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大學教職邀請函令臺學者心動:在臺灣有志難伸

2021-03-02 直通臺灣

在臺灣「有志難伸」


文章稱,一些留學歸來、學歷不錯的大學教師承認,這會是未來考慮的方向之一,這些年紀4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不是不知道大陸大學的待遇如何,也不是沒有和大陸學者聯絡的管道。

有位年輕學者表示,他當年留學海外取得學位之後,沒有留在海外的主要原因是家人的關係,如果是在幾個小時就能回臺的範圍,他是會予以考慮的。也有一些年輕學者在今年離開了臺灣的大學教職、跨海到大陸任教。他對臺灣大學教育界的感觸可以說是臺灣年輕學者的共同感覺,那就是「無法施展抱負」。

文章稱,一位年輕學者到臺灣的大學任教,如果是博士學位通常都是從助理教授做起,月薪大概是在7.5萬臺幣(約合1.6萬人民幣)左右,在臺灣不算多也不算少。不過任教之後除了準備課程之外,還要續聘、升職等的職務資格考核,每個月還要應付學校方面所要求的論文發表數目。還有些學校或許不會對教學方式設下條條框框,但是不少學校是採取觀念比較保守的方式,要求教員以「教」為主,不太講究「啟發」,這和許多海外畢業回來的年輕學者看法很不一樣,成了新舊世代在教學方式上的矛盾。

此外,臺灣教育部門對各大學又有評比,每到評比來臨時各項行政工作、其實也就是要填寫大量的問卷、表格,撥發的研究經費通常也不會落到年輕學者所帶領或者設計的計劃,資歷淺的年輕學者常常拿不到經費,只好參加資深教授的研究計劃中,經手實際的研究工作,卻不是計劃或者論文的主要負責人,有的年輕學者比較不在乎,有的忍不住了,就設法出去到其他地方任教。

一位任教的年輕朋友說,他不太在乎學校的排名,但是非常在意有沒有來自上層的控制,還有下面的學生是否有心聽課,並且說大陸也有很多名校、也有很多能力很好的學者,有些新成立的學校或許不出名,但是環境不錯,設備甚至好過大部分臺灣的大學。

在大陸前途光明

另外一位在英國學商、如今在一所大陸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說,新的學校職缺多,升遷機會大、不但資源不比臺灣大學少、行政工作更是比臺灣的大學多很多。

  文章稱,工程、商學的學者更是躍躍欲試,因為大陸重推「一帶一路」需要工程和商學方面的人才,相對於臺灣欠佳的就業環境,大陸方面似乎的確有很多發展機會。他們也有一個看法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面「闖出個名堂」,建立起自己的學術地位,未來就算是全世界都找不到學校任教也能夠進入業界,但是回臺灣任教很可能就「不予考慮」。

  有臺灣官員表示,臺當局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人才可能外流的問題,也推出了吸引人才返臺服務的計劃,但是他也承認缺乏不同部門的配套,其實效果並不是太好。

  這位官員說,要留住人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牽涉的範圍極廣,不只是教育部門就能搞定,而臺灣多年來的低薪問題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而且臺當局也不能限制民眾的就業,也沒有法律禁止學者到大陸學校任教。

  文章稱,雖然臺灣的大學目前有一百多所,但是素質參差不齊,結果年輕學者學成之後還是把目標定在最前面的幾所學校,所以大學雖然好像很多,但是好的教職仍然是僧多粥少。很多臺灣的留學生到海外留學取得學位之後都沒有意願回到臺灣教書,歐美、新加坡、香港甚至大陸的一線名校都是他們的選擇,如今範圍開放到了二、三線,臺灣人才流失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相關焦點

