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

2020-12-11 Ace老師

作者:Ace老師

考慮讓孩子進入國際教育體系的家長一般都會遇到這個靈魂拷問:到底是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

遇到這個問題,家長不免網際網路上一頓狂搜。狂搜的結果,往往就進入了故事會:有自媒體各種編寫的狗血故事,diss國內教育體制;有人瘋狂曬雞娃,製造焦慮,讓家長感嘆為啥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好;也有人各種誇張放大國際學校教育質量問題,師資問題。

看完以後,家長只能默默的說:我太難了…

但教育不應該是寫故事會,也不應該是製造焦慮。

今天,ACE老師帶大家認真分析一下國內體制學校和國際學校之間的選擇問題以及就讀問題。

一、選擇的大方向:國內教育體制還是國際教育體制?

要講清楚k12階段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首先要明確的是未來的教育體制選擇,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體制選擇。

因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是國際教育的質量巔峰。即您希望孩子未來出國留學讀本科研究生還是在國內讀,身為家長的我該選擇國際教育還是體制教育?明確了這點之後,加上其餘的分析部分,咱們就能更清晰的認識是否要在k12階段選擇國際學校。

01 未來十年,歐美一流大學含金量有多少?

這個問題,其實本質上決定了走國際教育去讀本科及研究生是否有足夠的價值和含金量。這個問題涉及面比較廣,ACE老師就不展開分析,直接拋出我的認知結論:

我認為,國內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水平正在快速發展中。不過從未來十年十五年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中國頂尖學校將在全球最高質量學校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英美等國家的一流院校仍然將佔主導地位。

而中國非頂尖學校在全球的影響力仍然不強。確認了這一點,家長朋友們應該就能明白,國際教育體系的優質本科研究生教育,仍然是具有極大含金量的選擇。更不用說接受國際教育體系帶來的孩子的磨礪、成長和全球化視野。

當然,大家也要注意,歐美非一流院校帶來的鍍金作用,毫無疑問的在降低,請務必謹慎選擇國際教育。

02 國際教育與體制教育的競爭激烈程度,差別有多大?

討論完含金量問題,我們一定要看競爭激烈程度問題。前者決定價值,後者決定你獲取這個價值的概率與付出值。這點大家應該非常容易理解,畢竟我們在全球第一大人口國,教育競爭壓力有目共睹。

換句話說,你的競爭實力在國內能進入一流大學,可能在國際教育這條路上就可以進入頂尖大學了。注意這是實力的對等,不是你就直接進了。因為兩者不是在一個賽道上。

03 如果你決定孩子去國外讀大學研究生,是否要在k12上國際學校?

如果前面兩點家長朋友們看完了,相信心裡已經做了選擇。在這個選擇基礎上,是否需要提前安排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學習呢?

ACE老師給的答案是肯定的。

注意,這裡指的是相對優質的國際學校。為什麼?

最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體制認可度。

國際學校中名校天然信任和認可相同或相近教育體系出來的優秀學生,這點很好理解。因為他們的教育內容連貫性、教育體系一致性、相關考試認可度、學生核心評價維度非常一致或相似。

更何況有些優質的國際學校,國際上早已被認可和知曉,就像常春藤的背書性質一樣。而國內體制教育顯然就沾不上這個光了。這就像你在美國已經能申請到哈佛的水平,不好意思,如果在國內你仍然要高考,因為體制不一樣。

第二個原因,是教育適應性。

負責任地和大家講,剛進入國際教育體制,一定是不適應的。當年ACE老師進入國外讀書時,一樣遇到這個問題。因此,在國內進入國際教育體制,是個非常好的過渡、適應、認可階段。

04 關於選擇國際教育後學籍的問題,是否還有回頭路?

很多家長擔心,如果孩子進入國際學校學習,沒有國內學籍,但是在之後孩子覺得不適合國際課程,又想轉回國內學校參加高考,那要怎麼辦呢?

