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躍遷」通俗解釋: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2021-02-15 宇宙解碼

    自從量子力學開始以來,就量子力學怪異而又成功的預測如何解釋,引起了激烈的辯論。這場辯論的核心和起源是量子躍遷:量子對象看起來如奇蹟般的瞬時間跳躍變遷。

    量子躍遷是量子力學的基礎概念之一,這是由於原子中的電子從一個軌道或一個能級隨機瞬間地跳到另一軌道或一個能級,而不會佔據中間的空間。

    「躍遷」這一詞現在社會、經濟、思想、心理等領域都得到廣泛運用,但其科學涵義只能用量子力學來解釋。

「量子躍遷」的過去:論爭初起

    在量子力學開初,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薛丁格並不贊同量子躍遷的想法,但一直也證明不了它是錯誤的。證明量子躍遷需要精確的測量,這在薛丁格時代是不可能的。

    120年前,普朗克通過假設光是由不可還原的能量包構成的,從而成功解釋了被加熱物體產生的光的顏色,所謂的黑體光譜。

    108年前,當玻爾著手解釋發射光譜時,一根簡單的氣體管通電後產生的鮮明色帶。他從普朗克的先前成功中取得了進展。玻爾對原子施加了類似的限制,他量化了電子能級,只能具有取決於元素的非常特定的能量。然後,電子將通過發射或吸收與能量差相對應的光子而在能級之間躍遷。結果是原子的玻爾模型,量子理論的首次嘗試,它非常巧妙地解釋了在氫發射光譜中觀察到的光的特定頻率。

    玻爾的工作啟發了海森堡和薛丁格,他們在兩年後開發了初步完整的量子力學公式。最終,成功地預測了任何複雜元素的光譜,以及還有其它更多的現象。

    但是有一件事仍然是神秘的,量子躍遷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什麼決定了、與何時發生了量子躍遷?

    為解決此類問題,玻爾和海森堡聯手開發了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這個解釋將量子態的躍遷描述為基本上是隨機的系統瞬間躍遷,「測量使波函數坍縮」。

    這個想法並沒有打動波函數的發明者薛丁格。薛丁格在1926年造訪玻爾家,表示說:「如果所有這些該死的量子躍遷都真的存在,我感到抱歉,我應該感到遺憾我曾經參與了量子理論。」

    薛丁格在那次訪問玻爾後因病臥床不起,也許他對量子躍遷的想法感到厭煩。但這並未打動玻爾,據說玻爾繼續以哥本哈根的觀點與當時可憐的病夫薛丁格據理力爭。

    玻爾的努力也無濟於事。1952年,薛丁格發表了一篇分為兩部分的文章,題為「量子躍遷存在嗎?」(Are there quantum jumps?)其中,薛丁格聲稱量子躍遷是「人類思想的精妙構造」,但這並不是對自然的真實描述。

    薛丁格為什麼不喜歡量子躍遷?簡而言之,量子躍遷似乎是不自然的,這增加了一個量子理論尚不能正確解釋現象的難題。關於量子躍遷的辯論只是有關現實的量子本質的較大討論的一部分,最著名的爭論來自愛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會跟自然玩骰子」。

    薛丁格也有他的觀點。他認為一切都歸結為波,與任何其他經典的波相比,這些波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認為,大多數「怪異」的量子現象都可以用經典的波的振動來解釋。他認為,通過將這些基本振動模式,可以得到相同的發射光譜,然後可以將原子電子視為多個振動模式的疊加。

    這意味著電子可以在每次躍遷期間順利通過一系列中間狀態躍遷,而不是經歷瞬時的量子躍遷。對於薛丁格來說,問題的很大一部分是玻爾和其他人正在利用許多粒子系統的行為來推斷粒子的行為。他認為,即使考慮單個粒子也是完全荒謬的,他說:「我們永遠不會只用一個電子或原子進行實驗。在思想實驗中,我們有時會假設我們會做。這總是帶來可笑的後果……」

「量子躍遷」的現在:論爭有個眉目

    那是在1952年,從未見過由單個原子中的單個量子躍遷產生的單個光子。30年後到80年代,科學家認知了如何使用雷射捕獲和冷卻單個原子。1986年,幾乎同時,三個不同的研究團隊觀察到了這種原子的量子躍遷。

    正如玻爾所預言的那樣,量子躍遷就這樣被證實了。看起來,薛丁格是錯的,玻爾是對的。且慢,還不能下這個結論。儘管躍遷似乎是隨機的,但無法判斷躍遷是瞬間的、還是躍遷期間電子是否通過了某些中間狀態?

