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提起戴森,很多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黑科技」、「酷炫」和「昂貴」,在吹風機之後,戴森2018年又推出了售價高達3690元的新產品Airwrap美發造型器,也就是網紅爆款戴森捲髮棒,但幾個月來,經歷了搶購、缺貨和吹捧之後,消費者對這款新產品的評價呈現兩邊倒:一部分人認可該產品的使用效果,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款產品的功效難以匹配價格——氣流捲髮、輕鬆打造多種造型、捲髮同時吹乾頭髮的效果根本達不到。在業內人士看來,戴森捲髮棒的熱銷,更多是戴森品牌勢能外溢的結果,而不是產品品質有多高,消費者還是應該理性購物。
使用爭議
在戴森旗艦店的頁面上,有「戴森Airwrap美發造型器,運用康達效應輕鬆打造捲髮、波浪、蓬鬆或順發等多種造型,滿足不同需求」的宣傳語。但不少消費者反映,這款捲髮棒使用起來費力又費時,並不輕鬆。
據悉,使用戴森捲髮棒的前提是頭髮潮溼不滴水,也就是在幹發的情況下無法達到捲髮的效果,而其他捲髮棒一般是在頭髮完全乾透的情況下使用,因為溼的時候用頭髮不易上卷。「我不會每天都洗頭髮,但要想捲髮出門就得專門把頭髮打溼,這無形中增加了使用時間。」消費者李女士說。
另外,戴森捲髮棒每次只能卷薄薄的一層頭髮,否則定型效果不理想,對於發量多的消費者來說,卷好所有的頭髮可能需要花費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北京商報記者在網上發現,很多平時將捲髮棒用得無比嫻熟的美妝博主,都在戴森的「神器」前認栽。李女士坦言,買捲髮棒的初衷就是節省去理髮店做造型的時間。但目前看來,戴森捲髮棒的使用時間,足夠去理髮店做一次美發造型。
不過,也有消費者評價稱:「還是特別好用的,不過自己操作的話,沒用過的還是要花點時間去適應的。」
戴森宣傳的最重要一點是氣流捲髮,這也是該公司首創的技術,而市場上的捲髮棒一般都是運用高溫定型的原理來實現。戴森認為,高於150攝氏度的溫度會導致頭髮受到過熱損傷,如果溫度高於230攝氏度會對頭髮造成熱變性。
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使用一款價格僅幾百元的捲髮棒,設置的溫度為150攝氏度,所做出的造型可以維持一天。但在戴森專櫃使用Airwrap美發造型器所做出的造型,僅維持了半天時間。據國外博主實驗,戴森捲髮棒所做的造型最長也就維持4小時,如果沒有卷到位1-2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戴森的品牌方反覆強調說傳統捲髮棒高溫傷害發質,但據北京商報記者從專業造型師處了解到的知識,高溫對於發質的傷害雖然有,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真正傷害頭髮的是燙染期間的各種化學性藥水。戴森造型器其實也是要運用到高溫的,只是溫度比其他品牌要低一些。
效果爭議
和戴森其他的「爆款」產品一樣,戴森捲髮棒擁有看起來很酷炫的外觀,還是個帶有不同捲筒、風嘴和梳子的套裝,不少消費者都是衝著看起來高大上的包裝購買的,然而,據部分消費者的反映,這款造型器的使用效果其實很一般,甚至不如其他價格便宜的捲髮棒。
在戴森的宣傳標語中,還有一點就是「康達效應打造捲髮造型」,即髮絲會被吸附到捲筒表面並沿著氣流自動卷繞。不過,就如上述網紅博主所說的,這種操作很難實現,就算吸上去一次也只能吸一小撮。
據了解,自動捲髮棒其實並不是戴森的創意,七八年前市面上就已經出現過很多好用的自動捲髮棒,不但可以一鍵切換內外卷,而且還有溫度選擇來控制卷度的大小,方便好用價格還只是戴森的1/10。