  • 大陸借世衛邀請函敲打蔡英文?臺當局:過去也曾5月收到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9日應詢時指出,大陸尊重相關國際組織與機構,按其章程及規定處理涉臺問題。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認為,從加入亞投行風波、國際鋼鐵會議,再到今年的WHA大會極有可能不邀臺灣出席來觀察,過去大陸多是「後發制人」,這次「5·20」前「先發制人」,雖然可能引起馬英九當局的不快,但也凸顯大陸方面對蔡英文耐心已快要用完,不希望民進黨誤判形勢。
  • 大陸釋放善意:世衛大會邀請函考驗蔡英文
    據臺灣《聯合報》5月7日報導稱,據了解,邀請函對臺灣稱謂、邀請出席身份均不變,唯與歷年情況不同,今年函中特別新增提到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也就是「一個中國原則」。根據流程,臺灣收到邀請函後若決定參加,即應進行後續報名程序,今年大會網絡報名截止日是5月9日。
  • 大陸創業發展機遇好 臺灣人才圓夢機會多
    日前,福建省教育廳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閩臺教育交流與合作的若干意見》,計劃邀請至少1000名臺灣學者到當地大學教書。消息傳到臺灣,許多臺灣的大學教師和年輕學者,為之心動。其實,隨著大陸為臺灣同胞出臺越來越多的便利舉措,臺灣同胞棄島登陸已經成為常態趨勢。
  • WHO邀請函發給蔣丙煌 學者稱因馬當局堅持「九二共識」
    5月7日訊 在世界衛生大會報名截止日倒數3天,臺當局「外交部」終於證實,世界衛生組織已寄發邀請函,邀臺灣參與今年的大會。對此,臺灣《中國時報》援引大陸涉臺學者觀點說,大陸同意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年會,代表大陸向臺灣釋出善意,願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沒刻意打壓臺灣國際生存空間。但要注意的是,該邀請函署名邀請的是馬英九當局「衛福部長」蔣丙煌,這意味大陸方和馬英九當局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未來臺灣是否還能參加,要看蔡英文對「九二共識」態度而定。
  • 31項措施吸引臺生赴大陸就讀 屏東家長心動
    原標題:31項措施吸引臺生赴大陸就讀 屏東家長心動   據臺灣《旺報》報導,「可念一線大學,又有獎學金可拿,蠻好的」,閆文瓊、張雨睿目前是臺灣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二年級的交流學生,對大陸最近發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有關臺灣學生就讀的部分表示,
  • 兩岸 | 臺生獎學金再升級 臺媒:大陸這是要將人才「整碗端走」?
    ▲很多臺灣的年輕學者認為在臺灣是「有志難伸」,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教學環境。(BBC) 半年前赴福建發展的臺籍教授表示,大陸真的給臺灣學生很多優惠,以福建為例,惠臺政策很多,而且沒有引起福建本地學生的質疑,氛圍是很好的。臺灣年輕人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尤其兩岸氣氛越來越不好,他表示樂見臺灣年輕人在大陸有更大舞臺,但也要爭氣。
  • 臺灣學者:大陸對臺容忍度可能會越來越小
    ,中國大陸情勢發展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前景,兩岸關係發展也影響臺灣經濟及社會發展。(文化大學提供)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與中共研究雜誌社5日共同舉辦「2015
  • 臺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蔡英文發牢騷「遺憾不滿」
    臺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蔡英文發牢騷「遺憾不滿」 王思羽/中國臺灣網 2016-09-23 16:26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青年教師眼中的大陸「惠臺政策」
    在臺灣東海大學完成博士學業那年,恰好趕上大陸出臺惠臺舉措,面向臺灣同胞釋放更多享受同等待遇的空間。一直有一個成為大學教師夢的王孟筠,通過大陸一位朋友的引薦,一紙應聘書遞到了廣西師範大學。  「沒想到後來就順利通過了面試、試講,不僅順利成為大陸大學的一名教師,今年還拿到了學校的教師崗事業編制,並獲得了自治區婦聯授予的自治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 不想上大學都難 臺灣高等教育不再「高等」
