛋打碎,整個雞蛋清抹上去。,醫生表示孩子後面的話也有一部分面積是二度燙傷的,孩子受傷那時候如果及時處理的話,有可能會只停留在淺二度燙傷,但是到了深二度燙傷,有可能就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有的疤痕甚至會比較嚴重。
  • 孩子被燙傷了怎麼辦?分享4個處理辦法,家長不妨收藏備用
    家長發現孩子不小心燙傷,燒傷,皮膚有明顯的受損害情況,要通過一些應急措施來將皮膚受到的傷害減輕,很多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就十分擔憂焦慮,慌忙的情況下應對措施不合理,或者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可能會讓孩子燙傷的部位皮膚受到二次傷害。
  • 《急診科醫生》燙傷急救成槽點,京萬紅教你正確處理方式
    《急診科醫生》燙傷急救成槽點,京萬紅教你正確處理方式 時間: 2017-11-30 13:2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燒燙傷的常見誤區  在這一集結尾小片花,演員科普了幾個關於燒燙傷的急救小常識,遺憾的大多都背離了燒燙傷急救的正確方法:  1、 輕度燙傷要塗紫藥水,會干擾醫生判斷  有一些民間做法是抹牙膏、醬油、蛋清、草木灰等等,除了會干擾醫生查看燙傷程度外,還可能會使傷口更加惡化、感染。
  • 孩子不小心被燙傷,寶媽的這個應急處理方法,讓醫生都連連誇讚
    導讀:孩子不小心被燙傷,寶媽的這個應急處理方法,讓醫生都連連誇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小心被燙傷,寶媽的這個應急處理方法,讓醫生都連連誇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被燙傷,媽媽一招險喪命,對於孩子燙傷處理方法你知道嗎?
    ,由於媽媽沒有對傷口的及時處理,導致孩子的肩膀潰爛發炎,使孩子接連幾天連續高燒住了幾天院。所以我們需要使用剪刀剪開衣服,再對傷口進行處理,同時需要注意使用剪刀的時候,不要傷害到孩子。3、不要遮蓋傷口送往醫院在寶寶燙傷的時侯切記不要用紗布或者創可貼包紮,防止傷口感染,燙傷起的水泡不可以挑破,不可亂用偏方,醬油,麵粉,牙膏等來塗抹傷口,會使傷口潰爛,發炎,更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休克,這樣只會讓燙傷的傷口更加嚴重,不但傷口會感染,還會給醫生添麻煩。
  • 寶寶燙傷處理緊急處理5字要訣,父母必修課
    這些父母太大意了沒細心照看好自己的寶寶,平時多注意些寶寶應該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危險了,但事情確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在自己當上父母后才發現,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讓你措手不及的出現,不到2歲手腳敏捷快速的寶寶+一杯平平無奇的熱茶=嚴重燙傷。如果寶寶真的不慎燙傷,作為父母的你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鎮定,不要急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