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系統: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2021-02-13 十堰市教育局

     疫情期間,豐富多彩的「空中課堂」,讓孩子們在家也能汲取充足的知識。近期,我市教育系統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持續做好網上教育教學工作,確保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管。

     讓「空中課堂」平臺精準延伸。3月18日,記者從丹江口市六裡坪鎮中心學校了解到,該鎮5000多名中小學生,人人有終端、有流量、有網絡、會上網,「空中課堂」確保「不讓一個孩子落下」。據了解,原來該鎮48名學生由於行動裝置、網絡等原因,無法參加正常的網絡學習。該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了解情況後,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組織開展「手拉手」愛心手機、愛心網費捐贈活動,電信部門服務同步跟進,贈卡、贈流量、查網速、保暢通,切實解決困難學生無法上網課的難題。

     與這48名孩子有著同樣經歷的,還有竹山縣文峰鄉輕土坪村9名學生。因該村網絡信號不穩定,村裡9名學生上網課成了難題。獲知此情,在竹山縣政府的統籌下,縣教育局、科經局等部門組成專班,為該村建設無線網絡基站,一舉解決孩子們上網課難題。

     疫情期間,針對網絡課堂出現的各類問題,市教育局力促市、縣、校三級聯動,教育、企業協同推進,實時監控平臺運行情況,全力保障教師「網上教」、學生「網上學」。

     3月19日,茅箭區疾控中心、衛生綜合執法局、教育局等部門組成專班,深入茅箭區三堰小學檢查指導該校迎接開學準備工作。自3月15日以來,茅箭區教育局組織力量全力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對疫情防控隔離間、飲用水消毒、學生洗手設備、體溫監測卡口等進行布置。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始終高度重視校園防控工作,每周安排專人對校園、教室、學生宿舍及食堂等進行全面消毒。隨著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我市教育部門提前謀劃,正加緊部署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延遲開學,如何確保中高考公平性?開學返校後,新課怎麼教學?針對當下學生、家長關切的問題,教育部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綜合研判、審慎研究,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今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慮湖北省、北京市的特殊情況,兩地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同時,教育部也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安部等部門共同保障兩地高考組織工作。近日,市教育局也作了集中回應:高考由省一級統籌組織,高校以省為單位投放招生指標,全省錄取標準一致。目前,全省中小學全部延期開學。中考由市一級統籌組織、統一命題,全市一盤棋,疫情同樣不會對中考的公平性產生影響。各中小學開學後,各地各校將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結合具體情況,適當利用周末和暑假時間補充課時。

     編後: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領域各行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教育成為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教育。疫情期間,我市教育部門組織各學校科學開展網上教育教學工作,廣大教師通過「空中課堂」為學生們授課、答疑,確保全市學生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管。目前,我市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由於校園人員密集、流動性強等特殊性,學校開學工作還在充分準備過程之中。我市教育部門將繼續科學指導各地各校做好開學前準備工作,有計劃地推進網上教學活動,「決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十堰教育人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一鄭重承諾。

