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林芝土地地那一刻,我的耳畔隱隱迴響起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先治邊,治邊先穩藏」、「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的重要講話,這讓我更加全力以赴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為了給學生呈現一節節更好地語文課,激發他們對母語學習的興趣和根植內心的文化自信,我堅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古詩課堂上,來自門巴族的白瑪央金、拉薩的益西曲珍、陝西的同心、四川的曾澤同、甘肅的周強民、河南的牛廣淼,正在用自己家鄉的方言一起誦讀《將進酒》。琅琅書聲中,有一中學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也有一中少年「詩酒趁年華」的青春之音。
紅色班會課上,屏幕上正播放著紮根雪域邊陲的格桑花——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幾代人在玉麥鄉放牧守邊的故事,當聽到「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時,同樣來自山南的嘎瑪扎西已然潸然淚下。我猜,這位藏族少年的心中,是否也堅定了好好學習,守護家鄉,建設美麗西藏的決心呢?
11月的一個雪天。原本是兩節作文課,看著學生對窗外的飄雪興致盎然,我改變了原本準備好的議論文寫作練習計劃,帶學生一起到操場看雪。漫天飛雪中,孩子們一起玩起了「跳木馬」的遊戲,一個個高原健將引起了一聲聲驚呼;有的學生對著群山創作起自己的「雪天文學」,老師也忍不住直呼:「不做詩人可惜啦」。回到班上後,每個孩子都在認真寫這冬日初雪小記,字裡行間,有趣、生動、真實。其實啊,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處處見生活。
這學期的最後一節課,我邀請了同在林芝支教的保研中國古代文學的師弟伯舟給班上的孩子進行分享。聽了他講的「大學夢·文學夢」和魏晉南北朝文學後,學生給我的反饋是「有了動力」。真好呀!想起教育家雅思貝爾斯的一句話:「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外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我想,這也是教育幸福感所在之處吧。
大學期間,我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省、市的演講比賽,到服務學校後,一個想法在心中開出花來——能否將演講口才課程帶到林芝來。於是,在佛山市演講與口才學會的支持下,「紅領巾演播廳」項目在林芝二小落地了。一學期的時光裡,我與學生一起學習科學發聲、演講思維邏輯訓練、演講稿寫作、演講技巧、模擬主持、舞臺劇表演等語言藝術相關內容,並於6月下旬於林芝市第二小學開展「喜迎七一」系列活動——「民族心·中華情」演講比賽,以演講的形式,傳播民族團結的聲音,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獻禮。
最近聽到一位考生西藏內地班學生家長的反饋,熱淚盈眶。
在林芝二小開展的「鄉村教師跟崗培訓」中,語文科組開展了「傳承經典,文化育人」林芝市第二小學「古詩詞教學」研討會,會上,我擔任「古詩詞教學——吟誦教學」的主講人工作,為二小的語文教師和跟崗的鄉村教師開設講座,以「小學古詩詞教學——且吟且誦」為主題,圍繞何為吟誦、吟誦的規則、吟誦的作用、相關資源推薦等內容開展講座,懷念且感謝在華師每天早上6點半胡蝶亭的吟誦之旅,素讀「四書」,吟誦詩詞,美哉。
2020年,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閉幕式在林芝舉辦,與會人員深入林芝一中、魯朗鎮小學、扎西崗村等地,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和推普助理脫貧攻堅情況實地調研考察,9月,我為調研組一行講解林芝一中的推普情況;去年,在「2019年中國西藏發展論壇」中,我為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69位境外專家、學者走進林芝市第二小學進行講解。
我和林芝,還有一份特別的緣分。
2019年我在這支教的時候,參加了林芝市旅遊形象大使比賽,有幸被評為「林芝市旅遊形象大使」,並獲得「最具儀表獎」。
被譽為雪域江南的林芝,由於植被覆蓋率高,在這裡不會有很嚴重的高反。經歷了林芝的四季,深感每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美。而我最愛的還是春日的林芝。4月,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碧空如洗,潔白的雪頂,山腳翠綠翠綠的青稞,最美的還要數漫山遍野的粉桃,仿佛此時天地間最美好的顏色都集結於此.
誠摯地邀請大家,有機會一定來林芝走一走,看一看。
二度援藏,是教育情懷的激蕩,是教育初心的見證,接下來的支教工作中,我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援藏有盡時,團結無止境。
鐵肩擔道義,妙手繪藍圖。
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
春風化雨時,無悔在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