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鍋包、南有叉燒,誰才是甜肉界NO.1?

2020-12-20 五美合意

文章來源:24季私享家

著名三裡屯運營鬼才郭德綱曾經說過,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

吃肉絕對是一件超越了意識形態的事,不管你愛吃甜的鹹的酸的辣的,燒白紅燒肉醬肘子牛腩燉豬腳,肉慾的縱橫跟時間地點人物都沒有一點關係,遇見了吃就完事了。

當脂肪與糖分的胺基酸結合,舌尖上先不忙分泌幸福的味道,拍拍小肚子問問自己,到底誰才是中國最好吃的甜肉?

北有鍋包、南有叉燒

作為一個無肉不歡的東北大老爺們,我一向對甜口的肉類表示鄙夷。但事實證明,沒人能逃得過大哲學家王境澤先生的經歷,真香!

鍋包肉是每一個東北小孩心目中的白月光。

最早的鍋包肉其實到今天也就一百多年的事,旗人鄭興文為了給自己的俄羅斯妻子改善生活,把北京鹹鮮的「焦炒肉片」改成酸甜口味,又搭配上了櫻桃黃桃等水果。(絕對沒有番茄醬的事!)

在東北這不能叫鍋包肉,標準發音鍋包又,聽著就透著那麼一股痛快勁,當年老飯館的鍋包肉出鍋後從廚房端出來,上菜的一路上滿是醋和姜混合後打鼻子的一股酸香。

正經的哈爾濱鍋包又必須得是烹汁的,選取豬後丘地板肉,刀根斬斷肉片紋裡勁膜,醃製,小碗調汁。

注意!精華來了,哈爾濱鍋包肉必須得炸兩遍!

▲ 做的不太好的鍋包肉

第一遍定型上糊,出來之後顏色呈金黃;第二遍上色調味兒,出鍋後呈焦黃,然後用白醋加少許白糖和胡蘿蔔絲蔥絲烹汁。

大火收汁裝盤,幾十片肉扎在盤子裡,一口甜到心上,五分鐘以內不清盤,只能說明這家店不到位。

最最重要的,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一定要站穩立場,不能有半點馬虎和猶豫,鍋包肉永遠不能是番茄醬的!

▲ 這個看起來就很有食慾

至於鹹口的,不好意思,今天不在討論範圍,赤峰人民可以退下了。

江湖中人沒事都喜歡搞個組合,比如全真七子,黑白雙劍啥的,有北喬峰自然也有南慕容,雖然搞不清為什麼一南一北兩個地區的人們都愛吃甜肉,但是叉燒就是這麼沒道理的存在。

廣東人民的心頭好,叉燒,也是甜肉界的精英。

▲ 叉燒,一種烤豬肉的高級展現形式,當然,你管他叫烤肉也沒什麼差。

在tvb的大力推廣下,幾乎大半個南方都知道了叉燒的存在,畢竟,生塊叉燒都好過生你啊!

最好的叉燒一定要用脢頭肉,這個部位的瘦肉不柴,帶點肥肉,做出來的叉燒香甜腍滑,能吃到軟筋,口感最妙。(其實就是豬前腿的上部)

▲ 用南乳、海鮮醬、砂糖、酒、麥芽糖精心醃製幾小時,在烤爐中化開油脂,別急,加點玫瑰露再次回爐,火候足時就是全廣東人民的愛了。

烤好的叉燒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叉燒飯光吃肯定還差點意思,要是再加上油麥菜和溏心蛋.......

哇,真想讓我的廣東朋友變成一塊半肥瘦叉啊!

鍋包肉vs叉燒肉,誰是甜肉界NO.1?

其實作為一個東北人,我很難不帶一個利益相關來解答這個問題。但那不牽扯,咱們今天就好好談談,到底這條甜肉街哪個扛把子說了算!

作為一個能挑起東北人民內部鬥爭的大殺器,鍋包肉的流派是分分鐘可以重寫一部人民戰爭史的。

有傳統糖醋汁的哈爾濱派,新式番茄醬的遼寧派,叛逆蒜汁鹹口的赤峰派。要是具體到某個城市的差別,那更是數不勝數,烹汁還是臥汁?蒜片還是蒜泥?炸兩遍還是炸三遍?

