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焚燒後變成草木灰,草木灰又是很好的鉀肥,是作物生長的極好肥料。
但我國農村地緣遼闊,農忙節氣都很集中,如果數億農民都在那個時段在田間集中焚燒秸稈,將是一種災難!
2003年9至10月間,我在河南某山縣搞公路施工,那時候各地禁燒還不太堅決。雖說有些地方已經強制執行,但執行的不徹底。
農民的環保意識都還不太濃烈。
秋忙基本於九月中旬開始,八月十五最甚,十月中旬消失。魯山是山區,人們思想還比較落後,當地老百姓環保意識更差。
記得那年,每到下午六點(黃昏)開始,農村大田地,到處是焚燒秸稈的明火,紅彤彤一片,或成帶形,嫋嫋黑煙,風趁火勢,火向著天空怒舔著大地。
整個村莊,蒼茫天地,一望無際,是火的海洋,是煙的世界!像戰爭片,像災難片,也像恐怖片!
煙中瀰漫著刺鼻的味道,陣陣黑煙撲倒高速公路上,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有的還釀成了車禍。
這樣的秸稈焚燒將嚴重汙染空氣,人們無法正常呼吸,空氣中的化學分子刺激的眼睛流淚,眼睛產生燒灼痛,影響呼吸道,長時間還會造成肺部損傷。
對於農民來說,焚燒秸稈方便種地,不用對秸稈進行收集處理,提高了種地效率;秸稈焚燒的灰燼還可以充當土壤的有機肥料,增加土壤底肥,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相應減少農藥的噴施量,從而提高糧食的質量,既健康又環保。
但是,焚燒秸稈對環境的汙染危害要大於秸稈焚燒的好處,對於危害來說其優點真不值得一提!
秸稈不是非就地焚燒這一條路,將所有秸稈收集起來,可以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或生物質發電廠,將它有序焚燒,利用餘熱發電,其尾氣可以通過化學、物理等方法,消除有害分子,確保達標排放。
秸稈還可以粉碎還田,使秸稈在土壤裡自由自然分解,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和肥力。
但是秸稈還田還有它的弊端和壞處: 秸稈數量太多、堆積過厚,長期不能降解,導致耕種不方便;土壤被秸稈蓬鬆,種子懸置於土壤中,導致種子發芽率降低。
同時,病原菌和作物害蟲卵子通過秸稈藏在土壤中,導致病蟲害增多,需加倍噴施農藥,造成作物管理成本增加,作物減產,糧食藥物殘存率高。
禁燒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對人民身體健康的負責之舉。這個制度,不可能由哪個專家獨自提出來,是由研究農村、環保人士提出,由權力部門批准,形成的一個普世認同的制度。
這種禁燒制度一開始執行時,遇到了很大阻力,老百姓普遍不理解,不能主動配合,總是偷偷的晚上焚燒。
那時候,好多宣傳條幅都像累人雷語,「燒誰罰誰,誰燒罰誰」,「隨意焚燒,蹲監坐牢」等等。
為了更好控制隨意亂燒,各村裡鎮裡都派出人手在田間地頭,設置監護點,一天24小時值守,進行監視,發現火苗,就地消滅,發現點火的人隨時報警。
廣大農村,一到農忙,宣傳車、電視廣播,都在宣傳禁燒,就像打了一場禁燒的人民戰爭。
鄉裡還會抽調人員下鄉,分片包幹,劃出責任區,倘若誰的地盤出現焚燒現象,利用衛星監控固定證據,實行問責制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執行最嚴的環保政策,廣大農民的環保生態意識也有很大提高,秸稈焚燒現象已經很少見了,農村環境和空氣品質也大幅度提高。
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規劃,也在如火如荼的實施。現在即便讓農民們隨意焚燒秸稈,也沒有人忍心再破壞自己的生存環境!
對農村環境破壞如此嚴重,你想叫農民焚燒,你想想,他們捨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