儘管戴森Airwrap美發造型器有不同的捲筒,但能做出的髮型其實很單一,且種類少。在走訪過的十幾家理髮店和美髮店中,幾乎沒有配備這款造型器的商家,有造型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戴森Airwrap美發造型器除了費時長,能做出的髮型也很少,稍微複雜一點的造型就做不了了,在他們看來,這款產品噱頭大於實際功用。「戴森的捲髮風筒是單向的,但女孩子的捲髮是內卷和外卷結合的,這就不能很好地從女性用戶角度考慮問題了。」
也有消費者評價:「試用非常棒,做完造型頭髮不幹,有彈力。」
此外,很多人喜歡戴森的這個捲髮棒,是因為它的「換頭」功能,不僅能夠做造型,還能吹頭髮,一個戴森吹風機在專柜上要賣到2990元的高價,這一個3000多元的套裝卻可以兩者兼顧。但多個博主測評後表示,其實這個風嘴只是最簡單的風嘴,只有出風的功效,即便用最大的風速也不能快速吹乾頭髮,根本不能代替戴森吹風機,這和戴森自己所做的宣傳背道而馳。
對於這些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到戴森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對方未對此做出回復。
價格爭議
戴森的產品一直以「黑科技」、「高價」出名,這款造型器的價格京東商城標價為3690元,套裝為6頭配置,8頭配置的套裝價格要達到4000多元。
而類似具有蒸汽功能、自動捲髮的「神器」品牌不少、款型神似,一般的價格多在300多元。也有可攜式的卷、直兩用小卷棒,可以裝進小包內、也可以用USB接口充電,網上價格在200-300多元,也相對實惠。飛利浦有一款沙龍自動捲髮棒,開放式捲髮槽、感應馬達、防燙手設計一度被奉為「網紅」,390克的重量又相對輕便,網上價格在800元左右。
那麼戴森造型器貴在了哪裡呢?在這款產品的宣傳中,戴森方面表示,該捲髮棒歷經六年研發,經費投入2400萬英鎊,由230位工程師和科學家打造了642臺原型機後,最終為大家呈現出現有成品。
根據戴森在中國的消費者畫像,「白領」、「25-34歲」、「93.9%為較高消費水平人群」、「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等標籤成為關鍵詞。
據悉,戴森去年的收益達到11億英鎊(約合14億美元),高於2017年的8.01億英鎊。利潤的提升主要是受到新發產品需求的推動。該公司在亞洲的業務不斷增長,目前,亞洲業務已經佔到戴森總利潤的50%。去年11月,阿里巴巴表示,其「雙11」期間部分暢銷產品就來自戴森。事實上,由於亞洲業務的強勁,戴森已經宣布,將總部從倫敦遷往新加坡。
產經觀察家、釘科技總編丁少將認為,戴森造型器的熱銷,並不是產品本身過於優異導致的,更多是戴森品牌勢能外溢的結果。所謂的黑科技,更多還是服務於營銷宣傳和價值錨定。 「戴森很喜歡去講述它們的品牌故事和工業設計理念,這也契合當下消費者想要標榜個性、製造差異的需要。同時,它把自己定位為家電行業的奢侈品,這也讓它的高價產品有著更精準的目標人群。」
不過,在收穫利潤的同時,戴森並沒有收穫所有的好評。近日美國權威消費雜誌《消費者報告》宣布,其已將部分型號的戴森吸塵器移出吸塵器類別推薦清單,此舉主要涉及V系列的5款產品。《消費者報告》稱,戴森吸塵器此次被移出榜單的原因是其可能的可靠性問題,由於這些產品五年內預期工作正常的設備比例不夠理想,從而影響了其預期可靠性的評分數據,使其推薦程度被降至中等水平。
「在戴森的主要產品線中,吸塵器和吹風機是最受歡迎的產品,但消費者對空氣淨化風扇和美發造型器的爭議卻非常大,因此,在購物的過程中,消費者還是應該保持理性。」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