▲ 叛逆的鍋包肉

東北鍋包肉的發展跟東北人民內部和平現狀息息相關。

而反觀叉燒,不管在鬧市街頭還是輝煌酒樓,不管你是半肥半瘦還是帶點軟筋,怎麼樣的叉燒其實味道差別都不大,烤豬肉嘛,再烤也是一種方式啦。

▲ 看起來就很誘人啊

雖然有著豐富多樣的各式搭配,叉燒包啦,腸粉啦,叉燒酥啦,但總而言之,叉燒的流派實際上是比較單一的。

在流派演變上,鍋包肉先下一城。

雖然東北人紛紛南下入關,但好吃的東北菜在外地卻不是很好找(除了三亞)。進了山海關,想找到一家好吃的鍋包肉難上加難。

就算是在鍋包肉的大本營哈爾濱,想要找一家好吃的鍋包肉也極費心思,老廚家都一處等多年老店,也很難保證鍋包肉的穩定出品。

▲ 哈爾濱版鍋包肉

反觀叉燒,一塊看似平平無奇的烤豬肉在兩廣遍地開花,街邊小店隨處可見,而且好的叉燒現做現賣,做出的叉燒有著看得見的新鮮。

在廣州,叉燒幾乎是廣州人的第二信仰。

滿大街的燒臘店鋪,最火的永遠不是燒鵝燒鴨白切雞,而是那看似簡單的一碟叉燒,不用問哪裡好吃,樓下的都差不到哪裡去。

在食物的出品率上,叉燒毫無疑問是最佳選擇。

其實啊,這兩種甜肉界的扛把子定位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鍋包肉在東北就是典型的硬菜代表,實打實的肉,在家裡永遠做不好的精品菜,屬於非常有牌面的大菜。

而叉燒更像是街頭巷尾的小吃,雖然不見得能上檯面,卻是一直陪伴我們長大的鄰家小妹,是那種實在想不到吃什麼就去吃它,吃了就絕不會後悔的存在。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但以上都是廢話,我先投鍋包肉一票!