首先家長們要分清有些雙語學校、公立學校的國際部是擁有國內學籍的,會正常參加體制教育內的考試,只是方向出國為主,絕大多數孩子不參加高考。在這種國際學校,當然就沒有任何需要擔心的了。

第二,即便是在沒有中國學籍的國際學校,其實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常見問題及解答》中,明確說明:學籍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不應將學生之前有無學籍或學籍是否已轉至接收地作為確定入學資格的必要條件,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

所以說,學生在國際學校讀了一年國際課程以後,再度轉回國內教育體制學習是可以的,不存在沒有學籍不能入學的情況。轉學完成後,學籍狀態不變,在轉入學校辦理相關手續後變為在校生狀態。需要注意的是,處於「休學」狀態的學生,須在原就讀學校辦理復學手續後再辦理轉學手續。

因此,為選擇國際教育而就讀國際學校課程,在國內學校辦理了「出國」、「其他離校」、「退學」、「休學」的家長和學生也可以完全放心。

根據以上,了解清晰將要就讀的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學籍政策,處理好原學校學籍辦理(休學、出國等),也就做到了萬無一失。需要注意的是,ACE老師不是鼓勵大家兩條腿走路,因為這樣確實又辛苦又低效,只是提供一個保底方式。做好選擇,努力往選擇方向邁進才是最好的路徑。

二、選擇之後:何時進入國際學校最合適?

雖然ACE老師已經說明,如果選擇國際教育去國外讀本科研究生這條路,國際學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何時進入國際學校,未必越早越好。歐美等國際教育巔峰在大學往後,而中國的教育巔峰(負擔夠重)是在小學中學。何時進入國際學校,要從以下角度考量。

A. 英語能力

為什麼把英語能力放到第一要求考察?

因為你英語不過關,你即便進入了國際學校,不也是在打醬油嗎...以我為例,即便當年ACE老師通過了託福GRE各種高分洗禮,進入國外的時候,也懵逼了一段時間。對於想要進入國際學校的家庭來說,一定要關注孩子的英文能力。

這個能力,不是簡單地能不能通過筆試面試。而是在綜合能力上要有一定基礎。保證進入國際學校之後,語言上能夠較快適應,跟上節奏,這是學習的基礎。

B. 學習習慣和閱讀能力

在國際學校學習,和國內體制學習非常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國際學校學習很講究學習的自覺性,同時由於閱讀材料極其多,綜合性研討很多,對英文閱讀能力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這兩點上,孩子需要做好準備。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以往學習和備考過程中多閱讀原版英文書籍,包含fiction和nonfiction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對於住校的國際學校學生來說,雖然學校管理本身比較嚴格,如不允許使用手機等,但孩子是否能真正學到知識,很大程度取決於孩子的自覺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C. 經濟狀況

這點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國際學校學習是比不小的支出,加上對應的補充性輔導,支出更大。當然選擇國際教育後,未來出國讀大學,花費也是很大的。經濟情況,每個家庭都不一樣。相信大家各自有所判斷。

D. 國際學校入學難度

為什麼國際學校入學難度和就讀時間有關係呢?因為國際學校的入學和插班都是開放的,而學校作為經營性的精英教育機構,就讀名額一般有限。

因此,隨著就讀年級的上升,一般來說入讀越來越困難。事實上,很多優秀國際學校不打開高中階段的單獨招生。所以,家長朋友們要把這個要素也考慮進去。

同時,期間轉學進入國際學校也意味著課程體系和難度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學環境變成了全英文的語言環境,家長朋友們也需要考慮利用有效過度和銜接的國際學校針對性輔導課程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國際教育的語言環境、思維模式和課程體系。

