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林小青
皮膚科主治醫師
生活中難免會受點小傷,例如燙傷就是我們日常最容易遭受的傷痛之一。近日,新聞中提到一名1歲的女童被開水燙傷,而保姆在應急處理的時候卻錯誤地用「偏方」——使用雞蛋清塗抹,導致女孩遭到二次傷害,面臨可能留疤的情況。
現在天氣還沒徹底轉涼,好多小夥伴都還穿著短袖上衣。雖然涼快,但裸露在外的皮膚卻會增加燙傷的風險。除了熱水、熱油等,大熱天裡不小心接觸到室外持續陽光照射下的高溫金屬製品等也可能造成燙傷。一旦燙傷,如果處理不好,或者誤用了諸如醬油、蛋清、牙膏等所謂「偏方」,則可能造成「毀容」的後果!
為了防患於未然,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燙傷的知識吧。
皮膚是怎麼被「燙」傷的?
要了解燙傷的處理,我們先來具體地分析一下皮膚究竟是怎麼被「燙」傷的。
人體皮膚溫覺的溫度為20℃至47℃之間,當溫度在35℃左右,人體皮膚會產生溫覺;溫度超過45℃時,產生熱甚至燙的感覺;溫度達到47℃時,有燙傷痛感;溫度大於50℃時就可能形成燙傷。
圖片來源丨百度當溫度過高的物體接觸你的皮膚時,由於受到熱傳導和熱輻射影響,你的皮膚也會升溫,當升到人體細胞耐受極限之上時,細胞組織就會被破壞。細胞破裂死亡後,會釋放出一些細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等刺激神經引發疼痛,刺激血管擴張,引起組織變紅,使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液滲出,形成紅腫、水泡等現象。
會不會被燙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去熱源的溫度,作用時間的長短也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多數人只會對前者保持警惕,意識不到後者的重要性。溫度不高也能燙傷人的原因就在於,熱源對皮膚的局部作用時間過長,熱力慢慢滲入軟組織引起燙傷。
圖片來源丨長城網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的不同身體部位對燙傷的抗性也會有所不同,皮膚組織較厚的地方相對來說更不易燙傷。但通常來說,接觸到60℃的物體1秒就會發生燙傷了。
燙傷的分級
根據燙傷的程度不同,我國將(燒)燙傷分為三級(度)。這裡的燙傷與燒傷的分級是相同的,是因為燙傷和燒傷的損傷效果和治療原理、治療過程都基本是相同的,它們的原理都是熱損傷,都是由於高溫導致組織壞死、變性損傷。
區別在於,燙傷通常是指液體燙傷,最常見的液體燙傷是水燙傷,水溫不超過100度;而燒傷通常是指火焰燒傷,火焰的溫度通常要達到幾百度。
圖片來源丨搜狐網一級燒燙傷是僅傷及表皮顆粒層的燒燙傷,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紅。傷處乾燥、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2-3天後紅斑消失,局部壞死的表皮細胞由深層細胞增生修復。
二級燒燙傷可以分為淺二度燒燙傷和深二度燒燙傷。淺二級燒燙傷傷及表皮層和真皮淺層,保留部分生發層。皮膚發紅,同時帶有清水泡,若壓迫會發白。皮膚溫度高,組織液滲出多,腫脹明顯,並且由於末梢神經受刺激而感到劇烈疼痛。
深二級燒燙傷則傷及真皮深層,殘留部分網狀層。傷口表現為又紅又白,帶有出血的水泡。有痛感或感覺遲鈍、皮溫稍低。傷後1-2天創面逐漸乾燥,如無感染等併發症,3~4周可癒合;癒合後留有瘢痕。如被感染,則殘留的皮膚附件往往被破壞,而轉變成三級燒燙傷。
三級燒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達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膚壞死、脫水後可形成焦痂。創面可呈蒼白、棕褐色或焦黑、炭化,喪失知覺(但周圍皮膚會疼痛)。
圖片來源丨搜狐網燙傷之後怎麼辦?
相信大家都聽過燙傷處理的許多「偏方」,「土辦法」:用牙膏塗抹、用醬油塗抹等。小編在此要提醒的是,用過這些辦法的小夥伴以後切記不要再用,沒有用過的小夥伴也千萬不要冒險嘗試,因為這些「土方法」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拿牙膏來說,老年人可能會覺得塗抹牙膏後牙膏中的薄荷會讓傷口感覺清涼,但是實際上傷口的熱氣遭到牙膏的覆蓋,會繼續往皮下組織深部分散,成果形成更深一層的燙傷,而且牙膏中含有氟,使用後有可能加重皮膚感染。
圖片來源丨百度那麼,除了直接奔向醫院,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剛剛形成的燙傷呢?
第一步自然是用冷水衝洗或者冷敷,迅速降低傷口的溫度。如果燙傷面積較大,應將該部位完全浸泡在冷水中,持續至少30分鐘。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冰塊進行冷敷,過低的溫度會進一步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
如果燙傷的地方有衣物覆蓋,千萬別貿然脫下衣服,將冷水澆在衣服上降溫後,再小心剝離。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一起,也別強行分離,用剪刀剪去傷口旁的衣物,粘住的傷口送醫處理。傷口若有水泡,也別自己嘗試弄破,水泡對創面有一定保護作用。
衝洗後可以用無菌紗布輕輕地進行包紮處理,覆蓋傷口。還可以在覆蓋前塗上一釐米厚的燙傷膏,避免傷口過於乾燥。
圖片來源丨百度當然,如果燙傷程度比較嚴重,最好的辦法還是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師對傷口進行處理,畢竟誰也不想因為處理不當留下難看的瘢痕呀!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想,夏天天熱時很多人不會選擇使用熱水,燙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戶外高溫照射下的護欄、把手等物體也有可能在觸碰時造成燙傷。
據測試,夏天室外的不鏽鋼護欄在陽光持續照射下表面溫度可以達到60℃,木質噴漆護欄最高也有50℃。夜間廣場的地燈在開啟一段時間後玻璃表面的溫度能達到將近100℃,一瞬間就能將手燙出幾個水泡。而每年夏天,孩子在公園塑料滑梯上玩耍而被燙傷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暴曬過後的車體表面溫度足以燙傷人體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留一個心眼,對可能造成燙傷的高溫物體要儘量保持距離,在有所防護的情況下再小心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