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3月31日電 3月23日,化工系 「十四五」學科規劃研討啟動會通過網絡會議召開。系主任趙勁松介紹了「十三五」規劃背景、規劃任務以及完成情況。副系主任王玉軍介紹了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討論會的背景和學校工作部署,以及本次系「十四五「學科規劃工作的具體安排。化工系學術委員會、系黨政聯席會成員,系黨委委員,教工黨支部書記、所室負責人以及會議秘書組40人參加會議。系黨委書記王鐵峰主持會議。
與會人員線上合影
化工系學術委員楊萬泰院士表示,化工系「十四五」規劃非常重要,希望定位於國際化工前沿的引領、著眼於解決國家重大主流化學工業難題的技術成果的產出、形成在化工界具有國內外學術影響力的朝氣蓬勃的「硬核」學科團隊,以滿足「雙一流」建設和學校發展的要求,並為五年後以及更長遠的發展指明方向。
楊萬泰指出,面向環境、健康、工業級智能製造是傳統化工的重要發展機遇期,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積累和發展,我們可以根據國家資源、能源、人才積累情況,按照我們的需求重新定義有價值、有意義的研究工作。他建議隨著新冠疫情的逐步結束,學術委員會應該進一步組織系內學術交流活動,在充分學術交流的基礎上安排學科規劃討論,更廣泛地動員教師,發揮集體智慧;對於學科方向,基礎化工以反應和工藝為基石,需重塑現代化工;過程強化和裝備方面以微化工為基礎,需繼續凝練和提升;同時考慮智能化工和安全領域的發展趨勢。
系學術委員會主任魏飛指出,需要充分意識到在未來「十四五「」十五五「的十年內,全世界範圍內的引領方向、產業狀態和隊伍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化工業將逐漸成為體量佼佼者,是美國的三倍、歐洲的兩倍,體量擴增還會持續。未來10年的關鍵是如何做到引領,而非數量「堆疊」,因此需要做好學科規劃,充分發揮智慧,謀劃如何向前發展。本次啟動會廣泛動員教師參與討論,尤其強調年輕教師的充分參與,這一點很重要。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超越、麻省理工學院的引領,新興高校精兵強將的突破,給化工系帶來很多啟發。我們需要集思廣益,獲取其數據,充分調研分析。建議年輕教師做好產業調研,找出國家在化工產業高精端方面問題,為未來重塑產業、引領前沿尋找契機。
系學位分委員會主任駱廣生指出,化工系「十四五」學科規劃討論對每個學科方向、對下一步需突破的新興領域乃至未來引領等各個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安排。希望規劃充分考慮重大技術突破和國家長遠發展,打破教研組形式的隊伍組織模式,形成解決產業重大難題、為國家服務的團隊,這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他建議,面向未來的發展要重視對於年輕教師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充分聽取一線年輕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難度和壓力,了解他們想研究什麼、想解決什麼、需要什麼條件;舉全力支持1-2項亮點成果,對未來化工產業的發展進行預判,提出獨到的觀點;需要充分思考未來10-20年發展中,化工人才結構、體系和服務產業制高點等。
系教學委員會主任劉錚指出,本次學科規劃特別重視「廣泛參與」,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希望將此提升到學術生態建設的高度,形成良好的學術生態和機制,為做好和落實好學科規劃提供保障。劉錚舉例說,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工系的迅速發展表明,對於傳統工業的再造,如何滿足大健康的需求、提供滿足更好生活需要的高端產品至關重要。化工系需要超越地域和時空、超越當前的視角,更需要關注需求的變化、高附加值產品、過程綠色化和智能化。建設世界一流化工學科,必須從關鍵領域、關鍵知識和方法突破,並在先進學科理論的創新方面作出貢獻。化工系需通過尋找差距,探索發展學術創新的機會,在化工學科體系中形成化工領域的「清華章(Tsinghua Chapter)」。實現突破的關鍵是有人願意幹和肯幹,清華大學-揚州化工新材料聯合研究院基地建設為此提供了機會,化工系應特別重視此基地的建設,加大推進力度、用活體制,形成對接中國化工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基地。
2020年,清華大學召開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討論會,引導全校教師對「雙一流」學科進行研討。3月13日下午,主題為「創新科研模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的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討論會在主樓接待廳開幕。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作特邀報告,校長邱勇作主旨報告,校黨委書記陳旭主持開幕式,副校長尤政作討論會的工作部署。院系層面最主要的任務是十四五學科規劃。化工系將充分發揮系學術委員會的主導作用,同時動員全系教師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做好化工系「十四五」學科規劃。
供稿:化工系
編輯:李華山 呂婷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