    直到一年前,技術已經發展到不僅可以看到單個量子躍遷的程度,還可以監視躍遷的進展,甚至可以在躍遷中中斷它們。現在認知到,這不是一個實際的原子,而是一種由兩個超導電路組成的「人造原子」。科學家將這些人造原子置於類似於雷射的微波腔內,這可能導致這個「原子」狀態之間的躍遷。

    科學家發現……不,這個躍遷不是瞬時的,而是在中間狀態上持續的過渡,這個過渡需要花費幾微秒的時間。這種過渡似乎可以用理論完美地描述,在這種情況下是量子軌跡理論。

    問題是,事件的隨機性又如何呢?也許正如玻爾所想,事件之間的間隔確實是隨機的。但是就在每次躍遷之前,系統就開始以一種使人們能夠預測即將到來的躍遷的方式進行移動。這種預測能力還使人們能夠通過調整過程中的微波場來逆轉中途的量子躍遷。

    考慮到量子躍遷的發生是可以預測的,並且其軌跡通過理論計算得到了很好的描述,因此科學家很想知道整個過程是否是由潛在的確定性機制而非基本隨機性驅動的。

    問題是,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在幾個月前,一個理論物理學家團隊聲稱已經朝著弄清楚這一點邁出了重要一步。他們用稱為量子芝諾效應來解釋這種非瞬時的量子躍遷。用哥本哈根的術語來衡量系統的行為會使波函數崩潰,這將極大地改變系統的行為,例如,將系統陷於一種狀態。

    理論物理學家們證明了量子態如何通過一系列疊加態可預測轉變,就像薛丁格所提出的那樣。但是除了這些可預測的量子躍遷之外,也還有根本上不可預測的躍遷。

    目前,玻爾陣營和薛定陣營這兩個派別都各有新的不同證據支持。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物理學家迴避具體哪個陣營的解釋是正確的這個問題。無論是哥本哈根學派的玻爾和海森堡的隨機、還是薛丁格等的連續而確定性的波,很多人只能歸結為這是哲學上的偏愛問題。

「量子躍遷」的將來:論爭遠未結束

    量子躍遷的這場論爭並未結束。不同的是,與一個世紀之前玻爾和薛丁格提出的這個論爭相比,人類的認知走進了下一個量子躍遷的新時代。最基本的問題是:量子躍遷是離散的呢、還是連續的呢?量子世界是建立在基本隨機過程之上的呢,還是由時空的嚴格確定性機制驅動的呢?

    量子躍遷依然是個謎,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的認知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總是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人類對「量子躍遷」的認知能否也來一番躍遷?但願如此。