撰文 | 嵩洋 主編 | 易小婉拍攝 | 網絡、嵩洋

相關焦點

  • 粵菜「蜜汁叉燒」的精髓原來在於醬汁,美味的「蜜汁叉燒」分享
    突然回憶起了童年,在我們廣東,父母罵小孩的時候就會對他說:「生你不如生塊叉燒。」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啊。隨著時光飛逝自己也已經變成了說這句話的人,為人父母了才會對這句話的有更深的體會。好了離題了,今天空歸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道美味的粵菜「蜜汁叉燒飯」。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做成蜜汁叉燒飯,也可以直接做成蜜汁叉燒這道菜。我們馬上來了解一下。
  • 大叔家的粵菜系列:冰糖蜜汁叉燒,香氣撲鼻,鹹甜鮮嫩,家人愛吃
    叉燒是廣東的名菜,喜歡的人群頗多,正宗的叉燒是烤制,家中無條件,就改用油煎替代烤,這兩種方法。北有鍋包肉,南有叉燒,如果至今你還沒吃過叉燒,那就等於錯過整個肉食世界,真的很虧!叉燒是最好吃的豬肉,叉燒叉燒,簡單粗暴地來說就是烤豬肉。而聊起叉燒,前面必定要搭配蜜汁二字。邊上略微焦糊,內裡肉汁豐盈,油和蜜順著肉的縫隙淌下,沒有什麼能比一塊蜜汁叉燒更誘人的了!
  • 觀聰做客北京衛視《暖暖的味道》 揭秘菜花變身鍋包「肉」
    近日,北京衛視最新一期美食節目《暖暖的味道》中,著名歌手觀聰作為特邀嘉賓,和主持人宗銘一起給大家探秘了菜花變身鍋包「肉」,並走進後廚向大家展示鍋包「肉」的製作秘訣。 在品嘗之後,觀聰和宗銘更是對這款菜花變身的鍋包「肉」讚不絕口。
  • 北酸棗、南酸棗
    如果不是那三棵古老的酸棗樹和那一大片酸棗林,我不會寫這篇文章,也就不知道酸棗有南北之分,更不曉得南酸棗和北酸棗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種
  • 空管科普:飛機向南飛還是向北飛,誰說了算
    首都機場擁有南北平行的3條跑道,細心的旅客可能發現,從首都機場起飛的飛機有時候向南有時候向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向南和向北由誰來決定?這兩個方向飛行有何不同?負責指揮首都機場航空器起飛和降落的華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終端管制室管制員來解答這些問題。向南向北聽誰的?
  • 《重啟之極海聽雷》南瞎北啞東邪西什麼?西是誰去哪了?
    在最新劇情當中,吳二白一眾人為了慶祝,在一起吃了一頓飯,而席間,胖子說到了幾個人的各種稱呼,南瞎北啞,東邪,說到西的時候說他不在,之後就是中胖子。這幾個人我們都知道說的是誰,南瞎指的是黑瞎子,北啞指的是張起靈,東邪是吳邪,中胖子自然就是胖子自己了,但是這個西究竟是誰呢?
  • 蜜汁叉燒色澤紅亮,肉嫩有彈性!師傅這做法絕了
    做蜜汁叉燒,色香味都要考慮,但有時候又會碰到一些矛盾,譬如說蜜汁叉燒製作過程中有一個醃製工序,醃製時間長則叉燒更入味,但當醃製的時間一長,叉燒又容易色澤偏暗!在製作蜜汁叉燒、燒排骨、燒雞翅時,我們常常希望成品顏色紅亮有光澤才吸引人,怎麼做到呢?一位做30年燒臘的劉師傅,分享了一些他的製作經驗,今天跟大家分享。為了使蜜汁叉燒色澤更紅亮,很多人選擇添加色素醃製,其實放色素太紅過頭了,又紅得不自然,讓人一看就知道採用色素做出來的,想吃也不敢買。
  • 一種新派的叉燒做法——脆皮叉燒
    廣州人特別喜歡吃叉燒,廣州人特別喜動,不分時節,也都不分早上跟晚上,一日三餐都可以跟叉燒有關係。現在在餐桌上面出現了一種新派的叉燒做法叫做脆皮叉燒,跟我們平時常見的叉燒有很大差別。食材要選用上等的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比例均勻,令叉燒吃更加香脆,而且只有上等五花肉的邊才可以掛起精糖,等糖分完全被吸收之後再放入烤爐燒,燒的時候要注意溫度絕對不可以超過220度,如果不是的話肉會粗糙,糖變黑,做不到外脆內嫩的效果。剛剛出爐的叉燒,肉汁鎖住在這塊叉燒裡面,再配上麥芽糖色的脆皮,真的好吸引。
  • 北榆木和南榆木的差別 家具異味的去除方法有哪些
    家具的類型是很多的,有不一樣的裝修方案,可能對很多人而言,都不太懂得這些問題,找不到合適的裝修公司,裝修的質量和效果能讓大家滿意。大家可以看看北榆木和南榆木的差別,了解不同材質的優缺點、家居環境裝飾的效果和設計風格,而且也要看看家具異味的去除方法有哪些。
  • 貴州的東大門、西大門、南大門、北大門,你知道都是誰嗎?
    每個省都有省界,而位於省界上的城市憑藉著先天的區位優勢,往往會成為交通要塞,被稱為東大門、西大門、南大門、北大門,對於貴州省來說,也不例外。那麼你知道貴州的東大門、西大門、南大門、北大門都是誰嗎?如果不知道,那就帶你去了解一下,看看其中有沒有你的家鄉!