好了,今天內容就這麼多,老師和大家分析了國際教育和國內體制教育的選擇邏輯,也給出了進入國際學校的時間選擇依據。各位仔細查閱,歡迎和我交流。

如果還有家長朋友們存在疑慮,也隨時歡迎私信我解答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孩子適合國際學校還是國內高中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該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還是繼續體制內升學之路?家長一方面怕將來不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奮鬥了十幾年最後上個大專太不甘心。另一方面又擔心那些受眾多家長追捧的優質國際高中不好進,即使進去了在課程的學習中會有困難,擔心孩子不適應。無論選擇哪條升學之路,都不能將體制外路線作為體制內升學的退路,家長們要做的是選擇適合孩子的道路,而不是將某一教育定論好壞之分,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沒有特定的界線,重要的是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和孩子是不是適合某所學校。
  • 升學路上的徘徊|選擇國際學校到底有必要嗎?
    家長們在選擇國際學校時都會糾結——體制內和體制外到底如何抉擇?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讓很多家庭重新審視留學問題,也有家長認為一年幾十萬的學費還是有點貴,或者不忍心捨棄公立學校的好資源。為此,不同年齡階段的家長們都會出現的疑慮,選擇國際教育值嗎?是正確的決定?
  • 糾結體制內還是國際學校?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隨著學校種類的增加,家長也就糾結起來,讓孩子讀國際學校、公立/私立學校還是直接出國留學?成為了家長們在孩子升學上非常關心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是選擇學校,更重要的是決定未來孩子要學習的方向及發展。是如何在國內教育和國際教育中做出選擇的?因此,與其糾結體制內教學還是國際教學,不妨來聽聽「過來人」家長的想法。【1號家長】一號家長的想法就是「選擇國際學校課程不是不是幫孩子逃避壓力」,有些家長朋友會有這樣的誤解,覺得國際教育的環境會很輕鬆,可以減輕孩子們的壓力,事實上,國際課程的壓力一點不比國內小。
  • 開學季不迷茫,1分鐘看懂國際學校和體制內學校的區別
    伴隨著開學,國際學校的招生考試,探校活動也將陸續展開。幾年前,如果說起「國際學校」,相信還有很多家長並不了解,相對體制內的公辦學校來說,是一個小眾的選擇。但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考慮孩子教育問題時,把走國外留學路線納入了考慮的範圍。
  • 逃離體制內!33所上海民辦國際學校分析,國內孩子也能上!
    所以上海近年來新增學校幾乎都是國際化學校,雙軌制教學,無論將來出國還是走體制內高考,都有比較好的出路。由於上海核心城區的場地成本非常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會選擇相對較為偏遠的城區。作為最靠近內環的閔行區,近兩年新增學校數量全上海第一,國際學校也漸漸有超越浦東趨勢。
  • 就讀國際學校還能再參加國內高考嗎?
    隨著國內可選教育體制的多樣性發展,家長與孩子除了可選擇國內傳統九年義務教育體制外,還可以選擇其他類型的國際學校,例如,專門培養孩子出國留學的AP、BP班,國際學校(這裡指純外籍子女學校),於是隨著而來也會有更多的講究。
  • 怎麼選擇國際學校?三大主流國際學校差別對比
    如今很多家長都開始想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甚至為以後孩子出國留學做準備,但是國內的國際學校那麼多,家長面對擇校時,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 2021上海國際學校再漲價!你會選擇投資學區房還是國際學校?
    那麼,一邊是投資學區房,另一邊則是讓孩子選擇進入國際學校,假如您是坐擁幾百萬年薪的精英家庭,您會做何選擇呢?對於這個世紀難題,各位家長想必都有各自的看法。那麼,在揭曉結論之前,不妨讓我們先來看看:2021年,都有哪些民辦雙語學校漲價了,是否有您鍾意的國際學校?
  • 選擇就讀國際學校,「學籍問題」怎麼辦?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學歷制學校的國際班都有學籍,上海的21所高中國際課程試點學校是有雙學籍的,也就是既有國際課程對應的文憑,也有國內高中學籍。其他一些學校,若屬於第三類合作辦學,並不能擁有國內高中學籍。
  • 北京升學路上的徘徊,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告訴你選擇公立學校還是國際...
    >北京升學路上的徘徊,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告訴你選擇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2020-08-19 15:32:3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家長們在選擇北京國際學校時都會糾結——體制內和體制外到底如何抉擇?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讓很多家庭重新審視留學問題,也有家長認為一年幾十萬的學費還是有點貴,或者不忍心捨棄公立學校的好資源。  為此,不同年齡階段的家長們都會出現的疑慮,要不要從公立學校轉學到體制外的學校? 那麼,接下來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就從體制內VS體制外學校如何做選擇這一方面進行解讀。