相關焦點

  • 耶魯科學家驗證量子躍遷確屬連續過程,成功開發量子躍遷預測機制
    波爾認為,原子中每個電子的能級都是「量子化的」(quantized,此處可以近似理解為是「量化的」,因為量子化本身指的其實是一個 quanta 對應一個特定的能量值),因此電子能級躍遷所需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僅有當入射能量的大小等於特定的值時電子的能級躍遷才會發生,他提出,這一過程能由「電子吸收和放出攜帶合適大小能量的光子」來完成,並以此解釋了不同原子的吸收和放射光譜會呈現出不同特徵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近期,一項新的理論研究更深入挖掘了量子躍遷過程,以及它何時會發生。研究顯示,這個看上去簡單和基礎的現象,實際上十分複雜。這項新研究發表於《物理評論研究》。研究人員對量子躍遷全過程進行了逐步的回溯建模。可捕捉的量子躍遷通常具有一個處在基態和激發態的疊加態上的躍遷「軌跡」,但整體的躍遷軌跡並沒有明確的方向或終點。「量子每達到軌跡上的一個節點,躍遷有可能繼續,也有可能回到基態」,Snizhko解釋道,「甚至躍遷剛開始就緊急中斷。躍遷軌跡是確定性的,但是誰也無法預測系統是否會完成躍遷過程。」耶魯大學的研究中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
  • 量子躍遷的新研究,打破了量子物理學的核心原理
    這種間接探測迴避了量子實驗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即如何避免影響正在觀察的系統。這些測量被稱為「滴答聲」(計數器在探測放射性時發出的聲音),它們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特性,即在躍遷到更高能量之前,即側邊活動總會暫停。這最終使研究小組能夠預測量子躍遷,甚至可以隨意阻止躍遷。現在,一項新的理論研究更深入地研究量子躍遷。它發現這個看似簡單而又基本的現象實際上非常複雜。
  • 耶魯大學觀察到量子躍遷動搖了哥本哈根詮釋?量子躍遷本質探索
    實驗首次捕捉到了躍遷中的量子系統,這意味著量子躍遷並非哥本哈根詮釋所認為的完全隨機、瞬時發生的過程,而是更符合薛丁格的波函數理論。實驗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研究人員利用高速檢測系統,成功標記出量子躍遷即將出現的時候,在半路「抓住」它,然後再逆轉,將系統恢復到初始狀態。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量子力學描述物體在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等水平上的運動,例如光子和電子。量子力學是一非常成功的科學理論,我們現代的科學技術和許多生活方式都依賴於量子力學的應用,但它卻也使人難以理解。
  • 薛丁格的貓終於有救了:Nature 研究首次觀測到量子躍遷過程
    大家普遍習慣用這個術語來解釋重大變化,但純粹主義者可能會表示反對,因為這樣會忽略一點,就是兩種量子態之間的躍遷通常極其微小,從而無法更早地被注意到。但是真正的重點是,這個現象發生得很突然。事實上,許多量子力學的先驅認為量子躍遷是瞬時的。一項新的實驗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描述物體在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等水平上的運動,例如光子和電子。 這個理論被證明很有效,但是它似乎讓我們去追逐奇異的東西:波是粒、粒是波;貓既是生、又是死;「遠距離的怪異作用」等。 如果你曾經想知道使量子力學令人困惑的的理論背後的基礎知識是什麼,那麼下面是對量子力學的幾個基礎問題的簡單通俗的解釋。
  • 量子計算機原理與退火算法的通俗解釋
    1.2     量子物理基礎概念解釋本節介紹對於理解量子計算機原理所需要的基礎概念1.2.1 物理量想要理解量子,就必須先明白物質與物理量的區別。物理量(physicalquantity)是指物理學中所描述的現象、物體或物質可定性區別和定量確定的屬性。簡稱為量。
  • 通俗的解釋一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我們先看狹義相對論(叫狹義是因為狹義相對論只在慣性系中有效,它考慮的是平直時空的問題,不涉及引力),看看它到底修正了牛頓力學的哪些東西,看看有哪些東西到了接近光速的時候就不能用牛頓力學來解釋了。不聽話的光本來牛頓的世界一切都安靜祥和美好,宇宙的規律似乎盡在掌握之中,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不聽話的東西:光。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與非常小的物理學分支。它產生了一些關於物質世界的非常奇怪的結論。在原子和電子的尺度上,許多經典力學方程,描述事物在日常大小和速度下移動的方式,不再有用。在經典力學中,對象存在於特定時間的特定位置。然而,在量子力學中,物體卻存在於概率的陰霾中;它們有一定的機會在A(愛麗絲)點,另一個機會是在B(鮑勃)點等等。
  • 【專題】氫原子能級躍遷