  • 超級簡單的蜜汁叉燒,快點學起來
    叉燒是一道非常簡單甚至堪稱零門檻的菜,特別適合在家宴上一顯身手哦。今天就分享給大家這道蜜汁叉燒的做法。所需食材:梅花肉一塊、(李錦記叉燒醬、南乳汁、蜂蜜)比例2:1:1做法:①醃肉,把所有的調料混合均勻, 淋到梅花肉條上抓勻,蓋上保鮮膜放在冰箱裡醃製2天。②肉醃製好後,烤箱預熱到220℃,在烤盤上墊一層錫紙,放上醃好的整條梅花肉。
  • 最正宗的9種「叉燒」美味的做法,其中一定有你喜歡的,收藏了!
    在湯汁泡到冷卻後,取出用保鮮膜卷緊,冷藏2-3小時才可以。又或者可以連湯汁一起冷藏。然後拆開繩子切片。脆皮叉燒(附普通叉燒肉做法)的做法 我買的是前腿肉,肥瘦肉都有。準備烤叉燒肉時,提前1個小時以上拿出醃漬好的豬肉,放滴水籃裡,下面墊個盆子,放在通風口吹乾水份。趕時間的話直接拿廚房紙擦乾水份。往麵包糠裡倒入白糖,拌均勻。把醃好的豬肉二面沾上麵包糠。
  • 深圳北至昆明南高鐵1月5日開行 票價554元起
    人民網深圳12月26日電(王星 通訊員郭穎)本網從深圳北站獲悉,深圳北至昆明南的G2922/3次、G2926/79次高速動車組列車,將於明年1月5日正式開行。12月26日18時起,鐵路部門正式對外發售該車次車票。該車次開通後,從深圳乘坐動車前往昆明僅需7小時。
  • 南、北豆腐誰更補鈣?別爭了,專家給出答案
    南、北豆腐誰更補鈣?南、北豆腐,哪家補鈣強?豆腐經常被稱為「素肉」,這是因為它的優質蛋白含量可以與動物肉相媲美,而豆腐比動物肉更勝一籌的是其不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除了富含優質的蛋白質,豆腐還富含鈣。說起鈣,就和豆腐的製作工藝扯上勾了。豆腐,一般是大豆經過浸泡、碾磨、煮漿去掉殘渣後,加入凝固劑,定型而成。
  • 蜜汁叉燒,國粹燒烤,裡面沒有蜂蜜,為什麼還要叫蜜汁叉燒?
    蜜汁叉燒 如此有名的燒烤品種如何在家裡,又為什麼要在家裡製作呢?叉燒卻不為人知,一個十幾平方大的燒臘檔誰去管?就算發現了,罰個款,教育批評一下就了了。
  • 脆皮叉燒不上色,或上色不均勻時怎麼辦?師傅有妙招
    我是《粵港燒臘論壇》,今天分享:「脆皮叉燒不上色,或上色不均勻時怎麼辦?師傅有妙招」。從圖上看,小夥做的脆皮叉燒顏色比較紅潤,選材肥瘦相間,看起來肉汁鮮美,確實讓人食慾大增;他說這是開店前期做的,效果算理想,味道也很棒,餐廳生意每天為叉燒而來的那叫一個擠啊!
  • 蜜制叉燒,家常做法,色澤工匠,你有沒有垂涎欲滴?
    今天教大家做一道蜜制叉燒,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都覺得很好吃?不過就是不知道你們可以知道原材料是什麼?現在不跟你們透露了,等看了下面的教程你們就會秒懂。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可能很多廚房小白覺得這個是肉類食物,怕自己毀了這塊肉,其實按照小編的步驟來也並不難。
  • 「JJ鬥地主冠軍杯」北真誠,南N5,誰是最強俱樂部?
    全國大多省份都有鬥地主俱樂部,各俱樂部匯聚當地的鬥地主愛好者,不僅是休閒、交友的娛樂場所,也便於成員們在第一時間找到志同道合的強勁隊友,共同徵戰冠軍杯!今年截止目前,一共有兩家俱樂部的戰績將其餘同行遠遠甩在身後,它們可以並稱為——「北真誠、南N5」,究其原因,這兩家俱樂部各有兩支選送戰隊打進了S2總決賽!
  • 地圖為什麼總是上北下南?
    地圖就應該上北下南?這是又一個約定俗成,極少有人會質疑的慣例——現代地圖幾乎清一色的上北下南。各國的繪製即使存在爭議、差別,也都是本國是否處於圖畫中心,極少有人挑戰南北方向。南、北、東、西為上皆有出現。清學者俞正燮《癸已存稿》中說:「凡輿地懸圖宜以北為上,其几案展閱之圖宜以南為上,以坐閱多向明也」也證明了這一點——製圖人的主觀判斷很影響地圖的方位。世界範圍內更不統一。比如古代阿拉伯人的地圖習慣以南為上(可能是麥加聖城在阿拉伯世界的南方的原因),剛好和西方相反。
  •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通俗的比法,另外還有比較文雅的比喻方法,就像開篇時所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從這個比喻裡又引申出來「南有蘇杭,北有某某」,下面就來看看在我國歷史上都有哪些類似的比喻。南有蘇杭、北有臨張和蘇州、杭州同位於京杭大運河一線的山東省內在明清時崛起了兩個商業重鎮,分別是位於山東省大運河段中間部位的同屬於壽張、東阿、陽穀三縣的張秋鎮和位於山東省西部、處於大運河和衛河交匯處的臨清州。今天兩者同屬於山東省聊城市,臨清為縣級市,張秋則為陽穀縣的一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