    就在大陸學子翹首以盼象牙塔的通知書時,臺灣高中畢業生也在忙著報志願、等發榜。不過,不同於大陸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臺灣學生升學壓力小得多,大學錄取率高達96%以上。  今年臺灣的報考門檻更是創下新低,最低只要38分就有填志願的資格。島內學者和網友感慨,「精英教育」不再精英,高等教育不再「高等」。本來讓人稱道的臺灣教育,到底出什麼問題了?
  • 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開放力度前所未有 條條措施感動人心——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臺北3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
  • 臺灣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邀請函 急求美歐幫忙
    原標題:臺未收到邀請函世衛邀請函 急忙求著美歐幫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距離5月20日蔡英文上臺還有半個月時間,臺灣「外交」和衛生主管部門連日來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被逼得團團轉。一切皆因一張令臺當局望眼欲穿的邀請函——本月23日至28日,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但臺灣至今未收到邀請函。
  • 蔡英文再打"反中牌" 大陸學者: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原標題:蔡英文勝選後再打「反中牌」,大陸學者:可能是臺灣經濟不幸的開始)
  • 臺灣老師去大陸教書
    福建省有計劃邀請至少1000名臺灣學者到當地大學教書,消息傳過來,許多臺灣的大學教師、獲得高等學位年輕學者,為之心動。    臺灣教授赴大陸發展的例子很多,多數都成績輝煌,在彼岸忙得不可開交,弟子遍天下,成就感高。某臺灣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提早從臺大退休,在浙江大學獲得教席,多年在浙大授課,更在大陸各省主持學術講座、研討會、訓練班等,寫論文、出書,成果豐碩。
  • 這幾天,島內學者收到一份讓人心裡發毛的公文…
    島內高等學府的學者們最近「談『陸』色變」。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內政部長」葉俊榮和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赴大陸講學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在此敏感之際,又有媒體爆料稱,臺「教育部」要求公立大學限期呈報因公派員赴大陸的計劃,引發外界對「教育部」刻意清查的聯想。
  • 臺灣出版業者: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
    「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臺灣出版業者暢談兩岸合作前景   新華網福州5月14日電(記者 李寒芳) 福建閩臺書城14日迎來又一次臺灣投資者共襄股東大會。作為海峽兩岸出版界共同投資創建的首個經濟實體,閩臺書城自2002年誕生就成為臺灣出版業西進大陸圖書市場的重要一站。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世衛組織邀請臺灣參加WHA 藍營欣喜綠營不買帳
    520前,大陸再向臺灣方面釋放善意。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報名截止日倒數3天,臺灣當局「外交部」終於證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寄發邀請函,邀臺灣參與今年的大會,函中特別新增提到依據「一個中國原則」。
  • 「牛肉上桌了」——臺灣輿論熱議大陸31條惠臺措施接連「落地」
    新華社臺北4月12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廈門60條」「溫州24條」「崑山17條」「上海12條」……「31條惠及臺胞措施」自2月底發布以來,配套措施在各地接連推出,受到臺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以「牛肉上桌了」「遍地開花」等詞彙,形容這些措施的含金量和涵蓋面。
  • BBC:大陸惠臺政策引發臺灣「人才流失」擔憂
    BBC在8月13日報導了大陸惠臺政策的影響,所謂「天然獨」世代的臺灣年輕人紛紛來大陸就業,臺灣當局和一些偏綠學者擔憂大陸的優惠政策造成臺灣人才外流,但提出的「反制措施」卻是捉襟見肘,只會讓臺灣人受苦。觀察者網此前報導了臺灣《遠見》雜誌3月份的民意調查結果:所謂「天然獨」世代現在反而是臺灣人中對大陸印象改觀比例最高的一代人。「太陽花青年」們大學畢業了,也該考慮去大陸發展了根據民意調查結果,18-29歲的年輕人認為大陸對臺不友善的比率為39.8%,是臺灣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