    ④氫原子從n能級向低能級躍遷,大量氫原子放出光子頻率n(n-1)/2種,一個氫原子放出光子頻率n-1種⑤波爾氫原子模型有局限性,無法解釋複雜原子光譜。【例1】原子從一個能級躍遷到另一個較低的能級時,有可能不發射光子,例如在某種條件下,鉻原子的n=2能級上的電子躍遷到n=1能級上時並不發射光子,而是將相應能量轉交給n=4能級上的電子,使之能脫離原子,這一現象叫做俄歇效應.以這種方式脫離了原子的電子叫俄歇電子,已知鉻原子的能級公式可以簡化表示為En=-A/n2,式中n=1,2,3…,表示不同的能級的量子數.A是正的已知常數,上述俄歇電子的動能是
  • 躍遷:輔導員突破「內卷」的關鍵詞
    「躍遷」原本是量子力學的專業詞彙,指的是量子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的過程,原子會在不同高低能量狀態之間非連續性地跳躍,並吸收或者放出能量。從字面意思上進行引申,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躍」,指代一種跨越的姿態,「遷」,指的是變化的過程,將達到一種有別於過去的狀態。因此,躍遷其實是指一種大幅度變化,一種跨越階段的變化。
  • 電子躍遷會發生空間位移嗎?
    有人認為電子躍遷會發生空間位移,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電子躍遷的本質。在兩個原子態之間躍遷的電子不會躍過任何空間。電子躍遷的想法極易引起誤解,並且常常被誤解。首先,電子是量子物質。這樣,它既充當波又充當粒子。
  • 量子理論推導全新時空結構: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現在
    自從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對熱輻射研究中提出「能量子」假說後,繼而在1905年,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光量子假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並進一步證明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論後,從此將人類認知裡固有的連續時空觀徹底擊碎,一個全新的非連續時空觀,在人類的認知裡正從雛形趨於完整化逐漸成長起來。
  • 二維超導體的特殊基態相,超導材料的奇特多態躍遷!
    現在,東京理工學院(東京理工大學)、東京大學和東北大學科學家們報告了這些超導體的奇特多態躍遷,在這種躍遷中,超導體從超導體轉變為特殊金屬,然後轉變為絕緣體。超導體以其零電阻或完全排斥外部磁場的能力為特徵,在基礎物理和磁體超導線圈等應用領域都具有誘人的前景。這一現象是通過考慮系統中電子之間的高度有序關係來理解。
  • 量子研究表明:未來事件決定過去
    在超心理學領域,預認知可能難以解釋,但它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最容易測試的PSI形式。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那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做了一個思維實驗——著名的「盒子裡的貓」(cat-in-a-box),把一隻貓,同放射性衰變源、蓋革計數器和密封的毒瓶一起,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如果蓋革計數器檢測到單個原子的放射性衰變,它就會粉碎毒瓶,殺死貓。
  • 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通向量子力學的兩條道路(上)
    由於黑體問題在微觀上同樣是關於原子如何吸收和釋放電磁輻射能量的問題,愛因斯坦想到了電子吸收光輻射並將其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可能也必須遵循同樣的規律。他把普朗克的量子代入後,果然完美地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  而另一個受到普朗克啟發的就是玻爾。當時他正跟隨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研究原子結構問題。
  • 量子糾纏不能傳遞信息,有比這更通俗的解釋嗎?
    中國的量子衛星上天了,但量子糾纏只是負責驗證密鑰,不能傳遞信息。用信息不能超光速來解釋信息傳遞,理論性太強了,那麼小學知識能解釋明白嗎?簡單介紹一些量子糾纏:兩個糾纏的粒子處于波函數疊加狀態,測定其中的一個粒子,兩個粒子的波函數就會坍塌。
  • 杭州教師招聘:物理《原子躍遷注意事項》
    波爾的原子假設理論解釋了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結理論的能量問題,但是在波爾的假設下,原子躍遷的過程中還是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下面做一定的列舉:1.躍遷躍遷是指原子從一個定態到另一個定態的變化過程2.原子躍遷條件與規律原子的躍遷條件hν=E初-E終適用於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態之間躍遷的情況,以下兩種情況則不受此條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