來源/十堰日報 記者黨立傑 通訊員丁昌愛

相關焦點

  • 民族教育,一個也不能掉隊
    民族教育,一頭連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一頭連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對少數民族家庭而言,教育好一個孩子,就會給全家帶來希望。小家、大家,人同此情,情同此理。 一個都不能掉隊,貴在同心,築牢各族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是關鍵。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歷史證明,各個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惹了誰 美教育改革民怨沸騰
    同中國一樣,美國的教育改革,教育教學質量問題也是常常見諸於報端媒體的熱門話題,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呢!   布希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教育改革方案,以立法形式成立已經5年了。在今年1月份的國情諮詢報告中布希除了伊拉克戰爭,國內事務提到的除了節能、醫療保險就是教育了,提出繼續實施《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育改革又有新的補充增加。   聯邦政府在「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上投資很多,布希在2007年的教育預算中還將此項目經費提高到了244億美元,比2001年起始時提高了40%。
  • 一百多位「名師」錄課,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中山發布線上教育指引
    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黃學禮介紹中山市開展線上教育的總體情況、具體安排及指引。據悉,中山組織一百多位「名師」,夜以繼日進行教材研讀、教學設計和錄播課程。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掉隊,採取託底的原則,利用電視作為主渠道,確保教育公平。要求各學校制定不少於一個月的線上教育計劃。此外,要求返校後,小學階段所有年級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確保教學質量。
  • 絕不讓一個智力、精神殘疾人掉隊!這所醫院這樣做的
    絕不讓一個智力、精神殘疾人掉隊——懷化市第四人民醫院積極落實健康扶貧工作見聞病者多貧,貧者多病。對於擁有智力、精神殘疾人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這次行程共6000公裡,真正感受到了沅陵之大,無愧為我省版圖最大的一個縣。」唐武軍是此次上門服務的專家之一,9天的舟車勞頓讓他一回家就感冒發燒。期間每天6點多起床,幾乎為上百群眾提供篩查鑑定和諮詢服務,光筆都要寫幹兩支。工作完成後又馬不停蹄趕往下一站,異常的艱苦。醫者仁心蘊大愛,無懼風雨藏深情。
  •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正如校長邵晉波所言,「雖然學生入學學業基礎相對薄弱,但只要進入了十一中,我們絕不拋棄每一個學生,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所有老師找準目標,以學生為出發點,首先助力他們能夠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充分發揮「紐帶」作用做好孩子們的「臨時父母」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合格考」成為了高中生能否畢業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選擇「等級考」科目的前提。
  •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九月,我們一起入學
    過去幾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國務院出臺多項政策舉措。在這個開學的季節,一起來了解這些關愛政策——不因貧困而失學——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 改善片區特殊教育學校和接受殘疾學生融合教育的普通學校辦學條件。建立普惠和特惠政策相結合的資助體系,保證每一個殘疾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
  • 深讀|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掉隊
    紮實開展教育扶貧,不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學生因貧失學,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那個時候家裡兩個孩子,一個在讀高中,一個在讀初中。一年的生活花銷在6000元左右。」王長道說,由於女兒王鳳霞精神失常,平時需要細心照顧,老兩口就靠賣點菜補貼家用,兩個孩子的生活花銷對於他們來說實在無力負擔。
  • 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叮叮咚咚……」廚房裡是媽媽正在給孩子做飯?不,她不是媽媽,是老師。每到周末,蘇老師都會請家住外地的學生回家吃飯,學生說蘇老師做的菜有媽媽的「味道」。孩子們的蘇媽媽,就是哈一職19會計(2)金融班的班主任蘇曉梅老師。
  • 梯次掉隊,回歸規律,教育軍備競賽
    每個人對自身的希望,其實也有這樣一個過程。從這個角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無可避免的成長過程。從社會角度看,家長的心態轉變背後是三個名詞:梯次掉隊,回歸規律,教育軍備競賽。梯次掉隊。觀察學生幾年的成績變化,我們可以觀察到一種「梯次掉隊」的現象。很多學科,並不是說低年級學好了,高年級就一定能學好。
  • 【依法治市】化作春泥更護花——市教育系統「七五」普法小記
    這是我市各中小學開展普法教育的一個縮影。中小學校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陣地。「七五」普法期間,市教育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認真履行普法職責,多措並舉、聯動協作,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法治水平,推動了教育系統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進程。
