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高等教育「強基計劃」實施的元年。按照教育部規定,參與「強基計劃」招生的高校需在高考結束後開展選拔測試。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多所高校近期集體發布聲明,明確從未開展和「強基計劃」相關的任何培訓活動。
從本周開始,全國36所試點開展「強基計劃」的高校將舉辦校考。記者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試點招生的高校招辦網站見到了幾乎一致的聲明,稱學校從不舉辦,也不會與任何個人、公司或機構合作舉辦盈利性招生培訓,請廣大考生家長不要輕信各類虛假宣傳。
除了北京,全國範圍內入圍「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中,不少學校也發布了相關聲明,提醒家長和考生謹防不法分子藉機行騙。
東南大學在今年6月17日發布聲明,稱有家長和考生來電反映,社會上出現了「關於東南大學綜合評價錄取培訓輔導班的招生通知」及某些社會培訓機構借東南大學綜合評價錄取培訓之名進行培訓宣傳並牟利。東南大學招生辦主任張力表示學校不舉辦,也從未委託任何社會第三方、中介機構和個人組織與綜合評價錄取、強基計劃等所有特殊類型招生相關的測試輔導、培訓和夏令營等活動。
東南大學招生辦主任 張力:
「強基計劃」它主要選拔的是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同時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另外他們還要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能夠在相關的基礎領域長期的從事科研工作的的學生。而這種情況下高校更加看重的是他的這種專業的素養和素質,以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但現在社會上很多這樣的機構,在做這方面的包裝。我認為這對我們人才培養的這種初衷是有悖的。
除了多所高校在聲明中反映出有人借「強基計劃」的噱頭開展的培訓,記者也發現市面上有一些被冠以「強基計劃」為名的輔導材料。在一些大型電商平臺,輸入「強基計劃」便出現大量售賣相關測試題的店鋪信息。記者發現,有些測試題上被冠以「知名高校強基計劃校考模擬題」,有高校招辦負責人表示,該類教輔材料存在打擦邊球的問題,利用教育熱點進行虛假營銷。
武漢大學招生工作處處長 王福:
現在他們這種行為事實上就是在蹭一種流量,利用「強基計劃」目前的這種聲望,大家對它的了解還不夠充分,他們來做一些事兒,一方面我認為混淆視聽,另一方面就是在蹭流量,賺眼球,事實上它對考生的幫助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同樣的它肯定會對我們的招生,對我們的教育,對我們的社會帶來非常不良的影響。
通過培訓和包裝和測試練習,真的能通過知名高校的「強基計劃」選拔嗎?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指出,「強基計劃」就是要打破通過短期突擊培訓而營造的「學霸」假象,利用高考的「粗篩」和高校校考的「細篩」,來發現真正對基礎科學研究有興趣和志向的學生。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陸一:
這種短期的、反覆的、僵化的刷題,它其實針對的是挑戰度難度不太高的一些題,或者說考試。「強基計劃」它突出的拔尖性,那麼學校出的題目遠不會像一般的題目這樣的難題,會有很大的區分度。學生他如果沒有真的非常精深地學習相應的知識,沒有活學活用的能力的話,所以在這樣的題的面前,一般刷題其實是應付不來的。
據了解,「強基計劃」作為高校人才培養新的模式,將以高考成績、綜合素質、高校測評等多重評價體系,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各試點高校也將對通過「強基計劃」選拔的學生量身打造、制定專門的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