  • 選擇美國高中還是國內國際高中好呢?
    而本著咱們國內的「啥事兒都趁早」的準備方式,中國赴美留學生的平均年齡逐漸下探,現在甚至到了初中留學。但多數還是會選擇提前到高中,畢竟孩子太小的話,出國不見得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高中想要接受更加多元化的優秀教育,還可以選擇國際學校這條路,那麼出國讀美高又有什麼用呢?首先,咱們肯定不能說誰好於誰,這兩者的利弊其實都很明顯,稍作對比分析,大家就能明白該作何選擇了。
  • 甜馨的國際學校學費高達23萬一年,在國內上國際學校到底值不值?
    中國的國際學校值不值得讀?最近幾年,英國私校瘋狂湧入中國,呈井噴狀態。(點擊查看大圖)這麼多國際學校,到底該怎麼鑑別?對於這些學校,家長們其實很難分辨,這所學校在國外當地到底怎麼樣?到底正不正宗?「中外辦學」是一個更快積累口碑的方法,即尋找國際名校品牌進行合作,把口碑直接「買」過來。然而,掛牌僅是掛牌。在中國,所有招收國內生就讀的學校只對中資開放,外方學校品牌只能以服務協議的形式籤個合同。
  • 沒有「學籍」的國際學校,到底能不能上?
    其實不止一位家長這麼想,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疑問: 讀國際學校還會有中國學籍嗎?沒有學籍能不能參加國內高考?沒有學籍還能轉回體制內學校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次性解決學籍問題!
  • 從體制內學校轉入國際學校,你準備好了嗎?
    一、轉學生常見的不適應問題1.新學校文化的認同和融入所謂「新」文化,這是相對於學生上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而言的。如果學生是在國際學校之間轉學,相對於從體制內轉到國際學校需要適應和接受的挑戰較小。而「」尊重權威在國際學校變得沒有那麼「重要」。體制內轉學生在正面面對國際學校的挑戰時,是他們適應國際學校文化的第一步。2.個人方向的迷失隨著校園文化的改變,很多轉學生剛進入國際學校後可能會迷失方向,對自己的能力和社交方面的自信都需要時間來重建。
  • 新加坡留學,中小學如何選擇學校?政府學校還是國際學校?
    新加坡留學 | 中小學如何選擇學校?政府學校還是國際學校?同時,新加坡國際學校也是在使新加坡成為基礎教育聞名國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許多家長的另一選擇。這麼說來,新加坡政府學校和國際學校同樣在新加坡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成了許多家長糾結的點,新加坡中、小學擇校,選政府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呢?
  • 中國媽媽新選擇 | 被「低估」的泰國國際學校
    此外,泰國有很多國際學校是基督教學校,將基督教價值觀的教育納入課程。 許多這樣的學校是由傳教士建立的,所以強調了基督教的課程風格。 無論你是基督教徒,屬於另一種信仰還是非宗教信仰,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可以接受到一定的宗教教育,對他日後的成長也是有幫助的。為什麼選擇去泰國的國際學校(內容編譯自IGLU.net )很多人會問泰國又哪些好玩的?
  • 真實故事 | 孩子在「體制內」和「體制外」學校讀書,到底會有什麼區別?
    國際學校生 VS 國內重點初中生:一場談話,好多差異 ...朵拉和小S是髮小,兩人生日就差一個月,現在同處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小學四年級,朵拉選擇跟爸爸出國,從此變成了漂泊在外的國際生,小S留在國內,努力學習後考上了某重點初中。 朵拉很激動,但又不知道除了「Hi」 以外如何開場,小S也不知說什麼。
  • 2020年高考另一條路:體制外學校
    高考也是,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需要經歷高考,今天探討高考的另一條路-體制外學校。體制外(外籍人士子女學校):未來不準備參加國內的中考、高考,目標是去國外讀高中或大學。雙軌制(公立高中國際部):兼顧國內課程和國際課程。比如平和雙語,既學國內課程,也學香港朗文採用美國 教材外教授課。小升初70%擇校進入體制內重點中學, 剩下30%體制外。
  • 體制內轉軌體制外學校,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對於許多選擇走體制外教育這條路的學生和家長而言,最擔心的莫不如雞飛蛋打,既不能走中高考的傳統道路,在國際學校中又不能學有所成,甚至最終連申請的餘地都無比狹小。體制內的很多學生會有這種期待:開放式的學習模式可以讓自身能力全面發展。在國內普通中學的課堂,大多是「聽講」模式,尤其是衝擊考試期間,都是埋頭苦學,題海行舟的狀態。
  • 為什麼選擇廣東國際學校?
    廣東省擁有百餘所國際學校,其中廣州深圳匯集了一大批質量好的國際學校,其中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深圳南山國際學校、深圳哈羅國際學校、廣州英國人國際學校等。環球出國擁有十餘年教育行業經驗,我們總結下來廣東國際學校優勢有以下六點:一、家門口的國際學校:孩子可以在國內享受國際教育,既滿足孩子教育要求,又可令家長就近監護,避免孩子年齡、適應性、家庭分離等擔心。二、國際學校選擇廣、質量高。國際學校提供英、美、加、澳等各個國家課程,選擇性大。