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老人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如何養生

2020-12-13 爆炸營養彭鑫蕊

進入立秋,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認為到了立秋天氣立馬就能涼快了。事實上卻沒有那麼快,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雖然已經是秋天的起點了,但在民間依舊有「熱在三伏」、「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

可這裡說的「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是一種民間說法,如果在立秋比較熱,被稱為「母老虎」,如果不是則是「公老虎」,是一種比喻手法。最重要的還是,大家在立秋應該如何養生。

很多人會說立秋一定要貼秋膘,當天會買大魚大肉,全家一起吃。但並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在過去物質條件不是很好,可能多數的家庭都是逢年過節才能省得花錢吃肉。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即便不是節日,在平時想吃基本上都能吃到,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一味地貼秋膘了,吃大量脂肪只會增加體重,不利於預防慢性疾病,而立秋養生重在這幾點:

1、立秋冰鎮食物要少吃:

因為立秋還沒有出伏,尤其是正中午還在戶外辛勤勞動的人群,高溫照射下,極易造成輕度中暑,誘發頭暈乏力、頭疼、食慾下降、口乾舌燥等情況。

此時人們更喜歡吃冰鎮食物解暑,尤其是在大汗淋漓時,吃冰鎮食物、喝冷飲成了人們的最愛。從身體健康角度上來看,雖然吃冰鎮食物可以給機體帶來短暫的涼爽,但不管對於有無腸胃疾病的人群,長期受到寒冷食物的刺激,極易造成血管擴張,增加胃腸道收縮缺血的概率,甚至會引發嚴重腹瀉。

2、立秋不宜出汗過多:

有的人認為夏練三伏正當時,出汗越多越有益,其實不是。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並非所有人都是出汗越多越好,尤其是動不動便容易出汗的人。

反而會讓機體消耗大量水分,輕則會出現頭暈乏力、口乾舌燥,嚴重的還會造成脫水,誘發中暑。所以,正常的訓練標準就可以了,也就是每天走6000步。

3、立秋中老年人避免受風寒: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過後每下一次雨,溫度就會下降幾度,特別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早晚溫差,避免受風寒,造成風寒感冒、關節疼痛。