  • 疫情期間,孩子學習掉隊,怎麼辦?彎道超車
    為此,利用五一,我們搞了我們特中特教育中心的傳統課程——心智成長訓練營。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參差不齊是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狀態,儘管學校也想讓每個孩子都優秀,但總是力不從心,總有一些學生跟不上,甚至掉隊——提前自我放棄,要麼是輟學,要麼是混日子,熬到小學結束、熬到初中畢業完事,家長也只會徒然的嘆息,雙手一攤,我家的孩子咋就那麼難呢?
  • 日照教育系統這樣做
    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統一部署,市教育局組織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充分運用線上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紮實做好延期開學期間的遠程教學工作,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對部分不具備上網和電視學習條件的學生,組織各區縣精準摸底排查,「一生一案」落實幫扶措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對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不作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避免學生學習時間過長。
  • 西安交通大學劉人境: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MBA中國網訊】「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這是劉人境從教32年來,始終堅持的育人理念。劉人境是西安交大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工程博士導師,西安交大戰略與決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而在這眾多充滿光環的頭銜中,他最重視的身份,是教師。
  • 化作春泥更護花——市教育系統「七五」普法小記
    這是我市各中小學開展普法教育的一個縮影。中小學校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陣地。「七五」普法期間,市教育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認真履行普法職責,多措並舉、聯動協作,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法治水平,推動了教育系統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進程。
  • 不讓一個農村孩子落伍掉隊
    對話□本報記者曹國宏通訊員申鴻皓張強    她,自從走上講臺,紮根農村學校十餘載,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立志要一輩子獻身教育事業十幾年來,他們用真情和奉獻,用堅守和執著譜寫著農村教育的新希望。    教師節前夕,在該鎮中心校校長徐輝的    帶領下,記者輾轉來到了孟莊小學,見到了這對鄉村教壇「夫妻檔」。    記者:你們是一起分到現在的學校的嗎?劉華平:我是社旗晉莊的,他的老家在南召。我們是師範同學。畢業時,他聯繫了城裡的學校,可我想回老家。
  •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寒門學子的夢想從「圓夢班」起航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上學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然而對於肖淵明的女兒肖薇來講,卻沒那麼簡單。肖薇出生在一個普通而艱難的農村家庭。小學三年級時,父親突發腦溢血,成了殘疾人,家裡的經濟來源被迫中斷。而幾年後,爺爺腦梗,母親患「子宮肌瘤」,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 第一節拼音課,老師說,絕不讓一名同學掉隊
    大家要跟上老師的進度,絕不讓一名同學掉隊。語文課上老師先讓我們把書翻到第20頁,從圖中找出,都有哪些事物,他們都在做什麼?老師話音未落,就有好多同學舉起手來,老師選了幾名同學回答。有的同學說,看見了一個小孩,有的同學說,看見了一隻大公雞,有的同學說,看見了兩隻鵝。老師問,到底是一隻還是兩隻呢?要看仔細哦?
  • 絕不讓農民到手的糧食發芽、發黴——市農民素質教育辦黨員幹部幫...
    絕不讓農民到手的糧食發芽、發黴——市農民素質教育辦黨員幹部幫貧困戶解困難 市農業農村局 發布時間:2020-09-23 09:07 【字體: 大 中 小 】 陰雨綿綿,秋收告急。9月22日,懷化市農民素質教育辦主任張鵬,副主任王海宏、劉仁德帶領單位全體黨員幹部到對口扶貧點麻陽縣和平溪鄉大坡村展開秋糧搶收工作的調度和摸排走訪。在村部和駐村工作隊,張鵬得知村裡大部分稻田已基本搶收,但稻穀未乾,有發芽、發黴跡象時,立即現場辦公,聯繫烘乾機,並表示,若人手不夠,可以組織單位人員來幫忙,絕不能讓農民群眾到手的糧食發芽、發黴。
  • 孩子學習總掉隊?開學季千萬家長推薦讀書郎教育直播平板
    伴隨著九月份開學,孩子的新學年又來了!新的學年,意味著要學的內容更多,難度更大,孩子成績一般,最擔心孩子學習在新學年裡又掉隊。但是自己不會教、孩子聽不懂,怎麼辦?下面,小編想給大家安利一款千萬家長都在用的學習神器——讀書郎教育直播平板。很有可能你已經被朋友安利過這款學習機,但作為一款專業的學生平板,讀書郎教育平板對學習的幫助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 海口「最美鄉村教師」黃躅勻:「確保一個孩子也不掉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0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海口評選並表彰了20名「最美鄉村教師」,他們紮根在鄉村學校,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初心譜寫屬於他們的奮鬥之歌,來自海口秀英區海秀中心小學的教師黃躅勻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