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就讀國際學校後的學籍問題,他們會擔心學籍是否會對孩子的上學和之後工作帶來影響,那就讀後還會有中國學籍嗎?沒有學籍能不能參加國內高考?沒有學籍還能轉回體制內學校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次性解決學籍問題!
什麼是學籍?
學籍是指一個學生屬於某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學籍就像是學生的一張身份證,對於學生們來說非常重要。
沒有學籍的學生,在系統中就不具有這種「學生身份」,雖然現實中,這個孩子確實是在某所學校學習,但是從學習信息系統上來看,這個學生是「不存在的」,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學生無法辦理與學籍相關的各種管理服務業務,甚至影響升學。
國際學校學生是否有學籍?
除了雙軌制學校,大部分學校是為學生註冊國內學籍的,沒有中國學籍,國際學籍對學生以後出國留學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國際學籍後,除了能夠學到原汁原味的課程外,還能獲得國外高中畢業證書,受國際認可。
擁有國際學籍同時獲得相應的國外高中畢業證書的中國學生,能夠真正地和海外本土的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去申請本土和全球大學,同時能夠享受國外母校的升學資源,而且所有材料均由校方準備和提供,不經過任何第三方機構組織,材料的可信度有保證。
所以,對於將來有出國打算的學生,有沒有國內學籍都是一樣的,擁有國際學籍後,中國的學生除了能夠與國外本土的學生享受同等的申請優勢外,還能享受相同的福利待遇,如果有國內學籍後,申請大學時可能還要提交高考成績,對於孩子來說壓力會比較大。
能否轉回體制內?
如果孩子進入體制外學習,沒有國內學籍,但是在之後孩子覺得不適合國際課程,又想轉回國內學校,那要怎麼辦?
這是很多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一旦為孩子選擇了國際學校課程,就沒有退路了,再也無法回到國內的體制了嗎?也不完全是。
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常見問題及解答》中,明確說明: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
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
學生讀了一年國際課程學校以後,再度轉回國內高中學習是可以的,不存在沒有學籍不能入學的情況,但並不建議經常轉軌。
就拿國際高中來說,高一結束,還要轉回公立學校,通常還是要從高一開始,多花了一年時間不說,英語是沒問題,但是數理化普遍覺得落後了,不得不說,兩種不同的課程體系,其關注的重點是不同的。
想要參加高考怎麼辦?
想要報國內高考,國內學籍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在校生沒有國內學籍是無法報名參加國內高考的,您可以選擇雙軌制學校或者提供雙學籍的學校,例如,北大附屬益田同文學校和上海中加楓華。
有的家長會想要讓孩子做兩手的準備,就是同時申請國內和國外的大學,那就可以為孩子選擇雙軌制的學校,但是申請國內大學的話就要用高考成績,不能用國際課程成績,學習壓力還是挺大的。
所以,家長和孩子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只是想要試試孩子適不適合學習國際課程的話不建議付出這麼大的成本,雖然可以雙軌制學習或者轉學保留學籍,但消耗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是無法彌補回來的。
所以,既然決定為孩子選擇體制外教育,就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思路和做好萬全的準備。
現在正是國際學校招生的重要階段,各類開放日和招生說明會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趕快行動起來,尋找適合的院校吧,坦途國際教育願意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