在傳統中醫上認為,立秋以「收」為主,更適合早睡早起。

相關焦點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但是大家都說,還別高興的太早,現在三伏天還沒有過去,夏季過後更還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日子還在後面呢!那麼今天秋後氣溫究竟如何呢?氣象臺給不出答案,但是農村老人卻憑藉著「公秋熱死牛,母秋扇子丟」、「一日延天熱死人,九日延天熱不成」等俗語道破了玄機,大家都說今年秋老虎是母的,後面的日子都不會太熱了!
  • 今天立秋,老人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2020年是什麼秋?
    立秋已到,多地經歷了一番降雨,溫度卻並沒有隨之降下。 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時人又將立秋分為公秋、母秋,乍聽好沒道理,細品時又覺有趣。公秋、母秋該如何劃分?2020年是母秋還是公秋呢? 公秋把扇丟 扇子丟了,自然是因為涼快。
  • 古人有云:「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之說。意思是立秋還分公母
    故人云:「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立秋以後的秋老虎是不是炎熱的問題。在農村民間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比有的顏色,被形容為是秋老虎的天氣。如果是特別的炎熱的話,把這隻秋老虎就形成為母老虎;如果不是特別炎熱的話,就把這隻秋老虎形成為公老虎。其實這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而已,但也能夠形象而具體的描述出立秋以後天氣是否炎熱的狀況。
  • 明日立秋,俗語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公秋母秋咋判斷?
    明天就是立秋了,關於立秋,民間有很多諺語,比如「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這句話主要說的是立秋之後的天氣問題,如果立秋是「公秋」, 扇子可以丟掉了,則說明立秋過後,天氣會變涼爽,相反,如果立秋是「母秋」,會熱死牛,則說明立秋之後,還會持續高溫天氣,熱死牛是一個比喻,形容溫度很高。
  • 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
    導讀: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今天09時06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向具有很關鍵的影響。農村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和農諺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天氣的變化描述,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天氣的變化,對於秋苗的生長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天氣,才能利於秋苗的生長,從而才能獲得豐收,而一個不適宜的天氣出現,那麼秋苗也就很難成長。
  • 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如何分辨公秋母秋?看完有數了
    在民間人們判斷立秋後天氣是否涼爽是用公立秋和母立秋來判斷,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是如何分辨公立秋和母立秋呢?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大,分辨公秋和母秋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按照立秋的準確時間來分辨公秋和母秋。按照民間的說法,白天為陽,當立秋在白天時便是公立秋,夜晚為陰,立秋在晚上就是母秋。
  • 秋天的開始,俗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牛」
    你說的「公秋摺扇丟,母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太酷了!是七日,秋天的開始!這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結束了,舒適秋天開始了,宜人的秋天需要來了!但是每個人都說,不要太快快樂,現在三伏天都還沒過去,夏天后面有秋老虎,很可能更熱的生活還在後面!那麼入秋後的平均氣溫是多少?
  • 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有何講究?今年是什麼秋
    二十四節氣歌把春夏秋冬四季分得明明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進入立秋之後,就代表著秋天就要來了,高溫天很快就要結束了。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影響著農民的農事活動,在民間就有「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一說,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嗎?
  • 俗話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真假
    秋後一伏沒跑了,可見立秋以後還要熱上一段時間,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促進農業豐收。按照立秋以後的天氣情況,在北方,早晚時間段明顯感覺比較涼爽,但有時候「秋老虎」還是比較厲害的,非常炎熱。為此在民間對「秋老虎」又有公、母之說。才有俗話說:「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真的假的?咱們先從「公、母秋」來說起。
  • 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請看
    我對著我家媳婦說:「今年你的節氣就要到了,我們又要受罪了」。我媳婦一臉懵逼,不知道說的啥,她反問到,「什麼我的日子?」。我趕緊笑著說:「就是你母老虎的日子要來了,天氣熱死牛了」。這時候我媳婦才明白過來。畢竟都是農村人,知道有秋老虎的說法。我們以母秋老虎為兇,以公秋老虎為溫和。於是我媳婦反問到:「今年的秋老虎是你還是我,你搞清楚了沒?」真是問倒我了。
  • 8月7號立秋,「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
    導語:立秋將至,「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立秋是二十四節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開始。每年當太陽黃經到達135°時,就進入立秋節氣。在民間,人們根據立秋時間的早晚,根據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來判斷立秋後的大致氣候變化,用來當做農業生產的參考。如果立秋節氣後雨水多,氣溫下降的快,比較涼爽,被人們戲稱公老虎;如果雨水少,氣溫炎熱,被人們戲稱母老虎。以公母老虎之分,來形容「秋老虎」是否厲害,做好秋收準備工作,也很好的表達了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
  • 農村有母秋扇子丟,公秋熱死牛的說法,秋天還有公母嗎?怎麼分?
    ~~古代農村有些地方,把立秋分公母秋,有兩種方法。①是把立秋的農曆那天,是單數還是雙數來決定是公秋或母秋。這些地方的農民,把立秋那天是單數,定為公秋。公秋到立秋節後,天氣仍然非常炎熱,酷暑難耐,暑氣逼人,非常兇猛,是公秋的主要特徵,所以說,「公秋熱死牛」。公秋氣溫高,耕牛都熱得受不了,何況人更加熱。
  • 立秋諺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
    立秋是指太陽到達黃經135°的那一刻開始計算,而通過查萬年曆得知,今年立秋到來時間是2020年8月7日09時06分11秒。如下圖關於「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就是指如果今年是公秋的話,天氣會提前轉涼,而家中一直使用的扇子也可以丟在一旁不使用了。而如果是母秋的話,即便到了立秋,天氣也會比較炎熱,可以用「熱死牛」來形容。那麼今年的秋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農村俗語:「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什麼秋?
    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人們都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什麼意思?立秋就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到來,但是為何人們有說「公秋涼颼颼,母秋熱死牛」?立秋還分和母秋嗎?越是炎熱天氣,我們就越希望那種秋高氣爽的天氣到來。而立秋其實也是分公和母的,所謂公立秋就是立秋到來的時候是處於一天中的上午階段;而母立秋就是立秋當天的下午階段。
  • 立秋將至,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如何分公母?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立秋節氣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立秋還能分公母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那麼立秋是如何分公母的呢?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立秋越來越近了,距離現在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到來之後,天氣畫風突變,雖然白天還會依然的炎熱,但在早晨和晚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了習習涼風。
  • 8月7日立秋,農村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母秋?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熱階段,今年的中伏時間還特別長,足足有20天的時間。雖然剛剛進入中伏,但是人們已經開始期盼立秋的到來。雖然立秋代表著秋天的開始,但是並不是立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在農村有「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的說法,那麼公秋和母秋是如何判斷的呢?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呢?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早是晚?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者悠久的歷史文明,在上下五千的歷史發展中,誕生了無數精妙而深奧的思想,其中有歷代聖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名言,也有出自農村老人之口的生活智慧。這些生活智慧匯集濃縮成的一句話便成了世代相傳的俗語。俗語往往取自於生活最後又用之於生活,是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
  • 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自古以來,立秋節氣對於農民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古代的時候還有「四時八節」之說,而立秋就是其中之一,民間有立秋節氣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另外古人還把立秋當作是秋季的開始,認為立秋到了酷夏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涼爽的秋季了,這個時候莊稼也要開始成熟了。那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立秋以後還會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